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来
身份证号码:362132197XXXX50093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水利工程建设,也因水利工程技术的提升,在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上获得很大的提高。目前,很多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工程的技术含量。因此,深入研究水利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主要施工方法,具有十分深远而现实的意义。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特点;施工方法
1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1.1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流进行控制
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江河区域,在施工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水流控制,以免流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在水利工程施工时,还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水利工程地基的稳固性,提高地基施工质量,以免返工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了防止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负面影响,相关人员要提出解决措施对水流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施工设施不被水流冲刷,可以正常投入使用。还要特别注意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承压,以及耐磨的处理,使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水利事业发展的稳步前进。
1.2要应对气候的变化
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性,其施工过程是在室外进行的,属于露天工程,所以会受到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要制定好方案预防气候变化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由于地基一直处于水中,所以要高度重视地基的施工,根据实际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对地基进行处理,有效实现水利工程的不同功能。
1.3对于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水利工程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关键性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其他建筑性工程来说,水利工程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大多建设在江河区域,投资成本大,施工时间长,其工程质量关系着下游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国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其有着严格的要求。大多数水利工程的地质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崎岖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新型的机械设备,提升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为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机械条件。
2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2.1土方工程
作为水利工程的基础,土方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土方工程的质量,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具体体现在工程的强度和密实度要求上,要求土方工程应具有很好的防渗性和稳定性,而且对堤坝的沉降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较多,主要有水中填土式、定向爆破式等,这其中以干填碾压式应用得最为普遍。土方工程的工序较为繁复、作业面狭窄,涉及到很多工种,使用的机械设备也很多,因此应控制好水利工程施工的工序,提高工程质量。
2.2水坠坝工程
与采用碾压方式修筑的土坝不同的是,水坠坝是利用水力冲刷作用修筑而成的。水坠坝尤其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所需的工程成本较低,施工周期较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保证冲刷用水的充足,是进行水坠坝施工前重要的准备工作。所需的水量同坝体充填的总土方量大致相等。水坠坝坝体的充填方式较多,如两岸交替充填、一岸冲填,以及畦冲填等,在选择时,必须注意满足充填的要点,确保均匀,做好排水。深层排水和表层排水是水坠坝的两种主要排水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坝工程
混凝土坝有其适用的范围,即适用于库容量较大的工程。堤坝由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或者直接采用混凝土浇注、碾压而成。混凝土大坝修筑以及地基的开挖处理是混凝土坝工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序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水流的控制、地基挖掘与处理、大坝修筑、配套金属结构的安装等等。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在水利工程中同样如此。裂缝通常出现在坝体和基础部分,在大坝修筑结束后逐渐出现。分析其原因可知,周围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混凝土拌合不均、坝体结构设计不合理,以及基础部门施工质量较差导致的不均匀沉降,这些都是引发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然而,混凝土的变形和对变形的约束作用,才是导致裂缝出现的根本原因。深层内部裂缝、贯穿裂缝和表面裂缝,这是按照裂缝深度和部位不同而分类的。而裂缝的产生机理主要包括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干缩过快等。裂缝对于混凝土坝的稳定性和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积极采取降低水化热温度升高、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方式,减少裂缝的出现,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
3水利工程技术施工
3.1混凝土施工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它的开展是离不开混凝土的。与之相关的施工工作非常繁琐,具体包括施工前期的材料准备活动、拌和、输送、浇筑和后续的养护等。在最初准备的过程中要确保配比得当,要将材料分别放置,防止性能受到影响。同时在拌和的过程中还要确保时间精准,确保不会存在离析问题。在材料输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内容。在输送材料的车辆上面涂抹隔离物质,避免其粘结到一起,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规定组织车辆,避免输送过程中材料分层。
浇筑工作同样不容小觑。浇筑工序是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在浇筑时要先做好前期活动,然后入仓平铺,最后振捣,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厚度适中。接下来具体阐述浇筑准备内容。第一,处理基面,比如过渡层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基础性质设置过渡层。第二,处理施工缝。在应力高度聚集的区域不需要该项设置,此时需要总体浇筑。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忽略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很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只有积极养护才可以确保混凝土工程品质良好,才能够保证水利项目牢固。
3.2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特殊地基有岩基、砂砾石地基、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等。接下来具体阐述软基处理措施。众所周知,软基本身的土质较为松软,受力能力较低,因此处理的重点就是要增加它们的受力水平。对此我们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第一,换土。顾名思义,换土指的是把软土替换为受力能力更强一些的土。第二,在软基中打桩,通过桩体提升软基的受力能力。第三,排水。借助释放地下水,提升地基的稳定能力。第四,挤实法。第五,高压喷射灌浆法等。特朗斯康谷仓为加拿大建筑物,它的基础为混凝土筏板基础,在建成后发生倾斜,倾斜角度达27°。通过分析可知主要原因在于在施工之前没有认真检测土体,以至于后续工作中软基受力能力太差,无法支撑上方结构,最终导致沉降现象出现。对此只能够借助388个50t千斤顶来处理。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各行业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水利工程作为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是其质量的保障,是水利工程施工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不同功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以此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用新技术及新方法是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积极研究新的施工技术,勇于创新,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施工设施,为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水利堤防加固工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17).
[2]张爱疆.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风,2010(19).
[3]许百立,朱伯芳,陈明致,等.中国水利水电技术发展与成就[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论文作者:冯春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论文; 裂缝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