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建工作中园林道路设计问题的探讨论文_袁祖响

基于城建工作中园林道路设计问题的探讨论文_袁祖响

河南埃德莫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7000

摘要:道路在园林景观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园林和景点之间的紧密程度。该文主要在城建工作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园林道路设计工作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园林设计工作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城建工作;园林道路;设计现状;完善方案

园林道路设计工作的落实并不理想,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投资人员的相关需求落实设计工作,还应该尽量满足园林道路设计工作的相关准则。该文首先论述了城建工作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道路设计方案,希望能提升设计工作质量。

1城建工作的相关概念论述

第一,城市建设工作需要提前制定好合理的计划方案。城市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重心,又是进行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一个具有很高战略意义的工作,所以必须先进行科学的规划。第二,城市建设的着力点是环境建设。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要相辅相成,所以我们要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城市建设的同时,还要对环境进行建设。第三,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进行城市建设时,不要单单从发展的要求出发,还要考虑整个地区的经济、环境状况等,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并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2城建工作的相关要求及建议

第一,城建工作应该落实功能分区的任务。公园里面的各种景区的功能都不同,大都是借助地形、建筑、植物或者道路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第二,组织交通。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第三,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城建工作基础上的园林道路设计的相关建议如下所示:第一,认真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各项工作,科学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第二,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第三,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3园林道路的自身作用

在不同的景点之间,园林道路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此外还能让游客更好的了解园林景区。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中的各个景点及景区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景区之间还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园林道路设计可以有效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对景观进行划分,使得园林中的各个景观层次分明,且可以对游客起到引导作用,方便游客在园林中观赏景点。此外,园林设计通常会注重整体的观赏性,而园林道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展现出园林的曲线美。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道路时应注意道路的可观赏性。

4园林道路的相关设计准则

第一,园林道路的设计工作需要遵循灵活性准则。也就是说,园林道路的设计工作一定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设计方向要参照景观的走向,许多园林道路都是环形,或者从园林中心放射出去的,如此设计就使道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使游客进行园林观赏时极其便利。第二,实用性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园林道路的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使游客可以更好的进行园林观赏,所以,道路设计要以人为本,体现出实用性。第三,因地制宜原则。园林的风格因地方而异,几乎都是和当地的文化有关。所以,在园林道路设计时,也要考虑当地的文化,进而使设计的道路同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增加了园林的可观赏性。

风景园林道路与普通的城市道路存在较大的差异,二者的布局方式也各不相同。园林绿地的道路大都是比较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面积有限的绿化地中,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这就需要合理的规划园路的尺度和密度。园路可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在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可设过路亭、坐凳、椅子等,在园路外延边界设置小广场等,这样宽狭变化,曲直相济,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人流密度客观上反映出路的需求度,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则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不仅如此,当前的园林绿地工作人员还应该设计一些活动场地,传统园林的建设工作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游玩观赏需求,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和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需要设计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5园林道路设计中设计现状及优化方案

当前的园林道路设计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其设计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第一,无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园林道路设计。由于园林道路设计受到许多客观因素限制,使得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个人主观意愿为主的情况,无法因地制宜进行道路设计,导致目前的大部分园林道路设计类型千篇一律,无法满足设计多元化的要求。第二,设计出的园林道路经常出现断头、回头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设计师在设计园林道路时经常会出现回头、断头的现象,使得园林道路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破坏了园林的格局,同时也降低园林的可观赏性。因此相关设计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状况,从而保证园林整体的美观。第三,设计道路的数量不科学。针对面积较大的园林,应适当增加道路的数量,避免“面积大、道路少”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道路无法充分发挥职能,游客无法深入园林内部,无法观赏到园林深处的景观;而对于面积较小的园林,应注意不要出现“面积小、道路多”这种情况,这种设计会严重影响到园林整体的可观赏性,无法吸引游客。第四,园林道路设计的交叉口不合理。若是在设计过程中无法科学规划园林道路的交叉口,将会为园林的整体可观赏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游客为求便利选择走捷径,例如穿过绿化带,严重损害了园林现有的绿化环境。

结合上文中的相关阐述不难看出,设计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以下准则落实园林道路设计工作:第一,灵活性原则。设计师在设计园林道路时应根据景观的走向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灵活性,从而为游客参观景观提供便利。第二,实用性原则。园林道路设计的本质是为了让游客可以更好的在园林内进行观赏,因此,道路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并充分体现出实用性。第三,因地制宜原则。设计人员应根据园林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同时应将当地的文化与特色充分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中,使得道路与景观可以融为一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园林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张方强,贾银辉,等.基于城建工作中园林道路设计问题的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6(11):39.

[2]周红勇.浅议城市园林道路景观带的规划设计问题[J].价值工程,2011,30(1):89.

[3]罗鹏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问题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2(7):110~111.

论文作者:袁祖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基于城建工作中园林道路设计问题的探讨论文_袁祖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