关键词: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对发动机的拆装方面,忽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力,而有些教师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而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平面性。为此,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互补性、促进性,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提升对实践知识的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汽车技能的提升,获得良好的汽车教学效果。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
本文中的整体思维注重从操作的整体性以及发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性两点进行阐释,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实践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发动机润滑系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针对性地让学生观察故障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升整体的汽车实践教学质量。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展示故障现象。教师运用起升机,将汽车升起,并引导性地学生说:“你们要仔细观察发动机,并判断发动机的故障位置!”第二点,开展交流。小陈说道:“发动机的油底壳,出现大量漏油的状况!”教师说:“大家仔细观察,漏油的部位集中在哪里,并分析具体的漏油过程!”第三点,展示成果。小宇说:“通过观察我发现漏油的部分集中在油底壳与缸体的连接部位,而且还有刚刚渗出的机油。我判断是垫圈出现裂纹或是断裂。因为机油受到油压的影响,所以从垫圈中渗出。”第四点,开展实践。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拆卸油底壳,并进行观察,发现由于受到外部物体的冲击,导致部分油底壳以及垫圈发生变形,进而验证学生的思维。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度
众所周知,发动机本身的结构较为精密,假如当场拆解发动机,开展相关知识的教学,不仅会耽误时间,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致使整体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发动机的学习产生较为清晰和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发动机工作的四个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个人的语言进行描述,提升他们的汽车学习获得感,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第一,用视频,激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速度与激情8》中因为打不着火,而拆卸发动机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提问题,导教学。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发动机于整个汽车而言,其地位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工作的?你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得出对应性的答案!”第三,促交流,讲知识。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小洛说:“发动机工作分为四个行程,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教师说:“四个行程缺一不可,而在常见的汽车维修故障中,由于火花塞的积碳过多,极易造成火花塞点火不及时,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的正产发挥。”
三、巧用小组合作法,增强课堂教学高效性
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证汽车教学,并在此过程中,设置小组竞争任务,激发学生的汽车学习热情,也让学生意识到个体力量的有限性以及集体力量的无限性,从而真正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合作,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置如下的故障现象,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故意将空气传感器的插头拔掉,因而会存在打不着火的状况,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相互交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燕的回答。她说:“我们小组采用相互配合的方式,先画出电控汽油机空气供给系统的各个部件,并以一个学生检查,另一学生看图指导的方式,进行探究,从而发现空气传感插头被拔掉的故障。这也让我意识到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在提升汽车结构与维修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勇于探索,又要注重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汽车学习更加具有方向性,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整体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汽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孔和平.建构观指导下的机动车构造教学[J].现代技能开发.2017(08)
[2]杨安杰.基于竞教结合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8)
论文作者:吴小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0
标签:发动机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汽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学法论文; 漏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