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机与变压器的教与学论文_李传宝

浅谈电机与变压器的教与学论文_李传宝

济宁市技师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技工院校而言,要求其加强注重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是技工院校电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电操作技术,但现阶段技工院校电工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整体较低,如何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技工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技工院校电工专业《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提高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望对我国技工院校电工专业《电机与变压器》教学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电机 变压器 教与学

1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是技工院校电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任务繁重,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就初次接触电工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内容普遍抽象并难以有效理解,实际教学中,为配合电工专业其它必修课程的学习,《电机与变压器》的课时安排较少,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此外,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普遍占据课堂的主体位置,普遍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讲授的时间较多,和学生之间沟通互动较少,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内容,对于学习理解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很难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问题长时间积累,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对学生机电实践操作水平要求较强的实用型课程,但现阶段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普遍忽视实践课程教学,即使部分技工院校设置并开展了《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实验室,但由于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差,实际实践操作中普遍存在手忙脚乱的现象,直接导致学生的机电实践操作水平难以提升,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发展。

2 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提高策略

《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对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水平要求较强的实用型课程,因此,务必要加强提高实际教学的实用性。首先,教学内容方面,要将培养企业一线机电技术操作实用性人才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和最终任务,课程安排要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同步结合实践操作教学,时刻围绕培养学生《电机与变压器》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开展教学;其次,教学手段方面,授课教师要改变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和学生的课堂沟通,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便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疑惑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在实践教学中,授课教师要立足于电工专业学生未来实际工作开展教学,锻炼学生对电机、变压器故障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检查排除逻辑思维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教学方法方面的有效提高策略

要想有效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开展课堂教学:第一,升级课堂教学结构,授课教师可以在课程讲授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例如,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等等,让学生在思考回答中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在实践教学中,授课教师务必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动手操作,操作前,授课教师可以就实践对应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回顾,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出适当的观察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后就学生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技巧;第二,构建电路实践模型,《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中,电机、变压器的绝大部分参考数据都来自于电路模型,因此,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务必要积极构建电路实践模型,将电路模型实际问题上升到理论实践高度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自身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电路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践操作得出具体结论,在学生自主实践操作中,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CAI课程软件对电路模型进行检测分析,了解电路的绕线规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习惯;第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归纳总结习惯,《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较为繁重,课程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收获大量的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操作技术,对于初步接触电工专业的学生而言,知识内容较为抽象、零散,因此,授课教师务必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归纳总结习惯,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课程学习思路,将抽象、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对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整体教学效率。

2.3 学习方法方面的有效提高策略

现阶段,《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实际教学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授课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之外,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授课教师务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学习方法,首先,授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教学要求和自身对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性质以及使用检修知识等方面,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专业课程学习体系,并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方向,让学生深入理解《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授课教师要重视为学生构建从电机内部结构到实际工作原理的整体知识架构,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或接触到电机和变压器设备,授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带领学生了解并熟悉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内外层绕组以及芯式、壳式组成方式等等,为学生后期的工作原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条件允许,授课教师还可以就设备实物进行拆解安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了解设备的内部构成,有利于为学生构建一个立体的学习架构;最后,授课教师要加强学生对电工专业术语的记忆,例如,电压调解率、转差率以及同步转速等等,有效防范实际教学中学生因术语混淆而影响实际学习效果。

结束语:

就技工院校电工专业《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教学而言,授课教师只有精心地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准备,才能够将抽象、零散的电机和变压器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能够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加强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整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黎.高职电机与变压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7(31):36.

[2]赵益蒙.“电机与变压器”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J].教师,2016(28):66.

论文作者:李传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浅谈电机与变压器的教与学论文_李传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