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考_生产率论文

关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市场化、国际化和继续工业化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结构问题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和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它关系到效益、通胀、就业、资源和环境等诸多重大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和全国人大通过的《纲要》中,已将优化产业结构列为我国未来15年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如何调整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二是缓解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的数量调节;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加工工业的低水平循环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题。我们认为第三种思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

一、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不能作为制定我国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应根据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分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通过促进资本的自由化和竞争推进产业升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只是单纯从供给角度出发,而缺乏对供给——需求的统一考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世界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是不适合的。

首先,目前我国的出口优势产品主要是轻纺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的金属制品和机电产品,从需求来看其中大多数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再加上我国产品多数档次低,设计陈旧,卖价很低,因此决定了附加价值也就很低。如作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的纺织品的平均进口价格是出口价格的1.4倍;具有潜在出口优势的收音机、收录机及组合音响平均进口价格是出口价格的1.7倍,彩色电视机则高达5.2倍;而作为进口主导的机械设备与能够出口的劳动密集型机械设备的价格差距更为惊人,如工业用缝纫机每台进口价格是出口价格的9.8倍,而金属加工机床每台平均进口价格是出口价格的125倍。[①]上述表明我国出口基本上是靠低价取胜。但是今天国际市场商品的竞争已不只是成本的竞争,还包括技术、设计和质量等方面的竞争,我国出口优势产品卖价低并不表明竞争力强,只不过是附加价值低而已。

第二,我国出口优势产品在需求弹性不足的情况下,它们的供给弹性却较大,由此必然导致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先从国内供给来看,我国各省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雷同,水平相近,而且这些产品进入门槛低,又是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开工不足的行业,中国的一个省即相当于一个中等人口规模的国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涌入国际市场的将不是四五条“龙”,而是二三十条“龙”。一些低层次产品我国已占世界市场相当份额,大规模出口,不但面临进口国限额的限制,甚至会遭到进口国的倾销指控;即使不限额,也会出现各省纷纷涌出,自相竞争,而价格猛跌,与此同时,原材料又因大量进口而使价格上涨,这样的进出口结构必然使贸易条件恶化,造成“增出不增收”,这种现象近几年就已经开始在不少产品出现。再从国际上的供给来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更加低廉的优势已成为我国传统产品的强劲对手,这已在我国传统出口主导的纺织业上反映出来。

第三,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低而又增长缓慢,决定了难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武装轻纺工业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正在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倒逼发展中国家实现结构升级。

第四,目前我国的出口优势产品,大多数既是劳动密集型,也是资源密集型。如果以此为重点推动经济增长,无疑将使我国资源和农产品供应紧张加剧、环境压力加大,发展难以为继。

第五,那种在国际化背景下依靠资本的自由化来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想法也是行不通的。已经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去培养有可能成为它强劲对手的国家了。相反,它们看中的只不过是中国的巨大需求市场和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市场而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一是80年代大量引进投向劳动密集型的外资,在扩大了中国出口总量的同时,挤占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市场份额;二是进入90年代,世界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日益增多,外方在合资股份比例、产品市场等方面有明显的抢占控制国内市场的倾向,而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动力不足;三是一些企业通过合资,虽然提高了产品的水平和档次,但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呈萎缩趋势,仅成为附属于跨国公司在其全球经营网络中的一个简单加工厂。

作为后发而成功的日本和韩国,其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了避免上述趋势的出现,它们并没有按照国际贸易理论去大力发展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国内产业的发展上则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向重化工方向发展、重点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

二、在加工工业与能源、原材料工业之间,应以提高加工工

业水平、扩大高附加价值部门比重为主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足、而加工工业过大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应该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这种做法无异于“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是一种简单的数量调整,而忽视了数量背后的质的因素。实际上从我国工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缓慢来看,低水平的加工工业过快增长、而生产率提高较快和附加价值较高的加工工业增长缓慢,是造成我国经济效益长期低下、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结构原因。

1.我国原材料工业比重已经很大,高于一般国家重化工化高潮时期

从表1可以看出,与国际比较,我国原材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经非常高,不但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水平,而且也高于重化工化高潮时期(与我国目前所处阶段相近)的日本和韩国。如我国1993年原材料工业(化工、石油加工及煤炭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和钢铁)增加值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高达35.6%,1994年为33.9%,而日本重化工化高潮时期的1953年和1965年原材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2.0%和26.6%。1971~1979年是韩国向重化工业高度倾斜时期,1971年和1979年原材料工业占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9.1%和24.1%,到80年代以后则开始下降,1983年为21.1%,1989年下降到17.9%。只有巴西才曾经达到过我国目前水平,但1989年已降至31.5%。

表1 主要国家原材料部门占制造业比重比较

注:五国为美、日、德、英、法五个发达国家。原材料工业指:化工、石油制品、玻璃及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和钢铁。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工业统计汇编(1988)》、《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92》、《中国工业统计年鉴1994》和联合国《工业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2.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是我国目前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矛盾

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之间比较具有高加工度特征的部门比重较低,二是产业内部加工深度不足。

从表2可以看出,部门之间比较,我国高加工度产业发展的不足。如从轻纺工业中的服装与纺织的增加值比例来看,我国1994年仅为0.32,不但低于美、日、德、英、法等五个发达国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韩国(1991年)和巴西(1989年);重工业中的加工程度差距更大,以初金属(钢铁和有色金属)与机械类工业比例来看,我国1994年仅为2.29,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992年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韩国(1991年)和巴西(1989年),仅与印度1990年相近。

表2 几个国家制造业高加工度比较

服装/纺织印刷/造纸机械类/初金属

韩国 1971 0.24 1.343.20

1979 0.32 1.082.92

1991 0.44 0.984.69

日本 1953 0.11 1.111.96

1965 0.16 1.273.82

1992 0.47 2.277.26

五国 1983 0.61 1.656.98

1992 0.64 1.979.28

巴西 1974 0.48 0.861.53

1989 0.58 0.662.75

印度 1986 0.05 1.002.41

1990 0.10 0.592.19

中国 1993 0.34 0.822.07

1994 0.32 0.652.29

注:初金属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机械类包括机械、电气、电子、运输设备和精密仪器。五国为美、日、德、英、法。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另外,从产业内部来看,产业的加工深度也不足。表现在相同的产业部门内,我国的附加价值较低,尤其是加工程度相对要高、生产率上升率高的机械类工业,我国的增加值率明显偏低。如我国和日本主要工业部门增加值率比较,劳动力密集型的食品、纺织等轻纺工业增加值率,我国略低于日本;资本密集型的石油加工、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我国高于日本1980年而低于日本1970年,金属冶炼及压延高于日本;而加工程度高的金属制品、机械工业、运输机械、电子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增加值率差距更大,比日本低5~1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出口结构升级和改善贸易条件的基础,也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需求的变化、技术的进步,都决定了电子、机械加工及装配、石油化工等加工程度较高的重化工产业具有附加价值较高的特征,它们构成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体。

重化工业水平的提高,不仅为进一步加工提供了优质价廉的原材料,更能为各部门、各行业提供高性能、高效率的装备,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为满足更高层次需求提供较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并实现出口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和与发达国家逐步形成水平分工、扭转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同时,通过新部门的不断出现和经济的增长,也就能持续转移大量的劳动力。

因此,扶持具有增长潜力的战略部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向较高附加价值方向转换,使收入弹性大的加工部门的比重持续提高,由此实现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应是我们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之举。

三、结构升级的核心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升级的核心是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化国家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进一步分析表明,三次产业转换的动力来自于比较生产率的差异,表现为生产要素从比较生产率低的部门向比较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而制造业内部生产率的高低更大的程度上还受到部门之间劳动——资本相互替代性差异的影响,其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则主要取决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率的差异。不同的部门由于创新和技术进步速度的不同,其生产率增长速率也是不同的。那些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大、能够最快吸收新技术的部门,往往也是生产率提高最快和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这是由部门内在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

由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产业部门的资金、技术密集程度,吸收技术能力不同,决定了其生产率上升率的差异。钱纳里等人的研究表明,部门之间的生产率上升率依次按制造业、基础设施与采矿、服务业、农业递减。在制造业内部,通常是机电工业有比其他工业快得多的生产率上升率。如1955~1973年日本生产率上升率最快的是电力机械、机械、运输设备、化工。韩国在1960~1971年分别是电力机械、合金、橡胶、机械。[②]我国在1988~1992年期间,生产率上升率的排序依次是:重加工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原料工业、采掘业(见表3)。

表3 中国1988~1992年工业产出与要素增长率

产出增长 职工增长 资本增长 生产率上升率

工业合计

11.71.614.22.48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9.91.414.90.42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14.41.915.44.40

采掘业 5.11.215.1 —4.48

原材料工业 10.34.015.5 —0.55

重加工工业 14.80.710.88.04

注:产出按90年不变价,资本增长按固定资产净值、并采用重工业缩减指数对固定资产净值增加额进行调整,资本弹性系数α=0.6。

因此,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就成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国际经验也表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大力消化吸收和改良引进技术是后起国家加快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落后国家在“追赶”过程中,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与大规模设备投资相结合,取得比发达国家更强的竞争能力,这是经济史上不断反复出现的现象。美国之赶超英国、日本之赶超英美,以及后来飞速发展的韩国无不如此。对我国来说,通过加快生产率增长较快的部门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推动产业升级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着力点。90年代我国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在部门比重变化上具有重化工业比重上升,主要是原材料部门比重的提高,从生产率变动来看,仍然具有与产业升级逆向变动的特征,即生产率提高较快的电子、机械工业的投资和生产增长速度较慢,而投资和生产增长加快的能源、原材料工业生产率增幅较低,在产业组织、企业长期行为和技术开发的热情等方面,也未出现明显的推动产业升级的迹象。[③]事实表明: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仍该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心。

四、关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1.产业政策仍应以产业升级为重心,以技术进步快、生产率上升率高、关联度大和收入弹性高的电子、机械设备、化工、运输机械等加工程度较高的部门为方向;产业升级的内容要由过去强调结构比重升级,转向技术体系升级,在突破轻工业低附加价值的制约的同时,也要求突破重化工业低水平循环的制约。

2.制定产业组织政策,加速企业结构合理化。制订规模性很强的产业的规模政策,并辅以必要的行政协调措施,确保新建企业一开始就站在高的起点上;同时要弱化地区和部门利益,打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生产要素转移的壁垒,促进企业的集中与合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市场集中程度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中,加快专门化生产体制的形成。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在促进批量生产、建立集中生产体制等方面的诱导功能。

3.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经营者以追求事业扩张、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机制;构建协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关系的行业协调和产业政策审议制度。

4.强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保持对国内重要产业的适度保护相结合。作为一个具有庞大市场的大国,首先应该为国内具有高级化趋向的企业提供适度的市场保护,而不是去拼命地挤占国际上已经饱和的或竞争十分激烈的低附加价值产品的市场。政府应坚定不移地阻止外国企业对国内重要产业的伤害,而采取适当的保护和扶持措施。但是保护和扶持的政策措施应以国内企业的有效竞争为基点,而且应更科学、更灵活,使其能够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

5.制定和完善战略产业的扶持政策。决定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主要是电子、重要机械、汽车和石油化工。其中又分为技术成熟的汽车、石油化工、部分机械电子和技术进步迅速的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前者的扶持、保护主要通过关税保护国内市场,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规模集中和适度竞争,以间接调控为主。技术进步迅速、更新很快的电子计算机中的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目前国内生产差距十分悬殊,竞争能力很弱,但是它关系到我国技术体系的升级,特别是关系我国能否站在国际先进水准上进行竞争,因此它需要国家直接投资,实现在部分领域的突破。

6.加快制定和落实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快技术进步的技术政策。第一,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建立重点产业快速折旧制度,实现技术开发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的转变。第二,制定技术引进政策,把重点放在软技术的引进上;同时加强引导,减少重复和低水平引进;组织消化吸收和改良攻关,并以经济手段促进技术转移。第三,建立技术介绍、评估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分析技术的水平、潜力。第四,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攻关能力,政府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以支持,并出面组织重点技术的消化、改良和重点设备的国产化。

7.我国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效益较低,其容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已大大下降,而资本增密的趋势却十分强烈。因此,要摆脱为解决就业而就业的路子。由单纯依靠扩大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就业,转向通过产业升级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持续增加就业的道路。

注释:

[①]王岳平:高速增长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

[②]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中译本,第三章。

[③]《中国投资报告(1995)》,中国计划出版社。

标签:;  ;  ;  ;  ;  ;  ;  ;  ;  

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考_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