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全方位和多途径地运用各种措施,促使农业增长方式的优先和顺利转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 农业 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九五”和2010年国民经济宏伟目标的过程中,强有力的措施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保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率先承担起转变的重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提出并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农业的发展模式问题,促使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则是通过协调农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要素间的关系,促使农业的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统一。它直接取决于农业发展模式,即农业增长方式的科学性。因此,从本质上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才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这是因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以资源要素的简单规模扩张为基础,其结果是资源的产出率低下和利用上的浪费,导致农业资源严重短缺,农业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则是通过协调和改善经济要素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农业增长方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
2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毫无疑问,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1 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我国过去的农业一直走的是以资源简单规模投入扩张为代价来实现农业增长的道路,这种传统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经济发展绩效,如在70年代,靠大量开垦土地,扩大粮播面积,以增加粮食总产,短期内确实达到了目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滥肆垦殖土地的行为所带来的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等等严重后果的产生。不仅使垦殖了的土地难以耕种,而且使原本良好的林业、牧业的立地条件也遭到了破坏,导致小农业难以发展,大农业无所适从,致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丧失贻尽。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提出和江泽民同志针对农业实际指出“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的论断,便在另外一个层面,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原因在于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各级部门在围绕实现农业集约型增长方式而制订各种农业发展计划、规划时,将自觉不自觉地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计划、规划的制订过程,真正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从观念本身来说,集约型增长方式观念的形成也就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而两种观念的合一,便是我国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时期的到来。
2.2 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得以永续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资源的永续供应,没有资源的长期和稳定供应,则农业可持续发展便是一句空话。这是因为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部门,自然再生产能否持久,直接受制于农业自然资源——光、热、水、气、土供给的能否永续。按照最小因子限制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必然需要所有资源的充足与良好供应。因此必须从现在起,转变增长方式,节约利用资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有效供给。
2.3 科技应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运用如化肥施用水平、良种普及程度等较以前水平相比有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科技应用水平依然很低,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仅为35%。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农业资源消耗大,产出水平低、发展速度慢。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大量运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技术的投入来带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形成合理的资源利用结构。而在技术广泛应用情况下的农业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形成,毫无疑问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运用科学技术方面,既提供了经验,又铺垫了基础。
3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由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首先制订和实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方略,以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1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增长方式是一个经济行为,行为的发生直接受制于思想观念的指导。要促使农业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形成,应当从认识入手,转变观念,校正长期以来人们在发展经济上的传统思维方式,树立新型的农业发展观。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成绩使许多人员陷入了一种盲目的乐观,认为农业问题解决了,农村的发展也没有多少困难。于是,许多部门向农民伸手,向农民摊派卡要,增加农民负担。其实,这是最危险的认识,是对农业国情最肤浅的看法。殊不知,我国农村还有6500万贫困人口;农业的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人均耕地已不足1.2亩;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十分低下,农作物成灾率年均高达50%;农业整体效益水平还很差……所有这些,都预示出农业发展前景的不容乐观。如果不转变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则农业将会很快地陷入发展的困境,并将由此而带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冲击。因此,各级有关部门在发展农业,处理农业各方面关系的时候,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认识,将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各种措施,融入到农业发展的计划、规划等政策的制订过程,并确保认真地贯彻和执行,以正确地引导农业,促使农业走上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投资机制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目前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尚低的情况下,要转变增长方式,必须有赖于较大的资金投入。鉴于目前的农业投资运作状况,应尽快建立多元化主体、多渠道来源的农业投资格局,完善农业投资机制。第一,增加各级财政的农业投入。国家作为宏观主体,对弱质性特征十分明显的农业,具有不可推御的投资建设责任,尤其在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更是责任重大。各级财政在制订每年的农业投入预算时,其增长幅度应不低于上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保证农业财政投入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第二,应防止资金非农化,确保农村的资金用于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督促有关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帮助地方选项目、搞建设,在提高农贷质量的同时,还应以年末农村存贷余额的差异来衡量银行和信用社的支农水平,并作为对其业务进行考核的指标之一。第三,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要鼓励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建农,实行反哺农业。第四,积极鼓励农民增加农业投入。一方面引导农民的传统的消费结构,促使其以财聚财,发展生产,另一方面需要调整农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实行农产品等价交换,提高农业效益,保障农民利益,运用利益导向吸引个人投资。第五,要千万百计地吸收和利用外资。通过对上述渠道的开发,便可有效地形成全方位重视和增加农业投资的格局,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环境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3.3 发展农业科技,加强科教兴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必须自始至终地把科教兴农作为主体战略来贯彻落实。考虑到我国农村土地经营细小分散和农业后备资源十分有限的实际,在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着重发展土地和资源替代型技术,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的技术含量。这是农业科技今后发展的重点所在。同时,针对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较低的状况,应采取系列措施予以改善。首先要制订和落实能够保证农技服务体系完善和正常运转的政策措施,扶持和稳定农技队伍,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其次是大力推广现有的实用先进技术,如精量播种、种子包衣、配方施肥等。再次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培训,提高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他们在生产第一线上传授和接受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第四,鼓励农业科研单位直接进入生产开发领域,如采取农业技术承包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向生产实际,缩短科技成果在实验室、档案室的滞留时间,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第五,增加农业科技储备。通过增加农业教育和科研投资的办法,稳定现有科技人才,培养未来科技精英,加强科技研制,解决好未来农业科技的储备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科技在加速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保护农业资源,节约利用资源
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两大重要资源——土地和水,均十分稀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在实际利用中,它们的效用发挥又十分令人担忧。耕地减少速度近几年来年均超过33.3万hm[2],并以条件良好的优质耕地首当其冲;许多基建工程中的先占后用、多占少用或占而不用现象十分普遍;非农产业发达地区的耕地撂荒或粗放耕种也较为突出。在水资源上,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全国每年因灌溉用水短缺而不得不缩小灌面,减少有效灌溉次数,致使作物减产。而在造成缺水的因素中,目前约有60%—70%是由于污染原因所致;同时,因管道系统不佳和生产技术不良而每年浪费数十亿吨水。在华北平原,约有50%—60%的灌溉用水因蒸发和渗漏而损失……凡此等等,使原本稀缺的农业资源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一是保护,二是节约。就保护方面看,虽然《土地管理法》、《水法》等有关法规早已出台,但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从严处置。就节约方面看,应开发和运用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立体栽培技术、旱地丰产技术、渠道防渗处理等等,注重资源节约,使土地产出率、水份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3.5 加速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转变增长方式离不开科技支持,而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使许多农业科技运用困难重重,导致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商品率降低。因此,必须加速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一是对现有土地进行评等定级,确定合理地价,然后根据均田承包原则,解决农户土地承包田块分散问题。其二是鼓励土地有偿转让,促使主要或全部精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出让土地于种田能手。其三是采取“两田制”,划定口粮田,对承包田按土地耕种能力的大小进行分配,使种田能手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经营。其四是建立土地股份经营公司,将土地、资金、技术等作价入股,在公司内进行统一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各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3.6 运用法律措施,确保农业发展
为了强化农业发展上的法律保证,加快农业增长方式顺利转变,一方面对现有法律的执行情况作全面调查,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执法;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制订新的法律,如《农业投资法》、《农业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法》等等,使农业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唯此,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才会不致落空,农业的发展也才会在法律的保障下步入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On Agricultural Growth Patter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Junbiao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uersity,Wuhan,430070)
Abstract Change in agricultural growth pattern,to realizing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ushing of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has a important process.Thus,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enviroment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audor putsforward a proposal that is every measure and every way will be used to change over agricultural growth pattern.
Key words agriculture,growth pattern,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