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档案工作的社会制约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约因素论文,档案论文,社会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影响和制约档案工作的诸因素中,有的因素在某一时期可能是主导因素,而另一时期又为别的因素所替代,综合研究档案工作的社会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与自然信息不同,有其深刻的社会性。从它的形成、管理到开发利用,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研究档案工作的社会制约因素,是档案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和制约档案工作的社会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
一、社会制度
不同的社会制度对档案资源的组织管理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了各国档案工作在本质上的区别。社会制度的特征从宏观上决定着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甚至对于具有各国特色的档案学基本理论的形成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它体现在公有制国家,档案事业的管理是以与行政同构的集中管理为主要特点,档案事业完全作为一种国家建制,靠国家投资,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而在私有制国家,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既体现了与行政同构的特点(隶属于国家和政府的档案机构),又表现出分散性,非行政性的特征(私有制企业及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档案服务机构)。在社会主义国家,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管理;而在资本主义国家,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由其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既有集中统一管理的成份,又有分散管理的模式。
二、国家政策
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政策是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它对于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对于档案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它规范着档案工作每一历史时期的基本内涵与工作特点。而国家政策的转变也必然导致档案工作的方向和基本内容的嬗变。反过来,档案工作的时代特征也能够折射出国家政策的基本脉络与趋向。
我国每一历史时期的档案工作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如1958年国民经济“大跃进”,档案工作受其影响,提出了“以利用为纲”的口号,出现了“人人办档案,万物档案化”的泛档案工作局面,经济领域的虚假、浮夸和形式主义的风气亦充盈着档案工作战线;“文革”时期的档案工作又明显地表现出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宗旨,从而使档案与档案工作披上了一层冷峻的面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档案工作的重点也转而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档案工作的范围大大拓宽,档案信息的依据、凭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国家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各项改革政策渐次出台,档案工作又一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三、经济发展水平
在现代社会,任何工作的建立和发展均有赖于一定的经济投入。档案工作如同其它工作一样,其工作水平必然对应于一定经济水平。在一个国家,如果经济发达,则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就大,社会档案意识就强,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有高水平的档案工作与之相适应,这时社会通过加大经济投入直接促进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经济落后,社会也就提不出大量的档案需求,档案与档案工作的社会与经济价值也就无法充分体现,档案工作势必因缺乏足够的经济投入居于较低的水平。总之,档案工作如果没有经济作后盾,就会失去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而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适当的档案工作水平相适应,也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阻碍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基于一定的档案工作水平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理,档案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寻找到经济水平与档案工作水平之间的动态适应机制,从而实现在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社会档案意识
社会档案意识是档案与档案事业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总和。它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和集团及其成员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深度、接受程度及评价水平,是档案工作顺利发展的社会原动力。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人们普遍确立了档案信息与档案情报观念,社会的档案意识很强,档案信息商品化得到普遍认同,这无疑是导致其档案工作水平提高的直接动因。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发展与完善各项档案工作,但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使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关键还在于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普遍提高。
五、科学与教育水平
表面看来,国家与社会的科学与教育水平与档案工作似乎无关,然而分析可知,这两个因素恰恰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性因素。科学与教育水平低,必然导致人们对档案价值属性和档案工作重要程度认知不足,也提不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档案需求,社会档案意识难以增强,档案工作水平就只能长期处于低下的状态。此外,科学与教育水平又是档案工作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档案工作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影响着档案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决定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及现代化程度。综观当今世界各国,其档案工作水平就是其国家的科学教育水平的真实反映。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有赖于全社会的科学与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六、文化背景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它积淀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包括文化传统、国民性格、民族心理及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很大,而且这一影响是潜在的、悠长的,不易为人所察觉。它甚至制约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服务对象,决定了档案工作在每一时代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格局。在我国,长期而顽固的小农经济模式,封闭式的社会氛围所酿成的文化背景一直制约着我国古代、甚至近现代档案工作向开放性,向科学化迈进。几千年的封建性、封闭式的文化传统,使几近窒息于封建宫廷中的脆弱的档案工作一直为封建统治服务,使档案工作长期积贫积弱,且成为人民大众的禁区。本世纪初国门初启,西学东渐,方使我国的档案学得以创建,档案工作得以步出封建苑囿;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文化环境得以全面净化与进化,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才有了全面突破与发展的契机。简而言之,只有在一个健康和开放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中,档案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示出来,档案管理才能科学化、现代化,档案学才能国际化。
档案工作的各种社会制约因素很多,但其发挥作用的特点各不相同,且因时因地而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与教育水平和社会档案意识等因素从根本上制约档案工作的水平与发展速度;而社会制度、国家政策、文化背景又决定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和服务对象。其中有的因素在某一历史时期可能是制约影响档案工作的主导因素,而另一时期又会为别的因素所替代而退至次要地位。因此,综合研究档案工作的社会制约因素,对于建立和完善机制合理、工作效率高的档案工作模式,提高档案工作的总体水平,进一步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处理和协调好档案工作同国家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