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道德模范创造个性化对联_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北京为道德模范创造个性化对联_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北京市为道德模范创作个性化对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对联论文,模范论文,道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为贯彻落实中央颁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大力弘扬道德模范崇高品德,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在2014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北京市开展了“德耀北京送吉祥”活动,邀请楹联界专家为北京市第四届全国和首都道德模范创作了个性化对联,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传统而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礼赞道德模范,并邀请书法家进行书写,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完美统一,相得益彰,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现将为北京市第四届全国和首都道德模范创作的对联作品呈上,以飨读者。

孙茂芳(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善举多年扬茂德;雷锋百队播芳名。

创作手记:孙茂芳学雷锋做好事,一做就是40年,始终坚持不辍才是最难的。他照顾孤寡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资助失学儿童和特困家庭等。所以,称作“茂德”丝毫不过分。他组建了100个雷锋小队,带动大家共襄善举,因此芳名远播。手法上,将“茂芳”对嵌在联中,突出了量身定制的专属性。(潘家农撰,北京楹联学会会长、京津冀联坛主席)

高铁成(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高风浴火中华仰;铁骨擎天大器成。

创作手记:高铁成为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三次冲入火海。高风浩浩,中华儿女为之肃然起敬!好铁就得在烈火中炼成,铮铮铁骨擎起一片天!联中完整嵌入高铁成的姓名,“高风”、“浴火”一语双关。(项光来撰,北京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主任)

马虎(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骥途千里秀京畿,嘉誉频传,大厦良心筑;

虎胆一身雄国力,善行广济,高风厚德扬。

创作手记:马虎,由安徽来京从事建筑业,秉持职业操守,“凭良心盖房”,绝不偷工减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第一。他是电影《农民工》的原型,事迹广为传扬,据此撰成上联。他诚信做人做事,奉献社会,按时足额给工人发工资,及时救济受灾工友,捐款为家乡修路、建学校、办福利院,根据这些,撰成下联。根据他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采用“写实”手法。上联隐嵌“马”,骥就是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下联明嵌“虎”,字词浅显,极易理解。(黄腾政撰,北京楹联学会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贾立群(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救命两千廉立世;牵心群众德超声。

创作手记:贾立群曾经抢救过2000多名危重患儿,但他廉洁克己,为避免别人塞好处费,就把衣兜缝死,被誉为“缝兜大夫”。“群众”一词是“借对”技法,转义对仗数词“两千”。“超声”有双关义:既指他是B超医生,又指德范影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名声。联中顺嵌其名“立群”。(潘家农撰,北京楹联学会会长、京津冀联坛主席)

王凤进(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迎老送残,的姐德风扬善美;

扶危济困,雷锋车队靓京都。

创作手记:雷锋“的姐”王凤进,把乘客当成“自家人”,其博大情怀感人至深。她所率领的“首都的士雷锋车队”,多年来一直信守“优先接送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承诺,是传递正能量的上佳例证。本联运用“互文”修辞手法,赞颂了王凤进及其雷锋车队迎老送残、扶危济困的高尚品德,以及她们时时弘扬真善美、处处添彩北京城的光辉业绩。(祖振扣撰,北京楹联学会老专家委员会主任)

刘刚(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和暴雨拼争,临危展现一身胆;

让真情涌动,秉德救援两百人。

创作手记:该联以80后退伍军人刘刚途中遭遇暴雨、洪水侵袭而临危不惧,急中生智,率众冒死救援两百余人的英雄事迹为典型场景成联。对联的主要特色有二,其一运用“白描”手法,如“和暴雨拼争”;其二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如“和暴雨拼争”为实写,“让真情涌动”为虚写。(赵春明撰,北京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副主任)

于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于高新地标诚信;滨首善区树楷模。

创作手记:《可信中关村公约》保障了企业的切身利益,为消费者解决了零风险放心消费问题。公约凝聚着中关村软件协会会长于滨的一片心血,在他的理念中,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石,他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楷模。该联以“鹤顶格”嵌入于滨的姓名。(申士海撰,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

张惠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惠世剿贼八万里;领衔励警九门春。

创作手记:张惠领抓贼有绝招,被誉为“神探亨特张”。他不顾自己的身体病痛,为工作奔波四万多公里。他的先进事迹激励着警界的同仁们,辛勤地呵护着首都安宁。九门:古代只有京城才能开九个城门,后来代指首都。特用“鹤顶格”嵌“惠领”二字。(苏存志撰,北京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商雨佳(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沿孝道回家,手捧丹心酬养母;

携青春上路,德施澍雨布佳声。

创作手记:商雨佳,一位阳光女孩的人格魅力,令人心动!孝心、德心是主人公的精神亮点,本联运用了“双关”、“夸张”等修辞方法,将商雨佳侍奉智残养父、肢残养母的事迹,升华至行孝道、立德范的高度,且通过“丹心”“澍雨”等赞词,彰商雨佳之德。(赵久生撰,怀柔区楹联学会副会长)

葛丽(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割肾救慈,轻吟丽曲千秋韵;

解压排困,力抵葛家一片天。

创作手记:葛丽为了救母亲毅然捐肾,这一高尚举动传扬的是千秋德风蕴育的时代新韵,奏响的是孝道诗篇。她面对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四处打工求职,力撑着葛家一片天。本联,既突出其模范事迹,又宣扬其道德风范。时间上,将孝道从古至今联系起来,空间上将个人、家庭与社会联系起来,增强了内涵,扩大了感染力。联中,采用同位嵌名姓,进一步突出了葛丽这个响亮的名字。(张引撰,北京楹联学会《北京楹联》主编)

叶如陵(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西藏行医龙布雨;北京献爱德如陵。

创作手记:叶如陵曾援藏行医多年。民间常把治病救人称作及时雨,而叶如陵本人属龙,故写成“龙布雨”,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推崇。他退休回京后,义务为群众看病,奉献出真挚的爱心,故曰“献爱”。“陵”字有很多义项:山陵、超越、磨练等等。“德如陵”表示他的品德如山陵一样崇高。技法上,将他的名字整体嵌在最后,术语称作“押尾格”。(潘家农撰,北京楹联学会会长、京津冀联坛主席)

于文静(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文思续写真情曲;静气撑开大爱天。

创作手记:于文静接过姥姥的担子,以柔弱的肩膀和坚强的毅力,一个人默默承担起四个妹妹的生活和学习开销,续写了一首动人的曲子。“文思”、“静气”勾勒出于文静理性而又任劳任怨的性格特点。该联以“鹤顶格”嵌入于文静的名字。上下联末的“曲”、“天”增强了语言的形象化。(项光来撰,北京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主任)

马小兰(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小处见真情,诚信立身,蕙质兰心称至美;

殊荣归淑女,德才济世,龙腾马跃竟全功。

创作手记:全联嵌“马小兰”三字。上联的“诚信立身”指“立定脚跟诚信做人”。“蕙”、“兰”皆为香草名,“蕙质兰心”指品质高洁,“称至美”,指各界称誉她的品质高尚到极致。下联的“德才济世”指以她的德才服务于社会。“龙腾虎跃”为生龙活虎之意,因2014年是马年,“马”又切其姓氏,故将此成语变通一下,由“虎跃”改成“马跃”,均比喻生机勃勃。“竟”有“完成”的意思,“竟全功”指她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黄振岗撰,中国楹联学会原理事)

赵海(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燕风赵雨情融理;海阔天空法贴心。

创作手记:作为一名专职社区巡回法官,赵海在工作中总结出了“情理法”工作法,创造了“纠纷不出社区,矛盾化解于庭外”的优秀业绩,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平民百姓的“贴心法官”。该联以“碎锦格”嵌入赵海的姓名。“燕风赵雨”、“海阔天空”属于联中自对。古时的燕赵之地包括现在的北京。(项光来撰,北京楹联学会网络委员会主任)

宋丽平(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

丽质仁心,为师者率先垂范;

平生厚德,忘我人孝老侍亲。

创作手记:此联采用了“鹤顶格”嵌名的方法,在上、下联句首嵌入“丽平”二字,标明联语创作的特指性。“为师者”显示了她的教师身份,赞扬了她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高尚品质。“丽质仁心”颂扬她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平生厚德”,一“平”一“厚”形成巨大反差,说明其在平凡人生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积累了“厚德”。最后,联语将这种“厚德”具体地细化为“孝老侍亲”,进一步点明此道德模范不同于他人的事迹特征。(赵永生撰,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

标签:;  ;  ;  

北京为道德模范创造个性化对联_全国道德模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