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与宽宏大量: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_散文论文

天真与宽宏大量: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_散文论文

纯真与博大——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大论文,散文论文,纯真论文,情感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下,中国散文面临的最大困境恐怕是如何对待情感的问题,即在散文情感的有与无、真与假、大与小、浓与淡等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上。许多散文多的是知识、概念、理论,但惟独缺乏情感,可谓是一个无情的散文世界;有的散文不能说没有情感,但虚情假意、矫情滥情不绝如缕,那是一个伪情、伤情的散文天地;还有不少散文只重一己之情,眼光如豆、视野狭小、无病呻吟,那样的散文只能属于呓语派,与读者和时代几无关涉,因为没有博大的温情就不可能感动人心,更难以感天动地。林非散文在其他方面可能多有变化,但却始终坚守情感世界的真、善、美,不断探寻情感的内在关系结构,细心体察情感琴弦的律动与震颤,从而给读者以极大的震动,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与知音之感。可以说,情感世界既是进入林非散文的一把钥匙,又是考察林非散文价值意义的关键之所在,还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国散文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 纯粹与包容

作为散文情感,它实际上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作家的内心图景和情感向度,这也是为什么散文往往不像其他文体那样容易受到遮蔽,而是坦荡无欺、自然呈现。在许多散文文本中,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或是情感的单一化,从而失去兼容性;或是情感的泛化,以致缺乏纯粹性。林非散文兼顾了情感的两极,即一面坚守纯真的理想,一面又有着兼容并蓄的胸襟,而问题的关键是,这二者又被很好地统一起来,使之相生相克、和谐共存。

时代虽然变了,社会发展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但林非散文中的情感却有着不变的真纯,一如高山积雪一样坚守着古老的诺言,此为其一。我们先看林非对于散文的认识,早在1992年,林非就提出:“散文创作的最高任务既然是侧重于抒发真情实感,因此如果出现了矫揉造作甚或是虚假的情况,而又没有更多的艺术技巧来掩盖自己,那就只能变成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衣,这可以说是散文此种文体可能产生的短处。然而如果确实能够洋溢着真情实感,那就肯定会直接和迅捷地扑进读者的心窝,或者使得他们回肠荡气,辗转反侧,或者使他们激昂慷慨,肃然奋进,这又可以说是它一种极大的长处了。”①而到了2010年,林非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即散文创作必须“融汇真挚的情怀”,以“心灵的记忆与挥洒”为上。②虽然前后相差近二十年,但对于散文情感之“真”,林非却是一以贯之,几无更变,何以故?骨子和内心的纯粹情感没有变,当然作家的信仰也不会变。其二,林非散文中写过不少爱情故事,写过不少家庭关系,也写过不少师情和友情,还写过不少山川名胜;然而,他对爱情的专一、家庭的温暖、友情的美好等却始终如一,我们几乎看不到言不由衷、见风使舵,更无朝秦暮楚、上下其手,这是情感的纯洁守一,因为美好而伟大的人与事具有永恒的魅力。以爱情为例,虽然受到功利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现在有不少散文开始对爱情产生怀疑甚至厌恶,有的甚至倡导庸俗的爱情和婚姻观;然而,在林非散文中却一直将爱情视为纯洁、神圣、美好的灯塔,它照亮了人生的暗角,也清洗着人性的污浊。所以,不论以何种名义、怎样的理由、什么手段来毁坏和践踏爱情者,都在被批判、责难、鞭打和诅咒之例。《绝对不是描写爱情的随笔》写的是一个解放军干部吉云追求女兵刘华的故事,因为刘华不同意,吉云竟愤怒起来,并以手枪恫吓相威胁,于是林非这样写道:“怎么能用手枪威胁自己的意中人呢?我对他有点儿反感,想劝他几句,却说不出话来,觉得他魁梧的身躯,已经从我敬仰的云端里掉了下来,而刘华在我的心目中,已经升到更高的云端里去了。我原来虽然觉得她秀气、善良和聪慧,却总以为她也像我一样,还是个稚气的孩子,不知道她竟这样有主见,她那种不畏强暴的勇气,也远远胜过了我这个堂堂男子。”“看来奉命结婚是容易的,而要解开爱情是否存在的谜就困难得多了,这不仅得有高尚的涵养,还得有智慧的力量。”③由此可见,作者之爱情观的纯粹与高尚,它不能被渗入任何杂质和水分,更不能受污染和遭到践踏。再以友情为例,林非曾写过一篇《话说知音》,它曾被作为高考作文题目广为人知,其中有这样的话:“两千多年前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隐藏在多少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他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他们赶快去付出行动。神往和渴求此种充满了崇尚友情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和神圣的情操。”④在《异邦的知音》中,林非也盛赞韩国学界的知音,说“是中国文化这浩瀚的大河,灌溉着我们之间纯洁的友情”⑤。一般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友情已被深深打上时代的印痕,其异化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而要寻找“知音”就显得更加困难,甚至于是一种奢望或梦幻,就如鲁迅所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⑥。不过,林非则并不因此就放弃这一价值信仰和情感内质,还是对之充满眷恋和追索,这无疑是对于友情这一最高境界的一种肯定和崇尚之情。林非散文的情感纯度就表现在这样矢志不移的理想维度上,更表现在追求的信念与行为上,其情感之真与美也就跃然纸上,读之犹如欣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有一种超拔豪迈、冉冉升腾和大光照耀的艺术感受。其三,书卷气和金石味的清纯。从艺术角度观之,散文大致可分为清与浊、雅与俗、刚与柔等,而其中最可怕的往往是俗气、媚态与污浊,所以孔子说自己的一个弟子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张大千论画时也表示要“戒浮气、戒俗气、戒匠气”。时下的散文往往充斥着太多的世俗污浊之气、腐朽之气、邪气、鬼气,而少有清纯、温润、古雅和爽朗的情愫,在此林非散文当属后者。所谓林非的书卷气,不仅表现在他散文中读书、谈书、赏书、写书之处甚多,还表现在书卷的情怀,更表现在书香、书气、书味、书生气十足,一个在世俗人生中不失“书生”本色的清明与雅致。换言之,与官场、商场、市民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非散文中一直有着一介“书生”的情、爱、趣、味,这在《读书纪历》、《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音乐的启迪》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作者有这样的说明:“最近这十年中间,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枯坐在斗室里写书。音乐始终陪伴着我,催促我写完了十多部书稿。我的读书和写作,总是在音乐声中度过的。不过在这样的时刻,我只听优雅、柔美与和谐的乐曲,列那尔、约翰·斯特劳斯和雷哈尔的不少旋律,像是在为我的写作充当伴奏,还常常给我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可以海阔天空地翱翔;至于那些雄伟深湛和激昂悲凉的曲子,忧心如焚和哀伤欲绝的主题,这时是不太敢听的,因为我怕它会打乱自己的思路。”⑦这简直是一幅超凡脱俗、活灵活现的书生生活写真图!所谓林非的金石气,主要是指其散文中的“金声玉振”,是那样一种蔑视权贵、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情感。在这中间,既有中国古代“士”的情志,也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傲骨和良知,所以透出与众不同的铮铮风骨。《想起了阿基米德》是这样,《是谁杀害了岳飞?》是这样,《浩气长存》是这样,《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这样。如作者这样描摹那些对“诺贝尔奖”日思暮想的作家:“据说曾有人每当十月下旬的这个日子来临时,就焦急地等待着一年一度颁布的消息,竟穿着挺拔的礼服,戴起高耸的礼帽,想要听到电视新闻里宣读自己的名字,这自然执拗得有些滑稽可笑;据说还曾有人并未受到主持其事者的推荐与提名,却虚张声势和牵强附会地大造舆论,说是在这光芒闪烁的金榜上,差一点儿就嵌上自己的大名,像这样的胡乱吹嘘,更显得有些无聊。”⑧在此,林非的讽刺、批评、不屑、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其利断金的绝决也是痛快淋漓的。总之,林非散文的情感有时颇似冶炼中的“淬火”,有着“金刚不坏之身”的内在质地。

然而,林非散文的情感又不限于此,它常常被更大的外延和内涵承载和包裹着,从而显示了其更大的宽泛性和兼容性。第一,对于散文的理解,有学者主张散文文体应该“净化”,“三体并包的仍嫌过大的旧散文为什么不能再分蘖、净化呢?”⑨林非则与此不同,他并不固守“纯散文”的概念,而是一面主张狭义的散文,另一面又倡导广义的散文,认为散文是二者并行不悖,可以相互参照的。他说:“由于广义的散文既可以议论,又可以叙事,还可以抒情,因此它的触角以及所囊括的领域,就会变得异常宽阔了,它无疑会具有文学性的因子,却又可能超越文学的藩篱。在这种广义散文长期发展和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中,更侧重于抒情性,而将叙事与议论的功能都加以简略,并使其完全服从于抒情需要的狭义散文,就开始涌现出来了,而且结出了文学创作中美丽的奇葩。”不过,在林非看来,不仅仅是狭义散文,就是广义散文也是“情感”为上,他说:“不仅狭义散文必须以情动人,就是对广义散文也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这对于散文家来说,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作品能否存在和流传下去的生命线。”⑩这样,就显示出林非对于散文廓大与包容的情愫,也冲破了拘泥于“纯化”散文的理解和认识。第二,在爱与恨的天平上,林非的散文显然是各取一端的,也就是说,爱所有应该和值得爱的人与事,恨那些令人憎恶的人与事。在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中,“爱”远远比“恨”多,而“恨”却主要集中在一点,即对专制主义威权和奴性的批判与诅咒上。即使在“爱”甚至“爱情”中也离不开包容,他说:“在一个屋檐底下共同生活,这是很不容易的,倘若要做到永远的恩爱,双方都必须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并包容和谅解对方。”(11)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爱”与“恨”之间形成的中间地带,其中发生的人与事也许令人不快,但林非散文却很少以“仇恨”相加,更不表现出厌恶与消极之情,而常常是以理解、包容、平淡的心态对之,从而展示了其情感世界的另一面。如《平凡和怪诞的一夜》虽深切感到了人世的功利和冷漠,但“我”并未怨天恨地,更无内心的焦虑、消极甚至绝望,而是泰然处之,仿佛这是生活的常态一样。《养狗的朋友》饱含着“我”对朋友溺爱于一狗的不解甚至批评,但这也是朋友间发生的事,作者仍能从社会、心理等方面为朋友找到成因与合理的解释。《分手》写的是一对“我”熟悉的恩爱夫妻,他们不知何故突然分手,且双方都毫无留恋之意,对此作者也是在疑惑中包含了同情、理解和祝福,并由此产生了无边的随想。林非有这样的表述:“碧茵茵的原野里,长满了芬芳的花草,多惹人喜爱啊!不过如果搬到自己的房子里,看烦了,看腻了,会不会像《离骚》里所说的:‘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更何况人究竟不是花草,而是骚动着欲望的灵魂,有时刚强,有时脆弱;有时光亮,有时晦暗;哪里能十全十美呢?只有谅解和宽容的气氛,才会使双方都向崇高的境界攀登,才会让裹在婚姻里的爱情,筑起巍峨的塔,而不致沦为荒芜的坟墓。”(12)作者这种对于人和事的一腔情怀是天容地载的,它宽阔、博大、健康、美好,充满人生的温暖与幸福感受!第三,即使对于自己憎恶的人与事,林非散文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将重心移至使权力异化的专制主义制度本身,从中可见作家的博大情怀。最有代表性的是《秦桧的铁像与文征明的词》,作者当然对秦桧极尽批判、讽刺之能事,从中可见其蔑视与厌恶之情。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将责任一骨脑儿推到秦桧身上,而是从文征明的词中看到了帝王的“主谋”作用,即赵构担心岳飞战胜后,“徽钦既还,此身何属”,而丢了皇权。这样,作者对于赵构的厌恶和鞭挞情感也淡化了,转而向封建特权这个罪恶渊薮开火。作者写道:“在多少游逛和瞻仰过岳飞墓的人们,往往在秦桧这几个奸贼的铁像前面勃发满腔的正义感,却也许从未瞧见过这附近廊庑中间文征明的《满江红》,也许就是瞧见了也很难认同与共鸣。因为只有通过系统的艰苦思索,才可能冲破传统观念的藩篱,粉碎奴性主义崇拜的精神枷锁,充分认识到在通常的情况底下,封建帝王才是专制主义独裁统治的罪魁祸首。”(13)从这个角度看,秦桧们固然可憎可恶,但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专制主义特权的工具和牺牲品。由此可见,林非散文的情感倾向明显又有所转移,直指专制帝王及其特权制度了。

从一般意义上说,林非散文的情感是极具包容性的,它开阔以至于博大,能容人所难容,有海纳百川的心怀,甚至于在许多人看来为“水火不容”者,在林非散文中也能冰消雪融,化做一脉流动的春水,这有助于其散文时空的扩容和增殖,也有助于其散文情感的丰沛、广大和深厚,还有助于其散文智慧的闪现。这也是为什么读林非散文,情感非常容易融入,一股宽厚的君子儒雅之风扑面而来,均因其情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另一方面,林非散文情感的纯粹又能使其超越世俗、走出平庸、独树一帜,达到艺术与人生的塔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正因此,林非散文才能如风筝一样,借助天地的浩然正气,飞得潇洒而高远,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 炽热与平淡

纵观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发展,有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优秀作家往往都善于处理情感的“冷”与“热”,他们往往不是孤立而是辩证地理解二者的关系。像鲁迅的《野草》较为热烈,而《朝花夕拾》就显得平淡多了。不过,在热烈的《野草》中却又不乏《雪》这样的优雅平淡之作,而其中的不少篇章又有着冰一样的寒冷;同理,平和淡雅的《朝花夕拾》也有《藤野先生》这样富有深情的文字,更有“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14)这样情深似海的句子。林非散文的情感也是如此,它有时炽烈奔放,如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江河;有时又似春花一样温柔和美,自然而然地绽放在和煦的阳光之下。透过炽热与平淡的情感处理,我们可以分明领略林非散文的情感流向及其艺术魅力。

刘勰曾有言:“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相反,如“繁采寡情,味之必厌”(15)。可见,情和深情之于为文的重要性!宗白华说得更是直言不讳:“深于情者,不仅对于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浅俗薄情的人,不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谓真乐。”“晋人富于这种宇宙的深情,所以在艺术文学上有那样不可企及的成就。”(16)从这个意义上说,深情无疑是为人为文不可或缺的条件。在这一点上,林非也不例外,他一直强调深情之于散文的重要性。他说:“只有将真正使自己感动得无法抑止的情绪,很自然和诚实地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充分地去感动读者。”因为“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佳篇,都充分地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像炽热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呼啸的大海,有的像壮怀激烈的咏叹,有的像伤痛欲绝的悲歌,有的却又像欢天喜地的赞颂;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情形,那就是异常含蓄与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强劲和猛烈,但是在欲说还休的抑扬顿挫之中,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这股感情潜流的曲折回旋,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回味,值得更充分的咀嚼”(17)。有了这样的自觉意识,林非散文的情感就是真切而热烈的,它是从一个富有深情的人心中流出的生命之歌。

从题目上即可见出林非散文热烈如火的情感,像《三峡放歌》、《一颗燃烧的心——悼念散文家吴伯箫》、《我心中的秦牧》、《异邦的知音》、《荒煤,我心中的丰碑》、《浩气长存》、《欢乐的歌》、《愧为学者》、《死亡的咏叹》、《唐诗的海洋》、《阮籍的豪言壮语》、《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希望与梦想》、《珍贵的收藏》、《读书梦》、《我心中渴慕的散文》等都是这样。它们一是情由“心”生,当然情真意切。二是直截了当、毫不伪饰。三是开放、大胆、炽热的表达,这是激情的燃烧与迸射,是心光的闪烁与照耀,所以令人有灼热之感。四是豪情满怀,是从一个大丈夫身上涌现出的心灵的最强音,所以有阳刚之美。这些题目仿佛林中的响箭,也像大漠中的驼铃,还似军中的战鼓,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引起一种心灵、情感和精神的共鸣。从主题上看,林非散文的情感也是热情奔放、不可遏止的。《浩气长存》整个文章一气呵成,全力表现荆轲的浩然正气与天地共存。《询问司马迁》是以“询问”为引线的,也是作者与司马迁两人的心灵对语,在关于“专制”和“奴性”的思考里,情感浓郁耀眼,心灵的碰撞不时闪出刺目的光芒。《唐诗的海洋》是将唐诗比成一个浩瀚无际的大海,其中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作者全文都陶醉在这样充满诗意赞美的抒情中,他说:“唐代诗歌确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各种色彩和风格的诗,都能在顷刻之间引起人们的兴趣。只要人们读过了这些迷人的诗篇之后,就将会终生难忘的。唐诗简直像有一种魔术似的力量。据说意大利杰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他自己的琴弦上演奏许多乐曲时,总能使许多听众如醉如痴。因此有人说他是使用了一种魔术的演奏,这自然不足凭信。不过在这里却也含有某种哲理的意味,那就是真正出色的艺术,确实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唐诗就是这样奇妙的艺术创作。”他进一步说:“初唐四杰有一股清新明朗与悲怆激越之气,陈子昂从汉魏风骨中开拓了自己苍劲的艺术之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简直是提供了一个宇宙和人生的永恒之谜。岑参和高适的边塞与军旅诗,闪烁着奔放和异彩的美。孟浩然的田园与山水诗,则透出了一种淡雅而幽静的美。而王维更是两者兼而有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竟是出自同一诗人的手笔,简直太令人惊诧了。然而就是这个旷世的天才,因为在安史之乱中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竟屈从地归附伪朝了。我们在欣赏他绝妙的艺术时,能不为此感到叹惜吗?尤其值得叹惜的是这种人生态度,肯定会影响他的诗歌创作获得更大成就。”他还说:“像李白和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竟会诞生在同一个时代里,而且在他们之间还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友情,实在可以说是世界诗歌史上的奇迹。他们那些不朽的诗篇,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标志着整个世界文明所达到的高度。”(18)在此,我之所以大段引录原文,主要是想说明林非散文在表现主旨时,情感的热烈与奔放,诗意的盎然与浓郁,心灵的开放与灵明,正是因为对于唐诗有着魔术一样伟大和神秘的充分认识,才能使作者完全向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想象和梦幻插上翅膀在天宇中自由飞翔。从此意义上说,有人将林非散文概括为“思想者的澎湃心声”(19)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艺术表达上看,林非散文有时擅长以真挚热烈的感情起笔,以确立自己的艺术基调;有时更愿意自己站出来进行抒怀,以强化自我的内心表达;有时让诗意弥漫心间,以营造情绪的张力场。比如,在《浩气长存》中,作者这样开篇:“始终记得在多么遥远的少年时代,朗读着《战国策》里荆轲的故事,吟咏着‘风萧萧兮易水寒’这悲怆的曲调,心中竟燃烧起一团熊熊的火焰,还立即向浑身蔓延开来,灼热的血液似乎要沸腾起来,无法再安静地坐在凳子上,双手抚摸着滚烫的胸脯,竟霍地站立起来,绕着桌子缓慢地移动脚步,还默默地昂起头颅,愤怒地睁着双眼,就像自己竟成了这不畏强暴和视死如归的壮士。”(20)这种艺术表达极具真实感、形象性和渲染效果,使人如临其境、心跳加速、头胀脸热,其关键在于情感表达的在场性,故而产生动人心魂的作用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林非散文的情感还有其平淡从容的一面,那就是“动”中的“大静”,是在世事纷纭之中的散淡与超然,这是林非散文的情感底色,也是其万变中的“不变”,或可称之为动荡中的“宁静守一”。就如钱穆所言:“一阴一阳之变即是常,无穷绵延,则是道。有变而消失,有常而继存。继存即是善,故宇宙大自然皆一善。”(21)关于这一点,最集中地表现在林非散文人生态度的通脱上。比如在《囚屋夜读》、《牛棚背诗》中,林非写吴世昌和自己在极其特殊的情景下,仍然津津乐道地读书、背诗,其从容淡定的情怀是十分难得的。作者写道:“在弥漫着牛粪气味的长夜中,听水牛低沉的鸣叫声,吃草的咀嚼声,颈脖摩擦石槽的沙沙声,和它们在不断争吵时,相互用蹄子蹬踢的铁片声,还夹杂着一阵悠长的撒尿声,分明使我想起了演奏钢琴时的琶声。”“不管内心里有多么彷徨,白天还得奔波劳碌,在旷野里放牛。每当夜晚来临,了结了一天的杂事之后,才好躺在蚊帐里背诗消愁。”(22)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不管在任何境遇都能有一颗诗心在,情感的暖流都在周身流淌。这也让我想起林语堂的一段话,他说:当一个人受了不白之冤被投进监狱,而且永无止期,他仍能从容不迫、快乐逍遥,这样的人没有任何困难和挫折能将其打败。(23)在《病榻旁边的对话》中,林非倡导的是一种天真与旷达,以对抗思虑与悲观;在《“吃”的随想曲》里,林非对于“吃”有着通脱和健康的看法;在《音乐的启迪》、《论潇洒》中,林非有着行云流水的人生享受;在《藏书》、《珍贵的收藏》里,林非指的不是珍本线装、金银财宝、古董名画之类的藏品,而是指知识、真理、友谊、爱心和智慧珍藏,他说:“我常常怀着一种感激和充满鼓舞的心情,眺望着这些五光十色的书籍,就像是观察一个广袤的世界。这里有坎坷与困顿,辛酸与悲哀,却也有创造和开拓,喜悦和幸运,有智慧与品德的闪光,有对光明与理想的追求,更有懂得了生存必须是对人类献身这个真理之后的极度欢乐。”(24)显然,这种情怀是建立在智慧人生基础上的一种醒觉。另外,在《记忆中的小河》、《庐山的云南》、《九寨沟纪行》、《武夷山九曲溪小记》、《秋日访冰心》等作品中,都是以情感的平淡悠远见长,反映了林非内心深度的散淡与通透。当然,还有另一种情感表达,即在平淡中的浓烈,这是更高超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以《离别》一文为例,它是以父母送儿子出国为题,整个文章在情感上都是克制的,表面上也是平淡和波澜不惊的,不论是在机场与儿子离别,还是回家的路上都是如此。其实,这种平淡而节制的感情却内蕴着强烈的别离之情,可谓心牵梦绕!在文中,有三处透露出作为父母的内心的感情波涛,就像黑暗的天幕上有闪电划过一样。第一处是当儿子“消失在候机大厅的尽头”,“真可惜自己的眼睛无法跟着他拐弯”。第二处是,妻子正在劝说身边的另一位母亲,她也是同样送孩子出国的,作为父亲的“我却觉得自己的眼眶里,正在涌着泪水,绝对不敢开口说话,怕这轻轻的震颤,泪水会掉下来”。第三处是文章结尾,当回到家里,“肖凤走进儿子的小屋里,轻轻抚摸着他写字的桌子,抚摸着他今天早晨还睡过的被褥,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从今以后她会天天关心着芝加哥这陌生的城市,思念着儿子正在那儿干什么?她会永远悬着一颗心,祝福着那像谜一样遥远的地方”。(25)这是一种寓热烈于平淡的情感表达,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艺术手法。

林非散文的情感是经过炽热与冷却的反复锤炼后生成的,所以才能爱憎分明、刚柔相济、苦中有乐、泪中有笑,达到一种较好的化合与谐调。学者钱理群这样称赞说:“林非先生虽然年长于我,但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读他的‘心的歌唱’自是能够产生心灵的感应,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进而产生阅读的愉悦。但细细读下去,却又发现了差异:如果说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观照,在我的心灵上引起的是不堪承受的沉重,几欲爆发的愤激,按捺不住的骚动、不安与焦灼;而林非先生则是既严肃、认真地面对,却又豁达、潇洒与从容。于是,就有了属于林非先生的而正是我所不曾有过的生存体验。”(26)在钱理群这种自谦的表达中,也确实点到了林非散文的穴道,那就是化解心灵激愤与炽烈之后的“豁达、潇洒与从容”,这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从容与淡定。在此,炽热与平淡是互为表里、一而二而又二而一的两极,它们在林非散文的情感中是互相依存、彼此照亮的。

三 粗犷与细腻

林非生于江苏,大部分时间却生活于北京;林非身为江南人,却是南人北相,有着近一米八十的魁梧身材;林非曾是一名军人,他年轻时扛过枪,渡过江,还打过仗,但后来却改弦更张读了大学,随后是全力以赴地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作家;林非一辈子以学术研究为主,却又酷爱散文随笔创作;一面执著于鲁迅研究,一面又热爱散文研究。在林非身上充满着丰富性、多元性、矛盾性、辩证性与和谐性,这是理解其学问人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林非散文而言也是如此,粗犷与细腻虽是一对矛盾着的情感,但它们却鲜明、和谐地得以共存,成为各有春秋而又水乳交融的一个现象存在。

在林非的散文中,我们常能感受到粗犷的情感倾向,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高大”、“浩瀚”、“雄奇”等审美特征。首先是对于“高大”产生的敬仰之情,并由此形成的“英雄崇拜”情结。林非有篇散文《“男子汉,你好!”》,它是全力赞美发小朋友朱茂生的,这个朋友不仅有男子汉的外表,更有一颗男子汉广阔、善良、正义、坚韧的内心,作者写道:“朱茂生长得黑黑的,高高的个儿,一副浓眉大眼底下,竖着个高耸的鼻梁,那又阔又厚的嘴,说起话来几乎尽是高八度的声音,显得天不怕地不怕,十足的是个男子汉。”“一个胸襟博大的人,一个了解许多同伴痛苦的人,也许就能够蔑视那些折磨自己的苦难,沈育德当然做不到这一点,而我深信朱茂生一定会做到这一点,我从小就佩服他这样的男子汉……”(27)在此,朱茂生只是个普通人,但因为他是个表里如一的“男子汉”,所以,林非几乎是禁不住赞美和呐喊起来的,从中可见作者对于男子汉的情有独钟!这无疑是由两个“男子汉”共同奏响的一首知音之歌。在《我心中的秦牧》中,林非这样开篇:“每一回跟秦牧相遇时,我总觉得自己是站在一座巍峨的高塔旁边。他结实和宽阔的身躯,挺立得多硬朗,而昂扬着的头颅,却笑得这样温柔,还眯着长长的眼睛,抿着厚厚的嘴唇,纯朴地张望着纷纭的人世。”而在《荒煤,我心中的丰碑》一文中,林非这样写道:“他虽说是离开了大家,却永远在我们心里矗立起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只要是接触过他的人,就一定会在心里竖起这样的碑石。让我们都面对着自己心中的丰碑,也发誓要像荒煤那样,使自己的生命过得更充实、更美丽和更有意义。”(28)这是另一种男子汉,一种更具精神高度的心灵偶像,在此,林非的情感开始向“英雄”过渡。最能引起林非情感共鸣的是那些“英雄形象”,是那些将民族苦难和人类命运担在肩头,甚至杀身成仁也在所不惜的英雄,像荆轲、司马迁、文征明、唐甄、阿基米德、萨特等都是如此。林非笔下的“英雄”,除了男性之外还有女性,这是对巾帼英雄的高扬,她们是另一意义上的“男子汉”。如林非这样写秋瑾:“我最敬佩的巾帼英雄秋瑾,也曾经歌唱着荆轲的‘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充满了多么豪迈的胆魄和磅礴的气概,我想也许正是荆轲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激励着她去投身革命和从容就义。”(29)可以说,不论是可以仰止的高山,还是脚下的沙土;不管是留名青史的将相,还是普通百姓,抑或是现实的失败者;不分男女,只要有丈夫情怀、有英雄气概、有高贵的精神,林非散文都充满敬意并给予了由衷的赞美,这是其粗犷情感的第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是浩瀚,一种对于博大、苍茫、悲壮、豪放情感的肯定与张扬。就像“手拿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林非散文经常将读者引入这样的情景,给人带来粗犷的艺术享受。《从乾陵到茂陵》既写到“望不见边缘的丘陵”,又写到“在这些图案的外面,却又是苍茫、寥廓和雄浑的大地”,还写到“几十丈高的峭壁,雄赳赳的,斜倾在那儿”,这无疑是粗犷的西北高原风情画。《大漠行》更是一幅粗犷的西域风貌的写真,那浩瀚的沙漠、高耸的戈壁、纵横的冰雪、呼啸的狂风等都令作者为之震撼和沉醉。在《你好,吐鲁番!》一文中,林非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他说:“吐鲁番实在是迷人,在一片金光闪烁的沙漠中间,踩着黄澄澄和软绵绵的沙粒,真想立刻就跳个轻快和优雅的舞。”(30)也许在不少人眼里,大漠黄沙与戈壁狂风是令人厌烦的,但林非却看到了另一种美,一种浩瀚雄壮之美,此时的沙漠仿佛成了游鱼之水、飞鸟之天,令林非散文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欢欣与畅美。这是林非散文粗犷情感的第二个表现特征。最后是雄奇,一种对于充满神秘感而又美妙得难以想象的奇观的感喟。如《黄龙的水》既赞颂倾斜于乳黄色山坡上的巨龙,又感叹从天而降、在山岩上迸出浪花的激流,更羡慕那像宝石一样熠熠闪光的各色湖水,全文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艳羡黄龙与水的雄奇!《三峡放歌》是对三峡雄奇之美的放声歌唱,这是中国更是世界上的奇观,从中可见作者的全神贯注和惊心动魄。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我忽然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不尽长江滚滚来’,浩荡奔腾的长江,你永远是华夏子孙奋勇跋涉和艰苦求生的见证者,你什么时候能唱出一支完全是喜悦的歌呢?我多么想侧着耳朵,倾听你气势磅礴的欢乐颂。”(31)很显然,林非是被长江三峡的雄奇景象震撼和感动了,其实,此时的他心中何尝不是像三峡一样激情迸发呢?

粗犷的情感是一种风骨、一种力、一种美、一种趣味,有了它,林非散文就能超越柔弱绵软甚至消极颓废的审美品格,从而获得一种大丈夫的豪迈与气魄,这是一种贯通于天地之间的阳刚之气。当然,粗犷的情感还会使林非的散文由博而约,获得一种简约之美。不过,如果仅限于此,又容易陷入简单、粗率、空洞、无趣之弊,这就需要另一种细腻的情感进行补充和调适,也是在这一点上,林非散文获得了成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时心灵手巧者不一定是那些柔弱的人,甚至不一定是女性,而是那些高大的男人。许多精巧的活计和艺术品,往往都出自高大、粗犷、魁梧的男子之手。在林非散文中,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这样一种臻于艺术化境界的细腻情感。比如写人,林非最喜爱进行肖像描写,而且非常注重细节刻画。在《记陈若曦和她的丈夫》中这样写陈若曦:“矮矮的,胖胖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短短的头发披在耳根背后,前额上还遮了一片剪得很整齐的黑发,就像在国内常见到的那种儿童发式,给人留下了朴素和天真的印象。”在《零碎的回忆——记赵树理》中,有两个细节最感人:一是五十年代末,“我”去山西看望赵树理,与他同住一室,赵树理起得早,到外面健身,当见到后起的“我”时,他竟能“含着歉意”向“我”问候,担心早起的习惯打扰我的睡眠;二是临走时,赵树理“拿出一包闻喜煮饼,塞在我的行囊里”,当“我”拿出来不想要时,他“有点愠怒”地非要“我”带上不可!作者这样写道:“在那个饥饿的年头,一包点心,是多么厚重的礼品?”作者又写赵树理与他告别时说的话:“‘我有个会,不远送了,一路顺风,可要努力啊,好好干一番事业!’他伸出硕大的、粗糙的手,从他的眼光里,我又一次领略到信任、关切和期望的感情,我的心不住地跳荡起来。”在《怀念方令孺老师》中,作者也写到方令孺的肖像:“我永远记得她黑黝黝和胖墩墩的脸上,总是含着镇静而机智的笑容;而在圆鼓鼓的眼睛里,也总是射出一阵阵热情澎湃的光芒。她说话的声调,她挥手的姿势,她身上穿着的那套列宁装,都显得朴素而又平凡,然而她流露出来的神情,却又显得那样庄严、纯洁和高贵。”(32)这样的描写,一要观察得细,二要有心,三要有情,四要有灵感,五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情感的细腻,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感的琴弦在颤动。又如写景,林非散文也极尽细腻有趣之能事,从而显得款款情深。在《庐山的云》中,作者写道:“云哟,你这变幻无穷的精灵,给了旅游者多少欢乐的梦幻!当我正编织着云雾的幻想时,汽车到达了牯岭。我走进借宿的旅舍,推开窗户,眺望着屋旁的松林,和松树底下潺潺的小溪时,一朵缥缈的云从房顶垂下,停在窗口,窥探着屋里的动静。我赶紧向它招手,它真的接受了我的邀请,飞进了屋子,等它刚飞到桌子的顶上,就化成一股水气,飘散开来了。我又快步奔到窗口,盼望着还有另外的云彩飞来,可是在暗沉沉的天空里,却找不到一丝浮动的云儿。”(33)这种细如发丝的情景描写,映衬的是作者何等细致敏感的情怀,它是无以言喻的。正是有这样楚楚动人的情思,才使林非散文深得精微幽深之致,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再如写事,林非更是神情专注,娓娓道来,极其细致地抓住了关键。在《萧军二三事》里,林非讲了三件事:一是中国刚打开国门,他与萧军一同出国,与自己着意穿上西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萧军竟穿着劳动布衣裤,而且是那样自然和自信;二是面对异国的异样和异国人的轻蔑,萧军没有愤怒,反而引用鲁迅的话说“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三是对于飞机恐怖的震颤,萧军镇静自若。基于此,林非给萧军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代表了萧军所谓的“强盗的灵魂”。这种“十目一行”的认知功夫,深入骨里的灵魂刻录,情意相连的理解,都反映了林非散文的精到与神妙。最后是说理,林非也总是以细致的感情条分缕析,从而使生硬刻板的道理能合口入心。较有代表性的是《“深刻”小议》,林非一反常理提出与人大不相同的看法和见解,认为某种程度上说,“深刻”并不是件好事,它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及其制度逼出来的,真正合理的社会不需要“隐情”,当然也就不需要“深刻”了。为了说明这一点,林非举示司马迁和鲁迅,尤其是鲁迅关于“深刻”的独到见解,进而以孔融幼子的所谓“复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个感人的故事为例,还以文字学、《汉书》、《战国策》等为例来分析由“深刻”到“刻深”之变。其中,林非以“情”说“理”,而且是以细微之情来明理,颇有知微见著、洞若观火和管窥蠡测之效。

应该说,决定散文的成败因素是很多的,但有无感情、有无深情至为重要。而如何处理、提纯、表现感情和深情,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就像在广阔的原野上,一个好的骑士驾驭一匹野马,他既需要响亮的鞭子,又需要高超的骑术,还需要对马性的理解,更需要人马身心相合相通的统一与融洽。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是异常丰富复杂的,它像一个深海难以简单地进行言说,然而其主流却是可以把握的,那就是在许多关系上的会通与升华,而其核心则是以“真纯与博大”这一坐标作为参照。

注释:

①林非:《东方散文家的使命——在汉城“国际散文研讨会”上的讲演》,《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②林非:《散文创作忌庸俗享乐的精神堕落》,《人民日报》,2010年10月9日。

③⑦(12)(25)(33)林非:《离别》,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178页,第230-231页,第208页,第275-278页,第17页。

④李晓虹、秦弓、张中良编《思想者的心声——林非八秩特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⑤《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林非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⑥参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首页。

⑧参见《都市美文》2003年第1期。

⑨刘锡庆:《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⑩(17)林非:《漫说散文》,《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98-100页,第101页。

(11)参见赵颖《爱的情感是一首隽永的诗——访散文家林非》,《家庭教育时报》2006年1月3日。

(13)(28)林非:《世事微言》,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第148-169页。

(14)鲁迅:《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

(15)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139页。

(18)(20)林非:《人海深思录——林非学术随笔自选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109页,第68页。

(19)王充闾:《思想者的澎湃心声》,《文艺报》,2002年3月19日。

(21)钱穆:《晚学盲言》(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22)林非:《读书心态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115页。

(23)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自序》,陈子善编《林语堂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第388页。

(24)林非:《珍贵的收藏》,《林非散文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26)钱理群:《“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读林非的〈世事微言〉》,《北京晚报》,1999年9月13日。

(27)(30)(31)(32)参见《林非散文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266、276-277、279页,第128页,第147页,第160、224、240页。

(29)林非:《浩气长存》,《世事微言》,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标签:;  ;  ;  ;  ;  

天真与宽宏大量: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