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SHIBOR的引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是:_利率市场化论文

随着SHIBOR的引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是:_利率市场化论文

推出SHIBOR: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关键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SHIBOR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同步进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初步目标,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滞后,限制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的推出,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开创了利率新时代,对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SHIBOR的功能及其影响

2007年1月4日,SHIBOR正式运行。SHIBOR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每个交易日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SHIBOR被称为中国式的“联邦利率”,它的推出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1.SHIBOR是未来的“基准利率”,开创了利率新时代。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存在两个影响较大的利率指标: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1年期央票利率.但这两者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SHIBOR运行之前,我国无真正意义基准利率。SHIBOR是由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间拆借利率构成的,而这种拆借利率的形成机制,又基本上是由资金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竞争来决定的。拆借利率品种丰富多样,也便于从期限结构上来反映资金供求态势。可见,SHIBOR基本达到了基准利率的基本要求。基准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在利率体系及金融市场风险定价机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并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及影响;清楚地反映市场信号,而且这些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产品价格上,并以此来调整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等。SHIBOR可能最终取代银行贷款和存款利率成为央行的政策利率,可能会为进一步解放利率扫清道路。

2.SHIBOR的推出,有助于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SHIBOR的生成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其波动变化也反映了金融机构以至整个市场的利率预期。SHIBOR通过自身“参照”和“引导”作用的实际发挥,不仅使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趋于市场化,而且会对依然实行管制的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产生影响,促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而言,SHIBOR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它能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的基本利率,有助于央行宏观调控效果的提高。实践证明,价格型调控的效果要好于数量型调控的效果。SHIBOR的推出,将为央行金融调控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调控创造条件,即将现行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变为以通货膨胀或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总而言之,SHIBOR的推出,有助于提高央行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性。

3.SHIBOR将成为金融资产定价的风向标。金融产品定价,是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与基准利率和风险密切相关,因此SHIBOR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债券远期、利率结构性产品等,其定价基础都离不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曲线。作为最基本、最市场化的资金价格,SHIBOR对整个宏观基本面、股市、发展金融衍生品、债券价格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SHIBOR的推出和运行,这些产品就具备了报价交易的可行性。SHIBOR的推出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了基准。有助于提高金融产品定价的科学性和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对金融机构给金融产品正确定价和熟练掌握定价技术,对债券和利率相关的衍生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SHIBOR有助于增加债市价格信息的有效性。目前,由于债券收益率曲线过于平坦,短、长期债券套利空间很小。金融衍生品,如利率掉期、互换、期货等的推出,都需要一个基准性利率指标作为合约标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基准性指标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市场创新步伐。而SHIBOR的推出,意味着中国货币市场建立起了真正的价格中枢,其不仅是短期债券品种定价的参考基准,也是货币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等发展的基础性指标。SHIBOR正式运行后,不仅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盯住短期利率的交易品种,而且还将为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交易创造条件。SHIBOR的推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短期利率期限结构,促进债市及衍生品市场发展,有利于观察资金的真实供求情况,更全面、权威地反映债券市场资金价格信息。

5.SHIBOR将成为反映市场流动性的“晴雨表”。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存在两个影响较大的利率指标: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央行推出的SHIBOR发育成真正的基准利率后,对宏观管理及市场参与者了解市场流动性大小,都会提供很重要的指标。

6.SHIBOR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随着SHIBOR的推出,贷存款利率的浮动空间有望进一步放开,短期内.很有可能会经历净利差收缩的阶段。这对目前主要依赖于利息收入的商业银行会带来较大压力,这将促进银行主动开展更多金融创新,开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可以减小负面影响。同时,基准利率的形成,有助于金融机构产品开发和定价能力的提高,也为致力于产品创新且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机遇。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会越来越大,必须加强利率风险的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就要对预期的利率进行预测,必须有一个参照指标。SHIBOR的推出,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指标,有助于金融机构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对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以SHIBOR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要使SHIBOR真正成为中国式的“联邦基金利率”,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信用评级。由于SHIBOR完全是信用交易.不需任何抵押物,参与成员的信用等级如何就变得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的信用体系仍不健全,还缺乏能被整个市场广泛接受的、权威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机构。信用评级问题不解决,具体交易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拆借量就很难上去,其中还可能蕴藏一定的风险。SHIBOR要想成为“基准”,必须要以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为基础。其次,从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微观经营主体的角度看,提高其对基准利率的反应程度,增强其利率敏感性,是发挥基准利率效应、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所必需的。再次,从交易的技术层面看,提高拆借市场的流动性和报价银行的报价能力,增强拆借交易品种的可交易性和活跃程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央行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应继续推出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善SHIBOR运行的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使SHIBOR尽早成为合格的基准利率。总的说来,从长期来看,我国推出SHIBOR意义深远,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性一步。应该以SHIBOR的推出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标签:;  ;  ;  ;  ;  ;  ;  

随着SHIBOR的引入,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是: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