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渗透问题及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论文_钟庆锋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510030

摘要:本文列举了房屋建筑渗透的类型,分析了导致不同渗透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加强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的重要性,针对质量监控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渗透;管理;质量监控

前言: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透施工属于关键环节,如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力度低,极容易导致屋面或墙体等部位出现渗透问题,对建筑使用寿命的延长,及安全性的提升不利,及时解决上述问题极为必要。

1 房屋建筑渗透类型及原因

1.1 房屋建筑渗透类型

房屋建筑渗透类型,主要包括屋面渗透、窗体渗透、外墙渗透、卫生间渗透4种[1]:(1)屋面渗透:包括现浇筑板渗透、刚性开裂渗透、雨水管口渗透等。(2)窗体渗透:铝合金钢窗窗体渗透问题发生几率最高,渗透位置一般为窗边缝隙。(3)外墙渗透:即建筑外墙墙体渗透。(4)卫生间渗透:包括地面渗透以及排水管道渗透等。

1.2 房屋建筑渗透原因

1.2.1 屋面渗透的原因

(1)浇筑梁板砼浇筑过程振捣不密实,容易导致现浇筑板渗透问题发生。(2)房屋施工过程中,网筋应处于钢筋砼内部,其位置相对固定,距钢筋砼上部的距离,应控制在1cm左右,如未达到该标准,导致素砼层形成,则会导致屋面出现刚性开裂问题,致使渗透问题发生。(3)部分施工人员容易忽略排水管管盖与管口的结合问题,导致两者结合不够紧密,引发屋面渗透。(4)屋面泛水处没有按防水要求做圆弧,致使泛水处开裂、渗漏。

1.2.2 窗体渗透的原因

(1)密封材料或窗体施工材料不达标,容易导致窗体渗透问题发生。例如:部分工程窗体外侧未做防水密封处理,仅采用玻璃胶嵌缝,一旦遭遇暴雨等恶劣天气,容易发生渗透。(2)防水方案不当,或施工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窗体渗透问题发生。

1.2.3 外墙渗透的原因

外墙渗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防水材料不达标,水泥强度不够。(2)砌筑填充墙时抢工期,一次砌筑高度过高,砂浆硬化沉实时将灰缝拉裂,影响墙体质量,致使外墙体出现渗透问题。(3)外墙排气孔或空调管洞等未有效封堵。(4)气候温差等自然原因使外墙产生裂缝。

1.2.4 卫生间渗透的原因

卫生间渗透的原因如下:(1)卫生间地面及周围未做防水。(2)结构施工时未做特殊处理楼板砼结构存在裂缝。(3)卫生间地面坡度或地漏高度不合理。(4)穿板套管周围封堵不严或管上未做止水环。

2 渗透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屋面渗透问题的解决策略

(1)屋面结构因其处于特殊位置,尽量一次浇筑完成,防止产生施工缝(2)施工时,需将钢筋用凳子筋固定,确保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振捣,做好养护,避免屋面渗透问题发生。(3)屋面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不可过早拆除,以防产生裂缝。(4)雨水口与屋面用细石砼封堵密实。管盖与管口,应相互连接,避免屋面渗透。(5)屋面泛水处应按防水要求做圆弧。

2.2 窗体渗透问题的解决策略

(1)内窗台应较外窗台高出至少20mm。外窗台需具有20%的坡度(向外)。窗台与墙面结合部位,应呈圆角形式。(2)窗框与墙体连接处做好防水(图1)。图1中,1代表砖墙、2代表找平层、3代表窗框、4为密封材料、5为防水剂涂抹位置、6代表外墙面。(3)窗框背面采用水泥砂浆嵌固密实,砂浆强度不可过低,以提高防水质量。(4)铝合金窗体下滑,设置排水孔,避免导致窗体积水。

2.3 外墙渗透问题的解决策略

外墙渗透问题的解决策略如下:(1)外墙砼梁柱与砌体的交接位置,应做好粘贴钢丝网每侧不少于150mm及抹灰(或满挂钢丝网)。(2)各管道管口位置,应做好防水密封。(3)外墙抹灰施工严格控制水灰比,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以及施工设计要求进行。(4)外墙砌砖含水率控制在20%左右。(5)配置拉结筋,提高墙体与框架的紧密结合,提高墙体灰缝的密实度,避免外墙渗透问题发生。

2.4 卫生间渗透问题的解决策略

卫生间渗透问题应采用以下方法解决:(1)提高现浇筑混凝土的等级,将其控制在C25级及以上的水平。(2)卫生间地面坡度≥3%。(3)选择高质量防水材料,做好卫生间地面防水。选择柔性防水材料聚氨酯底胶作为主要防水材料,防水层至少需1--2mm。(4)防水层反复涂刷,两次涂刷方向应保持垂直。(5)施工后7d内做好养护,7d后做浸水测试,避免卫生间地面漏水。

3 施工管理质量监控要点

应在确保施工设计方案合理的基础上,从以下角度出发,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1)控制施工材料,材料入场时,做好验收和检测,确保各项材料质量达标。(2)将交叉工序作为质量监控的要点,提高工序之间衔接的紧密性,避免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出现,降低房屋建筑渗透问题的发生几率。(3)以国家标准要求以及工程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为参考,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做好质量鉴定工作,提高施工质量。

结论:

综上,工程应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建筑出现渗透问题。应关注渗透常见部位,分析导致各部位渗透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其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从根本上提高房屋质量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范建成. 我国房屋建筑渗透问题原因探究及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的策略[J]. 建材与装饰,2016,(18):171-172.

[2]曹洪军. 论从房屋建筑渗透问题透视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过程[J]. 企业导报,2011,(20):92.

论文作者:钟庆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浅谈房屋建筑渗透问题及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监控论文_钟庆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