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护理风险因素与预防分析论文_杨晓琴,何清秀

基层医院护理风险因素与预防分析论文_杨晓琴,何清秀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肝胆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临床近年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各种护理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相应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风险因素;分析;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187-02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度专业、难度较高的高危的职业,它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中,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诊疗活动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护理风险是指住院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在临床中,发现相关护理风险并及时处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中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1.基层医院护理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1.1 专科知识缺乏

临床相关专科知识缺乏是基层医院常见的问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同时由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面对风险时无所适从,缺乏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导致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尤其是现有条件下,基层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开展,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要求及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日渐增加,而不同的专科护理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对相应专科的相关操作技术不熟练、 相应专科知识的匮乏及处理问题的经验缺乏将会极大地增加护理风险发生率[2-3]。

1.2 护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制度的完善是护理安全的基础。如果制度不健全或已有的制度执行不到位会极大的提高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比如: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制度;管道管理制度:管道脱落等现象未能及时发现,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延误患者抢救治疗时机;查对制度:未严格执行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医疗差错;抢救制度:未严格执行而致抢救器械、抢救药品不到位而产生严重后果等[4]。

1.3 护士对病人的入院宣教不重视

入院宣教是患者住院时的第一个关卡,通过宣教,让病人知晓住院流程,相关风险及预防措施,为病人配合好医护工作做好准备。然而由于基层医院护士不能识别护理风险,没有意识到相关风险及其后果和危害,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也不做相应的告知,导致护理风险极大的增大,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证据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淡漠,更加加重了风险的发生[5]。

1.4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基层医院护理由于工作量巨大,工作负担重,且由于现在医疗环境的变化,加重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大多数基层护理人员长期以一种疲惫的状态来工作。同时由于人员不足、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而少数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对风险的认知不足极大的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而医疗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极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职业危机感等因素,更加容易把不良的心态带到工作中。而随着护理人员不足,床护比严重失调,更加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务不主动,态度不好,护理不尽心,加大护理风险的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不满意,从而引起投诉或出现医疗事故等。目前,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基层医院更加明显,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患者的需求,同时由于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对护理风险的意识不足,从而导致对风险的增高。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为的第一执行者,当语言不当或操作不慎时轻则引起患者家属不满,重则导致护患纠纷[6]。

1.5 药物的危险因素

药物的危险因素主要在于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在用某种药物前医生、护士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其副作用,争取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进一步降低相关风险[7]。

1.6 消毒相关制度的管理

消毒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医院的一个基本制度,而消毒剂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危害;如消毒器械所用的戊二醛、碘酒及含氯消毒剂等物质可对皮肤、角膜及眼结膜造成损伤,可引起呼吸道反应,对神经及消化系统亦可产生不良反应[8]。而消毒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消毒隔离不彻底、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可能会引起院内交叉感染率增加,从而在导致自身受影响的同时加大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1.7 针刺伤的发生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执行繁重的治疗任务,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针刺伤。针刺伤的风险在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的传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8 患者方面相关因素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合作,最常见的是擅自外出、不按规律服药、不能坚持正规规律的治疗甚至严重者在医院内自杀等;这些都会使护理风险加大。另外一方面,患者对护理人员不尊重,甚至刁难、提出严苛的要求,更甚者无理取闹或打骂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影响,影响护理工作的完成。

2.基层医院护理相关风险因素预防

2.1 基层医院护理风险高危因素

护理活动的整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高危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①高危环节:交接班环节(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格,对特殊病人交接不到位等);特殊治疗环节(患者在接受特殊的治疗,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到位,对相应风险不了解等);抢救环节(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差错)。②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实习、进修的护士及业务能力较差的护士,这些人对临床的相关操作不熟悉,且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容易带来护理风险。③高危时段:高危时段主要存在于人员较少的时段比如交接班前后、夜班及节假日期间,由于人员相对较少,更加容易出现风险。因此,针对这些高危的因素,我们需要经常进行总结及分析,整理出各科室的薄弱点,并针对性的加强对薄弱的地方进行管控,降低风险的发生[9-10]。

2.2 完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完善是未雨绸缪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降低护理风险一个重要保证,它要求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熟练掌握相关应急预案,但关键在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和临床操作技能,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2.3 加强院感相关管理

院感的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同时保护医护人员,院感的管理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各科室需严格执行院感制度,院感科及科室相关负责人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院感培训,尤其是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严密隔离。同时在工作中依据院感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操作,降低风险,保证自己及患者的安全。

2.4 其他危险因素

护士在接触药物时戴手套、配药室安装空气消毒流通装置、注意手卫生、注意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注意锐器损伤等,同时对科室可能存在护理风险进行定期排查,以便进一步管控。科室应成立风险管控小组,重视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的管理[11]。加强护士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鼓励护士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同时鼓励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

综上,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均存在各种不同的风险,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出现护理风险的机率更高。如何能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不仅仅需要医院层面的帮助如加强管理,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等,还需要护理人员自身的不断努力学习如加强专科技能、专科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相关风险因素的认识等。只有提高了对风险的认识,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能降低自身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琳.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26-1227.

[2]林淑杰.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中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2019,11(08),15.

[3]侯智锐.浅谈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1),61-62.

[4]徐超然,李桂林.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应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8),235-236.

[5]杨淑娟,陈淼,赫名飞,等.医疗防御措施-- 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0):811.

[6]高起莲.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J].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2018,18(41),252-252+254.

[7]宋丽花.临床护理用药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754-1756.

[8]岳公正,潘虎.中国管理型护理制度结构选择[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33-341.

[9]罗莉.急诊护理风险因素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148.

[10]宋萍,刘玉梅.护理院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护理院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2018,3(08),192-193.

[11]耿晓焕.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8),288-289.

论文作者:杨晓琴,何清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护理风险因素与预防分析论文_杨晓琴,何清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