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实际的精神生活——不朽的柏格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生活论文,格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柏格森创立了一种“高贵而微妙的哲学”②。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柏格森以其原创性的思想,颠覆了西方哲学传统,即以柏拉图和康德为代表的传统。柏格森思想在20世纪的命运极具戏剧性,它活跃和影响于20年代,在世纪末伴随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柏格森的幽灵又重回历史舞台。他的思想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谈论的主题就是时间。我并不把这种巧合作为笑谈,而当成是对精神生活实际的绝妙还原:为了还原柏格森,就得以他的方式描述他。
心情的事情无大小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从“当下”和“不动”的眼光观察时间与运动的传统,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逻辑学和概念思维,这是一条西方哲学的主线。大智者如芝诺以几个悖论的故事(飞矢不动与阿基里斯追乌龟等)推出运动是不可能的,是这条主线上的祖师爷,更有巴门尼德的“一”、“存在”或思维与存在之同一性的奠基之论——柏格森要颠覆的,正是这个传统。
传统所谓“思想”,不过人为地使赫拉克利特之河断流,以为真的能抓住瞬间的点,这个并不真实的假设,就是概念式思维的出发点。形形色色的本体、实体、存在论就这样出笼了。事实上,我们是在说那不能说的东西。说不出却知道,即直觉比语言更丰富更可靠,心灵的领悟比推论更活生生而接近生命。彼与此不是相互外在的关系,而是相互交错。直线其实是岔路,专注其实是走神,所有这些,都是柏格森告诉我们的,他以沉醉的方式写作,这是他的讲演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在柏格森那里,精神意味着心灵生活,这不同于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沉思。精神生活是内在而绵延的,与可计算性的数量或大小无关。我们往往无法用大小或严重程度区别精神生活的质量,比如今天我从股市上赚了1000元得到的快乐,与我同时被人骗走100元而造成的痛苦之间,是无法用加减法来相互抵消的,因为快乐和痛苦都是整体、是绝对、是无法分割的。换句话,我不能说由于以上的情形,今天我只收获了900元的纯粹快乐(就当没有被骗走100元,这相当于“自欺”或“阿Q思想”)。事实只能是我在痛并快乐中度过了心情交错的一天,这就是以上所谓岔路、走神,也是精神生活的多样性。精神生活无大小,事大事小完全随人而定。同样一件事在不同人那里看,大小严重程度截然不同;精神生活无先后,就如同人最不理解自己的地方,就在于不可能知道自己何时会冒出何种想法,从而喜怒无常是人的本色。
在所有地方,柏格森都呼吁我们回到心灵的天然状态,去掉抽象或凝固僵死状态,因为后者其实是“事后诸葛亮”,以已经明了的、先验的东西,作为我们认识的基础,因而不可能创造出新的事物。
于是,静默体味的生活,比语言和语言指导下的日常交际生活更为真实。社会生活至少要遵守表面上的规矩。恶人希特勒当然不会在众人面前小便,但他却是个静默的疯子,他在幕后策划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的事实(这才是真疯,而他在公众面前的讲演则只能算“生动的表演”),证明他自己不是“人”。他当然是人,我这样说的目的在于说明人背后的人才是真实的人,而人有怎样的内心生活和干出怎样令人目瞪口呆的行为,不但可能这个人自己事先想不到,就是想出来与干出来,也是他和他人用语言无法解释的。在这个意义上,任何解释都是懦弱的而行为才是勇敢的。此外,“原因”是懦弱的,因为“原因”与解释在一起。一个哪怕非常琐碎的行为发生了,100个哲学家在争论为什么发生(因为他们在“原因”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其实该行为极有可能是瞬间被极其含混的刺激所触动的。兴奋只来源于受到刺激,尽管刺激的性质有所不同。接受刺激萌发了什么观念与行为,也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任何梦之所以比日常生活更美,就在于梦里有难以言状的新奇。灵感肯定与艺术结缘,天才难以用在哲学家头上,因为哲学家通常用概念或语言作为思考的依据,他很少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动笔。
我们可以收获想象或希望,有人反驳说这只是乌托邦,但最接近我们的事实,是心理事实。如果实现了拥抱美人的愿望而不伴随强烈的感官感受或心理事实,那我们不过是抱了一具僵尸而已。广义上的“心理事实”包含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引起的内心综合反应。首先是反应而非反映,因为反应比反映更自然更直接。这里是人的而非动物的“心理事实”,这里强调的是瞬间的分辨力和交错的感受,也就是柏格森式的陶醉,它是排斥语言的。极度痛苦也一样,眼泪因受到强烈刺激而不自觉地流淌。我们每天的情绪就这样变化着,它们之间是性质的区别,不是数量的区别。每天工作结束后躺在床上,收获的只是心情,如此而已。
变化环境就是改变刺激,也是精神质量的改变,这并非单指类似离开城市的喧嚣来到浪漫的海滩,单纯一个眼神与姿态,乃至有声调或有冷热温度的言语,就足以改变环境了。环境变化,心情也交错变化,这交错叫共鸣。我将使用大量的相似词语,以便接近内心的真实,因为真实的内心就像极度陶醉与痛苦一样,是拒绝语言参加的。当柏格森说心情是质量而非数量问题时,并非指某心情可以单独的或纯粹的状态出现。如上所述,心情是交错或共鸣的,苦味的愉快多于孩子般单纯的愉快。人们很少想到,“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包含着关于什么是幸福并没有固定的看法,如果一定说有,那就应该是变化环境,就像女人身体的曲线比直线更优美一样。③ 音乐也是这样,交响乐比单调的乐音更优美,是因为其中掺杂了多种乐器或不同的音乐语言。同样道理,富于变化的旋律比“粗直”的嗓门更动听。旋律和节奏能唤起怎样的心情是没有对应关系的,但这正是真正吸引音乐听众的地方。
总之,无论面对怎样的场面,要不断变化环境,要不断加减其中的元素,使人无法预料结果如何,在不安中享受焦虑的快乐,就像在不安中激发灵感一样。不仅任何感情都可以化为积极,按照柏格森的说法,任何感情(包括绝望的感情)还都可以是美的。于是,引发了与交错和共鸣的另一相似词:暗示或隐喻,也就是引入性质不同的彼事物来说明此事物——这里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能否引起这样的共鸣或者共鸣的深度与广度,是考验人性灵的关键,考验着性灵的强度、高度、广度。紧张放松进入催眠状态,然后又有激动的萌芽,因为遇见新的刺激。所有事物同时都是一种暗示,但能否在心灵产生暗示效果,进而能暗示出什么,在灵敏度不同的人那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的“深度”指在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可能性(我经常引用的例子,是形容一个少年帅得就像一架缝纫机与一把雨伞在手术台上相遇,这表达透露出真正的艺术才气),从而与哲学通常理解的不同。相比之下,哲学的深度是“反映论”或“直线论”的。它既坚持逻辑推论从而放弃了暗示或隐喻,也就只能在同类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无创造性。在柏格森看来,这里曲线性的暗示甚至适用于道德领域,比如通常对怜悯的解释,是同情别人的苦而庆幸自己没有受那样的苦。但对怜悯的深度理解却是,“怜悯的要素在于我们要求自卑和乞望痛苦。这种对于痛苦的企望却也有它的动人之处,因为它提升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④ 一个不恰当的类比,自杀行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自杀者自觉赴死即死的勇敢。生存或者毁灭,这是变化环境的极端、加减心理要素的极端。凡心理上的高难动作,都具有精神贵族的气质。
真正的陶醉,是事情正在发生,而不是已经发生。重复“已经发生”的,无论是动作、概念,还是念头,都是乏味的,不会有刺激,不会引起我们注意,也就没有不安,因为这只是数量的变化。陶醉,是在体验不安、冒险、挑战,因为这是质量的变化。我们不会想如何走路,因为它是数量的重复,但突然绊了一跤,趣味就出现了,因为这是质量的改变,就像曲线比直线更美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是质量的变化,态度却是积极的。
每个人都曾体验过痛苦,却未必清楚痛苦是怎样发生的?柏格森说,痛苦加强,并不像一个声响越来越大,而像一首交响曲,有很多乐器在同时发声:“一个特别的感觉把它的色调渲染在其他各感觉上……这些简单内心状态的合唱把我们遇到新局势时的种种新要求提了出来。”⑤ 在这里,同时的多种乐音之间,显然是声音质量的区别。快乐也是一样,也许柏格森能够开导普通人受制于心理习惯而在追求问题上“想不开”的状况,就像国人只盯住升官发财一样。可是,“较大的快乐除了是指一种我们所偏好的快乐外,它还指什么呢?偏好除了是我们各种器官的某一种偏向以外,它还能指什么呢?因为有了这种偏向,当两种快乐同时在心中被提出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选择其中一种。对这种偏向自身加以分析,我们就看出在有关的器官上,甚至在身体的其余部分上,有一大堆细微的动态,好像关于快乐的形象一开始出现于心中,身体就立刻出动去迎接它。”⑥ 因此,快乐之间既不能相互理解,也不能互相比较,它们之间没有公分母。盲目羡慕他人的快乐而放弃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快乐的人,最终将是不快乐的人。“偏向”是必然的,不同偏向之间既没有共同语言,冲突也就是表面的或无意义的。快乐的创造性在于往某个方面走极端,也就是去“犯错误”。这个错误是值当的,它表现为在某器官发达基础之上的专注性。就像深夜里钟表的滴答声似乎比白天更响亮,因为那时我们隔离了其他的感觉,这确实是有深度表现,也就是我们在某个瞬间通常只注意某件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在同时“一心一意”与同时“三心二意”之间,如何比较?如果一种外文字母我们不认识,就会更注意字母的形象而不是声音,就像我们听不懂外国人说话,他们说话的声音就显得更响亮,因为我们更多的注意力给了说话的声音,就像深夜里钟表的滴答声。可是,专注于观念一定比专注于形象或声音更深刻吗?
心理绵延
在柏格森看来,绵延发生在内心,与外部事物无关。空间的点是事物的数量问题,可以度量;内心的瞬间点属于绵延的过程,我们只是表面上能自欺欺人地抓住这些瞬间点(即所谓顿悟),但实际上抓不住,因为内心世界各种瞬间的感觉是相互交错难以分割的。
科学家认为,如果我们区分发生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生在空间中的运动就会导致荒谬,因为速度是以在时间中经历的距离来衡量的,时间的瞬间点与空间的某一点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即这两个“点”性质相同。对此,柏格森不以为然,他主张真正的时间即绵延只发生在精神世界,精神的运动不同于物质的运动。芝诺著名的“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就是将彼此外在的空间点(的关系)与事实上无法抓住的绵延瞬间点(的关系)混淆起来了,并导出空间运动是不可能的观点。事实上阿基里斯几步就追上了乌龟,但内心的绵延绝对不同于事物在空间中的运动,我们不能将“时间点”混淆于“空间点”(“点”与“点”不同,这充分显示了语言的界限)。内心瞬间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与当下事物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前者的瞬间关系是“乱七八糟”的。
客观化并不单指外部事物的世界,当我们做判断,即把流动着的心情中的某一点(人为地抓住其实没有抓住的东西)凝固化时,就形成了一个抽象、对象、概念、单位。我们在做分割,就好像时间停止了。于是,我们获得了概念、一致、逻辑性的思维,殊不知遗漏掉多少有趣好玩的韵味!这就是哲学著作乏味的原因,它漏掉的东西是无论如何拣不回来的,因为按照柏格森的意思,哲学一直在使用“空间思维”,比如谈差异和对立。差异是用语言凝固的,因此一切哲学,本质上都是语言哲学。
我们觉得深夜里钟表的滴答声似乎比白天更响亮,这时,这滴答声就变质为新的媒介(就像文字对口语、电影对其改编成的小说一样),新感觉就会伴随这不断的滴答声交错而至。媒介的性质不一样,有时间的有空间的,有听觉的有视觉的,媒介同时是形式结构或所指内容(随你怎么叫它们),柏格森则称为“性质”,德勒兹叫(施展才华的新)“平台”(plan)。它们都是内在或绝对的因素,所谓内在或绝对,就是感受得出却说不出。它也有点胡塞尔所谓“事情本身”的味道儿,一个还原掉自然态度之杂质后的“虚无”,再展开有滋有味的存在。
逻辑认为,相反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是真的,这是逻辑的基础,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基础的前提是观念在空间中的彼此外在的并列关系,即“是”与“非”之间无法彼此包含。但实际的情形是,不同性质的感情、感觉、观念内部和它们之间,都是你中有我的。同时占据整个心灵的,是多样性的绵延而绝非单一的是非。⑦ 抽象意味着在观念之间或者符号之间进行区分的能力,意味着凝固时间——只有跳到时间之外,作为时间的旁观者,才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一切概念判断的软肋。柏格森反对康德关于时空是先天的实在之说法,那连带也否认了人有不变的天性,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柏格森辩驳说:“我们所用以构成空间观念的种种感觉自身是不占空间的,而仅仅是性质式的。”⑧ 这等于说,外部事物一到了人的心思里必定与外部事物本身不一样。空间感和时间感一样,都是出自心灵的虚构,并非我们真能抓住的东西。这也就是当康德说时空是感性直观的纯粹形式时,我们不必太和他较真的原因。我们宁可去较真康德如何在某天心灵一下子的冲动,就想出了这个结论(通过什么来识别空间感,在不同人那里也许是不同的,在动物那里又大大与人不同,动物也许是通过声音、气味等辨别方向)。
我们不能从绵延中把时间抽取出来,因为这等于在不知不觉中重新依靠空间而放弃了时间。时间之中的因素属于多样性的性质问题。一讲区别,就是在模仿事物的空间性,就像在阿基里斯追乌龟的故事里彼此不断保持1/2分割的数学性质一样。但心灵状态的各种因素是不分彼此的。“只因时间被当做一种纯一媒介而意识状态被散布于时间之中,意识状态才变成外于彼此的。”⑨ 不必用事物的空间性质说明时间,即不可把时间还原为空间,这种非还原论的立场,为文学艺术敞开了无尽的想象。比如,对于陆续出现的感受,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我们不能照一种样子把它们并列、并置、区分开来,就像我们不能脱离或置身时间之外说“什么是时间”一样。传统小说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它只描述了简单而非复杂的、渗透着多种滋味的快乐。相互渗透的性质不一的情绪,不可用单一直线型的笔触加以描述,就像曲线比直线更优美。相互渗透的性质不一的情绪,又是拒绝先后顺序或因果性的。心理的绵延抗拒事物的三维性,这就像为了体味空间,必须位于空间之外似的。在这个意义上,绵延表明人心似神灵,这样的直觉超越了人自身身体性的局限,就像音乐的绵延只是纯粹的多样性。⑩ 影像可以是纯绵延的吗?应该可以,只要影像的多种因素不是一条类似单镜头拍摄的直线(比如从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拍摄整个吃饭的过程,这是观众难以容忍的)而是交错蕴涵的。电影中的蒙太奇和各种闪回手法,就是典型例证——它们是连续多种性质的转变,我们去感受它们,而不是去计算它们的数量。
下面这段话不仅适用于日常感受,也适用于欣赏音乐和电影(只要把绵延的声音变成绵延的影像):“钟摆的单调摇动使我们想睡觉,试问在这种时候产生这效果的难道是我们所听到的最后一个声音,或所看见的最后一次摆动吗?不是,当然不是,因为照这样说,为什么头一个声音或头一次摇摆就不产生这种效果呢?难道这是由于我们回忆了以前各个声音或各次摇摆而这回忆跟最后的声音或摇摆并排置列在一起吗?但是同样的回忆若事后被并排置列在一个单独声音或摇摆旁边,则它并不会发生效果。所以我们必得承认,这些声音彼此合在一起,并且不通过它们仅仅当做数量而言的数量而发生作用,而通过它们的数量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即通过整个这些声音在节拍上的组织而发生作用。”(11) 所谓旋律,就是调子的结束与延长,相当于女人优美的身体曲线——两者的连接,就是乐音与影像之间的蒙太奇。所谓沉浸于音乐,就是最为典型地陶醉于变化之中,而所谓变化,即乐音倾向、高低、音色等等之间的差异,此差异与空间位置的差异不同。
柏格森认为,运动物体所经过的空间是可分的,经过该空间的动作,则是不可分的,而且这种不可分性只针对意识才存在。(12) 换句话,空间的绵延和我们观看它的意识一起存在。我们能体会它,因为心理是不占空间的——意识不做分割而只有绵延。当我们像康德那样认为有空间意识时,有了把运动凝固化的世界观,于是我们就开始犯错误了。例如,“伊里亚学派提出各种僻论乃是由于人们把运动跟所经过的空间混为一谈。因为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无限可分的;如果运动所包括的各部分真像这距离自身的各部分一样,则这距离是永远无法越过的。但是实在的情况是:亚智利斯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动作;在做了一定次数的动作之后,他一定会追上乌龟而跑到它的前面去。”(13) 总之,柏格森所有辩驳最要害之处在于:他在不同场合反复说明,我们不可人为分割那本来不可分割的元素——即不确定性比确定性更真实、更古老。乌龟和这个善于长跑的人都在以不可分割的步子运动,但后者步伐连带速度更快,这就像聪明人比蠢人思考速度更快一样。
总之,运动大可不必等同于实在空间,比如影视中图像的运动就不占据三维空间,互联网更可展示虚拟的图像。运动在绵延之中,而绵延在空间之外。概念与实物一样,其含义或者其位置数量等关系是“已经完成的”。但是,运动就像绵延一样,只发生在精神活动中,它们既非概念亦非实物。这也说明为什么直觉、领悟、感受这些字眼比概念和推理更真实甚至更准确。于是,与通常看法不同,建立在概念、观念、推理基础之上的沉思其实只处于精神的表层,直觉、领悟、感受才直达精神的本质——就像爱的激流与力量!在这里,柏格森的出神、做白日梦这些自由“意识的直接材料”(坦率天真性),与克尔凯郭尔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会师了,并且与建立在任何算计(如果我们把“过去”只当成“过去”,就只是测量或算计)基础上的哲学分道扬镳——在我看来,这是智慧大小的区别,或者是大智若愚与耍小聪明之间的区别、精神贵族与小市民之间的区别。
按照上述道理,内心的冲动应该是一种动作性的东西,用直觉称呼其姿态。没有什么概念性的“我”,“我”的身份在流动中,就像我的手所触摸的东西时而高尚时而污秽。我的性格和精神一样在分裂。我的行为像另一个人而不像我自己。我的周围环境是相对不变的,但我每天活动于其中的感觉却时时变化着,就好像它们也有自己的生命一样。这样一种“科学上的错觉”在我们心理上却是绝对的真实。任何感觉一被重复(比如在不同心境下品尝苦瓜的滋味)就变了模样,但描述的文字(苦瓜)并没有变,显然此刻文字比感觉更不真实。这也就是作家比不上演员的道理。天才的作家,必须有最能调动读者情绪的语言,变化词语和句子、加快词语的节奏——这相当于语言在描述、在直觉!当我们万分兴奋时,被占满的心灵是没有语言的,却有着千百种交织着的心情,独特而新奇。只要语言一加入,就会歪曲它们——因为你要用一个名称标志它们,这等于把绵延交错的瞬间彼此分开,或者等于把时间散布在空间之中,使活人的情感失去生气而变成了雕塑。情感是只能描述不能分析的(因为分析要使用逻辑:要使用含义已经事先约定好了的概念、还要给事物分类、要避免自相矛盾)。(14)
为什么说与哲学家良好的愿望相反,思辨的抽象只处于事物的表层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思考行为是把原本流动的诸因素中的某种因素人为地孤立起来,并且企图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说它们,并做作地建立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所有这些,只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表层工作,但以往的哲学家们,就为了这些因素的先后次序争论得不可开交。赫拉克利特的思想被说成隐晦的,表明哲学离开了概念就一事无成。就此而言,哲学始终没有离开常识与事功、交往与实用。“抽刀断水水更流”这样的内心状态是极其私人的、个性的、隐蔽的,它只适合艺术创造。我理解真正的深刻,即这里所谓“内在”,就像相互渗透的瞬间和依托在这些瞬间的交错情感,就像时间本身一样,是构成我们身体骨架的东西,是构成我们精神骨架的东西。我们敬畏这最难以描述的东西,这是精神贵族最宝贵的品质。因为这些金贵的东西我们一说就错。我们言不由衷,但却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词语属于“一般”,是用辞典解释的;感受是特殊与敏感性)。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就在于他的创作活动只需要冲动而不需要理由。理由是事后诸葛亮或“已经完成的”。
以上的“内在”、“构成我们骨架的因素”,“它们之中的每一个,其生活如同一个细胞在有机体内的生活一样”。由此可知,柏格森是借用达尔文和斯宾塞的有机体与进化论的说法,并非在较真儿,心灵生活处于“自我”的深层,有特殊的灵敏与微妙。(15)
那么,怎么表达我们的个性呢?比如对一个你厌恶的人,狠狠给他个白眼,就远比骂他几句会给他留下更深的印象,因为骂他的句子谁都听得懂,而那个白眼却意味深长。由此还可以体会,夫妻冷战中,长期互不讲话是最难以忍受的,因为沉默中隐含着爆发与死亡。真正能激动我们的,只能是私人特有的东西;那种唤醒心底深深爱慕的,只能是与自己有心灵感应的个性。按照公认的标准找配偶,最后扼杀的,是自己的精神品质。
我们还知道了,所谓“深入生活”,恰恰是艺术创作的天敌。既然真实感人有创意的艺术来自活生生的个性,那么“绝对孤独状态”才是最好的艺术创造状态,体味孤独甚至就是创造活动本身。(16) 它所描述的,不是已经发生的(柏格森所谓“静力学”)感情,而是正在发生的感情(柏格森所谓“动力学”),一种生龙活虎的当下感情,激流在涌动。
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尊重事实,事实因不可捉摸而显得丰富且具有挑战性与刺激性,这才是所谓“实证”与“实在”的本来含义。至于规律,就如同象征符号一样,把活人变成为雕塑,是最乏味的。柏格森强烈批评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认为后者也同时持一种心理决定论立场,即动机决定论(所谓挖“思想根源”是也),这种因果关系往往是机械的。意识并不是物质状态的翻译机器,同样一个效果的心理动机或原因,是五花八门甚至匪夷所思的。总之,意识自发地自己产生自己,尽管人们还习惯于使用“原因”这个术语,但是在什么因素与什么因素之间建立关系问题上,几乎完全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即意志是自由的、悖谬是常态、无中可以生有。创作的激情要一气呵成,因为速度越快就越能抓住瞬间,从而免去无法还原刚刚逝去的惊异的心情之遗憾。
关于心情受内心绵延的影响而无法还原的情形,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你看着某同事的脸与他说话,这属于习惯与常识。在这期间,你的心情附属于社会交往,你没有时间考虑纯粹个人的心情,否则就会显得心不在焉;但是,倘若你盯住同样一张脸,一声不吭,挺住30分钟,这种非凡的情形就属于艺术了,因为期间你的心情是纯粹私人的且处于绵延变化中(虽然刺激不变,但刺激的效果在悄然改变着。当然,这很枯燥乏味,要想有趣,必须使刺激迅速变化,迅速换其他很多脸,这就是为什么电影比照片更有趣的道理),你对同样的脸萌生了新的、又新的感受,例如从平凡的变成美丽或帅气的,或者从美丽或帅气的变得丑陋起来。那张脸本身还是一样,变了的,只是你的心情或情绪。
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解释世界的学问?什么叫解释?“解释”就是借助一个工具(比如镜子、现成的概念、外部世界的模样、已经知晓的某种语言或者知识等)作为形式,来描述我们自己(借助一种已知的语言知道某陌生语言的含义,就是“破译”;至于翻译,则是在两种都通晓的语言之间互相解释)。如果我们不借助任何东西,就没有任何解释而只有描述。描述不是解释而更接近直觉。直觉直接面对我们自身(意识的直接材料,有点像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而不借助上述任何外来工具。对“意识的直接材料”而言,没有什么“翻译”的问题,因为“翻译”不过是“解释”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无论柏格森还是胡塞尔,都以描述性(“绵延”的另一种说法)对抗解释性。在绵延或者描述过程中,任何两元素之间都没有等同或同一关系。同一性的古老哲学理想,前提是事物可以复归其初始状态,就像把一个圆圈移动到另一个圆圈之上,二者完全重合,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忽略了事物随着时间会起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改变。根本没有什么普遍有效的东西。
很多心理疾病就来自类似强迫症(一种先验的假设与推演)的现象,它极其顽固地假设我们无法克服某种心理(一定反复去想它)而且它势必导致灾难。这种病因就在于不知道心理生活总是不同“精神性质”的交错,你把那强迫着并折磨着你的坏事情想到底,却发现原来最坏的结果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这个界限上你的精神性质改变了,并且豁然开朗。原来人总是自己吓自己的,内心活动的质量,在于心理的勇敢,它叫行为,无论是笔、说话、还是身体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善于胡思乱想,则相当于自言自语,好像有很多个“我”似的,这对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它符合真正与人聊天的原理。聊天为什么使人轻松愉快呢?因为话题在迅速改变,而事先并不知道会胡扯到哪里。如果聊天似的话形成文字,就叫散文,这也是散文使人轻松的道理。无论聊天还是散文,话题是如何悄然转移的?是任意的,其激发点,不过是话中偶然提到的某字句而已——这个“而已”是神秘的源泉。
于是,按照柏格森的见解,所谓意志自由,与不受动机支配的潜意识有密切关系,做任何事情大可不必等待深思熟虑,凭借直觉的本能足矣。精神领域就像一个战场,你自己就是指挥员,延误战机会吃败仗的。
某现象极度吸引我们,很多时候这“吸引”只是效果,我们并不知道原因。原因是无所谓的,吸引本身才是重要的,况且制造这效果的人,也往往是说不出原因的。我看见一串葡萄,口水即刻变酸了,视觉竟然引起了味觉,是过去品尝葡萄的味觉与当下的视觉连接起来。各种不同感官之间的连接以及由此唤醒的联想是“乱七八糟”的。其诱因是曲曲折折的,就像100个观众眼里有100个哈姆雷特。同样是“酸”,辛酸、葡萄酸以及由于羡慕人家的恋情而导致的“吃醋”之味道,难道会一样吗?可见词语的无用。你要真较真,去辨别它们之间的差异,就不得不用“酸”之外的词语,这已经不是解释而是描述了。一定要区别解释性的联想与描述性的联想。看见葡萄流酸口水,这属于解释性联想,有客观的因果关系做基础;“时间就像个乞丐”属于具有诗意之任意性的描述性联想。
我们当然会注意到柏格森的自相矛盾,他用精彩而深刻的文笔描述语言是肤浅无用的,他本人并没有过多指出这情形有多荒谬,就像问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吗?就像当语言自指(这情形类似于直觉)时,就会出现类似此等悖谬!
最后,我以柏格森于1908年5月23日写给巴黎《道德与政治学院》的信中一段话作为结尾,这封信把拉·封丹描述为复杂而不稳定的人,集很多自相矛盾的性格于一身:“当他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时,他会全神贯注,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他的感受性属于最精细微妙的那种;它会因最轻微的冲击而震颤;它使它的主人感兴趣于从眼皮底下经过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并且独往独来,不知禁区为何物。”(17) 在我看来,这也是对柏格森本人的精神气质最好的描述。
注释:
① 这里的精神,指mind而非thought,是心灵生活,而非思想。
② Jean Theau,La critique Bergsonienne du concept,PUF,1968,p.11.
③ “曲线所以比断线优美,正是由于曲线在时刻转变方向,每个新方向都被前一个方向指示出来。”参见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8页。
④⑤⑥⑧⑨(11)(12)(13) 参见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3、24、25~26、63、66、71、74、76页。
⑦ 柏格森的“绵延”durée与德里达的“延异”(différance)之间的相似性:观念性欲望难以实现、多样性、不可还原性、非直接性、有说不出的剩余或者韵味儿、把语言当成行为本身而非已经完成的意向、陶醉状态或时间是不可说的因为时间是构成我们的骨架我们永远处于时间之中、连续性并非直线性而是中途有无限的耽搁走神进而有曲线之美、先验的动机总难以实现或时间不是按照钟表的指针流逝的、我是他人或表达就是表达出别的东西、区分,就是走神或曲线效果、空间上的区分是时间上延迟的效果、différance区别于différence所暴露出的新平台(a)就像是一种意外而突然的插入活动,如此等等。
⑩ 这样的纯粹感觉在欣赏纯音乐时感受最为典型,这样的欣赏之所以困难,可能在于我们不可以从这些曲调或旋律中体味任何空间性质的东西,而只是激发复杂交错的心灵感受——它们本能地抵制语言。用柏格森的说法,不会欣赏音乐的,是先天地在乐音与外部对象或某种固定的心情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而“我们所以肯定这个感觉始终相同,乃是由于我们没有想着感觉自身,而在想着那位于空间的客观原因”。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识》,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71页。这里所谓“想着感觉自身”,就是不带有任何事先的想法,沉浸于乐音本身。
(14) 在这里,柏格森预言了普鲁斯特的小说:“如果现在有一位大胆的小说家,把惯有性的自我所组织得很巧妙的这个帐幕揭开,把逻辑表层之下的基本荒谬向我们指点出来,并在这系列的简单状态之下指出千百种不同印象之无穷渗透(而这些印象一被人们加上名称就即刻不再存在):如果有这样一位小说家,则我们将称赞他,说他对我的了解比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还较透彻。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位小说家把我们的感情散布在一个纯一的时间内,又用语言表达感情的种种因素。仅仅这个事实就可证明,他自己所献给我们的也不过是感情的阴影而已。可是他把这阴影排列成一个样子,致令我们可猜疑到那把这阴影投射出来的原物具有异乎平常的、不合逻辑的性质。被表达出来的因素,其本质是矛盾,是相互渗透;他把这种本质多少表达出来一些,因而促使我们进行思索。我们受了他的鼓励,就把那介于我们意识我们自我之间的帐幕拉开了一会儿。他曾把我们引到我们自己的真正面目之前。”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识》,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90~91页。
(15) 被感动的效果,要大大强于被教育。中国以灌输“正确思想”与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制度现状,其代价是使全民族丧失美的欣赏力与精神活力。
(16) 作为例子,失去江山被囚禁的南唐后主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境界,这些不朽作品是在非常凄惨孤独中几笔写就的,思想进不去这些不是语言的语言,这些内心生活的各个瞬间想表达什么是模糊的。它不是描述已经发生的感情,而是正在发生的感情。它的本意,是只满足孤独的内心需要,却无意中与每个人内心的孤独产生共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17) 《柏格森书信选》,陈圣生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