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1.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全部过程中, 如何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尽可能避免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质量控制是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工程项目控制的中心目标。下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2.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及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2.1 准备期短,开工急。
市政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
2.2 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往往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质量控制的难度。
2.3地下管线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2.4地质条件影响大
市政道路工程中雨水、污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能组织沟槽的开挖;如管道埋设深、土质差,还需要沟槽边坡支护方能保证正常施工,增加质量控制难度。
3.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人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及踏勘施工现场 , 依据工程特点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按不同的层次分解工程任务,制订一个详细、合适的施工质量计划。
工程质量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编制依据、工程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指导书,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测量、验证要求,更改完 善质量计划和程序等。具体地讲,就是在分析与工程有关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分解工程各目标因素,并设法管理、控制、监督检查各个目标因素。
同时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应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和图纸进行认真审阅、讨论,做到充分了解设计理念、熟悉图纸,并在此基础上,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会议 ,探讨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每一个疑问,彻底搞清楚设计上要求的每一个细节内容。项目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求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要将图纸读懂、读透,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对设计不清楚造成工作失误。
4.抓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投资成败的关键。市政道路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把施工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当务之急,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质量控制应主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项工作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是对工程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
4.2 选择最佳施工方案。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并反复计算、验算、比较,做到万无一失。
4.3 进行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这是一项最基本的施工程序。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班、组长,分别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确保最佳施工方案的实施。
4.4 工序间进行严格的交接检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每道工序、分部、分项工程都要层层把关,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进行下道工序,每道工序必须经过质检人员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5 切实搞好原材料进场检验及现场的防护,严把材料关。原料进场后,工程项目部应及时索取合格证及材质单,对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次批号和出厂合格证。其次,严格按照规范及批次对材料进行外观验收及实验送检工作,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及时处置,坚决杜绝问题材料的使用,同时,要防护好现场材料,以免材质降低而影响工程质量。
4.6 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全面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
4.6.1 工程质量控制要从路槽抓起。在保证临时水准点和施工精度的前提下,严格掌握路槽高程偏差,并重视路槽的密实度,采用重型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且及时取样实验,使各结构层的高程、厚度和平整度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
4.6.2 加强检验测试基础工作。掌握各种结构层的最佳含水量、材料、压实系数、压路机的轮距及轮迹等,使碾压时含水量保持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严格控制材料配比、摊铺系数,按图纸要求控制碾压厚度,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压路机随地掉头。
4.6.3 严格控制基层材料的级配和水泥水量,尤其是要防止为节约造价而随意降低水泥用量的作法。
4.6.4 绝对禁止在摊铺基层过程中出现的离析现象,尤其是在主车道位置上。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摊铺机摊铺。
4.6.5 重视和加强道路的养护工作。在施工中针对不同季节、天气、温度、结构层,采取相应的养护办法,养护期间严禁车辆通行。
5.抓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安全生产是施工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由于很难全封闭施工,外界干扰大,工作环境复杂,故在施工过程中,抓质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施工前应严抓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如若发生安全事故,首先要及时组织抢救,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和财产损失,并及时调查处理,分析事故造成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6.严把工程验收关
由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验收及评定,并由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是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最后确认,验证施工技术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能否交付使用所把的最后一道关。市政道路工程验收工作应当做到公正、公平和科学。
7.结束语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应具备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孙波.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18,160 (1):230
论文作者:张忍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工序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