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配网线损率和电压合格率,是供电公司进行电能运营和供电服务水平的主要考核指标。配电网虽经多次技术升级改造,但由于受建设资金、建设技术标准、综合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制约,10kV配电网线损率依然比较高,线损和电压波动等问题,一直影响到用户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节能经济性。因此,对于线损和电压质量存在较大问题的10kV配电线路,结合工程特性合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节能改造,有效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服务质量水平,已成为电力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供电局;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案研究
一、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线损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基层供电分局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责任心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影响,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不到位,基础档案准确性不高,发现问题没人处理,处理效果没有跟踪,导致线损异常率居高不下,线损异常闭环管理流于形式;其次,部分地区偷漏电情况严重,反窃电力度不足,线损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再则,计量自动化系统对线损管理工作支撑不足,系统间没有实现数据共享,计量系统运维力度严重不足,线损日分析、日监控工作信息化无法开展;最后,线损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基层供电分局线损工作人员对线损管理缺乏工作热情,积极主动性低。
2、技术线损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配网结构薄弱且不完善,线路及电气设备残旧,因设备长期未进行改造,配变及线路技术状况差,随着负荷的增长,很多配变及线路因容量及线径小,出现了高峰负荷时过负荷或重载现象,损耗大;其次,由于负荷分布不均匀,配网缺乏无功补偿亦加剧电压低程度;再则,小电厂线路受国际煤炭价格影响较大,线路电压不稳定现象较为严重;最后,大修技改工程用电没有单独装表计算,全部统计在站用电,是站用电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供电局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案
1、技术降损方案
(1)优化电网结构。配电网规划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旨在改造和加强现有电网结构,建立技术经济合理的电网,逐步扩大供电能力,解决薄弱环节。可以合理安排电源点分布,在初期就把配电网节能降损措施加入进去。电源布置方式不同,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有很大的差异。电源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多点布置有显著的降损节能效果,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电压质量。如厚街分局在电源点分布方面问题,因历史原因及近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配网建设速度,在考虑增加电源的时候要更加合理的分布。
(2)优化10kV配网综合无功配置。无功补偿尤其是动态无功补偿是降低10kV线路网损的一种有效手段,需要根据负荷特性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无功补偿方案,如:工程中常见10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为在10kV馈线的杆上装设分组自动投切补偿、变配电台区低压0.4kV侧装设分组统一补偿和大用户终端设备处安装无功补偿等[3]。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特性,从价格、补偿效果、调控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优越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的无功补偿方案,实现工程投资和节能降损效果具有最佳匹配特性。
(3)实现节能调度。实行低损耗的稳定运行方式,进行升压改造,减少35KV变电站数量,采用110KV,220KV变电站代替,推进20kV供电试点工作。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的前提条件下,借助科学的理论计算,通过加强调度和运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和线路的有功及无功损耗,使整个电网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电能的损耗量最小。各级调度部门负责各自所管辖电网的网损管理,将电网网损率纳入其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调度部门应在运行方式报告上加强对电网经济运行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策划和精心调度,加强网损管理,降低损耗。
(4)尽量三相负荷平衡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配电设计规范中明确要求:10kV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电流不平衡度应控制在10%以下,干线及分支线首端其不平衡度应控制在20%以下,中性线的电流应控制在额定电流的25%以内。三相负荷平衡稳定运行,可以有效降低线路、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损耗。此外,还可以根据配网实际情况,通过引入分相无功补偿或三相平衡化监控装置,确保配网系统长期处于三相平衡运行工况,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5)更换高耗能设备。更换高损耗电网一次设备;更换S7及以下型号高损耗配电变压器容量;提高非晶合金变压器比例;对新建及旧线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金具产品。各单位应加强变压器经济运行管理工作,定期编制主变压器经济运行曲线,在日常调度工作加强负荷调配,及时按主变经济运行曲线调整主变运行方式,从而达到降低主变损耗的目的。及时根据负荷的变化情况,对长期轻载运行的配电变压器进行调整、更换,避免“大马拉小车”等不合理现象。
2、管理降损方案
(1)建立健全的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以及下属各生产单位的分工和职责,将线损率指标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以充分激发员工对于降损工作的能动性。加强对抄收人员的考核力度,防止不正当用电行为的发生。加强营销稽查管理,追究各种错计、漏计相关人员的责任。强化抄表考核管理,降低抄表错误率。制定管理线损考核制度,完善抄收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建全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办法,严格营业管理分级考核。加强《电力法》等有关法规的宣传,使用户知法守法,严厉打击窃电和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
(2)加强计量管理。所有计量装置的配置要求满足《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的规定。在通过计量管理部门的技术审查和验收认证后,充分考虑线损管理分压、分线、分台区统计分析管理的需要,选用计量装置,提高计量和统计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
(3)加强过程管控。利用电能量数据中心实时线损监控功能,开展周线损计算,改变目前每月计算线损的周期,有助于提早发现线损异常,增加异常处理时间。定期开展线损异常管理稽查工作。基于线损“两个比对”工作的规范化和表单化的完善,结合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定期开展线损“两个比对”工作稽查,对各分局的线损“两个比对”工作进行监督和通报,促各项工作落地执行。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管理,严厉打击窃电等违规用电行为,制定相关的奖励办法,争取地方立法,出台反窃电条例,做到有法可依。制定严格的营业稽查制度,堵塞工作漏洞,将事前控制手段和事后补救措施结合起来,减少销售收入流失,实现营销管理效益最大化。
三、供电局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管是哪种降损措施,实施前一定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现有电网认真调查研究,查找高损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以抓住当前主要矛盾,选择那些投资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比如加强营业普查和平衡负荷就是不需要投入资金就可以获得效益的降损措施。又如供电部门管理的10kV农网和城网线路功率因数大多在0.65-0.85之间,非电业管理的企业用户,其内部10kV配网功率因数在0.85左右;功率因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无功补偿设备集中在变电站10kV侧,只对10kV以上电网具有补偿作用,没有实现无功就地补偿,所以降损潜力非常大。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减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因此,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
结束语
综上,文章通过对线损管理的深入研究,本人对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措施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一步的工作是希望能将线损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加大创新力度,使得线损的计算更准确、更方便,并能实现实时监测,提高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线损。
参考文献
[1]李亚红.浅谈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23:61.
[2]杨庆河.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4:87.
[3]刘春华,燕树民,张轶格.浅谈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及线损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119-120.
论文作者:刘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线损论文; 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配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