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英 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示范小学 674501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以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及问题出发,并提出了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10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显著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常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关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寻找出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路径。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及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同学生实际生活脱离严重
语文学科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建构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涉及内涵及呈现内容也需做相应的变化,以使课程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然而,从现有的语文教材来看,普遍存在教材陈旧及教学内容同学生生活脱离的问题,这样常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积累,难以有效达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2.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的很多小学学校,在语文教学中仍旧倡导以教师为主的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常常只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简单传授,如此使学生常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3.教学手段刻板,评价标准单一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不单单需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需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因此实际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要求也更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常采取单一讲授法,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且对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提问来帮助其巩固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常让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难以体现教学的完整性。
二、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策略
1.构建语言能力
从本质上讲,语文就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所谓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动的梳理、整合、积累,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基本的运用规律,从而逐步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中正确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一些语言表达练习的空间和机会,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2 .激发兴趣,提升学识及人格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及求知欲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相关知识,然而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教师为了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式。具体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几名表演能力好的学生,让学生同教师一起上台表演,学生情绪高涨并纷纷参与。在学生情境表演过程,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村民的热情,体会到感恩之情,如此可让学生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并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
3.将课程同日常生活相结合
健康生活包含生理及心理上的健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教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需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此提高学生生理及心理等综合素养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生活,生活》这一课时,教师可考虑将语文课程与生活联系,在课前阶段教师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老师:同学们,谁可以告诉我生命是什么?
学生:我觉得活着的东西就是指生命。
老师:这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但是能否表述得更加具体一些。
学生:生命包括人、动物与植物,生命在于运动。
老师:没错,运动对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生命是美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小学语文中,教师将语文同生活联系,可将一些正确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习惯,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
4.学科联合,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还需要挖掘语文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此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及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比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该课程同生物这一学科相结合。具体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先通读课文,之后教师采取步步引导的方式:
老师:小蝌蚪长有尾巴,然而它的爸爸妈妈且无尾巴,同时还长有四条腿,这是为什么?
学生:之前爸妈告诉过我,小蝌蚪长大后就会变成青蛙。
老师:你爸妈说得不错,小蝌蚪长大后尾巴会消失,并且长出四条腿,这种现象我们一般将其称作变态发育。小蝌蚪的身体中存在一种物质,该物质可促进小蝌蚪的变态发育,所以很多科学家指出,若将小蝌蚪体内促进发育的物质摘除,小蝌蚪可长成大蝌蚪。
在语文教学中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相关知识,还可以为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5.强化文化理解
顾名思义,文化理解能力是一种对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这主要表现在能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并且尊重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语言文字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所以,语文教材中通常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化传承角度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引导审美鉴赏
审美能力同样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语文活动中欣赏、体验、评价、表现及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鉴赏优秀文学作品,品味语言艺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并不断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蕴含的美,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审美想象,从而逐渐使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及高尚的审美品位。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采用更加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路静.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67+154.
[2]胡唐芳.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龚锦华.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51.
[4]李霄文.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论文作者:肖丽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语文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