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广东韶关南雄 512400
摘要:目前,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人们逐渐加强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这不仅是当前施工建筑企业进入到国际化竞争平台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于企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下,使其在强化管理制度中既能进行工程质量的及时反馈,还能同步进行实时跟踪管理,使其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相关探讨,并就此提出参考建议,希望可以进一步推进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
1.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不断深入和发展,这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准在持续提升。现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工程质量就成为了建筑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关键。建筑企业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以及质量观念,这对工程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会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人们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建筑企业觉察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只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更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监督力度不够
建筑行业本身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行业,故而其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非常高。政府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应该借助政府手段,针对建筑施工进行宏观监控和管理。然而,政府只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干预,这明显不具备足够的监督力度,在有质量事故发生时,政府会及时针对事故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例如追究事故责任以及予以必要的善后赔偿等等。但是实际上,借助管理手段对质量事故采取预防措施是更有效的方式,政府应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日常管理力度,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
2.2建筑单位的质量意识欠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建筑施工单位在质量意识方面的欠缺,导致责任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监管力度不足。甚至一些监理单位以及监理人员,对质量施工管理和自身的关联性的基本认知的不充分,导致无法准确依照质量管理规范开展工作,从而使得监理工作缺乏有效性。部分监理人员责任意识以及质量意识的欠缺,使得应对质量隐患时,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和反馈,导致现场施工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
2.3从业人员的素质欠缺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很难找到具备高度专业化且稳定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采用由农民工组成的施工团队进行施工。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而且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质量知识储备不足,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其业务操作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稳定性的,这就很容易引发质量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多数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人员的人数明显较少,加之其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缺乏,这些都是造成质量管理工作不力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4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
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整个工程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施工时,没能依照规定购买建筑材料,例如,在购买建筑材料时因未能细致地检查而导致所购置的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或是因考虑到节约成本而有意图地选购不达标的材料,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环节中,应该严格依照相应的施工要求展开施工,杜绝以赶工期或是以节省成本为由而忽视施工质量[1]。
3.关于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建议
3.1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下进行全面贯彻落实与执行,在加大监督执行力度的基础上,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而且还应注重依托于第三方监理部门单位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使其在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既能强化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还能由此全面掌控整体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3.2加强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
第一,准确掌握材料的信息,从而以择优选取的原则选择供货商。在掌握了材料质量和价格,以及供货能力等信息的基础上,才可以选择更优的供货商,进而获得更加物美价廉的材料资源,这样就能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节省工程施工成本,这也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第二,对材料供应制定详细合理的调度计划,借助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以此来降低材料的占用量,材料供应在实现按质和按量以及按时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供应效益的提升。第三,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最大限度减少材料损失。严格依照定额计量的原则使用材料,对于材料的运输和存放要加强管理,同时,要对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加以健全,这是保障材料质量以及节约材料的重要基础。第四,强化材料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严格依照质量验收制度进行材料的检查及验收。主要材料若要进场,必须出具材料的出场化验单方可,而且工程中使用的构件也要出具出厂合格证,钢筋混凝土以及预应力混凝土则需根据规定方法进行抽样检查。由运输或是安装等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需要经过处理鉴定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对于现场配置的材料,如混凝土等的配比应该事先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试配,待检验合格后才能够进行使用。此外,还应进行机械设备的合理选型,使用正确的机械设备,对于工程质量的好与坏有着密切的关联,故而在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对施工现场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机械设备,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2]。
3.3加强工程的设计管理
一项优质的建筑工程,除了要强化各施工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同时,也要强化对工程的设计管理。工程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达标与使用情况,然而一些施工单位却以节省成本为由,使一些不具备合格资质的设计人员以及设计单位来设计工程图纸。如果开发商为了节省工程成本,聘用一些不具备资质的设计人员,毫无疑问将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监理单位应该从设计阶段就先行介入,接受业主单位的委托展开有效的设计质量监督工作。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应在对设计图纸的监督和检查过程中强化合作,以预防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出现质量问题。
3.4加强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
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进行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的,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现下很多的工程监理均是由建设单位主导,换句话说,工程监理单位已经成为了建设单位的附属单位。但是,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监理单位应该具有独立的权责,其所做工作要对社会以及工程本身负责。但是,依据现有的实际状况而言,监理单位独立行使职能的权限仍有待强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社会监督以及社会舆论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现下可以借助社会监督来推动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构建,市场经济不仅仅属于法制经济,同时,它也属于信用经济。加大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以及有关部门的不良记录管理力度,建设工程质量的诚信体系,提高所有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这些都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监督部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3]。
4.结语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都要将质量意识渗入透彻,除了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以外,更要将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加以健全,除此以外,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确保工程建设各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可以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时,给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并且为社会建设出更多且更优质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佘丽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 2012(s1):20-21.
[2]金康.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建议与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8):161-161.
[3]张小燕.剖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科技纵横,2017, 46(5):41-43.
论文作者:温明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