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美教育差异看我国教育之不足──兼谈理解式教学法(论文文献综述)
余婷婷[1](202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是主体有目的、有意识改造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现实性活动,劳动价值观是劳动主体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看法。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培养劳动者劳动热情,提高其劳动素养,激发其劳动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它对于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劳动素质和才能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渠道,它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劳动价值,端正劳动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本论题在深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经验,进一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分析了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策略,力求将劳动价值观真正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包含四章内容。前言:简要说明了本论题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等。第一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把握。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二是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三是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第二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经验。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立足点,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理论的重要内涵,在深刻把握和理解这些理论精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第三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目标与内容。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的关键点,在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规律上,定位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把握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使整个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和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为进一步研究第四章内容,即怎么做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第四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原则与策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着力点,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培育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这是本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厘清动价值观培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元素探索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策略,使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来得切实可行,更加具有操作性。结语:总结研究内容,反思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展望。
范宁雪[2](2021)在《非操控型学习样态探索 ——基于伊万·伊利奇工具论的分析路径》文中研究表明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冯丽文[4](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科技飞速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决定,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知识由教师单方面传输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课堂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理应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近年来,一些国外盛行的新型教育教学方法被引入国内,其中支架式教学法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些理念与我国新课改理念相吻合。它推崇在教师辅助下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提倡自主探究的新型课堂。可以说,支架式教学法的出现,能够贯彻新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对塑造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涉及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型文章较少,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除了分析支架式教学法是否有利于课程改革外,还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法能否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能否起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基于此,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对新课改基本理念以及支架式教学法的内涵做出了解释;接着利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做了可行性分析;并借鉴其他学者对支架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案;最后依据上述方案,设计了教学案例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对参与课堂的学生以及一线教师进行的随机访谈,验证了该方案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支架式教学法,有以下几点作用,其一,符合新时代中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二,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其三,学生能形成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池夏冰[5](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吕雪梅[6](2017)在《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 31号)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应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将对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对大学生的“三观”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乃至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石。加之,新生阶段最容易出现各种新问题,能否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对每一位新生而言都至关重要,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如果能有效抓住大学新生这一特殊阶段,专门针对新生的特殊性和群体特征,开展系统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会事半功倍。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不断发展和改进,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有的活动主题和内容不太切合新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兴趣度不高,教育方式不够新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不大,效果不够理想。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要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须从提升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开始。美国大学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但不等于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在提升新生保留率和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大学第一年期间实施系列政策、战略、课程、服务等项目,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需的人生信仰、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品质和各项能力,帮助学生达到张扬个性和创新的目的,最终获取人生的成功。由于受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强调个人的利益,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十分关注学生个体,强调体验和实践的方法,得到广大新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这对于提升我国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对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不同又决定了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的差异。其次,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学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教育,必定有教育的相通性。作为人类一种共同的教育现象,一定有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基于此,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相互比较、学习和借鉴的。论文首先是认识到背景的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国情决定了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内容更强调国家和民族的需求,注重从上而下通过国家层面的要求和规定来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主要通过课堂、专题报告和学生活动的途径,主要使用讲授法和典型教育法,并辅之以座谈法、联谊法和同辈教育。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为了学生获取人生的成功,在引导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以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为重点。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因而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都与实践相关,以体验法和讨论法为主。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中美两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上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可能追求相同,也不能相互学习,异大于同,但是在非意识形态层面,二者又有着一些共同点。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教育现象,且都做的是“人”的工作,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人的认知、成长和发展规律。因而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面是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大学应批判性借鉴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为我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用。我们应该将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提升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推动整个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我们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加大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的力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其次,我们要努力实现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和全员化,创新、拓展并整合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使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更丰富和多样化。最后,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有效的组织保障。
赵燕[7](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白军胜[8](2016)在《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主要从现阶段我国教学论内部出现了危机,理论与实践处在“两张皮”的无奈状态,教学研究范式处在转型期待的这种“实然之惑”出发,认识到这种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论长期以来研究对象的偏移:作为偏重于研究教学理论的传统教学论成为学术的主流,研究课堂教学生活的现代教学论之源遭到轻视和冷遇,所以,要解决教学论危机的突破口在于研究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历史地考察,每一次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或转型都伴随着对教学实践的诉求。影响教学研究范式的因素很多,如教学论自身逻辑的发展,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等,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学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这是教学研究范式最根本的生长点和动力。传统的教学研究旨在描述教学事实,考察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条件,从而揭示其中规律性的联系,即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研究重心从纵向看,是放在了对历史上教学思想与理论的研究上,从横向看,是放在了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思想的译介上,更多的是在书斋文献中玩味“经院哲学”式的游戏。现代教学论明确提出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研究范式必然向课堂转型,向实践研究转型。置身于课堂,置身于有效教学,定然是教学研究的本源所在。我们看到,大凡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或研究成果均来自教学实践的研究,来自于课堂的研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目标进行理论”等等,都是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而形成的理论。随着学科教学的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理解,旧有的教学理论不能解释或指导实践的时候,就呼唤着新的教学理论的诞生,新的教学理论的产生有时就需要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于是新的教学研究范式就会出现。教学研究是解释指导实践问题的,必须面向现实的实际教学,根植于教学实践活动,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寻找理论的生长点,形成适应实践发展的研究范式。所以,以有效教学这一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来研究教学研究范式转型是时代所需,是教学研究的“真问题”。自教学活动的诞生起,有效教学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永远追求的理想,从它呈现给我们的历史轨迹看,它是解决“实然之惑”的“应然之求”,也是当下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动力。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无效”与“低效”现象,呼唤着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施,倡导课堂有效教学,这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行动策略等等。课堂有效教学来自于实践,将研究的起点放在此,如教师行为、研究话语、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设计教学?策略是什么?怎么评价等等问题的“有效”研究?必将引起教学范式的转型。本研究把“基于有效教学”作为研究起点的输入口,把教学研究范式转型作为研究的输出口,其价值就在于此,这也是解决教学研究“实然之惑”的“必然之解”。本研究通过梳理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内涵、特征、结构等,厘清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其主旨是要寻找教学研究范式实现转型的必备要素,即转什么的问题?同时逻辑地推理出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路径,即怎么转的问题。以不同维度分析传统的几种教学研究范式各自发展转型的背景及优缺点,厘清了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从而在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教学研究范式发展的趋势加以预测,分析范式一次次转型的原因,必将对有效教师行为的研究,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有效进行评价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必然导致新的教学论的产生。相信以有效教学为研究出发点的新的教学研究范式会为教学论理论研究起到创生作用。基于此,本文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研究问题。通过对教学论内部出现危机的现状分析,寻找到研究问题的缘起,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现状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提出创新设想。第二,研究过程。通过对概念的界定,明确范式、教学研究范式、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等核心概念,并对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梳理,理清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采取理论研究法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与结构指标进行分析,为教学研究范式转向课堂有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课堂有效教学的结构指标要素,理性分析传统教学行为、传统教学设计、传统教学目的、传统教学教学媒体、传统教学过程、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与“学”、传统教学评价等对转型的不同诉求,逻辑地推理出课堂有效教学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诉求。运用比较研究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梳理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指出教学研究范式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而课堂有效教学更是当下教学研究范式的生长点和动力;以西方为例,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勾勒出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为寻找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及结构提供参考;以引证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通过范式的内涵,分析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理论推出它的结构指标,揭示它的功能所在,为教学研究范式转什么,怎么转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共同体必备的科学素养、话语体系的重构、研究方法向科学方法的转向、思维方式的生成性、学科中心的“逻辑路径”向“问题解决”转型等要素的分析,提出这是教学研究范式转型实现的必备要素,回答了教学研究范式转什么的问题。第三,研究结果,运用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引证分析等方法,通过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指标及库恩范式“革命”的步骤,在初步确认范式后,厘清研究者信念转型的转型路径——研究重心转移的转型路径——问题域转换的转型路径——话语体系重构的转型路径——方法转向的转型路径,然后形成新范式,完成新知识体系创新。回答了教学研究范式怎么转的问题。对不同维度下教学研究范式进行分类分析其优缺点,寻找到教学研究范式的一次次转型的过程;从教学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维度、问题解决维度、多视角维度对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加以分析与预测。理论推出教学研究范式转型将是未来的必然结果。
荆孝民[9](2016)在《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普通高中办学的愿景、课程、教学、师资、科研、德育、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各要素和具体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和师生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基础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迅速发展,大量国际课程被引入中国,普通高中在国际化教育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清晰、课程引进与整合不规范、教学内容不恰当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引进国际课程的同时,普通高中自身在课程目标、管理、结构和实施等方面也受到挑战。如何将国际的、跨文化教育的维度融入教育实践,增强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促进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国际化教育实践为行动研究对象,以跨文化教育理念为研究视角,追溯其办学发展历史,深入实践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重点对国际化教育实践中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支撑学校课程变革的诸要素,如理念与愿景、管理与组织、教师和学生、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考察,力图通过发展现状、实践结果的梳理,运用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作为背景,审视、发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高中教育国际化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素材,并为跨文化教育理论在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学校教育是实施跨文化教育的载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有适合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科学地施教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机制、开放合作的办学平台与环境等作为基础与保障。从这四个维度对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对于改进课程与教学、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或借鉴作用。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比如对于高中国际部还需进一步准确定位、规范运行;课程整合与教学组织需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多样需求和多元培养应给予更多关注;对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中的跨文化教育应落到实处;要重视并利用好国际化办学对于普通高中长远发展与规划的积极影响,并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最后集中对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改进对策进行了思考。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与正确作为是国际化办学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明晰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共识为引领,通过英语学科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坚守教育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各项功能目标,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徐浩真[10](2016)在《邓萃英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邓萃英(1886-1972),我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曾任福建督学,教育部参事,教育部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河南大学校长等职务。他学识渊博,博采众长,早年受闽学思想影响,后留学日本、美国兼采西方先进文化,他的思想“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内涵丰富,纷繁庞杂,在师范教育、动的教授法、人格教育、女子教育、义务教育几个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邓萃英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这样一位学者本不应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所以本文试图全面地对邓萃英的教育思想进行解析,以重新在近代中国教育界为其找到一个公正合理的定位。本文基于已掌握的史料,首先以邓萃英的生平和教育活动为依据,将其一生划分为六个阶段,并进行详细梳理,剖析其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原因。之后,对邓萃英的师范教育、动的教授法、人格教育、女子教育、义务教育的思想逐一论述,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部分。最后分析了他教育思想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导论、正文第一到第五章以及结语。绪论由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可行性、研究思路方法、研究重难点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把邓萃英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划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由闽学以承洙泗,撷东西以观会同;执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不解之缘;初长厦门大学,期间颇受争议;长校河南中山大学,心系豫州教育;时局动荡不安,闭门教子大隐于世;客居台湾,倡九年义务教育,这部分全面地介绍了邓萃英教育思想产生以及变化发展的背景和原因。第二部分,从师范教育的阶段划分,师范生的养成,师范生的实习、教学和服务观以及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解析邓萃英的师范教育思想。第三部分,从动的教授的内涵、特点、目的、培养目标几个方面阐述邓萃英关于教授法的观点。第四部分,其他教育思想涉及邓萃英在女子教育、人格教育、义务教育三个方面的思想。第五部分,概括总结了邓萃英教育思想的特点以及影响、启示。结语部分,总述了邓萃英教育思想。
二、从中美教育差异看我国教育之不足──兼谈理解式教学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中美教育差异看我国教育之不足──兼谈理解式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把握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内涵解析 |
(一)劳动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涵义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涵义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
(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 |
(三)破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边缘化的重要举措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着促进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适用于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
(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
(二)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三)劳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二、中共领导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四)胡锦涛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
三、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 |
(一)劳动价值观 |
(二)劳动教育观 |
(三)劳动实践观 |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目标与内容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
(一)明晰劳动价值 |
(二)涵养劳动情怀 |
(三)锤炼劳动品质 |
(四)投身劳动实践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
(一)劳动价值教育 |
(二)劳动态度教育 |
(三)劳动精神教育 |
(四)劳动人格教育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原则与策略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原则 |
(一)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教育的思想性 |
(二)坚持知行统一,体现理论的实用性 |
(三)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内容的时代性 |
(四)坚持因材施教,强调主体的差异性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策略 |
(一)更新教学理念,聚焦培育劳动价值观的主题重点 |
(二)发挥课堂优势,合理设置劳动价值观的教学体系 |
(三)搭建实践基地,协同建设开放且多元的劳动平台 |
(四)强化教学评价,构建增强学生获得感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新课改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新课改”的概念界定与直接体现 |
2.2 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3章 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的可行性 |
3.1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及特点 |
3.2 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 |
3.3 在高中数学课堂实行支架式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支架式教学方法论述 |
4.1 适合高中数学课堂的支架类型 |
4.2 支架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
4.3 支架式教学法的五个关键环节 |
第5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案例分析 |
5.1 教学案例一:函数的奇偶性 |
5.2 教学案例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
5.3 教学案例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1 关于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及特点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序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育戏剧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传统文化教育 |
二、文化体验教学 |
第三节 总结 |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一、长期参与 |
二、三角检验 |
三、自我反思 |
四、外部审查 |
五、深度描述 |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
一、设计理据 |
二、模型建构 |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
第二节 思想基础 |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
三、阅读交互理论 |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策略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
一、《卖炭翁》 |
二、《背影》 |
三、《愚公移山》 |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
第三节 研究贡献 |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大学新生教育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相关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 |
3.1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演变史 |
3.1.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史 |
3.1.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史 |
3.2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3.2.1 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我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首要目标 |
3.2.2 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 |
3.3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3.3.1 以帮助新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为首要目标 |
3.3.2 以促进新生获得个人的成功为最终目标 |
3.4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异同及原因 |
3.4.1 最终目标层面的异同及原因 |
3.4.2 具体目标层面的异同及原因 |
第4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
4.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1.1 新生适应性教育 |
4.1.2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
4.1.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 |
4.1.4 基本道德规范和优良品质教育 |
4.1.5 心理健康教育 |
4.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4.2.1 新生转型和适应性教育 |
4.2.2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4.2.3 共同体意识培养 |
4.2.4 社会责任感教育 |
4.2.5 个人品质教育 |
4.2.6 创新能力培养 |
4.3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异同及原因 |
4.3.1 知识理论的告知和能力的培养之别 |
4.3.2 道德规范和品质培养之别 |
第5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比较 |
5.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
5.1.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
5.1.2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 |
5.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
5.2.1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
5.2.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法 |
5.3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异同及原因 |
5.3.1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异同及原因 |
5.3.2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异同及原因 |
第6章 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1.1 政治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1.2 经济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1.3 文化因素对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 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
6.2.1 政治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2 经济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6.2.3 文化因素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7章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及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借鉴 |
7.1 中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 |
7.2 我国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和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部分高校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举措 |
7.2.2 我国高校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3 对美国大学新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借鉴 |
7.3.1 更多关注学生个体,更注重能力和品质培养 |
7.3.2 加大体验和实践力度,使教育途径更丰富多样 |
7.3.3 实现教育的全程化和全员化 |
7.3.4 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提供有效的领导保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
1.2.3 国外学者对“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 |
1.2.4 国内学者对“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思路 |
1.6.3 研究内容 |
1.6.4 创新设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与教学研究 |
2.1.2 有效与有效教学 |
2.1.3 范式与教学研究范式 |
2.1.4 转型、范式转型与教学研究范式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2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2.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
2.2.4 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5 科学哲学 |
第3章 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与结构指标 |
3.1 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
3.1.1 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
3.1.2 基于动态发展的教学设计 |
3.1.3 基于和谐平衡的教学生态 |
3.1.4 基于适切与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
3.2 课堂有效教学的结构指标 |
3.2.1 行为有效 |
3.2.2 设计有效 |
3.2.3 方法有效 |
3.2.4“教”的有效 |
3.2.5“学”的有效 |
3.2.6 评价有效 |
第4章 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 |
4.1 我国课堂教学对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诉求 |
4.1.1 教学行为:从低效无效应向规范有效转型 |
4.1.2 教学设计:从“以教定学”应向“以学定教”转型 |
4.1.3 教学目标:从抽象的预设应向动态的生成转型 |
4.1.4 教学媒体:从计算机多媒体应向数字智能化转型 |
4.1.5 教学过程:从知识传递应向知情合一转型 |
4.1.6 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应向发现探究转型 |
4.1.7 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师中心应向学生中心转型 |
4.1.8 课堂评价:从强调甄别应向全面发展转型 |
4.2 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 |
4.2.1 课堂有效教学是当下教学研究范式的生长点和动力 |
4.2.2 课堂有效教学的转型必然引起教学研究范式的“革命” |
4.2.3 教学研究范式对课堂有效教学具有方法论作用 |
4.2.4 教学研究范式促使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共同体及信念的形成 |
第5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以西方为例 |
5.1 古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1.1 古希腊罗马时期: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1.2 中世纪时期:从神学主义向经院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1.3 文艺复兴时期:经院主义向人文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2 近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2.1 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形成 |
5.2.2 从夸美纽斯自然主义向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2.3 从赫尔巴特主知主义向拉伊桑代克实验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3 现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
5.3.1 洛克自由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形成 |
5.3.2 从洛克自由主义向杜威实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
5.4 当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共存现状 |
5.4.1 改造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2 存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3 要素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4 永恒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5 结构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6 分析教育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5.4.7 后现代主义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型 |
第6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与结构功能 |
6.1 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内容与特征 |
6.1.1 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
6.1.2 库恩范式理论的内容 |
6.1.3 库恩范式的特征 |
6.1.4 范式的特征 |
6.1.5 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 |
6.2 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 |
6.2.1 基于同一信念的科学共同体 |
6.2.2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问题域 |
6.2.3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研究工具 |
6.2.4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方法论 |
6.3 教学研究范式的功能 |
6.3.1 范式的功能 |
6.3.2 教学研究范式的功能 |
第7章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路径、分类及过程 |
7.1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路径 |
7.1.1 初步确认新范式的形成 |
7.1.2 共同体信念的转型路径:向实践重心转移 |
7.1.3 研究重心转向路径:向以学定教、课堂生态转移 |
7.1.4 研究问题域的转型路径:向课堂有效教学转移 |
7.1.5 话语体系与方法的转型路径:向对话和科学规范转移 |
7.1.6 走向变革的知识体系创新:新教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
7.2 不同维度下教学研究范式的分类与优缺点 |
7.2.1 张武升教授基于方法论维度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
7.2.2 崔允漷教授基于问题解题维度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
7.2.3 现阶段基于多视野下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
7.3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 |
第8章 教学研究范式如何实现转型 |
8.1 共同体信仰的转型:必须从无序状态向科学素养转型 |
8.2 共同体话语体系的转型:必须从“引进移植”向“本民族话语体系”转型 |
8.2.1 近代教学研究范式“西方话语”的引进 |
8.2.2 现代教学研究范式“前苏联话语”的移植 |
8.2.3 20世纪后期教学研究范式话语的现状 |
8.2.4 21世纪教学研究范式话语的转型与构建 |
8.3 共同体研究方法的转型:必须从逻辑演绎向多元实践转型 |
8.3.1“前科学”时期的教学研究方法雏形:演绎的思辩 |
8.3.2“常规科学”初期的教学研究方法转型:归纳与实证 |
8.3.3“常规科学”期的研究方法再一次转型:一元到多元 |
8.3.4“科学革命”期研究方法的转型:多元走向实践 |
8.4 共同体思维方式的转型:必须从预设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型 |
8.4.1 预成性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及教学研究范式中的困境 |
8.4.2 生成性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及教学研究范式中的转型体现 |
8.5 共同体研究路径的转型:必须从“学科中心”向“问题解决”转型 |
8.5.1 问题及问题解决 |
8.5.2 问题解决的过程 |
8.5.3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
8.5.4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
第9章 教学研究范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
9.1 方法论维度的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
9.2 问题解题维度的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2.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面临的挑战 |
3.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应有的价值取向 |
4.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跨文化应然性 |
(二)相关概念梳理及理论基础 |
1.基础教育国际化 |
2.课程国际化 |
3.普通高中及其国际化教育实践 |
(三)研究的理论视角——跨文化教育 |
1.跨文化 |
2.跨文化教育 |
3.跨文化能力 |
4.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1.关键词检索文献情况分析 |
2.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研究 |
3.关于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研究 |
(五)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3.研究的方法 |
4.本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理想与愿景 |
(一)普通高中的国际化办学理想 |
1.培养国际人才,实现高中升学多元化 |
2.开展国际交流,增进国际理解教育 |
3.提升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 |
(二)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形成与确立 |
1.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的基本状况 |
2.西北师大附中国际化办学愿景的跨文化教育表达 |
(三)小结 |
三、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
(一)国外引进课程 |
1.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与要素 |
2.引入我国高中的“国外课程”基本情况 |
3.引入我国的部分“国外课程”的简介 |
(二)西北师大附中的课程结构 |
1.西北师大附中的生源构成、班级设置 |
2.普通高中班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 |
3.高中国际部课程实施 |
4.高中国际部其他课程 |
(三)课程的延伸与拓展 |
1.研究性学习 |
2.社团活动 |
3.游学活动 |
4.跨文化的主题交流、展示活动 |
5.延展课程之跨文化思考 |
(四)小结 |
四、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管理与组织 |
(一)国际部 |
1.国际部产生与发展 |
2.国际部对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
(二)国际化办学的项目与平台 |
1.孔子课堂 |
2.国际化办学的资源平台 |
(三)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学组织 |
1.“学科备课组”与“班级科任组”的活力 |
2.探索跨文化背景下“教”与“学”的联结形式 |
(四)小结 |
五、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中的教师和学生发展 |
(一)自主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二)实施跨文化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
1.国际部教师的培养目标 |
2.教师海外研修、培训 |
3.教师的跨文化培训 |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样化发展 |
1.多元化评价与另类测量 |
2.多元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3.德育GPA与动态、过程评价 |
4.不一样的班级与成长 |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国际班德育 |
1.德育与跨文化意识培养 |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
3.开好主题班会,打造班级文化 |
(五)小结 |
六、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一)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的现实困境 |
1.高中国际化办学的规范性 |
2.高中国际班办学的困境 |
3.国际化与学校办学实际的统整 |
4.办学现实的跨文化理性 |
(二)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的问题 |
1.高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定位问题 |
2.普通高中国际部的问题 |
3.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关注和教育学生的问题 |
5.跨文化教育思想在普通高中其他学科的适用问题 |
6.英语学科教学中应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问题 |
7.对于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影响力较弱问题 |
(三)跨文化视野下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改进措施 |
1.新常态下教育政策的积极作为与正确作为 |
2.普通高中对于育人价值取向的坚持与坚守 |
3.学校管理者应该形成明晰的理念与共识 |
4.跨文化教育促进英语及各学科的变革与发展 |
5.课程引进必须保障中国本土的文化与价值观 |
6.课程整合中过程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把握 |
7.高中教育国际化实践应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国际课程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赴海外留学校友跨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三:西北师大附中国际班学生海外大学升学指导课程大纲 |
附录四:西北师大附中School Profile 2016 |
附录五:一篇学生的对话 |
后记 |
(10)邓萃英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可行性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 |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
(一)由闽学以承洙泗,撷东西以观会同 |
(二)执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不解之缘 |
(三)初长厦门大学,期间颇受争议 |
(四)长校河南中山大学,心系豫州教育 |
(五)时局动荡不安,闭门教子大隐于世 |
(六)客居台湾,倡九年义务教育 |
二、师范教育思想 |
(一)师范教育三阶段理论 |
(二)论师范生的养成 |
(三)论师范生的实习、教学和服务观 |
(四)论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三、动的教授法思想 |
(一)论动的教授法的性质与特点 |
(二)论动的教授法的目的 |
(三)论动的教授法的培养目标 |
四、其他教育思想 |
(一)论人格教育 |
(二)论女子教育 |
(三)论义务教育 |
五、邓萃英教育思想的特点 |
(一)反对静态教育,主张教育观的动态性 |
(二)主张人格感化,构建学生健全人格 |
(三)重视教师作用,强调师范生培养 |
(四)倡导教育普及,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中美教育差异看我国教育之不足──兼谈理解式教学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D]. 余婷婷. 西南大学, 2021
- [2]非操控型学习样态探索 ——基于伊万·伊利奇工具论的分析路径[D]. 范宁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新课改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D]. 冯丽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美大学新生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 吕雪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2)
- [7]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8]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D]. 白军胜.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1)
- [9]跨文化教育视野下普通高中教育国际化研究 ——以西北师大附中为例[D]. 荆孝民.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10]邓萃英教育思想研究[D]. 徐浩真. 西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