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党内文明建设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内论文,文明建设论文,方向论文,代表论文,中国先进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必须首先搞好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规律,也是实现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首要条件。
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奋斗创业史,也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仍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领导者和代表者。这不仅是由于我党的光辉历史和先进性所决定,而且是由于我党已在构建和正在构建党内精神文明,精心地塑造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的形象。
道理很简单,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始终是一个合格的“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这是一个角色形象问题,又叫主体建设问题,即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文明建设问题。
(一)党内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提出。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重要讲话中,首次谈到“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36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在这里所讲的精神文明,实质上已有党内精神文明的意思。
对于党内文明建设的理论认识,第一次见诸中央文件的,是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一是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搞好党风;二是以模范行动和艰苦工作,组织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明确地提出了党组织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二)党内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涵义和特征。党内精神文明或叫党组织的自身精神文明,都是相对于通常说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党内精神文明建设和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比,要求更高,内容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主要特征有三:
一是政治性。它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政治文明建设。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组织建设的进步、思想领域的纯洁、精神状态的高尚、内部关系的和谐等。
二是先进性。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全社会精神文明相比,具有先进代表性,比如,在思想道德的要求上,不是一般的思想道德标准,而是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标准,或者说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条件。再如,在培育“四有”新人的根本目标问题上,党内文明的根本目标,不仅是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要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共产主义觉悟,体现时代要求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就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合格党员的要求,即“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读本》,310页、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则有更高的标准。这些先进性的要求,既体现了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又体现了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的时代要求。
三是严格性。和全社会精神文明相比,它不仅标准高、要求严,而且管理也严,对违纪违规等不文明的现象批评严、处理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文明是以严明为明显特征的。
由于党内文明的政治性、先进性和严格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党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优良作风和高尚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工人阶级先锋战士即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根本目标,为把我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精神高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奋斗。
(三)对党内阴暗面的认识。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党内存在着阴暗面。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我党排除各种干扰,党内精神文明已经取得明显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出人意料的包括消极腐败在内的不文明现象即阴暗的一面。
十多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内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一直密切关注,加强调研,勇于揭露和无情鞭鞑。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12月22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用十个“不”概括党内消极腐败和不文明现象。诸如:有些干部不认真学习理论,不深入思考问题,不调查研究、扎实工作,不体恤民情,不勤俭节约,不造福人民,不用权为民,不长远谋划,不顾全大局,等。他认为“这些不良的、恶劣的风气,误国误民,危害无穷,必须坚决扫除”。(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读本》,318页,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对于我党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危害党的健康肌体的“沉疴痼疾”,如不认真加以解决,确实存在着失败的危险,更谈不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了。
(四)加强党内文明建设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对于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同样有一个“本身硬”的问题。领导“两个文明”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搞好自身文明建设。搞好党组织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搞好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对于搞好党内文明建设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系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主要是从党风建设与社会风气的转变的关系上阐述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在造成和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必须起好带头作用。”(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44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胡锦涛同志也说:“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关键在于抓好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一些地方和单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工作不力等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问题。所以,要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根本性建设。”(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45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胡锦涛同志在这里所讲的领导班子思想作风的建设,实质上,也就是党内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加强党内文明建设与搞好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已经作出深刻的描述,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党风,是党的理想、宗旨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表现。加强党风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带动性和促进作用。一句话,加强党内文明建设,是搞好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我党起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用的基本前提。
二、强化党内文明建设,做新时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江泽民同志说,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十多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聚精会神地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党内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党内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总体上和平常所说的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相一致,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党内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指围绕理论、党性、作风、精神、道德、形象等几个方面,着力塑造优良、有序的文化氛围,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培育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建设。就是要解决好关系举什么旗,向何处去的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问题。十几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大兴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深入人心,不断地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在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下。
2.党性建设。江泽民同志说:“党对党员的党性要求,从来是和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要强调自觉地刻苦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模范,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做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比普通党员做得更好一些,要求更严格一些。”(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333~335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党性建设,是关系到把党员培育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党员来说就是解决入党为什么,怎样做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问题。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还有一个当官为什么,掌权为了谁的问题。对于我们党来说,把这个关系到党员特殊属性的问题解决好,党内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3.精神建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常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带头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要求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248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他把这些精神的精髓称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领导干部当好人民公仆。他在1995年8月3日部分驻外使节形势座谈会上,讲到共产党人要有三种精神,即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奋斗的精神,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1998年2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又一次提到全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事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成败的大问题。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保持五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即一是要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二是要有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开拓进取的旺盛的革命斗志;三是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四是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五是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4.道德建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道德建设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党内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因为这是人类最先进的道德形态。江泽民同志认为,没有共产主义道德,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二是执政党要解决好权力道德,也可叫执政道德。三是越是改革开放,越要教育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四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5.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是党内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所谓作风,也就是党的性质、宗旨、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状态在党员身上的外化。它通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出来,并影响他人和社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和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认为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同时,还要发扬光大党的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江泽民同志针对新形势下党的“三大作风”被削弱和发扬不够的问题,多次提出深刻的批评,认为党性党风的教育和整顿,已到了不搞不行的地步。因此,中央决定,从1998年底开始,在全党县以上领导班子中用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以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强化党内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强化党内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多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使党内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探索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主要是:
(一)抓关键,切实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搞好党内文明建设,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带头人的问题,也就是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不放。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中,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是治党经验的总结,也是党内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规律。江泽民同志还经常反复引用“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的说法,从反面说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对于党内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事实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党员的表率,党员是群众的表率。可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说得通俗一点,我们中国的事情,我们党的事情,成,在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败,也在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为了解决好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精心筹划,再三部署,紧紧抓住不放。从1998年底开始的以整风精神开展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就是新形势下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一次创造性探索。
(二)打基础,致力于基层党组织的全面建设。江泽民同志说,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细胞。如果细胞都发生了病变,党的整个肌体就不可能健康,最后甚至可能垮掉。我们早就提出,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必须根本扭转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江泽民同志身体力行,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一起经常分头到企业、农村、学校、街道,调查研究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都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都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方向。
(三)树英雄,树立党内文明的典范。英雄模范人物是一个时代文明风范的楷模,是全党全社会的“镜子”和“标杆”。改革开放的大潮为党内英雄人物提供了用武之地和精彩表演的舞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坚持不懈地宣传和树立党内英雄模范人物,如孔繁森、李国安、张鸣歧、吴天祥等等。不断地为塑造党的伟大形象增光添彩。
(四)刹歪风,坚决克服消极腐败和一切不文明的歪风邪气。抑恶才能扬善,祛邪才能扶正,惩腐才能倡廉。强化党内精神文明建设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刹歪风、惩腐恶,倡文明、扶正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于党内不正之风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从不掩饰迁就,也不息事宁人,更不姑息养奸;对于歪风邪气历来是一经发现,就坚决打击;对于党内腐败分子,历来是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决不允许党内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十多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纪委连续颁发十多个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明令禁止、坚决纠正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对高级干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从严查处,严惩不贷,体现了党中央严惩腐败的坚定态度和决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全党和广大人民反腐败的信心,有力地促进了党内文明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