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乎黄金时代的好人?中国电影的首都霸权_满城尽带黄金甲论文

谁在乎黄金时代的好人?中国电影的首都霸权_满城尽带黄金甲论文

黄金年代,谁还会关注好人?——中国电影的资本“霸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论文,中国电影论文,谁还论文,好人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铺天盖地的票房与口碑

假如说《英雄》败笔是“形式大于内容”,《十面埋伏》的败笔是“形式谋杀内容”,那么《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败笔则是“形式谋杀人性。”

不管愿不愿意,大片每时每刻都围绕着我们,压迫着我们。只要你眼不瞎耳不聋,《满城尽带黄金甲》就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语境中,你要是不去看《满城尽带黄金甲》,你肯定会在与朋友聚会时失去“话语权”甚至遭到别人的讽刺。因此,很多人都被迫去看。而看完后免不了失望、惊呼上当!这当然也不是头一次。事实上,从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的《无极》到冯小刚的《夜宴》,无一不患有“题材单一、内容空洞、原创力缺乏”等国产大片“综合症”,最终让观众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中国商业大片怎么了?

本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制片人张伟平还想通过《满城尽带黄金甲》改变中国大片票房不错,口碑不好的怪现象,拯救商业大片的口碑危机。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不管怎样,集合了张艺谋、巩俐、周润发等华语界重量级影人,投资达3.6亿元的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成为2006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甚至创造中国电影新的票房纪录,似乎没有什么悬念。张伟平则自信地向媒体表示,该片国内票房将突破3亿元人民币。这种自信并非“无源之水”。来自新画面公司的统计显示,从2006年12月14日至17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首周末票房已达9600万元,这个数字是《夜宴》的1.7倍,是《无极》的1.3倍。北京新影联院线的发言人高军认为,以其票房上升势头,《满城尽带黄金甲》很有可能突破《泰坦尼克号》所保持的3.5亿元的中国电影票房纪录。

与此同时,对《满城尽带黄金甲》质疑和指责的声音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是恶评如潮。

又一次票房与口碑的巨大反差。

事实上,对从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的评价也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甚至“两极分化”。在点映之初,总有一些重量级专家撰文,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影片竭尽称赞之能事。再有,就是一部分娱记的无节制的吹捧。如《满城尽带黄金甲》点映之初就有这样的报道:记者对观看过影片的十几家媒体进行随机采访,几乎众口认为这是张艺谋三部古装片中最出色的一部——一部与《英雄》、《十面埋伏》很不同的张艺谋“武侠”片,故事情节更加通俗流畅,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语言对白更加浅显易懂,戏剧矛盾更加紧凑逼人,可以说这是老谋子最“好莱坞”的一部大片,相信也会成为后来者效仿的对象。于是乎,人们就被“忽悠”进了电影院,而且是花了大价钱。因此,当人们走出电影院,失望的就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某些专业人士的“职业水准”以及娱记的无节制的吹捧。这样,对这些商业大片的质疑与批评就带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诸如“《英雄》单薄得像一张纸,《无极》玄乎得像一场梦,《夜宴》俗气得像一顿晚饭”。诸如“假如说《英雄》败笔是‘形式大于内容’,《十面埋伏》的败笔是‘形式谋杀内容’,那么《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败笔则是形式谋杀人性”等等。

吹捧固然不妥,疯狂批评同样不足取。面对商业大片的市场疯狂及恶评如潮,我们更需要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

众所周知,商业大片是电影产业充分发展后的产物,而非任何人的个人意志所决定。1994年11月12日,首部进口分账影片《亡命天涯》风靡全国。从那时起,“狼来了”就是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与好莱坞大片展开博弈并实现“与狼共舞”,则是中国电影及中国电影人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面对入世后好莱坞大片可能对中国电影产生的毁灭性冲击,中国影人提出“以票房拯救中国电影工业”的思路。

2002年,张艺谋执导了中国本土电影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国内票房成绩达2.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大奇迹。2004年,张艺谋再接再厉,执导第二部商业大片《十面埋伏》,创下1.5亿元人民币的国内票房佳绩。2005年,拔得票房头筹的是陈凯歌执导的《无极》,投资高达3500万美元,国内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2006年,以每年一部贺岁片起家的导演冯小刚推出了古装大片《夜宴》,也创造了1.5亿的票房。于是,“大片”不再是好莱坞电影的专有名词,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电影的新类型。正是这些商业大片,帮助中国电影业走出徘徊十多年的“低谷”。统计显示,2001年国内电影总票房是8.7亿元,国产片所占份额不足35%,约为2.8亿元。到200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激增至15亿元后,2005年继续攀升至20亿元。而据最新数据预测,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26亿。

毋庸讳言,中国商业大片激活了国内电影市场,对于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另外,也是中国商业大片唤醒了中国观众对电影的热情,把大批观众拉回到了电影院。无须奇怪和惊讶,商业大片支撑电影市场似乎也是一种必然。对于商业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来说,票房就是硬道理。换句话说,对商业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来说,票房多少就是衡量电影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票房就是最大的政治也是说得过去的。总之,电影产业化时代就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而在资本为王的时代,商业大片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商业大片无一例外地将古装-武打(功夫)进行到底,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从确保巨额投资回报的角度看,古装-武打(功夫)毕竟最安全的、现实的选择。张艺谋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曾有过这样的话,问题(为什么中国商业大片只有这样一种模式?)其实回答非常简单,就是海外市场。因为今天的中国商业大片光靠国内市场断然是要赔钱的,而且赔死你。因为海外这些市场、这些片商他只认这个类型、其他他不认。他不敢买,或者他不敢高价买。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中磊也指出,现在只有古装功夫片可以荷载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因为功夫或者武侠电影是中国独创的,更容易被欧美市场所了解和接受。

可见,中国商业大片选择古装-武打(功夫)是受资本及其市场逻辑的支配而不是文化的支配。因此,仅仅只从文化的立场和角度来批评中国商业大片的题材选择,既不是有的放矢,也不能解决问题。中国古装大片现在要靠海外市场才能收回成本和赢利,确实也是中国电影人的一种无奈。但是,如果中国古装大片眼睛里只有海外市场,骨子里只想着去冲击奥斯卡,就有可能两边都不讨好,最终的结果恐怕只能是“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可以断定,海外市场的口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当古装-武打(功夫)在海外市场卖不了高价了,换题材的时候自然就会来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天其实已经并不远了。借用某部电影的话说,西方人永远只看古装-武打(功夫),打死我也不相信!事实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他国影人的不解,“中国电影申奥非古装不可吗?”美国著名电影人、美国派拉蒙和环球的合资公司首席执行官查理斯·瑞索奇日前致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中国连续5年向奥斯卡评委会选送古装片的行为表示不理解。电影局张宏森副局长也认为,将“大片”与古装片,武侠片划等号,但愿是一段时间内的题材巧合,如果成为必然,那就是一种非正常的电影思维。

看不到商业大片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是一种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对商业大片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同样不是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中国商业大片被资本和权力交织的网络所制约,陷入诸多的误区和盲区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就是幼稚可笑的。中国商业大片在“技”的层面如情节设置、细节处理、化妆服装等方面都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和忍受的种种“硬伤”。至于其他方面,问题就更多了。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都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他们所要表现的“历史”,其书写和承载的“历史”都远离了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本质面貌。在艺术想象方面,商业大片不仅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而且远离了人们的一般想象经验。在人性表达方面,没有积极的意义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不说,其着力放大的反而是人性中阴暗的东西。

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小王子元成,本来观众看着这十六七岁的男孩都以为他是宫殿里一股纯洁的暖流,但最终却发现元成反而是影片中最具野心的一个人物。原著《雷雨》中对周冲的描述是“他身体很小,却有着很大的心”,张艺谋把“有着很大的心”理解为野心乃至仇恨,并发挥到了极致。完全不同于元祥的无能或元杰的忠义,他在野心和仇恨的驱动下杀死了哥哥元祥,但最终被父亲亲手杀死。尽管父亲杀死元成的戏没有渲染血腥,但却是人性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幕。所有这些,显然都无助于积极文化价值的建构,也无助于现代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形象的树立。毕竟,中国商业大片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甚至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文化形象。这是中国商业大片不能回避的责任。

相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主流商业大片远离了本土人文关怀,近期的《墨攻》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人性表达和人文关怀。作为战争大片,《墨攻》不仅展现了具有震撼力的视听奇观,同时也注重对战争中的人的无可奈何的命运的表现,在战争大片的框架下,隐含着对人性的思考。可以说,《墨攻》为以后大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陈剑雨先生指出,从《墨攻》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中国历史大片可以一直走下来的路子。他甚至认为,头几部这样的片子不能单纯拿票房来衡量。然而,《墨攻》是否能成为中国商业大片调整的契机,依然是一个问号。毕竟,在票房收入上,《墨攻》输给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而在资本为王的商业大片时代,票房就是硬道理。这或许就是中国电影、尤其是商业大片面临的难以超越的历史悖论。面对资本及由资本和权力构成的网络,知识分子似的文化立场和声音真的是“大音希声”。

然而,知识分子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坚持自己的文化立场。面对商业大片的盛宴,知识分子不能缺席,更不能失语。不管怎么说,知识分子的声音和文化立场为商业大片树立了一个新的坐标和参照系。相信,到了一定的时候,商业大片的创作者和制作者们会听到这种难能可贵的“大音希声”。

中国商业大片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商业大片确实到了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2.小制作的悲壮抵抗

中国电影已经陷入“两极分化”的尴尬境地,低成本电影及其青年导演理应该得到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资本和权力的双轮驱动下,不仅形成了话语霸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商业霸权。《黄金甲》自从定下2006年12月14日的档期后,众多影片不得不重新调整档期,纷纷退避。即使如《墨攻》、《云水谣》等贺岁大片,也面临着不是被影院下片、就是被排到非黄金场次的局面。不仅如此,《黄金甲》还吃下了一个月的数字电影院线,这等于断了一些低成本影片的后路。难怪《伤城》的内地发行方终于坐不住,攻击它“欺行霸市”。《满城尽带黄金甲》真的形成了“我花开后百花杀”的局面。

但是,就是在这种话语霸权和商业霸权下,我们还是看到了贾樟柯奋力抵抗的悲壮身影。小成本艺术影片《三峡好人》选择了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贾樟柯指出,中国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大片运作模式,正让中国银幕丧失思想力,我们希望让观众多看到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穿金戴银、飞来飞去的人。尽管这部关注三峡“移民现象”、“温暖感人”的电影获得了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但票房表现仍然非常惨淡,星美院线北京地区,《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周末票房为393万元,《三峡好人》仅为3700元,而在更多的城市如杭州,根本无处寻觅《三峡好人》的踪影。全国票房总共20万,《三峡好人》成为了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的最大输家。最终,贾樟柯悲愤地说,在崇拜黄金的年代,谁还会关注好人?其实,贾樟柯奋力抵抗的悲剧性结局早已注定。然而,这种悲壮抵抗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至少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早在2003年,笔者在一篇题为《中国电影新的十字路口》的文章中指出了中国电影已经陷入了“两极分化”:一边是动辄上亿的超大成本制作(事实上只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人的“特权”),另一边则是绝大多数青年导演的极端低成本制作。这些极端低成本电影在投资上不到大片一个零头,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极端低成本电影很难甚至根本进入不了主流院线市场(用某些制片人的话说就是从片场拉到片库),几乎就是一种“看不见的电影”。即使进入了主流院线市场,但由于宣传、发行放映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构成实际的消费,很多也是以惨淡的票房收场,如张扬的《向日葵》、马骊文的《我们俩》等。

如此,众多极端低成本电影,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影节上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观众群体“遭遇激情”。2006年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参展的30部影片题材各异,而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则是《天狗》、《我们俩》、《孔雀》、《青红》、《租妻》、《泥鳅也是鱼》、《光荣的愤怒》等所谓现实主义的影片。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和反映出低成本的现实主义电影是有其自己的观众群体的,也是有相应的市场空间的。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开拓这个市场,致使一些优秀的描写普通人、小人物的现实题材的低成本电影如《我们俩》、《向日葵》等没有取得理想的市场回报。

我个人认为,极端低成本是不符合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和规律的。但是,中国电影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导演、尤其是年轻导演只能拍摄低成本电影。并且,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同时,低成本、尤其是极端低成本条件下,只能是选择当下生活,尤其是普通人、小人物的生活。这固然多少有一些无奈,但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从观影层面而言,当下中国观众一些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如自尊、安全感和自我实现,也只能是由反映当下生活的本土低成本电影来提供。我们的电影艺术家敢于直面众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加以审美表现,如《天狗》、《光荣的愤怒》、《泥鳅也是鱼》、《望山》、《留守儿童》等等。我们不仅应该向这些电影艺术家表示尊敬,更应该为这些电影寻找市场出路,开拓市场空间。从消费角度讲,这类电影其实有相当大的潜在的市场。换句话说,低成本的现实题材电影有可能获得相对优化的经济效益,《疯狂的石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低成本电影及青年导演的市场出路问题,应该得到政府、企业、媒体、观众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但事实上,政府、企业、媒体、观众等社会各界对低成本电影及青年导演关注和支持关注和扶植力度都是令人感到汗颜的。在如何帮助低成本电影和青年导演如何有效进入中国电影工业体系这一问题上,政府、企业、媒体、观众都存在着失职。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更多地关注青年人,更多地承担起帮助青年电影人进入电影工业体系的责任。

从实际情况看,青年导演最大的问题不是创作本身,而是营销。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适合低成本电影的营销机制。大学生电影节期间大学生对低成本电影及青年导演的热烈追捧启示我们,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联合全国各高校建立一个艺术电影院线,从而给青年导演与他们最忠实的观影群体——大学生观影群体——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我相信,低成本电影及青年导演不仅可以找到出路,也一定能为电影工业带来更多的动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要联合全国各高校建立一个艺术电影院线,恐怕就不仅仅是资本运作的问题,确实还需要政府的协调和帮助。

强调推进电影产业化是不过分的。而在大力推进电影产业化时,坚持商业电影的主流地位、坚持考量商业电影的票房就是衡量其电影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量化指标,也是不过分的。但是,我们不能拿这样一个指标去衡量和评价所有的电影。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建立起评价不同类型电影的科学评价标准和体系。如广泛受到好评的《静静的嘛泥石》,其票房就是惨不忍睹的。难道因为它的票房几乎是零就判定它是零价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商业大片和低成本电影有不同的价值,也有其不同的考量标准。用商业大片的标准去要求和匡正低成本电影,绝对是有失公允的。

3.重归本土关怀

物极必反,中国商业大片是到了改弦易辙的时候了。远离本土关怀的中国商业大片,最终观众也会远离它们。

中国商业大片题材单一、内容空洞、原创性的缺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种古装武侠片是否走到尽头,现在断言恐怕还为时过早。无论如何,古装武侠片都还会有一个“最后的疯狂”。如果中国商业大片不进行一定的调整,肯定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也肯定会走向危机。然而,事实上,商业大片已经出现了某些调整的征兆,一个后大片时代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电影产业结构不合理,陷入了“两极分化”,即“两头大、中间小”。这显然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一般而言,正常的状态是“两头小,中间大”。对中国电影,大制作和小制作都有可能赢利,唯独中等成本的制作最有可能收不回成本,更别说赢利了。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电影市场,恰恰最需要中等成本的电影。中国电影是否会逐渐过渡到中等成本的电影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和主流,我们实在是不敢断言。但是,有一点可以断言,中国电影的市场格局在未来几年肯定会发生重大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对中国电影,我们仍然寄希望于未来。

梦想根植于现实,商业大片也不能例外。中国商业大片最缺乏的恰恰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本土现实生活及文化传统的真诚关怀。尽管到目前为止商业大片几乎都取得了高票房,但却有极大的“文化泡沫”。中国商业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杀鸡取卵似的损害了中国电影生产力,损害了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物极必反,中国商业大片是到了改弦易辙的时候了。远离本土关怀的中国商业大片,观众最终也会远离它们。

标签:;  ;  ;  ;  ;  ;  ;  ;  ;  ;  ;  ;  

谁在乎黄金时代的好人?中国电影的首都霸权_满城尽带黄金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