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蒋至群
(西藏大学 文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摘 要】 《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五个:我、予、朕、卬、言。我们采用北大语料库与《诗经》文本相互对照的方法,对《诗经》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我”的使用频率最高,共出现588次,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予” 的使用频率次之,共出现98次,可作主语、宾语、定语。“朕”出现4次,“卬”字共出现5次,都是作主语。言字共出现182次,其中6次是作第一人称代词,都是位于句首,作主语。可见《诗经》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用“我”和“予”,且句法功能多样,“朕”“卬”“言”出现次数少,且句法功能单一。
【关键词】 《诗经》;我;予;朕;卬;言
“不学诗,无以言。”足见《诗经》之地位。“《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对诗的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尽在其中。历代不乏对《诗经》的研究,近现代学者更是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文学到绘画到音乐,从文化特色到艺术形象,以及名物制度等。本文主要从语法的角度,整理了《诗经》中第一人称代词“我”“予”“朕”“卬”“言”的使用情况。
一、我
《尔雅·释诂》:“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尔雅》是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汇、方言词汇,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用“我”来解释其他词,说明“我”在上古时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同时是汉语通用语。《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出现588次。
“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从。,或说古垂字。一曰古杀字。,古文我。”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我’像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自谓之词。”可见,“我”的本义是一种武器,属象形文字,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是其假借用法,并出现甚早,在甲骨卜辞中已有使用。在先秦文献中,“我”的使用更是远远超过了其他第一人称代词,并且句法功能多样,可做主语、宾语、定语、定语,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基本一致。下面我们具体论述:
(一)主语
现代汉语中,做主语是“我”的常用用法。《诗经》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用作主语有150多次,风、雅、颂中均有。在颂中,主要是周天子自称,如: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1)XRD分析结果表明,1号和2号试样表面涂层都是由碳化硅组成,3号试样表面涂层主要由碳化硅、氧化铝以及少量红柱石(Al2 (SiO4)O)组成,4号试样表面涂层主要由碳化硅、莫来石(3Al2O32Si O2)和少量氧化硅组成,5号试样表面涂层主要由碳化硅和少量氧化铝和氧化硅组成,6号试样表面涂层主要由碳化硅、氧化铝和氧化硅组成.
《诗经·周颂·酌》
例1中的“予”是作主语,例2作宾语,例3作定语。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这两首诗中的“我”都是周成王自称。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工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这里的“我”是周武王自称。
也有周人自谓的,如:
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诗经·周颂·时迈》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商颂·烈祖》
这首诗中的“我”一说是“何”之借字,古音我、何相通,一说为人称代词。就其文意来说,“‘何’之借字”更符合文义,在此姑且不论。总之,《诗经》中“我”基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是没有问题的,并且句法功能齐全,和现代汉语无异。
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 《诗经·小雅·楚茨》
畇畇原骓,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诗经·小雅·信南山》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诗经·小雅·正月》
(二)宾语
胡适先生在《吾我篇》的第四条:“吾字不可用于宾次,其用于宾次者,非由错写,必系后人之变法,而非古文之用法矣。例外:居则曰:不吾知也。毋吾以也!虽不吾以。《论语》此三吾字疑皆当用作我,盖传写之误也。此三例吾字疑皆当用作我,盖传写误也。《诗经》有不我以,不我与,不我以归,不我活兮,不我信兮诸句,《论语》宪问篇亦有莫我知也夫之语。——此可虽在弗辞之宾次,古人亦不用‘吾’而当用‘我’也。”对于胡适先生的这一观点,廖礼平并不赞同,认为这是一条错误的规则,首先,他提出胡适先生没有考证这三个“吾”字为什么是传写之误,其次,他认为《诗经》根本不用“吾”用作人称代词,更谈不上“吾”用作主次还是宾次。我认为胡适先生的观点不能说全错,只是太过绝对。在先秦汉语中第一人称宾语多用“我”来充当这是无疑的。《诗经》中“我”作宾语有186次。可用作宾语、介词宾语、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另在否定句是前置宾语。下面举例说明:
宾语“我”主要作动词宾语,例句颇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如: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诗经·邶风·日月》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傲,中心是悼。 《诗经·邶风·终风》
《诗经》中“我”作介词宾语并不多见,主要是作“以”的宾语。如:
本文通过反应熔渗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主要由碳纤维、热解碳、SiC和残余硅组成,熔渗过程中Si主要渗入针刺结构C/C复合材料中的网胎层,无纬布层渗入Si较少。低温反应熔渗可得到致密度较高、孔隙率较小的C/C-SiC复合材料,且熔渗温度越高,得到的C/C-SiC的密度越高,孔隙率越低,SiC含量越高,残余硅含量越少。3个温度制备的C/C-SiC均表现出“假塑性”断裂行为,无纬布层碳纤维拔出明显。熔渗温度越高,得到的C/C-SiC复合材料弯曲性能越好,1 550 ℃制备的C/C-SiC1 550弯曲强度最高,达到136 MPa。
对照组中产妇产后42 d因个人原因未按时到门诊复查失访7例,失访率1.7%。观察组中失访2例,失访率0.49%。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诗经·邶风·谷风》
“我”作双宾语句中的间接宾语,多用于表示给予、赠送、赐福等意义词语的后面,如“贻”“锡”“惠”“绥”等。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邶风·静女》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诗经·周颂·烈文》
为更好地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经多方论证,2012年,他决定积极参与土地托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种地的都将是种田大户,只有自己率先成为种田大户,才能彻底摸清他们的需求。”他表示。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诗经·周颂·雝》
面对如此庞大的家服从业人群,四川省家服企业如何引导就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四川省家服企业又是如何脱颖而出,赢得市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四川省家服企业,看他们如何在改革中寻求创新发展。
(三)定语
“我”作定语,既用作复数,也用作单数。如: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诗经·秦风·黄鸟》
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诗经·大雅·皇矣》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卫风·氓》
《诗经·周南·葛覃》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
《诗经·召南·行露》
我心匪席,不可卷民。
《诗经·邶风·柏舟》
《诗经》里“我”字用作定语,共有227次(据《诗经词典》“我”字条统计),主要用作单数。用作复数指农民,普通人民,主要来自国风。另外,“我”作定语都是表示领属关系。
(四)兼语
兼语是说前一个谓语的宾语同时又作为后一个谓语的主语,等于一个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连环在一起。第一人称代词“我”在《诗经》中也可以充当兼语。如:
利用此前积累的领先技术,盖瑞特已经研发出了供氢燃料电池使用的先进电动压缩机系统。目前,他们与本田汽车联合开发的两级氢燃料电池电动压缩机已经量产搭载于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汽车上,性能表现非常卓越,提供400 kPa的压力下125 g/s的进气流量,而且体积非常小,满足了本田把电池堆放在前置驾驶舱内的需求。基于此,这款业界首创的燃料电池电动压缩机刚刚在AI《汽车制造业》组织的“汽车技术创新大奖”颁奖典礼中获得大奖,可谓实至名归。
中耕的目的是缓解土壤板结现象,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空气流通等。通过中耕还能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提高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在中耕过程中还能兼顾除草,通常将中耕的深度控制在3~5 cm。在没有杂草的情况下,也会根据浇水及雨水情况进行中耕,在除草的同时保存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第一人称代词“我”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兼语,和现代汉语的用法一致。虽有两处存疑: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诗经·鄘风·鹑之奔奔》)
“我”多数用用作单数,有时用用作复数,在小雅中有4处:
二、予(余)
“予”作第一人称代词,是由“余”派生出来的。郑玄注《礼记·曲礼》谓“余、予古今字”,《说文》谓“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许慎不以人称释之,显然也把它看作本义与称代无关的余的借用字。《诗经》不用余而用予,“当系后人整理抄写时的改作,可能是时予字已经很流行了。”《诗经》产生于《说文》以前,如果《诗经》中的“予”是做第一人称代词,那么许慎解释“予”时就不会这么解释。我们统计了一下,《诗经》中的“予”有99个,只有6处表示给予义,其余作第一人称代词。另外,《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非一时一地之人所作,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五六百年的时间,语言会发生变化,编辑整理之时的语言和诗产生之时的语言相比已有许多变化,所以祝中熹的观点是可取的。但我们在论述时还是采用《诗经》中所写之“予”来论述,这里作简单说明。“予”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各举一例:
(1)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诗经·小雅·巧言》
(2)四月维夏,六月昝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诗经·小雅·四月》
(3)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翅,风雨所飘摇。 《诗经·豳风·鸱鸮》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模式的转变,海外中资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长久立足于海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
三、朕
“朕”在《诗经》共出现3次,分别是:
技术组在实施高产创建项目过程中,结合易门县光、热、水、土、肥等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开拓思路,围绕油菜生产,广泛开展以优质高产、节本增效为核心的各种试验和种植模式的探索,先后进行了品种比较、密度、套间种、旧膜利用、免耕、夏播油菜、高产攻关等32组次试验,其中,油菜套种蚕豆实现山地冬春季最高产值2700元;高产攻关突破山地油菜单产250 kg达到251.46 kg;夏播油菜成为高寒山区夏洋芋收获后增收的新途径,旧膜利用节本增效,简单易操作。
(1)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 《诗经·大雅·抑》
(2)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 《诗经·大雅·韩奕》
(3)于乎优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 《诗经·周颂·访落》
在例1和例2中都是做定语,表领属关系,例3中,“朕”做主语,是周成王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属第一人称代词。《诗经》中的朕虽然不是周天子专用,但也是贵族才用。
四、卬
十三经注疏本《诗经》有九个“卬”,有四个“瞻卬”都是“瞻卬昊天”,这个“卬”后来写作“仰”。其他5个一般认为是第一人称代词。分别是: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成效仍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师资力量较弱,教师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因此,要逐步将校企合作方式应用于高校旅游类专业的教学环节,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基于UPLC最佳色谱参数的连翘中7个活性成分一测多评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刘章友,李 杨,周永峰,张海珠(24)
国际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悉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与惯例,了解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而且还要有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履行合同的能力,要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诗经·大雅·生民》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
《诗经·小雅·白华》
《说文》:“卬,望欲有所庶及也。比匕,比卪。”《说文》的解释并没有提到“卬”是第一人称代词,《尔雅义疏》“卬犹姎也,语之转耳。”《说文》:“姎,女人自称,我也。从女,央声。”正好解答了我们疑惑,说明这里的“卬”作“姎”解,是古代妇女自称,姎卬字别音通。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姎,今直隶、山东农妇皆自称老姎们。”
电子鼻是测定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整体信息,根据各种不同的气味测定不同的信号,并与已建立数据库中的信号进行比较、识别和判断,具有相似于鼻子的功能[9,10]。目前,电子鼻已应用于检测评价调味品[11-13]、海鲜[14,15]、果蔬[16,17]等领域,但在检测鲜椒辣味领域,电子鼻具有快速、准确、便携等优点,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利用电子鼻评价鲜食辣椒的辣度。本试验以品种间辣度差异较大的辣椒鲜果为材料,探索样品处理和检测条件,进而建立快速稳定的检测方法,并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为辣椒果实辣度的快速准确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言
“《诗经》中的言字,传笺并训‘我’。《庄子.山木》篇云:‘言与之偕逝之谓也。’释文亦云:‘言,我也。’盖‘言’与‘台、余’具声相转,故其义同。”这里所说的“言”都是指做第一人称代词的“言”。“言”在《诗经》中出现频率很高,共出现182次,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只有7次,其他用法周崇谦《<诗经>中的“言”字》有详细的分类,这里不再涉及,我们来看作第一人称代词的例子: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诗经·周南·汉广》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诗经·魏风·汾沮洳》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诗经·秦风·小戎》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诗经·豳风·七月》
言旋言归,复我帮族。
《诗经·小雅·黄鸟》
从上面听句子可以看出,“言”大多位于句首作主语。
六、余论
“吾”在《诗经》中出现过一次,但并不是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诗经·商颂·长发》)这里“昆吾”是国名。“只有‘我’字在第一人称中,四格——主格、宾格、所有格和受事格——通用。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便是当《诗经》在最后成书阶段之时,‘吾’和‘我’的分别已不复存在了。这可能是时代的关系,也可能是区域的关系。当《诗经》在某一区域最后定稿成书之时,该区域的方言里,第一人称的‘我’是四格通用的。但是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对《诗经》何以不用‘吾’字,能用做出满意的解释。”这是胡适先生在他的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确实在《诗经》之前和差不多同时代的作品中都有“吾”作第一人称的例子,但次数不多。我想有可能是整理诗的人有意为之,就语法功能来说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用“我”的地方也可以用“吾”。也有可能是由于读音的问题,“我”属仄声,“吾”属平声,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向熹.诗经词典[M].商务印书馆,2014.
[3]胡适.胡适文存·卷二·吾我篇[M].亚东图书馆出版社,1929.
[4]胡适.中国人的人格[M].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
[5]廖礼平.从《论语》“吾我”二字的使用看胡适的《吾我篇》[J].古汉语研究,1991(4).
[6]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1986(2).
[7]尹世英.《诗经》中的“宛”“葵”“卬”——《诗经》释词之二[J].古典丛谈,2018(9).
[8]周崇谦.《诗经》中的“言”字[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9]张祥友.也说《诗经》中的“言”字[J].宜春学院学报,2008(5).
[10]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
【作者简介】 蒋至群,西藏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规范、音韵与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