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妇幼保健保健计划服务中心 吉林桦甸 132400)
【摘要】目的:分析孤独症幼儿测试行为特点,为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2月—2017年6月,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登记小儿孤独症71例,确诊诊断时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中文修订版量表、系列辅助检查、美国精神病学制定的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孤独症量表(CARS)评分进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价,采用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进行行为测试、疗效评估。结果:孤独症患儿末期测试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总体印象评分均低于确诊时,正常同龄的对象低于孤独症末期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幼儿测试行为特点较复杂,表现为普遍性的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需要针对行为特征,制定干预对策,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技能。
【关键词】孤独症;幼儿;行为;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88-02
中国儿童孤独症发病率约为1.7%~2.0‰,现存患者超过200万例,因高危儿存活率上升、孕期环境危险因素的增多,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孤独症可引起智力发育迟缓,严重影响小儿的生命健康,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料负担。孤独症的表现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准确的把握病情,对于个体化治疗方式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2]。2015年2月—2017年6月,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登记小儿孤独症71例,现报道如下,分析患儿的行为特征。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2月—2017年6月,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登记小儿孤独症71例,其中男65例、女6例,年龄(4.1±1.1)岁。都有围生期危险因素,伴有个数普遍在2~3个,确诊年龄在(14±5)个月,家属自觉患儿出现认知功能、社交等功能发育迟缓。
1.2 方法
患儿都在2岁内确诊诊断时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智能发育的发育商评估,配合病史问询、听力检查、垂体功能分析等检查。对于怀疑为孤独症的对象,采用参照美国精神病学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规定的孤独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孤独症量表(CARS)评分进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价、行为测试。对于确诊的对象,需要给予专业的训练,在入幼儿园前需要每日到中心接受训练,对于进入幼儿园的对象,需要半日幼儿园,半日专业机构训练模式。主要训练的内容包括结构化教育、感觉综合训练、应用行为分析、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同时要求家属在生活中加强沟通互动,每隔3~4个月左右进行复诊,每位患儿至少进行12个月的训练。对于病情较重的对象,推荐到上级医疗机构获得强化治疗,包括经颅重复高频磁刺激、机器人辅助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病例组确诊时、最终测试时、最终测试时同龄的小儿的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量表。同时选择20名患儿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患儿在家庭活动之中的表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测试量表评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孤独症患儿与同龄的小儿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孤独症患儿末期测试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总体印象评分均低于确诊时,正常同龄的对象低于孤独症末期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附表。20名家长表示,患儿的确表现出行为异常,同时容易出现反复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比较明显。
3.讨论
孤独症的目前的筛查诊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水平明显提升,极大的提升了孤独症早期确诊率、干预依从性[3]。孤独症的治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融合教育,绝大多数的病情较轻的对象仍然在普通幼儿园就学,而病情较重的对象则会长期在特殊的教育机构学习,地区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提供部分支持[4]。自闭症患儿的行为特点比较复杂,主要集中在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许多患儿活动参与率低,其他小儿也不愿意与其他进行沟通,患儿自身也常扮演“捣乱者”角色,容易遭受到教师的警告和呵斥,小儿的主动交往意愿受到打击,导致恶性循环。
行为分析对于康复训练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本组对象末期测试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总体评分均低于确诊时(P<0.05),提示干预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效果。在进行行为测试后,可以根据行为特征,进行一对一的训练,将干预内容分解为小单元,采用长期的强化、消退等手段,从而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技能,改善情感反应等行为,帮助小儿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之中[5]。以语言训异常为例,需要设计语言交流个案对策,训练者、家属在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时,需要引导患儿主动发起对话或者回应他人对话,完成语言交流行为。训练时,若幼儿能够做出正确反应时及时予以强化,若不能则使用辅助手段帮助其做出正确反应,通过坚持不断的训练,帮助患儿掌握技能[6]。目前困扰孤独症康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融合教育,患儿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幼儿园中,而幼儿园缺乏针对孤独症的教学内容,幼儿园甚至在孤独症康复中起到了负面作用,这影响了孤独症的康复。
小结:孤独症幼儿测试行为特点较复杂,表现为普遍性的情感关系、游戏及兴趣、感觉反应、语言异常,需要针对行为特征,制定干预对策,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刘贤,林穗方,陈文雄,等.中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04):402-406+4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J].北京: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9(3):289-293.
[3]静进.孤独症谱系障碍诊疗现状与展望[N].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04):481-488.
[4]李洪华,单玲,杜琳,等.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08):886-892.
[5]刘岩,王静,张晓燕.幼儿的自我投射能力对情景预见的影响:来自典型发展儿童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证据[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06):649-657.
[6]梁倩,曾祥志,刘迪迪.孤独症幼儿的家庭教育现状考察——来自长沙市136份问卷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140-141.
论文作者:田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孤独症论文; 患儿论文; 测试论文; 小儿论文; 语言论文; 幼儿论文; 对象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