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高龄手术患者在手术到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高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分析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结果:经手术治疗与整体护理,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评测方面各因子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围术期中,对高龄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情况,提高治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手术室;围术期;整体护理;高龄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2-0161-02
由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高龄患者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对高龄手术患者而言,恢复慢、疾病种类杂、心理反应较为特殊,因此,需要在治疗中增加整体护理,以帮助患者提高治愈率[1]。本组研究中选取88例高龄手术患者,对其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探讨手术室围术期整体护理在高龄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选取的88例患者均于我院经相关科室与相应诊断标准诊断并确诊后,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从60岁到82岁,平均年龄为(68.3±3.1)岁;有13例属于普外科,18例属于泌尿科,13例属于妇科;观察组44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从63岁到84岁,平均年龄为(67.9±3.4)岁;有16例属于普外科,17例属于泌尿科,11例属于妇科;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患者手术中进行相应的指导如体位、体毛处理、手前禁忌、服药指导、给予仪器监护与观察,并注意对患者的保暖、手术中的反应等,术后给予患者常规的观察、记录与注意事项说明[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在术前,医护人员对入院的高龄手术患者进行访视、交流,并对患者的情绪、心理状况、认知能力、判断理解能力、家属态度等进行整体上评估,并对病情进行说明、手术操作及相关流程加以解释,重点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有用性等;为患者营造一个较为舒适、安全、安静的休息环境;并在精神上给予积极的抚慰、关怀,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尤其是对患者的忍痛能力、耐受力、情感寄托等加以疏导;针对不同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并制定出合乎患者差异与个性及性格的个性化整体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渡过手术期[3];还需要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查看仪器与手术具备的齐备性,并采取消毒措施,将手术室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按照标准要求予以合理设置,以患者适应为准。
其次,在术中,应该密切与医生配合,做好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功能、尿量等相关指标的具体监护;若遇到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其间还应该对相关情况给予患者家属相应的汇报,从而增加家属内心上的松弛感;另外,需要以轻柔的语调,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注重克服悲观与恐惧情绪,增加亲和力,使患者在整个手术中拥有一定的信任感,心理上较为积极;防止暴露过多,并对患者的隐私加以保护[4]。
第三,术后,应该做好重症监护阶段的护理工作,定时观察患者情况,并给家属交待清楚相关注意事项,按时察看、记录相关情况,若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出重症监护室后,给予通肠方面的指导,对活动量的把握,家属的照看事项等具体说明;并时时注意患者相关导管的通畅情况,输液反应,上厕所频率与尿量等;对患者的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发现,报告给医生,制订处理方案,此阶段,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家属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等,从而建立起医护人员、家属、患者间治疗系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5]。
1.3 研究方法与判定标准
首先,根据治疗项与各项手术标准要求自治调查表;其次,按照SCL-90测定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具体的标准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为判定标准;若焦虑小于8分视为阴性,8分及以上视为阳性,抑郁判定与些相同;此测定标准内容中还包括躯体化、强迫程度等相关因子。第三,采取评分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给予具体评估[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手术治疗与整体护理,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评测方面各因子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所示。
3.讨论
所谓整体护理,主要是以患者作为中心,从而展开全面护理的方法,这种护理思想主要来源于对患者的关怀,包括对其生理、心理、情绪、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考虑与针对手术流程、注意事项、患者个体方面的应对措施;以目前来看,这种现代化的护理理念与方法的应用,对于高龄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在焦虑、抑郁方面的症状及程度[7]。
在手术室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案下,护理的工作模式,将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放置于一个护理系统之中,通过对患者所处的环境、生理心理状态、物理因素影响、疾病类型、手术措施、患者个体需求等作为与康复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此对患者展开全面性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增加社会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8];在自制的调查问卷中,不但有满意度,患者自评,还有不满意原因与相关改善意见栏,广泛征求患者与家属的意见,并予以评估及及时改善,更增加了整体护理的动态性、实时性,且具备一定的灵活度;在具体的护理中,还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与症状表现,术后反应等不同情况,制订了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其中包括饮食护理、营养教育、心理指导、情绪疏导、接受程度与耐受力、出院指导等;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给予对应性的指导,更好的提高了对患者的心理活动、精神状况的有效影响,有效消除了患者的恐惧感,并减轻了焦虑、抑郁等程度。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手室期的护理,并以心理干预等措施,降低了影响患者负面情绪等不良感觉的程度,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根据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与家属均感满意。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围术期中,对高龄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情况,提高治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梅,方秀新.实习生整体护理观与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59-1462.
[2]倪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8(9):72-73.
[3]陈玉芳.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8(5):37-39.
[4]张丽华,张庆玲.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03-1704.
[5]赵波,刘红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29(3):71-73.
[6]蒋丽莉,徐淑英.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14):36-37.
[7]陈丽君,汪新春.整体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8(12):80-81.
[8]徐翠荣,李国宏,陈泳等.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1(12):1046-1048.
论文作者:张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高龄论文; 情况论文; 家属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室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