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教育问题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逆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逆境出人才”,这已被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事迹所证明。然而,由于人类社会的长足进步,现代人的生存、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与不断优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出现了新的问题。进入90年代,我国的独生子女问题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1992年8月中日两国数十名儿童在内蒙古草原探险夏令营的“较量”(注:孙云晓:《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载《黄金时代》1993年第7期。)。这次“较量”导致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人们对独生子女身上的种种缺陷深感忧虑,并进而对我国的未来发展前途深感忧虑。在我们看来,问题虽然出在独生子女身上,但根源却在养育、教育和化育他们的父母、学校和社会。与不谙世事的儿童相比,成人应该承担更多、更大和更主要的责任。而承担责任的基本方式,就是反思并不断地改革我们的教育。基于这种反思,我们提出,应该加强对独生子女的逆境教育。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和怎么样(How)——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开展逆境教育
提倡逆境教育,乃是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独生子女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或缺陷,而这些问题或缺陷的产生,则是由于他们成长的环境太过优越,缺少“逆境”所致。因此,在“事实”(Fact)的层面上,我们要确定:第一,独生子女身上是不是存在问题或缺陷?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根本就不存在问题,开展逆境教育只能是“空穴来风”。它至多是预防性的,而没有现实性。第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与成长的环境有无关系?有多大关系?显然,即使独生子女身上确实存在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环境无关,那么,开展逆境教育可谓是“开错了药方”,没有针对性。
(一)独生子女存在哪些问题
国际上,独生子女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早期的研究认为,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来说,独生子女都是一个带来困扰的问题。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To be an only child isadisease in itself")(注: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10页。)。这种观点遭到后继研究者的批评。本世纪20年代后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中不存在任何值得注意的“特异性”,只要教育得法,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将会发展得更好。进入70年代后,在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之外,出现了第三种观点,它认为独生子女在某些方面比如智力上略胜一筹,但在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上有较多缺陷。
中国大陆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对独生子女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始于80年代初。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尽管研究者也肯定了独生子女身上的长处,但大多数都支持并证明了独生子女具有某种缺陷的观点,认为独生子女往往比较娇纵、自私、较少独立性、情感发展不平衡。具体来讲:
第一,意志力薄弱。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自身行为,克服困难,去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力总是与克服困难联系在一起。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有大人的精心呵护,但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困难。因而,需要具备一定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意志力。当代独生子女的意志力如何呢?
研究者以“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为题,调查了1000名小学独生子女,结果发现,50%以上的孩子面对学习困难,是完全依赖老师和家长,或者束手无策。当问及“做功课时,遇到电视播放好的节目,你怎么办”时,选择“放下功课,看电视”的高达60.1%(注:余逸群:《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现状》,载《家庭教育》1998年第5期。)。这就表明,目前不少独生子女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自制力不稳定,没有形成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独生子女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顺心或麻烦之事,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第二,自信心不足。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个体实现预期目的的重要保证。调查发现,44.1%的独生子女“经常担心”在考试中出错,“从不担心”的只有17.6%。问及“当你的正确决定得不到他人的支持时,你能坚持吗”,选择“不能坚持”的孩子多达55.2%,“能坚持”和“很能坚持”的为19.7%和21.0%(注:余逸群:《独生子女心理素质现状》,载《家庭教育》1998年第5期。)。这说明独生子女对自己学习、处事的自信心不足,正是这种不足导致普遍的自卑、焦虑、孤僻等不良心理。报告表明,10%以上的独生子女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对自己最不满意的方面依次为学习、健康、性格及相貌体形(注:孙云晓:《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媒介》,载《家庭教育》1998年第6期。)。
第三,责任心缺乏。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体对所属群体或集体的共同活动、行为准则以及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和负责态度。一系列的研究证明(注:姜勇、陈琴:《中班幼儿责任心水平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第2期。),大多数幼儿缺乏力所能及的责任行为,在责任行为上存在明显不足。如看见班上的图书掉在地上,很少有人去主动捡起,有的人竟然视而不见,从书本上踩过。
第四,成就需要较低。独生子女的父母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并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受此影响,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应该相应提高。然而,已有的调查“意外”地发现,“成就需要较强的孩子仅占12.8%”,60%以上的独生子女在学习上缺乏内在的动力,认知需要很低,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而88.4%的独生子女却具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注:孙云晓:《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媒介》,载《家庭教育》1998年第6期。)。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攻击性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竞争性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第五,品德发展欠佳。调查发现(注:孙云晓:《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媒介》,载《家庭教育》1998年第6期。),独生子女在个体品德发展方面,主要是学习努力、独立性、创造性和勤奋节俭四个方面,表现较好的人数均未超过半数。31%的独生子女承认自己学习不够努力;缺少生活能力的20.4%;很少帮助家长干活的28%;胆小的34.3%;不爱提问题的38.8%;对创造发明不感兴趣的27.5%;城市独生子女平均每天家务劳动时间仅11.2分钟。
以上五个方面,虽然不能穷尽独生子女身上的所有问题,但我们相信,它大致包括了这些问题的主要方面。那么,这些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二)产生独生子女问题的原因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方法论的原则应当明确,那就是独生子女应不应该对自己身上的缺陷负责?
从理论上看,个体是否有意志自由,应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问题,虽然在伦理学上还有争议(如绝对的意志自由论与机械的必然决定论之争),但是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成人来讲,在社会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他应该而且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能以环境、条件为借口,逃避应负的责任。如果把这一原则运用到独生子女身上,显然,他们本人难辞其咎。不过,独生子女毕竟不是成人。对于那些正在发展中的年幼儿童来讲,由于其自我意识还处于朦胧阶段,自主行为能力尚在萌芽之中,水平很低,显然,他们本人不能承担主要责任,实际上也承担不了主要责任。导致种种问题的最终根源,还必须从他们成长的环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去寻找。因为,依据教育学的原理,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不外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大因素之中,遗传不能选择,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它是天赋的,在短期内是不能改变的;主观能动性还很弱小,剩下的就只是环境和教育。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呢?
首先,从其成长的初始环境——家庭环境来看。在我国,由于广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在城镇实行“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导致传统的大家庭解体,而代之以核心的小家庭。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小太阳”、“小皇帝”),形成大人围着小孩转的“四二一综合症”。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能够给独子或独女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事实上,今天的独生子女跟过去的孩子相比,在物质生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曾经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父母,总是竭尽所能不让孩子“受苦”,想方设法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然而,问题是独生子女只是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而缺乏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精神氛围。在家庭生活中,他们被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精心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既无劳累之苦,也无冻饿之忧。大人们的过度保护替代了孩子的亲身实践,导致独生子女依赖性严重;大人们一味地给予,使独生子女习惯了接受,而不懂得付出和责任,形成自私自利的消极心理;大人们对孩子的宽容甚至纵容,使得他们感情用事甚至任性妄为。总之,正是父母的过度关心与保护,导致了独生子女的生活低能。独生子女身上的所有缺陷,几乎都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找到答案。
其次,从其成长的学校教育环境来看。众所周知,“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之一。然而,现实的教育运作却是考试中心,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教育所重视的只是智育,而且只是智育的一半——知识教学,却置学生的品德发展、身体健康、心理卫生、人格完善于不顾。在学校和老师的心目中,只要成绩好,就能成为“好学生”,受表扬、得奖励。在这种评价尺度的强化下,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好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迁就其缺点和错误。这种教育上的失误,就使不少的“好学生”(独生子女)骄傲自满,自高自大,具有极强的优越感,而不能受到任何挫折与批评。
再次,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来看。我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之中,都市化的加剧,诸如住宅的高层化和电视的普及化,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减少了人际交往,阻碍了幼儿基本能力的正常发展。有研究证明(注: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30-332页。),生活于高层建筑中的儿童,其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长时间地观看电视,导致儿童缺乏社会性,过早成熟化和消极地模仿。另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关系尚未理顺,滋生了大量的社会腐败现象,这些消极的社会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比如,高消费引导他们盲目攀比,不正之风教他们不劳而获,等等。
二、什么是逆境教育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纠正“小太阳”们身上的缺陷?答案已经包含在对问题的分析之中。那就是针对其成长的环境太过优越,缺少挫折,实施逆境教育。
所谓逆境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独生子女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要他们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从而对他们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勇于实践、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摆脱依赖的教育,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出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意志。
给逆境教育下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正确地把握“逆境”。
第一,逆境要适度。逆境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把孩子难倒或吓倒。因而,在创设逆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首要原则就是适度。具体来讲(注:雷鸣强:《逆境教育应从幼儿开始》,载《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强度:以孩子自身的心智和体力能够克服为限,如果把情景设置得很难,孩子根本就达不到,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得性无能”。
坡度:依据独生子女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低层次的逆境到高层次的逆境发展,形成合理的逆境教育序列。
跨度:一个逆境或挫折持续的时间控制在意志调节功能不疲劳的有效范围之内,超过了这个范围,家长、老师有责任帮助孩子排除障碍。
密度:逆境出现的频率不要太高。对于年幼的儿童,要随生活自然发生;对于学龄儿童,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
第二,逆境教育不是“精神虐待”。现在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往往不惜采取讽刺、挖苦、揭短、警告、恐吓的手段,甚至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以为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其实,这样做长期使孩子生活在“危机”之中,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实质是一种“精神虐待”。应该指出的就是,逆境教育并不意味着虐待儿童,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逆境教育也提倡鼓励儿童,并不反对对孩子的长处和优点给予肯定和赞扬。
三、怎样开展逆境教育
我们认为,依据独生子女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逆境教育可以分为家庭逆境教育、学校逆境教育和社会逆境教育三个不同的方面。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家庭逆境教育以生活自理教育为核心,学校逆境教育以心理挫折教育为核心,社会逆境教育以现实困境教育为核心。
(一)家庭逆境教育
1.观念变革:由“牵手”到“放手”
家庭逆境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家长树立新的观念,那就是——成长是无法包办替代的,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们理所当然地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爱护孩子、保护孩子和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这种责任感太过强烈,因而在抚育和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两种结果。一种是随意地支配孩子,限制孩子的自由。不仅在生理上支配(衣、食、住、行由家长决定),而且在心理(情感)上支配,甚至在精神上支配(如检查孩子的日记,限制孩子的人际交往),不容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意见、爱好和行为。一种是过度保护,不仅生怕孩子吃苦受累,或是受到一点委曲,而且生怕孩子承担了责任。父母的用心可谓良苦,只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把成长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享有应该享有的自由。
孩子有了成长的自由、选择的自由,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父母亲在一些日常琐事上可以暂时地包办代替,但是孩子的成长却是无法包办代替的,因为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在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倡让孩子自己成长,绝不是让家长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而是针对管得过多、爱得太甚提出来的。
2.基本措施:生活逆境教育——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父母对独生子女进行家庭逆境教育,并不是要创设很高、很难的情景,而是结合家庭生活,或是在孩子游戏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孩子出些难题,鼓励孩子去解决难题,战胜困难。具体的做法有: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大人们往往低估了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其实,大致从3岁开始,幼儿就有一种成长、自立的冲动,喜欢单独完成某项任务,具备了自我服务的能力。比如,3岁的孩子能自己吃饭、刷牙、洗脸,4~5岁的孩子能收拾床铺等等。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来讲,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利于培养体谅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有助于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大人应该有意识地留点家务活给孩子,比如让6岁的小孩扫地、洗碗、整理房间,让上学的儿童购买简单的日常用品等等。
创设预演逆境,有意识地给孩子出难题。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让他一个人睡觉;为了帮助克服孩子羞怯心理,要求他跟小朋友玩,交朋友;放手让孩子走路,即使跌倒了,也不要去拉他,而要他自己爬起来,等等。
(二)学校逆境教育
独生子女进入学校以后,成长的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差异,学习成为主要任务,教师成为新的权威,同伴交往和友谊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家庭和社会自发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学校逆境教育的实施也应该坚持系统性、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1.观念变革:由“分数”到“人格”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是找不到开展逆境教育的理由的。因为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都已经由考试大纲所规定。开展逆境教育,前提是教育观念必须变革。
变革哪些教育观念呢?第一是学生观,第二是教师观,第三是学校观。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成绩好、听话固然是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但还不是全部标准,这两点尚不足以概括好学生的全部内涵。好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外,还应当是知识、情感、意志平衡发展的;既能够经得起表扬,也能够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考试成绩好固然值得高兴,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并取得一定成绩的,更应该嘉奖。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在我们看来,一个教师传播了一定的知识和真理,并不值得骄傲,这只是完成了教师职责的一半。一位好老师,还必须关心学生的人格发展,鼓励、带领并指导学生战胜困难;既关心学生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做人。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学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劳动力,不仅仅是“知识的加工厂”,还应该是发展人性、提升人生和完善人格的场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夸美纽斯把学校称为“人类的锻炼所”。一所好学校不应该只是升学率高,而应该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不应该只是关注分数和升学率,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状况。一所好学校既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也应该给学生提供发展情感、锻炼意志的机会。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人格、整体的生命介入学校生活的。
2.基本措施:心理逆境教育——培养抗挫折能力
当前,学校要把心理挫折教育落到实处,应该采取这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成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困扰。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今天,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面对学习上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诸如考试焦虑、成绩下降、中考或高考落榜、青春躁动、早恋或单相思,以及社会适应不良、同伴交往障碍等等问题,他们迫切需要指导。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挫折教育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在条件较好的城市中小学设专职的心理教师,各地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系应该把心理咨询作为最为重要的专业来对待。
二是开设有关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课程或者是讲座。心理咨询毕竟只能处理个人的心理问题,而且一般来讲是在有了问题之后才去咨询。要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挫折的相关知识,诸如挫折认知、挫折防御、挫折疏导等,提高挫折意识,必须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是举办专门的讲座。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挫折磨炼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要丰富学生的挫折经验,提高其战胜挫折的能力,最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多样的挫折磨炼活动。近几年来,部分中小学已经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比如,远足拉练、军事训练、野外生活、少年长征、下乡“留学”等等。当前的问题是要使这样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成为中小学正规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之举。
(三)社会逆境教育
1.观念变革:由“成就”到“问题”
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向来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不过,这种道德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往往只是突出了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一谈到灿烂的古代文化,就是“四大发明”;一提起建国以来的进步,就是增长了多少多少倍;一讲到伟大的祖国,就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过去还有“人口众多”。人们似乎认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光荣感。可是,这种一味的“光荣感”式的教育,却无法回答为什么近代中国老是落后挨打,为什么目前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这么低,为什么我国还只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增长率据说是世界第一。其实,这种片面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只是在煽动年轻人盲目的、非理性的爱国热情。有的学生反映,在参观“建国以来的光辉成就展”时,还觉得中国“了不起”,但一接触实际生活,一进行中外对比,则情绪低落。之所以导致这种失落与尴尬,从思想观念上看,是我们没有理解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从方法上讲,是我们没有也不敢暴露我们的问题与困难。
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固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从成绩与问题、优点与缺陷这一维度来看,健康的社会是二者同时并存的,甚至都很难说哪方面是更主要的。一个健康的社会绝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存在大量的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进步。健康的社会之所以健康,关键就在于它具有解决问题的机制与能力。腐败的社会之所以腐朽、没落,就在于它总是回避问题,不敢正视问题与矛盾。
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经受了各种问题、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历经重重艰难险阻而不坠。同样的,中华民族要继续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不被开除“球籍”,就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存的问题与困难,并培养年轻一代挑战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与能力。而达此目的的首要前提就是把现存的问题与困难告诉他们,让他们了解现实社会的困境。对现实困境有了真切的了解,才可能会有危机感,并进而形成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一场以市场经济为底蕴的社会变革,挑战与希望并存,问题与转机同在,这就需要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能够认清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假如我们连暴露困境、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奢望进步呢!
2.基本措施:现实困境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展示现实社会问题与困境,诸如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粮食短缺、经济危机、人口问题等等,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举办系列活动,如讲演、辩论、参观、考察等,鼓励独生子女参加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培养其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为学校逆境教育提供支持。可以尝试颁布“独生子女社会服务法”,要求不同年龄阶段的独生子女参加一定时期的社会服务活动,并把它作为小学和中学毕业的一项“指标”。
总之,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独生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只有建立了高效的社会教育网络,形成了自力更生、逆境成才的社会风尚,独生子女问题才不会老是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