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业过渡期最后机会在哪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过渡期论文,机会论文,中国零售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外资商业企业又一轮违规开店的举动,已引起国内业界和政府的强烈关注。有关专家在呼吁政府加大对外资违规行为整治力度的同时,提醒国内商业企业抓住入世过渡期最后一年多一点的宝贵时间,尽快发展壮大自己。
据悉,为遏制中外零售企业实力差距一天天扩大的势头,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最近正在紧锣密鼓地调查研究,以在入世过渡期最后的关头给国内商业留出做强做大的机会和空间。有关人士透露,新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管理办法可望在2003年底或2004年初出台,与之配套的《大店选址法》等法律法规也正在加紧制定当中。
外资违规开店变本加厉
“一方面国内企业还没来得及在保护期内享受切实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为在2004年底之前能够占领比较有利的地位,则继续适规操作。目前,外资已完成它们在中国零售市场的高端布局。更可怕的是,还有大量外资流通业继续违规进入,中国本土商业企业正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东方家园董事长张宏伟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商业发展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实际上,外资违规开店从1998年就开始了,之后经过政府的强令整改有了一定效果,但近段时期不仅死灰复燃,而且从违规的频率和数量上大有变本加厉之势。据悉,目前在中国的300余家大型外资零售企业,真正经商务部批准的只有70多家,有近80%是违规操作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分析,外资零售商违规的形式主要包括“假合资”、“假内资”和“假中资”等手段。“假合资”就是表面上是合资,实际上却是签署经营承包协议,保证中方固定利润却不允许参与经营。“假内资”是由中国企业引进国外公司品牌,以加盟的方式经营;或者由外国公司在中国注册成立咨询公司,并以咨询公司的名义承包加盟企业,进行独立经营。“假中资”则是直接由地方政府批一个新名额,表面看是中国企业,但将整个企业承包或租赁给外资零售企业独资经营。还有些是“一夫多妻制”,等保护期一满再全面兼并。
眼下,一些外资已经在中国做起了无本生意,用中国人的钱抢占中国的市场。据了解,一些外资企业在进入中国开店初期时是投了资的,之后有的直接跟中国的房地产商结成所谓的战略联盟,中国的房地产商到银行贷款建房,建完租给它。有的外商连流动资金也是从中国的银行贷来的。更有甚者,靠拖欠货款、向中国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场费、赞助费等手段,玩起了“零成本”开店的伎俩。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任意突破零售开放时间表,擅自扩大开放区域,甚至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许多好的商业地段被拱手让给外资企业,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将原来一些国有商业企业在黄金地段的店铺拆了以后让给外资企业。原国家经贸委和新成立的商务部三令五申要求地方政府加紧制定商业网店规划,没有规划的,对于外资开店不予批准。但一些地方以种种理由搪塞,甚至干脆地方政府自己就批准了,使中央政府一直强调的商业网店规划成了给外资腾网点的规划。
广州、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繁华商业地段,“洋超市”拉走了大批客流。我国最大商业城市的上海,目前单店规模最大的是外资,大卖场这个主力业态销售额最高的还是外资。北京物美集团副总裁吴坚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其他一些主要城市也正出现这种情况。
过度开放和违规开店已使外资商业的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张。吴坚忠认为,必须看到,谁掌握了流通渠道,谁就能掌握工业命脉。一个民族必须拥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自己的流通业,现在中外零售企业的力量对比应该说是很悬殊的,不管有没有WTO,流通渠道如果完全放开,出现被外商垄断的话,必然影响到对上下游的供应链,从而形成对消费者和制造商的控制,最终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中国市场还是中国商业的
尽管国际零售集团发动猛烈攻势使中国商业面临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但国内商业企业不能因此就悲观,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尽快提高我国零售业的整体素质。黄国雄表示,应该看到中国的一些特殊性。中国地大面广,情况复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别大,构成消费的分散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不是几个资本集团、几种经营形式所能满足的。所以说,任何一个外资企业都不可能取而代之,外资企业只能在部分地区、部分业态、部分城市占领一定市场。
同时,黄国雄分析认为,从外资本身看也有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第一,外资资本运作的目的是要盈利,不赚钱的地方他们不会去,比如像农村他们就不会去。第二,任何一个外资本身都有一两个专门的业态,他们只会在自己熟悉的业态中发挥优势,不可能也经营不了所有的业态,面对所有的消费阶层。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外资之间还有一个互相竞争、互相制约、互相制衡的作用。任何一个外资集团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对手的实力、网点布局、业态的选择,而且还要考虑今后的发展和利益冲突,必然形成相互牵制的力量,谁也不可能独吞市场。
况且,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国自己的商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各种力量都在迅速崛起。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的磨合,中国已涌现了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商业集团和连锁公司,加上民营商业的兴起,已构成中国商业的主体。黄国雄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资不可能轻易地将中国商业吃掉。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尽管外资的势头很猛,但绝对不是说外资进入以后就和民族商业是对立的。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陈文玲认为,加入WTO以后一个基本的理念应该改变,不管哪个国家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只要在中国经营,在中国纳税,都应该是中国本土的企业,只是所有制、所有级别不同而已。
当然,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比如说我们的商业网点规划,形成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机制,不仅规范外资企业的开店行为,同时也制止内资企业重复开店、不合理开店的行为。
中国零售业最后的机会在哪里
2004年12月11日,是个什么日子?相信中外零售企业都很清楚,按照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这一天将宣告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更意味着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
目前,大型跨国商业企业已经做好了在我国市场进行全面竞争的准备,并确定了以大型综合超市及专业店、便利店作为主要业态的发展战略,过渡期一旦结束,他们将加快在全国布点并建立相应的配送体系。同时,外资集团已加强了对企业和市场的控制力。有的已准备在过渡期后独资经营,加快了供货商的选择,为其进一步扩张做好商品采购准备。有的外商还与房地产商、银行建立了长期发展战略联盟。
对此,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董事长张文中认为,眼下对外资商业企业违规行为的整治要真正落实。同时,不要盲目追求引资数量,应把引资重点转到引进国外先进经营业态和管理技术,提高本土企业经营水平上来。
尽管说,中国的市场还是中国商业的天下,任何一个外资企业都不可能取而代之。但黄国雄同时指出,外资大规模的进入,对中国零售业的冲击是客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修订对外资的有关管理办法,制定一些网点规划法、大店选址法等等也是非常正常的。
黄国雄指出,我们的主导思想应该明确,规划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因为任何一个外资进来都是地方引进的,地方政府不点头外资是不可能进来的,现在出现的过度开放、提前开放,主要是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利益的种种驱动,采取不规范行为造成的。因此,制定法律重在规范自己,规范自己是长期的,也是必然的。自己都不规范,地方不按照中央的规定办事,又怎么去规范别人呢?我们制定法律、规划,不仅仅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利益。黄国雄表示,规范主要是规范程序,规范合理布局,控制总体规模,指导引资方向。
针对有人提出现在应该对外资进入进行限制的观点,黄国雄强调,我们的思路一定要明确,大门要敞开,后门要关死,小门的门槛要提高。这个小门的门槛,那就是由各个城市根据当地购买力、人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商业规划,明确、具体地提出店铺的数量,大小、位置,用规划来限制中外企业的盲目开店,这在国际上哪儿都是能说得通的。
但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只有北京、上海、重庆、青岛、宁波、哈尔滨、沈阳、郑州、南昌、海口等10个城市完成了规划,并履行了法定程序。其余大部分城市正在组织制定,还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起步。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方面特别是各地商贸主管部门一定要对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加快进度,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飞认为,我国入世过渡期的零售业竞争对策,决不能采取简单限制外商进入,或是不限制、仅凭企业自然发展的单一思路,应该采取双向推进的策略:一是刺激中国重点零售企业的超速扩张,二是限制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过度发展。两方面同等重要,必须双管齐下同时采用才能显效。仅凭中国零售企业自身的力量竞争与发展,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调整政府的相关政策,即在遵循世贸组织零售业开放条款要求的前提下,为我国零售业发展争取更多的非过度竞争的时间,为外国零售集团进入和扩张设置最后一道门槛,为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解开政策枷锁。
离过渡期结束也就剩下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内资商业是最后的宝贵资源。吴坚忠认为,目前修改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办法,制定法律法规,要按照整个WTO的框架来研究整个流通业的开放问题,一方面要限制外资的违规开店。更重要的是,保护期过后的政策措施如何制定?他认为,在不排斥外资守法进入的同时,扶持自身发展;在不保护落后的同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现在很多人往往一说,就是要求政府赶快对外资进行限制,不限制不行了。制止外资违规的行为当然应该,但竞争的关键在自身力量上。黄国雄提醒国内企业,最根本的是要从自己做起,要立足于自己尽快做强做大。竞争是同一个商圈的竞争,是同一个业态在同一地区的单体企业之间的较量。中国的哪一个零售企业要想做到规模上与沃尔玛对抗,那至少是50年以后的事了。所以,从这点来说,竞争的结局不取决于整体规模的大小。国内企业应从一个地区、从一个单店做起,树立起一个在当地能够与外来国际巨头对抗的单体店,那么这个地区就不会被别人占领。况且,从零售行业来说,企业也不需要都达到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那样的规模。一定规模一定效益,适度规模适度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有规模经济。各方面都上不去,做那么大也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