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论文_钟海鹏

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论文_钟海鹏

惠州市三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进入持续发展阶段,水工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成分,也获得良好的发展时机。项目施工管理部门作为工程项目的指导部门,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需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下面,本文从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出发,总结施工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行业成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工建筑占据建筑行业主要地位,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上意义重大。另外,随着水工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建筑规模的扩大,对工程项目提出更高要求,故强化项目施工管理非常重要[1]。

1、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

1.1工程管理模式问题

当前,水工建筑工程管理最为常见的问题是管理模式不合理。我国的水工建筑工程历史悠久,在为水工建筑工程良好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因传统管理模式的存在限制着未来发展。从另一方面看,水工建筑行业工作模式为上级下发命令,下级照做,再加上行政手段的频繁使用,制约着科学、合理管理方式的发展。另外,水工建筑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各种小型问题,虽单个不严重,集中起来仍影响着管理模式,比如:未合理制定施工工期,施工原材料采购不灵活等,均从某种程度上影响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1.2施工体制保障问题

从当前情况看,水工建筑行业并未得到很好发展,发生原因是制度不完善,导致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所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允许的,即便是和自身工作无关的行为,但长时间在宽松的环境中工作会降低安全意识,使其产生极具危险的动作,不但会危害自身健康,还会危及其他施工人员生命。因此,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施工行为,以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质量[2]。

1.3经济效益问题

水工建筑施工的基本职责是管理施工计划,而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节约施工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并且,还要求在落实到底工程设计理念,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早竣工,以节约更多资源、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的。一般来讲,水工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管理水平关系密切,要想满足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必须按照施工计划合理施工,而施工计划的实施又和工程管理水平相关,相对较高的管理水平除能影响施工计划的实施效果外,还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现阶段的水工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底价不高的现象,间接对管理人员工作素质、专业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因为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带动工程施工,提高经济效益[3]。

2、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策略

2.1提高施工管理重视度

水工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部门要想更好发挥自身作用来推动项目水工建筑行业发展,管理人员需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并借助各种手段进行管理。比如: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招聘专业的管理人员,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对工作人员重视,适当提高管理人员薪酬,从而留住更多优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同时,还需培养管理人员的思维能力,落实新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市场动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式,营造一种重视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氛围,提高项目管理部门地位。

2.2完善施工安全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的水工建筑行业并未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这对于工程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应将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提到工作日程上,管理部门也需参照相关标准,便于规范工作行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预防安全隐患。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管理,不能因为自身利益放宽限制,减轻处罚力度,预防因小型事件引发的严重后果[4]。同时,还需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保证水工建筑工程顺利竣工。

2.3创新管理机制

当相对传统的管理机制不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时,应果断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不被市场淘汰的情况下,更好适应市场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的创新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扩大经营范围意义重大,因此,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机制,当然,该管理机制的创新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管理机制,而是在传统管理机制上产生的,通过对传统管理机制中不符合现代制度、分配方式的调整,获得尊重市场变化的管理机制,而不是将水工建筑工程的未来发展局限于框架中,从而为企业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另外,还需建立决策机制,这样不但能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还能保证决策的公开、透明,预防市场风险[5];施工管理中,强化工程质量建设的改善,将其纳入建筑市场中,找寻合理、有效的方式改革工程管理体制,区分管理和施工;重视施工硬性指标,保证工程的灵活性。与此同时,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市场经济、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2.4创新管理技术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保证项目管理质量的基础,只有将新型技术、新型设备用于施工管理中,才能全面改进传统的管理、生产和经营方式,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市场竞争力。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良好技术的帮助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施工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故而,管理部门需根据自身情况,从各种角度、各种途径创新管理技术,保证每位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此外,还应创新组织机构。水工建筑工程不仅占据建筑行业较大比例,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6]。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工程施工管理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将项目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当成项目管理工作,这对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部门来讲,都存在混乱性,降低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需创新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比如:延伸施工管理空间、主体,从多个角度明确双方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双方均将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为目标,科学管理工程,提升管理质量。

3、小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水工建筑规模、总量不断增加,对提高建筑行业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发展意义重大。施工管理作为水工建筑企业的重要成分,管理工作效率和工程施工质量、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密切,故提高水工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水工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分析发现,管理模式、经济效益、体制保障是主要的管理问题,降低工程管理质量。因此,需提高对水工建筑工程管理重视度,完善施工安全保障机制,创新管理技术、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以在规避施工管理问题的同时,提高水工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骄.对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16,13(21):302-302.

[2]黄振华.浅析水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技风,2014,22(7):174-174.

[3]何群芳.浅析水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J].大科技,2015,33(23):113-114.

[4]李语录,赵宝峰.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14):2727-2727.

[5]刘俊.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22):2952-2952.

[6]何国华.浅析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22):182.

论文作者:钟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水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论文_钟海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