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发和转换职业劳动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劳动能力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可持续性就业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及由其决定的就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人类正面临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这种变化的速度加快,而且使向脑力劳动职业变化的速度更快。因此,所有人力资源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如何通过“学习”来开发自身的智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转换职业劳动的能力,以保持持续性就业。这是21世纪摆在政府、社会、人力资源个人面前需要共同解决的战略任务。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失业人口将会急剧增加,而失业人口的增加,必然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选择是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因为人力资源只有实现可持续的就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业,固然需要资金、技术和物质资料,但更需要职业劳动能力。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泛泛地讲劳动能力,似乎有了文化就有了劳动能力,或者说,似乎有了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就有了劳动能力。其实劳动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劳动能力当然是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不过这种能力是能生产某种具体的使用价值和能提供某种具体的劳务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也就是说,能不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和提供某种劳务,关键在于掌握不掌握生产该种使用价值和提供该种劳务的特定的脑力和体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和劳务不断变化。不管这种变化内容有什么不同,但都有两个基本的共同的变化趋势:一是变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二是日益向高技术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从劳动就业方面来看,则表现为:(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据统计,目前科学知识3年就增加一倍;从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二)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日趋提高。我国1979年至1993年15年间,从业人员共增加两亿人。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增加559万人、6450万人、8025万人。从业人员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从70.7:17.6:11.7变化为56.4:22.4:21.2;(三)职业更新速度加快。美国70年代新增加的近2000万就业人员中,有90%集中在信息服务业上,致使美国信息业就业人数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左右。科学家预测,到2000年,70%的职业将是新的职业。
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职业发展变化是客观的。这种变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而这种变化,是劳动力综合素质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少数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提高特别快的结果。同时,也要求广大劳动者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面对这种变化,人力资源个人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一)增加人力资源前期投资,增加接受基础教育的时间。在经济发展中,人们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其实,基础教育是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和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是他们占有的自然资源数量和使用某种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是他们的经济实力、经济效益、人均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基础教育年限在世界占第一、二位。自1920年以来,美国和日本“人力资本”增加了9倍。1992年美国学生受教育的时间为18年,法国为16年,日本为15年,英国为14年,德国为12年。美国和日本在劳动者总数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日益上升,体力劳动者的比重日益下降。从1960年至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由40%上升到47.8%,体力劳动者所占比重由54.6%下降到49.3%;日本脑力劳动者所占比重由28.2%上升到41.9%,体力劳动者所占比重由71.8%下降到58.1%。在脑力劳动者中,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律师、医生和经理、高级行政人员等高级脑力劳动者的比重,美国由1960年的19.2%上升到1978年的24.4%;日本由7.2%上升到11.2%;原联邦德国则由1961年的10.7%提高到1978年的16.6%。(二)增加职业教育和培训投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除了我国人力资源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外,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的问题也较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主宰着教育结构及其内容,忽视职业教育和培训。所谓职业教育和培训,是指对具有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开发,使其掌握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这方面,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是相当大的。如美国,早在1984年,工业界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即达400亿美元,相当于全美所有大学和学院全部经费的66%,接受各种职业教育的人数相当于全美大学和学院在校学生人数的总和。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要想发展经济,劳动者要想实现持续就业,首要的任务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持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当前发展职业教育的对策
从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接受教育的年限及其所决定的综合素质状况来看,要想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战略任务。因为我国现有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低,而且文化水平也低,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弱。一个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的二十来岁的青年工人,如果其文化水平不提高,到下一个世纪20年代左右,恐怕很难在有任何技术水平的就业岗位上就业。而我国现有劳动者中,平均文化水平是很低的。就连在邮电通讯这样一个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也竟有42%左右,近50万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如果这么多的劳动者不能掌握某种信息技术,当下一个世纪中国进入信息社会时,又怎么能实现可持续性就业!因此,必须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第一,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树立职业教育和培训意识。不仅政府、企事业单位要提高职业教育意识,全部劳动者都要树立职业教育意识。应在政府公务员中、现实劳动者和中、高等学校中,进行职业教育意识教育。
第二,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劳动者个人,都要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应把职业教育投资作为第一位的投资。如果没有必要的资金保证,发展职业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经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之所以蓬勃发展,重要的是资金有保证。政府投资大,企业按工资总额提取的教育经费比重也在不断地提高,劳动者个人也重视个人投资开发职业劳动能力。
第三,发展多种教育机构,政府应创建或改建高等职业学校,并在全日制大学中广泛设置职业教育中心;发动各学术团体办学;鼓励公民个人投资办学;公司企业办学。如美国1984年的职业教育机构中,公司办学的占50%;高校办学的占24%;学会办学的占20%;私立的为6%。
第四,建立一支职业门类齐全、专业技术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太重视职业教育,致使当前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师资无论是从数量上、素质上,还是从结构上都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应该从政策上、工资待遇上向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倾斜,尽快培养出一批事业心强、技术素质高、懂劳动经济的专职职业教育师资,同时,相对稳定地聘请一部分兼职教师,这样,职业教育发展计划才能落到实处。
第五,国家和各级政府、大企业集团应培养一定数量真正具有从事职业咨询指导能力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们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对职业教育及其结构变化趋势所需要的劳动力素质有预测、分析能力,对劳动者的劳动力素质有测评鉴定能力。这些专家的任务是向政府、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科学地指导人力资源个人确定职业的教育方向,制定职业教育计划等。
最后,应加强对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凡从事职业教育的机构,必须经过科学评估,确有办学能力者,依法注册登记,严禁非法创办以盈利为目的的所谓职业培训。要监督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严格考试考核,鉴定其实际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在进行就业管理中,特别是在实施“再就业工程”时,应把职业教育事业作为就业服务事业的战略措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安置就业可以说是治标,而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