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乡镇论文,情况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开拓出新的出口市场。在继续保持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的同时,努力进行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为我国的外贸出口保持较高水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根据全国乡镇企业财务决算及统计年报汇总结果,现对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一、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出口总量略有增加,增长幅度明显回落。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6853.6亿元,同比增长2.5%; 其中直接出口5300.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其主要原因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出口形势发生变化,使得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深层次的不合理因素开始显现,具体讲:(1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亚洲国家出现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进口大幅减少,外向型乡镇企业出口的产品在亚洲市场受阻;(2 )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大部分出口产品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趋同性很强,在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乡镇企业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明显丧失;(3 )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进一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产品出口。
(二)与外商、港澳台商合资合作领域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客商实际新增投资有所减少。1998年新签合资合作协议20937个, 利用外资45.6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35.5亿美元,同比减少9.5亿美元, 外商实际投资减少5.4亿美元;合资合作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100.5亿元, 营业收入4671.8亿元,利润总额2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7.1 %和8.0%。 全国乡镇企业利用外资和客商实际投资有所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在乡镇企业利用外资中,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 港澳台的中小投资者占有很大比重,亚洲金融危机对上述地区冲击很大;(2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出口企业调整了海外投资战略,采取了压缩海外投资、充实本国企业的做法;(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规范、合理利用外资等国家政策的调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完善外商投资的政策,抑制了一些不法外商的投资;(4 )尽管欧美等国的投资者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增加了与中国的企业合资合作,但1998年其投资增长幅度未能弥补上述三种因素的影响。
(三)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经济格局未发生变化,东部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出口产品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传统优势的出口产品仍居重要地位。1998年东部的外向型乡镇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6190.9亿元,占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的90.3%。广东(1651.5亿元)、江苏(1253亿元)、浙江(1017亿元)、福建(324亿元)、山东(586亿元)五省的出口产品交货值之和为5231亿元,占东部十省市外向型乡镇企业的84.5%,占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的76.3%,居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出口的绝对主导地位。在利用外资和客商投资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1998年东部利用外资39.1亿元,占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的85.7%;客商实际投资31.7亿美元,占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的89.3%。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如此严重的不平衡格局,是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显著改变(见29页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的行业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出口产品仍以轻工、服装、工艺品、纺织这四大行业为主,占整个乡镇企业出口产品的57.2%,同比仅降0.7个百分点;(2)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纺织业出口产品比重明显下降,工艺品出口产品比重相应略有上升;(3)代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械、 化工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出口产品行业结构表
表1(单位:亿元)
出口1998年出口产品交货值 1997年出口产品交货值
产品
绝对值
比重(%)绝对值比重(%)
合计6853.6 100 6826.4 100
化工 346.35.05366.15.36
机械 518.17.56506.57.42
矿产 286.14.17273.04.00
轻工1476.7
21.55
1462.3
21.42
食品 425.36.21439.96.44
土产 112.91.65 91.31.34
畜产 162.02.36171.22.51
纺织 657.69.59756.6
11.07
丝织 113.41.65111.21.63
服装1119.7
16.341134.5
16.62
工 艺 品 668.59.75601.88.82
其它 967.0
14.11912.6
13.37
(四)与外商、港澳台商合资合作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略有提高。1998年,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骨干乡镇企业。
表2 合资合作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对比表
营业收入 增加值率 营业收入利润率 人均增加值
人均利润
1998年23.56% 4.88% 3.02万元6262.7元
1997年23.12% 4.84% 2.90万元6069.5元
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8 年与外商合资合作乡镇企业的四项经济效益指标同1997年相比均有所提高。可见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形势发生变化,但由于国家适时地采取了诸如提高出口退税等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措施,加之与外商合资合作的乡镇企业拥有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和市场较畅销的产品等优势,在整个国际、国内市场相对疲软,国内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有所下滑的大背景下,仍取得了经济效益略有提高的好成绩。
经过多年的国际市场洗礼,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管理水平较高、拥有知名品牌、附加值较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骨干乡镇企业。1998年出口产品交货值100 万元以上的外向型乡镇企业46656家,实现跨国经营在境外办企业的5446家, 涌现出如广东科龙、美的、江苏丹徒鳗业、浙江的雅戈尔等一批出口产品交货值超亿元的大型外向型骨干乡镇企业。
二、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998年,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发展的总的形势与整个国家的出口形势基本保持一致,总的趋势是向上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更加严峻的出口形势和激烈变化的国际市场,全国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以逐步解决,实现外向型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营规模过小,同类企业竞争残酷,抵御国际市场风浪能力弱。目前,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尽管经过多年发展,不断壮大,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司比,经营规模明显偏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过低,加之国内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过度竞争,不仅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损害了外向型乡镇企业的根本利益,面对实力强大的外国同类企业激烈竞争,明显处于劣势。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应加速同类出口企业的重组,培植起大型外向型乡镇企业集团,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出口产品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不高。在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出口的产品中,档次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所谓“三高”产品较少,轻工、服装、工艺品、纺织等行业的产品仍占重要地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进入这些行业进行生产的门槛相对较低,使得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的出口产品,在价格上已丧失其优势。因此,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在积极扩大机电产品、名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档次、改进包装装潢,增加出口效益。
(三)出口产品单一,销售市场范围狭窄。由于大部分外向型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小,出口产品单一,多为中低档产品,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国际市场需求,加之只出口少数几个国家。一旦这些国家的市场发生变化,外向型乡镇企业的产品出口必然受阻。因此,全国外向型乡镇企业应继续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继续保持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国家、地区市场;在保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开发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系列出口产品,依靠出口厂家、产品品牌的影响,带动系列产品的出口,以满足国际市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外向型乡镇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外向型乡镇企业要进一步认清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形势,既要正视困难,知难而进,迎接挑战,又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标签:国际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