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探究论文_高华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探究论文_高华

高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曹城镇卫生院2744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妇产科腹部切口类型。解剖学特点以及选择原则和切口愈合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切口愈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20-01

针对手术切口的选择,就是对手术的第一步做好,要对以下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操作方便、对切口进行充分的暴露、对切口进行延长的可能性、切口进行组织张力的大小、切口在进行愈合后的可能性和既往手术瘢痕的部位等。

关于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以及相关的解剖

1.1 下腹壁纵切口的解剖学特点

1.1.1 脐下正中切口解剖主要是在脐下沿腹正中线做切口,进腹比较快,对于组织的损伤比较小。在脐部环绕便可以根据手术需要延长切口到上腹部,旁证中切口主要是在腹正中线旁二厘米纵行切口,比较容易延长切口,主要是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常用切口。对于腹壁纵切口的解剖学特点主要是由浅到深的依次为:首先是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经过研究人员研究,绘制出了皮肤的纹理线。主要是切口愈合过程中瘢痕比较宽,下腹壁皮下脂肪血供来源于腹壁浅血管,对于小出血点应该可以钳夹或者是电凝进行止血。下腹原有切口的患者,应该要将原来切口的瘢痕切除,在瘢痕两侧切口皮肤,切口应该稍向倾侧,这样能够方便缝合切口的两端。其次是腹白线,主要是有双侧腹直肌鞘前后层在腹浅壁正中相互交织所构成。脐以下的白线主要是因为两侧腹直肌相互靠拢而变窄,因此脐下正中切口的过程中,因为肌肉加强,血供比较充分,很会会出现切口疝或者是出现切口的开裂。再次是腹直肌鞘前层,主要是腹壁的三层阔肌腱膜包绕腹直肌所构成腹直肌鞘,并且分为前和后两层。前层主要是有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相互融合,可以沿着腹白线一层将其切开到耻骨联合上缘,如果越过耻骨联合或者是深入耻骨为锥状肌,起自耻骨联合前面,停止在腹白线的下方,有维持腹白线张力的作用。这个时候肌肉的中间有着一缝隙常无血管通过,因此十分容易切入充分暴露出膀胱的前隙。四是腹直肌,主要是位移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起始于自耻骨联合和耻骨脊,向上停止于剑突以及第五和第七肋软骨,全长被横行的腱划分成数个腹肌。第五是腹直肌鞘后层,主要是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以及腹横肌腱膜所组成。在脐下四厘米到五厘米以下,鞘后层的腱膜移至到前层,导致鞘后层下部出现缺失,形成了弓状游离下缘,称之为弓状线,也称之为脐下正中切口手术后的切口疝往往出现在该薄弱的位置。第六是腹膜,在切开腹直肌鞘后层便可以暴露出腹膜,然而在肥胖患者当中,则看见一层腹膜之外的脂肪,可以使用手指或者是组织剪分离脂肪。需要注意的是,腹膜外脂肪的血管主要是为横向或者是斜向走行的,应该和纵向分布的大网膜血管相互鉴别,以此来避免出现损伤。

1.1.2 下腹至上腹部正中切口解剖改切口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良性巨大卵巢肿瘤需要完整的取出者、妇科恶性肿瘤手术需要对大网膜进行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肿瘤细胞减灭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该切口解刨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和脐下正中切口,只需要结合病变部位以及范围对上延长切口的大小,能够进一步的达到上腹中间或者是剑突下。脐部周围区筋膜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脐切口比较容易的感染以及形成肉芽,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对脐轮上的延切口进行绕过,由于连撞韧带在一定程度上位于腹中线的右侧,所以会从脐左旁进行绕行向上,脐以上的腹白线相对来说是比较宽的,坚韧并且血管较少,所以,上腹部在手术的过程中经过腹白线作正中切口,进腹相对快,并且出血较少,一般局部的供血不是很好,会对切口的愈合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对下腹横切口进行解剖学的特点下腹横切口一般情况下适用在较多的妇科良性疾病和刨宫手术,较大的优点就是比较美观,这是大多数女性所关注的,解刨特点如下:一是,经过相关的研究显示,在下腹部进行垂直切口边缘靠近所需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水平切口的三十倍,也就是说横向切口组织具有着比较明显的自然张力,并且要高于纵切口,一般情况下不会容易发生出口疝;二是横向切口一般都是平行在下腹壁发的Langer线,相对比较美观;三是切口在下腹部,疼痛相对来说比较轻,对术后的行走以及呼吸具有着比较小的影响;2 针对切口愈合2.1 切口进行愈合的相关病理过程2.1.1 炎症反应针对炎症反应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切口进行愈合的第一步,一般情况下分为血管反应和细胞反应,血管反应就是组织在损失以后,血管会立即出现短暂的收缩,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持续五到十分钟后血管扩张,并且增加其通透性,切口出现水肿的现象。细胞反应就是白细胞迁移入损伤区域,早期主要是以多核粒细胞为主,三天后就会进一步的专为单核粒细胞,并且占有一定的优势。

2.1.2 上皮的形成在受损后的十二小时之内,切口的边缘具有着比较深层的基地细胞,也就是意味着开始向中心进行迁移,并且进一步的形成单层上皮,针对切开的缝合切口,在二十四内的上皮再生逐渐形成不透水的封闭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用在对细菌入侵防止上,比较脆弱,在再损伤的保护性相对来说比较差。

2.2 对切口愈合产生影响的因素一是感染,如果组织细菌量>105/mg 时,就会导致切口出现感染以及对切口的愈合进行延期,又有感染的切口成为碱性环境,凝血块就会出现被液化的现象,从而对切口愈合产生影响;二是营养不良,维生素C在一定程度上是赖氨酸以及脯氨酸羟化所必需的,如果维生素C缺乏,就会导致新和成的胶原蛋白不能够运出细胞外,并且也不能够进行交联,就会在一定程度导致切口张力强度出现降低的现象,或者是对切口的愈合进行延迟。

总结:综上以上内容可以知道,修复切口以及控制切口愈合是妇产科手术实践的主要基础,所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切口愈合的过程和相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的结合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促进切口愈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1 ] 刘丽丽.中药联合微波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 4,31 :1 51 -1 52.[2] 牟利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 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 3,02:1 1 1 .[3] 张晓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 3,1 4:331 -332.

论文作者:高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的探究论文_高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