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金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筋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只有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通过近年来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用来看,主要分为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模板工程,这三大部分都与整个建筑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的组成及制作要求
钢绞线:建筑工程一般会采用无粘结钢铰线,即钢绞线包塑采用专用防腐油脂涂料层和外包层,其质量要求符合JG3006-93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标准的规定。
无粘结筋制作:下料长度的正确与否是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的关键。下料长度可采用计算的方法求出。计算公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结构长度;第二部分为外露工作长度,此部分由锚固形式、张拉方式与千斤顶型号决定。
下料长度=构件内长度+千斤顶工作长度+锚具厚度
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在加工厂完成,不需现场提供下料场地及下料所用的电源。
(2)钢筋的涂包成型
涂包成型工艺可以采用手工操作完成,内涂刷防腐沥青或防腐油脂,外包塑料布,也可以在缠纸机上连续作业,完成编束、涂油、镦头、缠塑料布和切断等工序。挤压涂料工艺主要是钢丝通过涂油装置涂油,涂油钢丝束通过塑料挤压机涂刷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薄膜,再经冷却筒模成型塑料套管,此法涂包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是整个预应力施工的关键,它将最终决定构件中预应力值的大校张拉前要提供混凝土试验报告,达到拆模要求后,将水泥砂浆清理干净,安装好锚板以备张拉。无粘结筋采用YDC2240Q前千斤顶单根张拉。本工程拟投入以下主要张拉设备:电动油泵(ZB42500)1台;前卡式千斤顶(YDC2240Q)1台。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对千斤顶与油表在有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万能机上按主动态(即和张拉工作状态一致)方式进行配套标定。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放
无粘结预应力筋成型后,及时检查成品的数量、规格,无误后方可分类堆放,准备铺筋。铺放时要按编号对号入座,搁置在支架上,并严格按设计位置铺放,弧形部分弯曲自然,避免局部小弯,预应力筋穿过张拉端螺旋筋、锚垫板及模板,在模板的长度不宜少于300mm,并应注意在埋件内300mm一段的无粘结筋应与埋件面垂直。无粘结筋铺放完成后安装张拉洞口穴模,并检查无粘结筋的编号、破损、位置和外露长度等,经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部门对预应力筋铺放进行隐蔽验收。
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为混凝土的浇筑做好基矗建筑工程单层面积较大,施工时必须配备足够的支撑及脚手架,模板及支撑应考虑能承受结构自身和施工荷载,要求支撑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应力梁底模及模支撑在张拉前不得松张,底模及支撑必须待预应力筋张拉结束后方可拆除,支撑的拆除应从跨中向两边对称。端模制作:位于张拉端头模板采用木模,要在预应力筋布置完备后封闭。根据施工图的预应力筋相应位置在木模上打孔,安装模板时其圆孔应与预应力筋伸出位置相对应。
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工程
对于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工程来说,其主要施工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在无粘结预应力筋混凝土工程中,在浇筑前应对预应力筋的铺放进行验收,同时要对浇筑的机械、材料等进行严格的检查,例如检查承压板和螺旋筋是否符合混凝土浇筑的要求,另外,预应力筋在铺放等过程中可能更会出现外皮破损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先对其进行修补,然后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务必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在实际浇筑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卸料环节,不得将混凝土集中卸料,会造成预应力筋出现移位的情况。振捣时,应选择专业的振捣机械,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筋密集部位中的主端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尽量不要选用震动棒机械进行,避免对预应力筋造成破损。当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养护工作的重视,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度,选择草帘等进行铺盖,减少混凝土水分的蒸发,避免裂缝病害的出现。
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质量控制
1、制作及安装的质量控制
在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作及安装中,要严格重视其质量的控制,在制作环节中应该将固定端挤压锚预应力筋外端应露出挤压套筒1~5mm,同时要对预应力筋的水平间距以及数量等进行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对于预应力筋的控制点来说,在竖向上其偏差可以在±5mm之间,而水平的偏差应该保持在±30mm之间,同时应使预应力筋的线形保持平顺;在预应力筋的安装中,应该严格检查预应力筋定位是否准确,同时对于预应力筋绑扎点的牢固性进行检查,以免在后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中出现移位等情况发生。
2、张拉及封锚的保护措施
首先,张拉前应检查张拉机具和仪表的标定资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张拉设备的标定期不能超过半年,且当张拉设备出现反常现象或千斤顶检修后,应重新标定。其次,不但要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外,还要检查张拉端处混凝土有无蜂窝、麻面、裂缝等现象,若有必须进行修补。再次,张拉预应力筋时以张拉力控制为主,同时应校验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的相对偏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超过时应停止张拉并查明原因。
结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技术综合了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的优点,不仅可以降低建筑高低以减轻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而且能够使建筑物平面布置更加灵活,最大限度满足建筑物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施工工艺正逐步趋于成熟,未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逄博.浅谈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J].中国科技纵横,2012(13):109.
[2]贾晓武.浅谈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4).
论文作者:郭长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千斤顶论文; 工程论文; 长度论文; 涂油论文; 模板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