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陈华杰
(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 浙江 杭州 311100)
摘 要: 余杭区现代化结构初见端倪,民生保障有所改善,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更加夯实,但仍存在转型升级引发社会管理不适、传统治理方式受到信息化冲击、高流动性风险防控难度加大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治理现代化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余杭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全域治理现代化;余杭区;路径选择
余杭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五大余杭”为引领,全面推进“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建设,开创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新局面。在全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余杭区必须认清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找准推进主体、客体与路径,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优势,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
以唐山市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选择唐山市路南、路北、开平、丰润、丰南5个区域,对指标进行量化,其中定量化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7唐山市统计年鉴》、《2011唐山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定性指标则采取专家打分的方法,将评价指标的风险分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5个等级,分别对其赋值为1、3、5、7、9,介于2个等级间的分值依次为2、4、6、8。得到综合风险决策矩阵如表3~表6。
1 余杭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转型升级引发社会管理不适
十八届三中全会用“社会治理”取代了“社会管理”,这是社会建设理论方面的重要创新。理论创新要求实践变革,因此社会治理要转型升级。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由于观念转变困难、技术和具体操作的不习惯,引发诸多问题和困难[1-3]。
模块功能逻辑结构设计采用典型的三层解耦架构,将功能逻辑横向分为三个层次: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连接层。
例如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服务管理的工具,是将数字信息技术嵌入到行政管理体制之中的一种基层创新创实践,需要在继承中发展、转型和升级。原有的网格化管理需要升级为一种融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具,但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速时期,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改进。
1.2 传统治理方式受到信息化冲击
再次,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真正从余杭百姓的切身利益和需求出发,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调查发现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存在着诸多不足,有些农村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主要表现为:有的农村不主动投入,习惯于用老办法进行管理;有的镇(街道)或部门虽然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标准、接口、编码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数据鸿沟”现象普遍存在。
1.3 高流动性风险防控难度加大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镇(街道)和村(社区)综治工作机构不健全、力量配备不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顺,镇(街道)之间“中心多、平台多、联动少”,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作用[7-8]。
高流动性加大了风险防控的难度。一些地方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村社在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方面,制度不落实、机制不健全、应急措施不到位。一些村社存在电信诈骗、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且犯罪活动的组织化、智能化、非接触性等特点日益突出。
1.4 社会治理错位,引发社会失序
一天,曾国藩坐在窗前,就着窗外的光线大声朗读《左传》,读得正专心,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吼道:“曾国藩,你把窗户的光都挡住了,我怎么看书呀,还不赶紧挪开!”曾国藩停下来,侧身一看,是自己床铺对面的杨甫瑞。此时,杨甫瑞其实并未读书,而且他的床靠着窗户的另一侧,也未完全遮住光线。曾国藩很生气,想和他理论,但还是压住了火气,把凳子移到自己的床前,重新读起来。
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职能边界模糊、服务方式滞后、长效机制缺乏、专职人员短缺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不利于实现社会治理。
2 余杭区推进全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余杭充满发展机遇,拥有各种优势,为加快推进“三个全域”建设、全力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1 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均名列全省前茅,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整体工作呈现良好态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都市效益农业转变。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努力打造服务型制造业国家级创新载体,形成“新制造”模式策源地和输出地。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持续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态势。
2.2 社会现代化结构初见端倪
首先,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深化普法教育,加快形成依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法治建设格局。
再次,深化平安余杭创建,全力攻坚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硬仗,聚焦信访维稳、网贷金融、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领域,开展专项行动。
其次,深化“阳光村务”建设,建立了村务运行体系、村务公开体系、村务监督体系和村务评价体系“四大体系”。
AABB式这一语法结构在普通话当中被普遍应用,大量存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如:“漂漂亮亮、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等都是由其基式AB“漂亮、干净、开心”等重叠变化而来的。而东北方言中除了有可以还原为AB的形容词重叠式,还有只具有AABB的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形容词,这部分形容词不能还原到AB式。这类AABB式就不能说是词的形态变化了,而是一种特殊的构词形式。关于词的形态变化与普通话无太大差异,在此不多加论述,下面我们重点分析AABB形容词的构词形式,即“AA+BB”式。
2.3 民生保障向改善发展型迈进
余杭历届区委、区政府致力于从诸多方面切实保障民生,推进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之间良性互动。特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大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住房方面,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调研发现,余杭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也存在错位现象,主要表现为队伍能力与群众诉求的错位、组织结构与实际工作错位、参与方式与治理目的错位[9-11]。
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实施“城靓村美”行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收官。落地应用“城市大脑·余杭平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
在养老方面,致力于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新方式,发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优势作用。
最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拓展“城市大脑”矛盾在线调处、智慧综治、智慧公安等模块应用,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4 基层(社会)组织正在逐渐发展
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承接,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部分[12-13]。“五大余杭”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不是“干部在干,群众在看”。
目前,余杭社会组织正在实践中不断成长。随着各项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基层组织正在逐渐发展起来。社会组织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领域比较广泛,初步形成了层次不同、门类齐全的社会组织体系,搭建了3 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
3 余杭区治理现代化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余杭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推进全域创新策源地、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治理现代化的“三个全域”建设,全力争当新时代发展排头兵。
3.1 坚持法治思维和服务理念,构建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
首先,增强推进“全域治理”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到推进“全域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和防风险保平安促稳定的基础工作。
其次,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以区级为中枢、以镇街为主体、以村社(网格)为基石的3 级社会治理组织架构,提高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其次,加大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培育,通过制度建设激发社会主体活力,推进社会治理向现代化方向创新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化逐渐与生活密不可分,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信息化运用于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方面的一大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信息化运用势必引起传统社会治理方式的冲突和不平衡,在相对传统的农村治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4-6]。
最后,构建协同治理的良好格局,充分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抓住发展机会,实现协调发展,促进余杭全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内部的实际工作,并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方式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并对其进行考核。第二,企业应与高职院校教师展开深度合作,可利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特长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当中。第三,开展深度教学合作。结合企业一线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工作、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2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建设公开透明的责任政府
首先,树立完备的区域社会治理理念,从余杭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体系。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一切举措和政策都应切实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真正做到决策为了人民。
再次,切实保证余杭区政府政务公开,做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让人民信任政府、支持政府,共同推动余杭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步伐。
3.3 重塑基层权力结构,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首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智慧治理,在预防、化解、稳控、处置上下功夫。
一般认为,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前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可提高血管再通成功率并减少再通所需时间。另外,阿替普酶溶栓还有助于溶解机械取栓法无法解决的远端深静脉血栓,从而改善预后。但是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关键依然取决于从AIS症状发生至开展治疗的这段时间。因此,治疗延迟时间必须要最小化。由于阿替普酶对脑大血管血栓患者的血管再通效果很有限,而且先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操作会延迟机械取栓的开始时间,故也有学者质疑使用阿替普酶联合溶栓的必要性,毕竟越早进行机械取栓其效果越好。
定义降阶运行模式为:在系统运行平稳后为一个预设常数),将x1,k降为一维向量降为二维向量结构不对称变量θk和Φk固化为上一时刻的估计值,从而减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实时性。
再次,坚持党建统领。加强对农村社区“三治融合”以及城市社区、专业园区、学校医院、社会组织、机关单位“物、居、业、网格”融合共治的领导。
最后,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推广“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做法,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的作用。
抛锚式教学就是要创造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去探究学习。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必须有针对性,方便学生发现并确定问题所在,不能过于冗长且宽泛,也不能直接将问题告诉学生,否则学生的思维太发散或者太固化都不利于问题的确定和解决。所以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B教师的做法相对更妥帖。当然教师也可以出示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的三角板进行引入,相较于软软的、比较大的红领巾来说,三角板更方便学生拿在手里直观感知它平面上的角,也便于接下来的教学。
3.4 完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落实社会治理问责机制
首先,要确定适合余杭区情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标准。绩效评估体系的内容要符合余杭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及服务意识。绩效评估要涉及主观愿望指标和客观指标,并将社会治理指标体系以制度化形式确定下来。
其次,要完善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在评估主体上,要尽量让评估者客观化、科学化。在主体设置上,可以扩大范围,将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专业评估机构纳入到评估体系内。在评估方式上,要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估考核方式,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估当中来。
再次,要落实社会治理问责机制。充分利用和运用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作为政府财政的参考依据,作为政府社会治理部门相关人员的业绩和奖惩的考核依据,还可以作为公众监督的工具。
3.5 加速社会治理流程再造,切实提升全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首先,要全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原先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的日常服务职能整合起来,简化服务办事程序,避免重复审批。
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不大,统计学无意义;治疗后,干预组的CEA、CA199等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其次,要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借助现代化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机制上保证政府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再次,加速推进电子化政务处理方式。借助网络平台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交流的桥梁,既方便人们办理事务,又有利于民众参与社会治理。
越文化空间的“S城”的固态化,不仅在虚构世界中如此,在现实世界里也是如此。在《朝花夕拾·范爱农》一文中,鲁迅依然表达了他对“S城”的某种失望:“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在他看来,共和制的民国建立,还只不过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看似在变,却又什么都没变。“S城”所折射出来的“老中国”镜像,依然如故,仍然是一张巨大的网络空间,让人“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5]215了,鲁迅由此获得“中国太难改变了”[9]164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心理认知。
参考文献:
[1]许晴,张才方.从“善政”到“善治”: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嘉善模式”[J].嘉兴学院学报,2019,31(3):60-66.
[2]欧亚平.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学习时报,2019-06-19(008).
[3]刘朝晖.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J].新湘评论,2018(5):47.
[4]丁刚.做好四篇文章 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8(6):126.
[5]王开银.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J].市场研究,2017(7):38-39.
[6]蓝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加快推进县域治理方式现代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10):36-38.
[7]杨峰,徐继敏.“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语境下的县域治理[J].学术论,2016,39(2):20-24.
[8]张康之.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2):2-13.
[9]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11-15.
[10]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5-12,171.
[11]江必新,李沫.论社会治理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5-34.
[12]杨宝.治理式吸纳:社会管理创新中政社互动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4):201-209.
[13]张佐,陈楠.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学术探索,2014(11):18-24.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21-001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 D630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21.004
基金项目: 2019 年度余杭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Yhsk19C13)。
(编辑:郭 瑞)
标签:全域治理现代化论文; 余杭区论文; 路径选择论文; 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