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提出当下应对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以改善我国的水资源环境。
关键词:城市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我国大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暴雨径流,加剧水土流失及污染扩散。同时,随着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城市下垫面不透水性增加,流域水文特征改变,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合理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对于恢复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的来源有化工企业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土壤侵蚀等,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颗粒物、有机物、N、P、重金属、微生物等。其中,悬浮颗粒物主要由于工业排放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有机物源于土壤侵蚀和动物排泄;N、P 等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城市绿化带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土壤侵蚀;重金属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及磨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排泄物。
2 城市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2. 1 降雨量及降雨强度
我国南方湿润区、半湿润区为蓄满产流,即先蓄满后产流,降雨量成为地表径流量的决定因素;北方包气带较厚的干旱区为超渗产流,即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产生地表径流。降雨量、降雨强度和下渗能力三者密切相关。径流引发土壤侵蚀,降雨量决定污染物的稀释程度,降雨强度决定冲刷地表的力度。
2. 2 降雨历时及时空分布
降雨历时反映径流对土壤的冲刷时间。降雨历时越长,土壤侵蚀越严重,溶质流失量加剧。一般随降雨历时的增长,污染物的浓度初期较高后期趋于平缓,主要由于初期以侵蚀为主导,后与稀释共同作用最终稀释作用为主导。而降雨的时空分布则影响城市不同区域水体污染的主要组成和浓度差异。
2. 3 污染物特征
污染物的种类、胶体形态、属性特征等将决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污染程度。大气污染状况决定降雨初期水体污染物含量;晴天污染物质通过大气沉降、土壤侵蚀等在地表积累,其累计长度影响降雨后水体污染程度;城市绿地周围的污染物氮、磷含量高,汇入地表水域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的形态( 颗粒态或溶解态)、污染物的迁移性和属性特征对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迁移有也重要的影响。
2. 4 下垫面因素
城市化发展、规划建设用地等带来城市下垫面不透水层面积增加,降低下渗率,增大对地面的冲刷能力,也增加暴雨径流量,缩短洪峰形成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径流携带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降雨对地表的冲刷,下垫面特征对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影响突出。
2. 5 土地利用类型及雨污排放方式
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分布差异很大。现有研究显示,居住区的污染物浓度要高于工业区,其中高密度居住区高于低密度居住区,未开发区污染物浓度最低。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影响不透水面的水体非点源污染,比如直接连结城市水体的不透水面比连结到草地的不透水面对城市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大。相比采用雨污分流区域,主要采用雨污合流的老城区造成的水体非点源污染更严重。
3 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3. 1 工程措施
( 1)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针对大气烟尘和大气污染,加强对汽车排放及工业排放的控制,利用现代科技,对汽车尾气和企业排放采用消除烟尘治理,控制非点源污染进入水体。针对径流污染,修建沉淀池,污水处理建筑物等处理生活污水,工矿企业废水治理达标后排放。企业排放口远离河流城市用水取水口,置于下游;( 2)合理的城市用地规划。因地制宜,结合社会经济需求和当地的自然地理及与周围区域的联系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居民区、工业地段、商业区及绿地合理配置,充分考虑下垫面对城市非点源污染扩散的影响,增加城市绿地和透水面积,如在住宅楼、停车场、道路绿化带边侧采用透水砖。
3. 2 非工程措施
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工业区和居民区用水排放,对不合格的地区强制整改;减少城市绿地农药化肥的使用,采用生态肥料;对城市废弃物集中整治处理;加强城市水环境保护宣传,鼓舞市民积极参与;采用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管理评价工具,如最佳管理措施( BMPs)和低影响发展( LID):凭借BMPs 功效评价工具能对不同污染物的消减量给予量化评价;LID 结合经济、环境、生态等要求,模拟自然水文特征,利用天然景观元素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
3.3 完善强制保护政策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离不开国家强制力量的支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坚强的后盾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终极武器。唯有完善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民间或非营利性组织机构的自愿支援、提高民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为我国的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治理保驾护航。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相关法规都尚处于建设阶段,给不法分子与人们的不良习惯留下了滋长的空间。应该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严格惩罚措施,加大水环境污染的风险。
4 结语
水体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与控制任重而道远,并非本文及笔者所能穷尽的。非点源污染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对其治理必须结合多方力量,治理方案必须严格而科学。我国必须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式,降低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贵涛,陈振楼,李海雯,王利,许世远. 上海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 人民长江,2007( 01):84-85 + 97.
[2]杨柳,马克明,郭青海,赵景柱. 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4( 06):32-39.
[3]杨柳,马克明,陈利顶.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原则与方法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04∶ 5.
论文作者:关伟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非点源论文; 水体论文; 城市论文; 污染物论文; 径流论文; 地表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