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独立设置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然性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教育体系论文,师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师范教育从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开始上课算起, 迄今已经整整100年了。在短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师范教育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关于师范院校是否有必要独立设置的论争,从师范教育产生之日起,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们认为,改革与发展中国师范教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师范教育的特殊地位和独立设置的必要性,认真总结中国师范教育百年沧桑的历史经验,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健全和完善师范教育体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发展道路。
一、中国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育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
中国师范教育的地位是由教育和教师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教育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教育列为振兴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目前,“教育是立国之本”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师范教育是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建设之一,是推动国民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前提。《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师范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培养师资质量的优劣、数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着普通教育的面貌,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乃至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师范教育肩负着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任,大批合格教师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师范教育。因此,我们要把师范教育的重要性放到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高度来认识,把师范教育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形成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二、历史上关于师范院校是否独立设置的论争
中国师范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关于师范院校是否有必要独立设置的论争就开始了。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独立设置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专门培养小学、中学师资,从而使师范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当时就有人反对独立设置师范学堂,认为没有单独设置的必要。但由于清政府要办新教育,普及国民教育,急需大量的师资,加之受国外办师范教育的影响,因而师范教育体系得以确立,师范院校得以独立设置。
中华民国成立后,初级和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1922年,受欧美各国新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规定师范学校归并高级中学,成为师范科;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大学。结果,师范学校成了中学的附属品,高师除了北平高等师范学校外,其它均与普通大学合并。这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第一次较大的改革。这次改革,从指导思想上看,不无先进之处,但是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削弱了师范院校的独立性,降低了师范教育的地位,严重地影响了师范教育的发展。由于师范院校与师范生数量骤减,师范生质量也因缺乏培养和训练教师的特殊教育环境而得不到保证,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普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直到1927年,在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极力呼吁下,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逐步恢复。
1932年10月16日,天津《大公报》发表了教育部草拟的《改革我国教育的倾向及其办法》,提出:“现行的师范教育一律取消。小学师资以中学毕业受一年师范训练者充之;中学师资以大学毕业再受师范训练者充之。”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股停办师范教育的舆论。为抵制这股风,维护师范教育的独立设置地位,北师大的师生展开了中国师范教育史上有名的“护校运动”,与取消师范教育的主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论争,并得到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支持。致使国民党当局终于未能通过取消师范教育的提案,而通过了《确定教育目标与改革教育制度案》,该案规定:师范学校应脱离中学而单独设立;师范大学应脱离普通大学而单独设立。从此基本上维持了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使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1938年7月,国民党政府颁布《师范学院章程》, 决定特设师范学院,专门培养中学师资,以满足中等教育之急需。它规定“师范学院单独设立,或于大学内设立”。从此,关于师范学院是单独设立,还是附设于大学内,又展开了论争。争论的结果表现在解放前夕,全国师范学院共有15所,其中附设于普通大学的4所,独立设置的11所。
新中国成立后, 坚持了独立设置师范院校的传统。 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8月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 这次会议明确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正规师范教育必须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确定每一大行政区至少建立一所健全的师范学院,以培养高级中学师资;各省和大城市原则上要设立健全的师范专科学校一所,以培养初级中学师资;大学中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以逐渐独立设置为原则,这就大体上奠定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格局。后来,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独立设置的师范学院增多了,建立了新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新的独立的体制,有了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比较牢固的基地。同时,中央政府还调整和确定了师范学校的布局。从此,独立设置的新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师范院校曾一度不顾客观需要和可能,盲目发展,使学校数和学生数成倍增加,打乱了学校布局,造成了部分师范院校教育质量的下降。1961年10月的全国师范教育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师范教育的主要经验教训,纠正了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的问题。到60年代中期,全国师范教育基本纳入正常轨道。正当师范教育复兴发展的时候,又遇到了十年浩劫,师范教育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受到严重破坏,师范院校一度停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师范教育才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师范教育,建立一个健全的师范教育体系,教育部于1980年召开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重申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会上有代表提出把重点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打通”、“融合起来”、“打破师范框框”的意见,但未被采纳。当前,有人又提出中国是不是有必要专门办师范,并说某些国家早已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认为中国师范院校的唯一出路是:“进化”为综合大学或“退化”为综合大学的附属学院。这实际上就是取消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对此,1996年9 月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未来二三十年或更长一段时期,必须继续保持以独立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师范教育体系,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我国的师范教育努力办好。这就为持续近百年的论争划上了一个句号。
三、中国师范教育体系独立设置的必然性
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师范教育体系,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总结师范教育的百年沧桑、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80%人口居住在农村,国民整体素质较低;教育规模庞大,基础薄弱,总体上比较落后;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这就是我国教育事业面对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中小学教育,是穷国办大教育,有些是低层次的初等义务教育。如果没有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教育的支撑,没有一个相应规模的、多层次的、多类型的、确有保障的、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要想办好规模如此庞大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师范教育,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坚持中国师范教育的这一特殊性。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也对教育不断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人去从事生产。社会生产力就是以这种方式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同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培养人的规格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师范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培养师资的数量和规格,就必须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仍比较低下。虽然建国50多年来,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还较低。因此,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首先是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当务之急。师范教育的发展就必须与之相适应,要坚持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办好基础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的人才保证。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基”和“两全”的宏伟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增加教育投入外,最重要、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缺乏合格的师资。当前,我国的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同客观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退一步讲,即使到本世纪末顺利实现了“两基”目标,以后还存在着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普及水平的问题,仍然需要一个规模相当、高水平的、独立的师资培训体系来支持,否则不堪设想。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工程。目前,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距既定目标还相差甚远,尤其是二片和三片地区,难度较大。一方面,急需补充大量的合格教师;另一方面,在职小学教师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职中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还较低,综合素质也亟待提高。这就要求师范教育的发展必须注重合理布局,明确各自的服务范围,尤其要面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有计划地为本地区培养和培训师资服务。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不仅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独立存在,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师范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关系密切。由于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国家的经济条件是影响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最重要、最现实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力还是比较弱的,政府对教育的经济承担能力是有限的,教育投入仍显得很不够,教师的经济待遇在总体上是比较低的。由于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高,从而影响教师职业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使师范生源少且质量不高,师范毕业生不愿去当教师,在职教师不能安心从教甚至严重流失,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也就无法保证。因此,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在国家无力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的情况下,坚持独立设置师范教育体系,并对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师范生免交学费并享受国家发放的专业奖学金,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到中小学任教五年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普通教育对教师质量和数量的需求。这也是我国兴办师范教育的重要传统和成功经验。纵观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坚持了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就能得以不断补充和提高;反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就无法保证,从而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坚持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是在穷国办大教育、教师职业又相对缺乏吸引力的情况下,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特定措施,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院校,从产生、发展到鼎盛、消亡,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并且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无论欧美还是日本,都非常重视发展师范教育。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把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合并,逐步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但是,国外取消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一般都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基本普及了中等教育,师资力量基本得到满足;二是在职教师培训体系基本完善且水平较高;三是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在我国,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仅有100年的时间,前50 多年又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师范院校岌岌可危,很难有什么发展。只是到了建国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师范教育才进入了正常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还很紧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在职教师培训体系不健全且大多是低水平的。教师地位和待遇低下,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国情,立足本国实际,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对人才和师资的需求为出发点。当然,我们要学习国外师范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事实上,我国最初创办师范教育,就是受国外办师范教育的影响和启示。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邓小平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目前在我国,师范院校不是合并取消的问题,而是如何办好的问题。
四、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
1、师范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培养新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在于办好师范教育。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向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师范教育质量不仅是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师范教育在专业结构上的不合理制约着师范院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一些专业布点偏多,毕业生供大于求;一些专业如音、体、美等布点偏少,毕业生数量难以满足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设置的专业自身看,服务面较窄,培养规格单一,难以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对师资培养规格多样化的要求。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加强专业改造,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显示了师范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师资的关键。世界各国的师范院校都很重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力求使之体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我国的师范教育要不断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一方面,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让学生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实施文理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教学和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特别是要注重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2、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是在独立设置的多层次的专业结构中培养各级教师的,基本上形成并稳定在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水平、学历层次的要求也会逐步提高。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在我国,清末,独立设置的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个层次;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发展为初师、中师、师专、本科四个层次;60年代以后,初师逐渐被中师替代,层次结构重心上移,变化为中师、师专、本科三个层次,一直沿袭到现在。今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还会进一步提高,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要求师范教育的层次结构必须随之相应地提高,逐步向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发展,以适应这一客观要求。目前,一些经济发达、普及教育进展迅速的地区正在实验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在十几所大学正进行“教育硕士”试点工作,为中学培养研究生学历的骨干教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城乡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性,在提高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问题上不能一刀切,齐步走,而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这一历史过程将会很长。
3、定向型与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相互渗透
以培养专业师资为目标的师范院校被称为“定向型师范教育”,而通过普通的综合性大学等培养师资被称为“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师范教育各有利弊,从整个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来看,各国都出现了二者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情况。在我国,一方面,在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同时,早已注意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培养培训师资的协同作用。综合性大学和其它专门学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担负起了一定的培养各学科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专业师资的任务。另一方面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一些非师范类专业。据统计,1995年全国普通高师非师范类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占到18.8%。随着社会的发展,定向型与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相互渗透的程度会逐步提高。两种类型的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是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师范教育相结合
随着普通中小学职业教育内容的广泛增加,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大量兴起,工、农、财、医、法等科类已逐步进入师范教育。定向的培养方式,强调师范教育“面向普通中小学”,与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相挂钩,已不能适应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对师资需求的多样化。拓宽专业口径,增添新的职业教育专业内容,已成为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师范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又一趋势。据统计,1995年,全国高师职业师范类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占到3.98%。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是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培训数以亿计熟练劳动者的重大举措,师范院校要积极扩大服务面,根据需要和自身条件,设置各类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配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发展本地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5、师范教育的培养与培训逐步融合 在我国,长期以来, 师资的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培训被人为地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普通师范院校和各地教师进修院校。在职培训应该是高水平的提高培训,而实际上我们一直是重培养轻培训。培训院校水平倒挂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进修学校不如中师,地区(市)教育学院不如师专,省级教育学院不如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这样在低水平上的培训效果是极差的。今后,将逐步改变单纯由教师进修院校培训师资和职前职后分离办学的局面。在充分发挥教师进修院校作用的同进,要充分发挥普通师范院校在师资培训中的优势和潜力,并通过联合、合并、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联系,逐步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普通教育师资的来源要由以培养为主转变为以选拔培训为主。
收稿日期:1997—06—10
*本文是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