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特征以及在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笔者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同行们带来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过程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水利水电建筑项目逐渐增多,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目前的能源已经变得相对匮乏。因此,国家非常重视水利水电的发展。而保持工程质量的前提就是处理好水利水电的施工问题,所以必须更好的控制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管理。
1.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为了找到正确的工作方法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必须从复杂多变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系统中分析出管理的要点。具体如下:
1.1不可预知性
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是工程施工管理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人为因素大致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与施工人员的工作方式、态度、技术水平等肩然因素大致包括天气、地势、水文、土壤类型等。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知性。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人力不可抗力。
1.2规章制度
施工过程受法律约束洛个方面都具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1.3缺乏衡量标准
施工过程存在多种形式,衡量标准无法统一始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
1.4区域差异
各地的政策与经济水平不同,造成施工环境不同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也就存在了一定的差异。
1.5组织结构广
施工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宽广涉及面大。如:交通、城建、水利水电、环保、工业等。
1.6涉及专业多
施工过程复杂多样涉及到较多专业。如管理、经济、法律、园林、地质、气象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1监督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中,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关监督的制度不够规范,导致了监督与自我监督的同质化。同时,工程项目监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复杂技术问题,无法保证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监事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不按监视程序履行监督职责,人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管理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员问题。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员工进行培训与激励。是每个员工真正的意识到工程质量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对于质量方面的岗位技能要了解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是员工具备集体精神启觉维护企业的质量荣誉,以企业为家深刻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一部分。使员工达成共识严抓施工质量。努力落到工作实践中使企业拥有一支一流的工程项目建设队伍打造顶级的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建筑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人才以及熟练的工作技能。因此,许多工人对施工中使用的机器操作不了解,或在实际操作中出错,从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建筑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强度,所以招了大量的农民工。但施工单位很少或根本没有对农民工进行专门的教育培训,最终导致施工人员采取捷径措施,不能及时处理问题。此外,在目前国内建设中,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人们需要参与基本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不能提高,势必影响施工质量。
2.3原材料问题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建筑质量。由于原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如果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势必影响工程质量。但是,在目前的现场施工中,确实存在着偷工减料的不良现象,导致水工建筑物结构质量差,给今后工程的日常安全留下了许多隐患。
2.4工艺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程序,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例如,在土坝基础开挖清理过程中,坝端根部、草皮、含有植物的表土和高压缩性软土没有被清除。边坡开挖不够平整,导致边坡突然变化,导致地基不稳定或承载力不足。或者由于实时压力的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工程中会出现土体或弹簧土体局部松动,最终影响水工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2.5在项目建设后期,可能会出现技术力量转移的现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尽可能获得更大的效益,许多施工单位在项目即将完工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工人或技术设备,将技术人员和设备直接转移到下一个项目,导致上一个建设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不顺利,造成项目质量问题。
3.加强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对策
3.1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
人员既是项目的组织者,又是操作者,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必须在有关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教育,进行施工质量安全培训,增强职工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做好施工质量工作。
3.2加强政府监督管理
要搞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加强政府监管最重要的是完善和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法律法规,修改和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我国的立法监督制度,根据我国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善现行法律,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政府部门要改变现有的监督方式,建立集体监督制度,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及时准确地了解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政府和有关单位要各负其责,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防止一些施工企业为自身利益偷工减料,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3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对于工程项目的原材料,必须从采购、取样、使用和保存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必须坚决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要控制原材料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及时准确地掌握原材料信息,选择最佳原材料,确保工程质量;注意材料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材料变质,特别是水泥等防潮材料。袋装水泥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或者散装水泥堆放时间超过6个月的,使用前应重新检验。建立完整的原材料使用计划,合理规划原材料供应,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
论文作者:翟永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质量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原材料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