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性特点论文_孙博勇1,陈瑶2

解析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性特点论文_孙博勇1,陈瑶2

1沈阳一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4

2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7

摘要:新时期,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不同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环节,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就是从区域环境出发,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建筑整体风格,凸显建筑地域性特点,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季风、太阳光照等气候性因素的影响,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特点

1建筑地域性特点

广义层面的建筑地域性,指建筑结构体系自身在不同区域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具体来讲,建筑工程的设计必然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建筑必然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即便处于同一区域,受小环境差异的影响,建筑设计同样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为例,南方沿海地区因为日照时间长,加上高温多雨,当地人崇尚户外活动,体现在建筑上就是轻巧通透以及淡雅明快的建筑风格。

狭义层面的建筑地域性,指小区域范围内,建筑设计特点的体现,如建筑所处地貌条件、地形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这些条件对于建筑的影响相当巨大,关系着建筑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的效果。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在针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地域性特点,从生态和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建筑工程,在充分尊重地形地貌以及环境基础的情况下,设计出更加符合地方特点的建筑,在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等的设计和筛选中,同样需要融入地域性特点,提升建筑设计的效果。

建筑文化与广义上的文化存在一定区别,其本身是劳动人民在历史实践中改造出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的相互融合,以此为基础产生的建筑可以看做自然与社会相互结合的产物,被深深烙上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自然社会条件的烙印,使得建筑文化有着非常显著的地域性特点,想要做好建筑设计工作,保证设计质量,就必须重视对于建筑地域性特点的研究。

2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原则

2.1适当调整和改进建筑设计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在设计时曾表示过,该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致敬传统,其在建筑设计阶段采取了有效措施做出更加积极的转变。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不断完善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案。由于不同建筑体有着不同的几何形态,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来完成建筑几何形态的设计。设计地域性现代建筑时,设计人员务必严格遵守设计中的主要原则,参照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设计构思和方案予以有效的调整,尽量保留当地文化中的核心和精华。

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需不断创新和优化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将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进而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现出现代建筑文化的特色。再者,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还要积极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展现出该地区的地域文化。

2.2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历史遗留的特点,现代建筑中的现代则充分展现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身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与冲突,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进而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设计能力,完善设计水平,同时还要实现设计理念的创新,改变原有的建筑设计思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代建筑设计人员可将当前的主流设计理念与传统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的规则完成建筑设计,一方面要保证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建筑设计的效果,充分利用建筑资源。这样才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为设计人员带来更多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提高设计元素应用的规范性,保证现代建筑设计的质量。

3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优化策略

3.1建筑朝向、体形、间距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升高,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在这种环境背景之下,建筑设计优化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除了应当注意建筑本身结构性、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还应当重视对建筑需求用户的要求,分析其生活水平质量,有针对性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舒适性、环保型以及健康性等功能需求,随着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深化推广,建筑工程节能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提高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率,重视环保节能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

建筑朝向是影响建筑受到自然光照以及自然通风情况的重要因素,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重要的节能方式,在设计建筑朝向时应当重视地域性特点的融入情况。在环境条件以及地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建筑走向以及形状设计都是相对自由的,即优先选择长方向的居住形体作为建筑工程的形状设计,尽可能保证建筑走向设计为朝南向北,保证南北通透的特点,除此之外,在设计建筑朝向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当地区域的季风气候条件,因为疾风气候是影响风向的重要因素,结合疾风特点设计建筑朝向,例如,在北方地区的建筑朝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冬季严寒、寒流较多的特点,尽量避免建筑朝向对准冬季主导风向,而在南方夏季炎热的地理环境中,在设计建筑朝向夹角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与夏季主导风向之间留有30-60度的夹角,这样设计安排能够保证建筑内部良好的通风。

3.2绿化与水化

伴随着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工程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和稳定性,还必须考虑周边环境的绿化设计和水化设计,这也是地域性特点的一种体现。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水域面积巨大,并不需要在建筑周边设置过多的水域,反之,在北方地区,气候相对干燥,可以适当增加绿化以及水化面积,以此来对区域小气候进行调节。虽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变得越发紧张,但是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设置绿地和水地,通过其与建筑的合理搭配,提升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

3.3实现功能和空间的多元化

在设计中要丰富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功能,增强建筑空间的趣味性,使其拥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在空间设计上,设计了三种空间形式,分别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室外空间的视觉感受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从而丰富了空间形式。在功能的多元化上,要结合广场的主题制定不同的功能和模式,在文化广场可设置名人画像和名人雕塑,广场商铺主要售卖工艺品。民俗艺术广场可举办当地的民俗艺术活动,以此形成较大的品牌影响力。或者可在广场角设置与当地文化相关的雕塑,创建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在特产广场和美食广场当中可以设置品牌店;在店铺入口设置导入流。上述功能各异的空间可以带给市民不同的空间感受,市民可结合自身实际体验不同的主题,以建筑的空间设计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传统。

结论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全面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形式,设计出满足未来发展趋势的建筑。建筑设计并不是建筑材料的简单堆砌,其既要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也要冲破传统地域文化的桎梏,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和把握建筑。另外,在建筑设计中务必尊重民族地域文化,以此为基础合理应用现代建筑技术,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超.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49-50.

[2]杨帆.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思路探索[J].冶金丛刊,2017(10):71-73.

[3]杨永波.地域性现代建筑设计思路探索[J].江西建材,2017(2):33-34.

论文作者:孙博勇1,陈瑶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地域性特点论文_孙博勇1,陈瑶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