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_审计风险论文

审计项目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_审计风险论文

合理构建审计项目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体系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项目成本分析。审计机关在审计一个项目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因此也要考虑审计成本,实现审计项目成本效益最大化,这里就需要对审计成本进行分析。

1.审计机关审计项目成本。审计项目成本是指审计机关在项目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支出。包括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时间等,以审计项目(包括审计调查)为归集对象的货币表现。按照完全成本法,一个具体审计项目的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分摊的间接成本。审计项目直接成本就是能直接算进项目成本里去的成本。按成本构成的不同,它主要表现为项目执行单位的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查、现场审计的外勤审计成本和为该项目进行非现场工作的内勤审计成本。项目成本中分摊的间接成本就是间接为审计项目服务而产生的成本。

2.影响因素及分析。

(1)不确定因素对审计成本的影响。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审计项目质量和时间进度,在审计准备阶段应予以考虑。在审计工作中,可以通过分析影响直接成本的各种主要因素,选择采取多种方式降低直接成本。正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方案时,除正常的审计成本外,还应考虑不确定因素影响而追加的成本。由于不确定因素种类的不同,追加的审计成本难于准确量化,在正常的审计计划中应根据审计项目大小预留3-15天的工作日作为机动。

(2)人力资源因素对审计成本的影响。在审计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在确定审计项目成本时,审计人员数量和审计天数是关键因素。审计人员表现为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从数量上讲,一个审计项目所需人员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数量,其对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影响的边际效用为零。但在这一个数量限度内,人数越多,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就会越少;反之越长。所以审计人员的增加在一定数量内,会减少审计项目整体所用时间,假定人员的分工合作是正常高效率的,那么因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会大于追加审计人员所增加的成本;但超过这一定点,随着审计人员的增加,审计人员的整体效率降低,造成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开始逐渐小于审计人员增加带来的成本。

从审计人员质量来讲,主要表现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业务知识主要包括审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所审计事项的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等。业务技能主要是指上述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表现为专业判断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经验)、计算机审计能力。专业判断水平综合体现了一个审计人员所占用的业务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它是审计人员质量中权重最大的一个指标。从本文角度来讲,审计项目在传统手工审计方式下的管理与在现代计算机审计方式下的管理不可同日而语。现代计算机审计从总体把握、模型分析两方面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从而为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奠定了基础。

3.拓展审计项目成本控制的路径。传统的审计项目成本控制均以直接成本节约为指导思想,试图降低既定的审计成本,其逻辑起点与方法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成本控制观念。随着审计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审计项目成本的内涵更加宽泛,它不仅包括直接成本,而且应包括或有成本、相对成本和社会成本。

审计人员不应紧盯着口袋中的成本,应不断拓展新的增值审计业务领域,树立相对成本理念。必须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增值审计业务,降低审计项目的相对成本,避免审计项目的或有成本,控制行业社会成本的全面审计项目成本,发挥审计声誉机制的作用。

(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衡量审计项目质量的终极标准和核心标准是审计目标,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也在逐渐地向多元化、规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审计准则对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审计质量合格与否的衡量标准是审计准则。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这也是政府审计部门和民间审计机构共同致力于发展和完善的方向。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由审计署于2000年发布施行,共六章四十七条。我国最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准则》于2006年由财政部批准发布施行,共48项,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审计准则体系修订和完善,为我们评判审计项目质量提供了一个基本控制标准。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和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准则》中的审计风险准则包括:《审计准则第110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审计准则第1221号—审计重要性》、《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这些准则对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具体审计程序中的运用作出了详细的规范。

我国现行准则的修订,审计实务流程也随之改进。新的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推动了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相对于财政部新出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基本准则》,国家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在审计理念上相对滞后。新审计准则的推行将促进证监会、政府审计署等相关机构积极投入到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去。审计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和完善,将对提高我国的审计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坚强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2.社会期望对审计项目质量的监督。在审计发展过程中,审计职业界与职业界外部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统一性是相对的。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原有的审计目标与社会公众的需求又会变得不统一,即产生了审计期望差。所以,审计职业界只有将社会的期望作为自己审计活动质量衡量标准的内容之一,才能及时缩小审计职业界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差,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审计目标进行相应的变化,以求得新的更高层次上的统一。

要想缩小审计期望差,有两个途径:一是求得社会公众对自己审计能力及可发挥作用的理解。另一是以社会公众的期望要求去提高审计质量,改进审计程序和方法,以更好地迎合社会公众对审计信息的期望。事实表明,审计能够在一定期望差距的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这两方面努力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加剧,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水平也随之变化。近年来,随着审计公告制度的推行,维护了公民的部分知情权,矫正了社会公众对审计职责的认识偏差,审计的社会公信力也逐年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审计功能被夸大,审计部门被误解为对违规部门惩治处理,彻底消除干部腐败的权力机构。与此同时,全社会对审计的期望空前的高涨。但是审计的功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发现问题和揭露弊端,仅仅是一种“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担保。李金华审计长说:审计公告是一把“双刃剑”,在把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公之于众的同时,也把自身的审计工作情况公开,在被审单位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审计行政权力的行使也受到监督。为防范审计公告风险,各级审计机关应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3.审计人员自律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法规制度和社会期望是从审计界外部去要求和看待审计质量的,对审计活动的质量起到了规律性的作用,但只有他律作用下的审计活动是消极的、被动的,所体现的审计质量也是低层次的。要使审计质量能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自律作用,建立各种审计职业标准的过程就是审计界为控制审计质量的进行自律的具体表现。

审计职业道德准则是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从审计人员的荣誉感、正直感、良心等社会意识形态概念角度去要求审计人员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社会道德标准。通常由审计职业界制订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以及保证实施的措施,以便审计行业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增加社会公众对其专业服务质量的信心和维护职业声誉,使得审计行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让职业界外部更容易地去评价审计服务质量。因此,可以说审计的职业道德标准为社会公众从道德标准上去衡量审计行为质量提供了依据。

审计人员应进行自我审视,深入思考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情况下对审计本质、目标、职能、作用、责任等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审计质量的新要求,从而实现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发展。

综上所述,把审计项目质量放入整个社会系统,从动态的角度对审计项目质量加以控制:审计准则是从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来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社会公众通过信息需求与审计目标的逐步统一实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审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行为是否符合审计的职业道德标准,即从审计人员自律的角度来衡量审计项目质量的。因此,有效控制审计项目质量,应该以审计目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互动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即法规制度(基本控制水平)、行业自律(现实控制水平)和社会期望(最高控制水平)。

(三)审计项目风险管理。

1.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对风险较大的环节或区域实施重点审计,提高效率保证效果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提高效率并降低审计风险。

由于审计风险的出现,审计职业界想方设法降低审计风险,研究审计风险模型,探讨并不断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方法,可以说,风险导向审计的起源动因之一是为了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尤其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与重大错报风险联系起来,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克服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缺乏全面性的风险而导致的审计风险,其逻辑推理是:要想控制审计风险,就必须了解重大错报风险,而要准确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就必须了解被审单位,在现代经济中,仅了解被审单位的内部风险是不够的,其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等战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也均有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带动了审计的跨国界发展。我国审计准则从一开始就是借鉴国际惯例,并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风险导向审计不是制度基础审计之外的一种方法,而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为立足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审计项目风险管理。从系统和过程的角度来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活动,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等环节构成。国家审计的外部因素对审计风险产生有重大影响,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还取决于审计机关内部。

(1)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识别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以审计风险为中心,有意识地建立审计风险管理制度,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审计职业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估测和控制技术的选择才有实际意义,才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审计的风险控制水平。

(2)风险识别任务。一是明确审计活动中存在什么风险;二是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因此,审计风险识别就是在各种风险发生之前对这些风险的类型及发生的原因做出客观判断,以便实现对风险的估测、评价和处理。

(3)风险识别途径。对于常见的和历史上发生过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凭借过去的经验和风险知识便可识别。但对于新的,潜在的风险,必须按照一定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识别。事实上,在提供鉴证服务的同时,审计人员就已经承担了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会转换为负债或损失。因此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审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审计风险识别的途径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利用外界的风险信息、资料识别风险;二是依靠审计机关的力量,根据审计客体的特性识别风险。风险因素分析是审计风险识别的基础,外部因素的存在使审计风险不可避免和难以消除;内部因素的存在又增大了审计风险,诱发了审计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4)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识别的技术和工具主要有检查表、流程图、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SWOT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工作结构分解法。具体到审计项目,比较适用的有SWOT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工作结构分解法。

(5)审计项目风险评估是在审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和责任的大小、审计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等问题进行界定。它实质上就是测量对审计产品和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活动影响的大小。审计风险在不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大小之分的,审计人员可针对审计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情况,对某些审计事项的审计风险大小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估计和测试,以确定合理水平的审计风险,尽量避免和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

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可以根据足够的审计档案历史资料数据,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未来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的程度,也可以利用有限的信息,由审计人员根据个人的判断,对风险和损失进行估价。审计风险评估常用的方法有概率统计法、风险损失模拟法等。通过风险评估,对照公认标准,确定审计风险是否超出可接受的范围,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以及如何进行处理。在这里,运用公认标准对审计风险进行衡量是审计风险评价的关键。另外,从经济角度考虑,不可能要求消除所有的风险因素,而只要求把风险降低到一定程度即可。因而,审计风险评价也必须考虑成本效益。

标签:;  ;  ;  ;  ;  ;  ;  ;  ;  ;  ;  ;  ;  ;  

审计项目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_审计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