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熊孩子”现象谈家长教育策略
潘翠兰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摘 要] “熊孩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开始本无“熊孩子”,他们一出生就像一张空白的画纸,孩子变得如何,就看家长在纸上创造什么。因此,家长的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家长教育“熊孩子”,就要读懂孩子的一言一行,并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孩子关爱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品质和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熊孩子”;家庭教育;儿童教育
“熊孩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一篇篇触目惊心的报道将“熊孩子”推向舆论的制高点。比如:一男孩趁着家长不在,偷拿车钥匙,把自己锁在后备箱20多分钟;7岁男孩在公交车上用脚踢一个男子的手,遭男子举高暴摔;四年级孩子猛推孕妇,只为求证她会不会流产;等等。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在这个时代,对于“熊孩子”的定义尚不明确。一般来说,“熊孩子”是指学龄前儿童和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通常被认为缺乏教养、缺乏是非观念、自律能力低。但这样的观点是比较主观片面的,“熊孩子”除了任性、调皮、坏等之外,他们也有聪明、机智的一面。 “孩子”为何变成“熊孩子”,这值得探究。
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儿童最初的心灵就如同一张白纸,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其实,每个儿童出生时都是懵懂的,一样的可爱。“孩子”之所以会变为“熊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不当的教育。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身心发展具有双向影响,如父母教育观念会影响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1]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好家长,一定要紧握“家庭教育”这根小皮鞭,适时调教。 “熊孩子”都是从小一步一步长到大的,孩子还没有成熟的是非观、荣辱观、善恶观,当他们第一次犯错时,如果家长不正确引导,长大后就会“熊”到家长无法招架。而且,当孩子出现捣蛋行为或情绪失控的迹象时,家长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这样往往会真正导致孩子更“熊”,而不是更好。
翻转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传统教学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需要老师自愿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配角,才能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普及成为可能。
1.2.2 菌株分离及纯化 用无菌剪刀将植株分为花、茎、叶、根瘤、根表皮和根中柱,将种子及以上组织分别置于50 mL无菌三角瓶,用0.45%~0.55%(w/v)碘伏灭菌3 min,无菌水冲洗5次,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明水后研磨至匀浆;制备根际土壤和田间土壤悬浮液;采用稀释涂抹法分别分离组织研磨匀浆中的内生细菌和土壤悬浮液中的非内生细菌。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离和纯化后的菌株于YMA培养基4℃保存。操作参考Miao[23]的方法。
由此可见,后天的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的教育是好的,怎样的引导方式是正确的,这些都需要家长在教育时把握好适度原则、发展原则。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可以投射到原生家庭,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或明或暗纵容孩子的“熊”家长。由于网上频频曝出“熊孩子”事件,网友深深感叹,家长教不了的孩子,交给社会教。这其中隐含“熊孩子”背后的另一原因,是中国社会对规则缺少尊敬和畏惧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则是社会文明的保证,培养孩子对规则的敬畏之心,也是家长重要的职责之一。
一、读懂孩子的“熊”
戏煞了,他热着脸说,娘我走了。娘递过来一个油布包,里面是一卷油烙馍。他们来过电话了,娘说。他走后,娘去后台酬谢戏班子。
二、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孩子和父母的相似是指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语和行为。言传身教,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
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发展的“六水平三阶段”,他认为0到9岁的儿童处于前习俗的道德发展阶段,这也是儿童形成道德观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是非善恶,只能根据行为的结果进行评判,如被惩罚就是坏事,被奖励就是好事,或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公正、公平。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要赏罚分明,可以通过一定的奖惩机制慢慢地引导孩子做出正确行为。如果孩子在学校总是惹是生非,喜欢和同学打架,那就不要希望他立刻变得乖巧、懂得友善。当他和同学只是吵架而不动手时,家长不要过于责骂,而要理解其行为。在孩子依然故我,但不再与同伴吵架时,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鼓励他慢慢变好。久而久之,孩子会渐渐远离恶习,循序渐进地往好的方面成长。
三、爱要赏罚分明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使用最多的两种方法是讲道理和体罚。[3]有时候孩子只是调皮,并没有犯错,有的父母二话不说便举起棒棍打孩子,认为不狠狠教训以后更无法无天。孩子真的犯了很大错,有的父母会以“孩子小,不懂事,不用与孩子斤斤计较”为由,不指责不引导。长此以往,孩子只会关注自己行为带来的结果,不会在意行为的对与错。因为做错的人不受到惩罚,所以这个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这完全与常规所认为“做错就要受到批评、惩罚”的观念本末倒置。如果孩子进入社会,认为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受到奖励或惩罚的话,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调皮捣蛋,家长训斥他,他会觉得不服气,原因是孩子在家里便是如此,甚至与家人争吵不休,各不相让。很多时候,孩子的认知就是在家长各种“熊”的潜移默化下无形颠覆的。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就是以身作则。按照洛克的“白板说”,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会成为什么样子,就要看家长在这张纸上创作什么。孩子会变“熊”,原因是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分寸拿捏不准,而家长的责任便是导以行为的合理标准。
“熊孩子”事件暴露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项家长与子女沟通的调查发现,只有14.4%的家长能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2]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父母忙于工作或把时间花在游戏、刷朋友圈上,没有时间陪孩子,关注点就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对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出现逆反心理,如果家长不能顺应孩子发展的需求,给予适当引导,会导致孩子的认知与行为偏离本位,从而影响孩子健康发展。比如,当孩子无缘无故对人发脾气时,家长想要判断孩子是否被宠坏了,可以观察孩子是否会没有缘由地在任何公共场合发脾气,甚至对着外人发脾气,如果是,极有可能已经被宠坏了,原因是在他心中只有自己,并不考虑他人感受。又如,孩子喜欢以命令的口吻要求父母,这说明他已经想要通过控制父母来证明自己的重要地位,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不加以教育、引导,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很容易因被忽视而产生落差,走向极端。因此,孩子表现出来的任何言行都能反映其心理诉求,这就需要家长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读懂孩子并加以正确引导。
当然,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触及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安全作息等,家长要坚定而适时地做出惩罚,惩罚时方式要恰当且有效果。同时,要注意惩罚的度,实施惩罚的目的是要孩子改正坏习惯或不良行为,因此,惩罚不要额外强加给孩子不想要的,如体罚和暴力等。爱孩子不等于溺爱或纵容孩子,很多时候,由于家长或长辈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孩子缺少羞耻心、同理心、责任心、爱心等。家长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要赏罚分明,孩子做错事了要受到惩罚,做了好事要表扬、奖励,如此,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导以规则,营造良好家风
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往往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就理所当然地把大人的观念强压给孩子,殊不知,这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也渴望独立,追求平等,只是他们没有经验,并且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的言语和行为显得幼稚和鲁莽,因此在家长眼里他们的这种“独立”“平等”意识就变成了调皮、任性的表现。由此而知,家长尊重孩子的第一步是要细心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到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乏耐心、情绪极易变化的特点,而且他们的认知与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不树立规则,没有给孩子明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变成人人口中的“熊孩子”。在家里,父母要给孩子设立明确的行为界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孩子触犯了界限,家长应该做出公正的判定。家长要铭记“导以规则、教有智慧、爱无条件”十二字原则,这样才能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品质、处事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对“熊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细水长流。家长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在教育的每个细节之处都不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发展。
由图 9可知,膜蒸馏卤水浓缩实验在进行一段时间后卤水达到过饱和,有部分析晶。所以随着膜 4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膜通量在逐渐减小。因为在实验中,膜被重复使用,膜孔易被堵塞,膜的性能逐渐下降,使水的透过量减小。由图10可知,随着实验在时间上的累积,盐截率变化不大,均达到99%。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93.
[2] 陈磊.谈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J].才智,2017(15):108.
[3] 艾森伯格.爱心儿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M].巩毅梅,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07.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09-0127-02
[作者简介] 潘翠兰,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收稿日期] 2019-02-16
标签:“熊孩子”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儿童教育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