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论文_李瑞林

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论文_李瑞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为建筑土木工程进一步发展,实现与网络化的交叉发展创新,准备了技术基础。目前,网络化的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突破了传统建筑土木工程的局限,为建筑土木工程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建筑土木工程在全过程中实现网络化控制,提升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的硬件支撑。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水平、工程设计的先进程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网络时代 土木工程 信息化

一、引言

传统的土木建筑工程受制于自身的技术条件,以经难以再有大的提升空间。而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行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交叉程度越来越高,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中取得较大的进展,不仅仅丰富了网络信息技术的涉及领域,也推动了一批传统产业尤其是原本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制造业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土木建筑工程也应当如此,面临当今的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在传统土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不仅仅可以提升其现代水平,还能帮助土木建筑工程与其他行业的互联互通,助力土木建筑工程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认识土木建筑工程与网络时代的融合,将全过程的建筑工程分阶段引入网络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参与,诸如在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方面先行分阶段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将各阶段相衔接,就可以较快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二、土木建筑工程开启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

(一)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网络信息化

当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细节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对居住、办公建筑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步骤和所用的建筑材料、涉及的施工工种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施工组织管理方式和手段与土木建筑工程的大型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相适应。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终端的逐步普及,建筑工程的施工也开始逐步运用网络技术。如在施工进度计划中使用的甘特图以及将运筹学的电脑软件应用到施工计划的排布之中,使得当今建筑施工的计划安排愈加的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网络化时代开启了一个较好的开端。

(二)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控的网络信息化

传统的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方法,主要是依托质检人员对建筑施工质量进行现场实地查验并手动记录,登记上报。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也不利于质量监控标准的统一化,容易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出现,甚至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出现贿赂工程质检人员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

而现在通过网络信息化的监控手段,可以实现现场查验,当时上传监控结果并上传实拍图像,为检测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为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提供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支撑。使得检测效率大大提升,将检测标准落实到了工作之中。

(三)土木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的网络信息化

土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网络信息化是整个建筑工程体系中较早基本实现网络信息化的步骤。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特点,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间也比较早,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也较长,自然程度也是这几个网络信息化阶段中比较高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工程成本控制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是以计算机的网络导入计算为主要标志,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算的局面,使得计算的准确率大幅提升,同时由于其采用统一的计价方式,对于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就可以较大程度的避免,实现其公平化、公开化的追求。提升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能力。

三、目前土木建筑工程网络时代进程的主要问题

(一)从业人员相关知识体系欠缺

目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没有为建筑土木工程的网络信息化提供一定的人才智力支持。

一方面是现在建筑土木工程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对于网络信息化概念和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高,平时也没有进行日常的知识储备,导致在网络化时代来临之时应对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与建筑工程实际需要的网络信息人才不想适应,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同时,社会相关培训机构也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培训课程。

(二)网络信息化程度不高

受制于我国目前网络信息化程度和当前网络终端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建筑工程的网络信息化程度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需要以来一定的人力资源才能完成全部工作,不能完全依赖网络信息化所取得的成果。当前的土木建筑工程中还存在着,滞后的数据收集以静态的定额管理、数据资料不能共享等弊端。相关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的信息化还比较有限,网络设施和网络信号的普及还不够完善。

四、助力我国建筑土木工程网络时代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建筑土木工程网络信息化程度

提升网络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方面,就是推动相关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开发。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有很多较为成熟的计算机软件,比如CAD辅助设计系统的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等,都使土木建筑工程传统的施工方法和理论得到了较大的突破。土木建筑工程中远程网络检测系统的出现,使得原来的施工检测技术走向网络化,也为动态设计以及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远程网络检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和信息的反馈以及处理,信息的采集需要根据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来确定检测内容、检测时间、检测频率、检测周期,例如在基坑开挖初期,信息采集周期就长一些,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时,采集周期可随之缩短,若围护结构的数据采集体现较为危险时,就需要增加观测次数。信息采集后,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反馈。这时候,工作人员将采集的信息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系统就会按照程序自动处理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科学分析围护结构的状态,包括危险因素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等,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数据依据。

(二)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网络信息化技能

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建设一线工作比较多,大部分信息化人才还承担着其他繁重的业务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集中参与培训,或者到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建议建立健全弹性学习制度,定期采取专题讲座、学习交流、远程教育等有效方式,结合远程教育、岗前培训,建立起完整地岗位培训、岗位轮训、晋级培训、任职培训等,为信息化人才打造学习信息化知识、熟悉信息化技能的坚实平台,逐步提高所有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要进一步鼓励信息化人才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习费用、时间安排、后勤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各级工商部门要注重将信息化建设与日常业务开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序地周期性知识更新培训,定期邀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到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和讲座,参与人员不要局限于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人员,要实行全员培训,全面增强所有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扎实推进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

五、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加强相应的人才建设,加快建筑土木工程网络化时代的步伐,是当今建筑土木工程学界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苗玮.网络建筑与土木工程信息资源分布及检索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6(04):276.

[2]张成华.探讨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6(02):289.

[3]刘保国,王素瑞.网络环境下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教与学[J].山西建筑,2014,40(29):260-262.

[4]李醒伦.探究土木工程信息化战略及其实施构架[J].科技风,2014(03):119.

[5]罗词兵.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85-88.

论文作者:李瑞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网络时代的土木建筑工程论文_李瑞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