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 新沂 221400)
【摘要】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2017年7月—2018年5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62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之后比较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并比较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和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型钠尿肽前体(PR0-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关键词】 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247-02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变,患冠心病的病人也在逐年增加,并且我国对该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较低[1]。冠心病发展期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是冠心病的严重阶段。现研究在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参与研究与治疗的是我院经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62例老年病人,都是在2017年7月—2018年5月这段期间入住我院的。两组治疗方法中女性为27例,男性为3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55~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6.0)岁;患病时间在个1个月~5个月间,平均为(3±2.6)月;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在56~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8.0)岁;患病时间在1月~6月之间,平均为(4±3.7)年;将以上病人自由组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通过比较,两组患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经我院医生确诊患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2)在阅读同意书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并签写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1)患者关于本次治疗所使用的方法不能够承受的。(2)患者自身患有其他的疾病影响本次治疗需要测量的相关指标的。(3)患者不符合疾病确诊规范的。
1.2 方法
观察组:该组的27例患者采用介入治疗。(1)术前抗凝:本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周开始抗凝治疗,每天服用0.1g阿司匹林肠溶片及75mg的氯吡格雷。(2)心衰药物治疗: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日一次,贝那普利5mg每日一次,根据病情调整剂量。(3)术前调脂:指导患者饮食的同时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服用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4)利尿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如有需要可采用利尿药进行利尿,如氢氯噻嗪片、托拉塞米、速尿、螺内酯等常用药物,可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5)介入治疗:根据病变选择合适的支架,手术时先使用PTCA扩张冠状动脉的狭窄区域,放入支架时保证支架贴壁良好。(6)术后治疗:术后需规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
对照组:治疗方法除介入治疗外,其他治疗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B型钠尿肽前体(PR0-BNP)含量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中的B型钠尿肽前体(PR0-BNP)含量,(PR0-BNP)>500以上为心力衰竭阳性结果。
1.3.2疗效评定指标
显著:患者在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明显,心输出率明显增加,身体各项指标快速改善。
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冠状动脉再灌注,心输出率增加,身体各项指标逐渐改善。
无效:患者在治疗后无明显冠状动脉再灌注,心输出率无明显变化,身体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表示。两组资料都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B型钠尿肽前体(PR0-BNP)含量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型钠尿肽前体(PR0-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型钠尿肽前体(PR0-BNP)含量情况(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a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心脏肌肉组织因为本身特性对缺血敏感度较其他组织高,一般在缺血六分钟后即可形成肌肉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恶化而发生的、心肌供血缺乏而形成心肌组织缺氧甚至出现损害的疾病,临床心内科较为多见且患者临床结果较为严峻[2-3]。晚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后期引发的并发症不只使患者本身接受极大苦楚,同时也为亲属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在临床上面该病的治疗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脏以及维持其功能。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患者的冠状动脉堵塞程度进一步的扩大。(2)减少患者体内心肌缺血的范围。(3)积极对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治疗,使患者在治疗之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4]。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设备的介导下准确找到病变部位并通过一系列操作进行堵塞部位疏通的微创手术方法,可促进心肌血液灌注,改变肌肉组织的血流量,同时可以保护肌肉纤维,保护肌肉的正常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出现严重力衰竭情况后,心肌因为组织损伤而血液中的PR0-BNP急剧上升,而介入可以促进血管再通,使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减轻,故可能减轻患者血清中PR0-BNP的含量,减轻心力衰竭症状。
本次即研究了在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经过临床研究与对比后,发现介入治疗后可以显著降低血清PR0-BNP的表达的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这说明介入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酒哲.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1.
[2]苑淑丽,仲昭睿,孙月玲,等.探讨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介入治疗对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
[3]仲崇莉,刘雯欣.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介入治疗后对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13).
[4]师志芳,李立鹏,代蜻,等.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运重建后血浆BNP及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5):448-451.
[5]向科林,贾朋伟.廖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嗦对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7):826-827.
[6]何艳丽.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炎性因子及BNP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7):757-759.
[7]陈泽洪,谢光福,陈秋通,等.酚妥拉明与硝普钠急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差异[J].黑龙江医药,2017,30(1):85-87.
论文作者:杨庆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冠心病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