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价格总水平的周期性波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期性论文,水平论文,论我国论文,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与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一样,对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都会产生很强烈的扰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反通货膨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指向。在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现阶段,我们是否要象反通货膨胀那样反通货紧缩,是当前我国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制定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分析当前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是否是通货紧缩,这种通货紧缩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还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性增强,过去那种单一的通货膨胀时代有可能转变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不同时点交替出现的市场性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我们应当对传统的单纯“反通货膨胀政策”进行动态化的调整,将反通货膨胀政策和反通货紧缩政策在不同时点上结合起来。
一 1998:中国出现全面的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对中国是否已出现通货紧缩存在着不同看法。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王煜、 高材林(1998)认为,目前我国只是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某种迹象,但整体上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1999)在回答中国是否存在通货紧缩的问题时认为,不能把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简单地说成是通货紧缩,更不能说已经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不是因为货币供应紧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下降。胡鞍钢则认为,中国已出现全面性的严重的通货紧缩,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敌”。
为判断中国现阶段是否发生通货紧缩,我们先看看我国改革以后的物价走势(年度物价指数数据表1)。
表1 改革以来我国的价格指数(%)
年份 国内生产总 价格水平 商品零售 城市居民消 居民消费
值平减指数 变动率价格指数 费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1978 101.3 100.7 100.7
1979 103.6 2.2102
101.9
1980 103.8 0.2106
107.5
1981 102.3 -1.4
102.4 102.5
1982 99.8 -2.4
101.9 102
1983 101.1 1.3
101.5 102
1984 104.9 3.8
102.8 102.7
1985 110.1 5.0
108.8 111.9 109.3
1986 104.6 -5.0
106107
106.5
1987 105.1 0.4
107.3 108.8 107.3
1988 112.1 6.7
118.5 120.7 118.8
1989 108.8 -3.0
117.8 116.3 118
1990 105.7 -2.9
102.1 101.3 103.1
1991 106.7 1.0
102.9 105.1 103.4
1992 107.9 1.1
105.4 108.6 106.4
1993 114.6 6.2
113.2 116.1 114.7
1994 120.0 4.7
121.7 125
124.1
1995 113.1 -5.7
114.8 116.8 117.1
1996 105.9 -6.4
106.1 108.8 108.3
1997 101.2 -4.4
100.8 103.1 102.8
1998 98.7 -2.5
97.499.4 99.2
年份 农村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
1985
107.6
1986
106.1
1987
106.2
1988
117.5
1989
119.3
1990
104.5
1991
102.3
1992
104.7
1993
113.7
1994
123.4
1995
117.5
1996
107.9
1997
102.5
199899.9
注: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现价GDP÷可比价GDP·100%;
可比价GDP=上年GDP·按可比价计算的今年的GDP 指数(上年=100)
价格水平变动率是根据GDP平减指数计算的,其公式是:
价格水平变动率=〔(本年GDP平减指数-去年GDP平减指数)÷去年GDP平减指数〕·100
资料来源:1997年以前数据见《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第301页;1998年数据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
从年度物价指数来看,我国改革以来价格波动已经发生了4 次(谷—谷分类法)。价格波动的周期数的起止年份和中国GDP 增长率的周期波动完全一致(注:改革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周期波动, 参见王洛林主编,《经济周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价格波动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价格波动的频度约5 年一次,其中1978—1990年13年中价格波动了3次,价格波动的频度约4.3年1次,90年以来价格的1次波动至今还没有完成。这说明,改革开放的前期我国价格波动的频度远远高于最近的10年,价格水平的波动性逐步减弱,稳定性逐步增强。价格水平收缩期的主要特征见表2和表3。
表2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期的特征
序号起止年份
收缩期长度波峰波谷
振幅
1 78-83 3 6 1.54.5
2 84-86 1 8.8 6 2.8
3 87-90 218.5 2.1
16.4
4 91-98 421.7-2.6
24.3
表2反映的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波动情况,表3反映的则是GDP 平减指数的波动情况。从两份表格提供的数据来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其特征的趋向性不明显。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没有包括服务的价格,统计的面比较窄,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以GDP平减指数的波动情况为例,讨论物价水平波动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波动的峰位不断提高。 波动的峰位,是指每个波动周期内波峰年份的GDP平减指数。从表2—3 可以看出,改革以来4次价格波动的波峰分别是3.8、10.1、12.1、20.0,其增幅分别是 6.3、2、7.9个百分点;(2)波动的谷底在前3个周期不断抬高,从-0.2抬高到4.6,再抬高到5.7。这表明在90年代之前,我国的价格总水平有着抬高的过程;(3)波动的振幅扩大。 波动的幅度是每个周期内波峰和谷底的落差(波峰—谷底),改革以来价格波动的振幅从 4扩大到21.3,扩大了17.3个百分点,我国价格水平的波动性明显扩大。
表3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波动期的特征
序号
起止年份
收缩期 波峰 波谷 振幅
扩张期收缩期
长度
长度
占比
1
78-82 2 3.8
-0.2
4
3 0.4
2
83-86 110.1
4.65.5 30.25
3
87-90 212.1
5.76.4 2 0.5
4
91-98 420.0
-1.3
21.34 0.5
虽然年份数据显示的GDP平减指数只是在1998年表现为负值, 但是包括98年在内的本次价格收缩期已经显示出明显的通货紧缩特征。这表现在:(1)收缩期异常扩张。4次价格波动周期,价格收缩期平均为2.25年,前 3次价格波动的平均收缩期只有1.67年,而本次价格波动的收缩期到98年已有4年,大大长于平均的收缩期,更长于前3次的平均收缩期,几乎是前3次价格波动收缩期的总和;而且, 收缩期占比(注:收缩期占比=收缩期长度/整个价格波动周期的长度。)已经达到 0.5,高于平均收缩期占比(0.41)的22%,是前三次价格波动收缩期占比的1.32倍。(2)振幅异常放大。本次价格波动的振幅达到21.3 个百分点,远远高于4次价格波动的平均振幅(9.3),是平均振幅的2.29倍;是前3次价格波动振幅(5.3)的4倍,比前3次价格波动的总振幅(15.9)还高出34%。(3)价格总水平大幅下降。根据GDP平减指数计算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率从1994年达到最高点后,连续4年表现为负值(-5.73、-6.36、-4.42、-2.51),下降的年度长度是改革以来最长的, 累计下降的幅度达19个百分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没有的。价格总水平连续4年下降,GDP平减指数也于1998年呈现为负值(-2.3),应该说这种价格水平的下降不仅仅是持续的,而且其价格水平的下降程度也是可以觉察到的。价格总水平下降的程度和时间长度,显示出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我国1998年已经发生了全面的通货紧缩。
二 改革前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状态
为了分析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总体波动状态,我们利用GDP 平减指数对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进行周期性分析。1952年至1998年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情况见表4。
在价格总水平波动周期的划分上,我们把改革以前的价格波动划分成6个周期,第1个周期(1953—1957年)价格水平虽然处于单边下降的趋向,是一种典型的半周期,考虑到49—52年是我国经济恢复时期,峰值可能在51—52年,只是缺乏资料,无法显示,因此我们仍把这一阶段看成是一个周期;改革前的第6个周期(1973—1977年)比较特殊, 从GDP平减指数来看,该周期在1975年到达谷底,已经构成一个周期, 考虑到76、77年属于改革前,而且从76年开始的价格波动周期的峰值和谷值都在改革后(分别是1980年和1982年),因此,为分析方便,我们把76、77年归入改革前的第6个周期。这样,改革前有6个周期,改革之后有4个周期(表5)。
表4 建国以来中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情况表
年份国内生产总 价格总水 周期
值平减指数 平变动率 序号
1953 105
1954 100-4.7
1
1955 99.2
-0.85
1956 98.2
-0.97
1957 98.80.63
1958 100.9
2.06
1959 101.2
0.3
1960 101.6
0.36 2
1961 115.2
13.41
1962 99.8-13.4
1963 97.4-2.42
1964 99.72.34
1965 100.9
1.22 3
1966 98.3-2.52
1967 100.7
2.41
1968 101.3
0.58 4
1969 96.2-5.02
1970 97.4 1.2
1971 100.73.4 5
1972 100 -0.68
1973 100.10.16
1974 100.20.09 6
1975 98.8 -1.39
年份国内生产总 价格总水 周期
值平减指数 平变动率 序号
1976
99.8
0.98 6
1977
101.1 1.28
1978
101.3 0.24
1979
103.6 2.2
1980
103.8 0.22 1
1981
102.3 -1.42
1982
99.8 -2.44
1983
101.1 1.26
1984
104.9 3.78 2
1985
110.15
1986
104.6 -5.03
1987
105.1 0.44
1988
112.1 6.72
1989
108.8 -2.96 3
1990
105.7 -2.88
1991
106.7
1
1992
107.9 1.1
1993
114.6 6.17
1994
1204.74 4
1995
113.1 -5.73
1996
105.9 -6.36
1997
101.2 -4.42
1998
98.7 -2.51
表5 改革前后价格波动状态的变化
序号
起止年份
波峰
波谷 振幅
收缩期长度 扩张期长度
前153-56 5 -1.8 6.8
3
前257-63 15.2
-2.617.8
2 5
前364-66 0.9-1.7 2.6
1 2
前467-69 1.3-3.8 5.1
1 2
前570-72 0.7 0
0.7
1 2
前673-77 1.1-1.2 2.3
1 4
后178-82 3.8-0.2 42 3
后283-86 10.14.6 5.5
1 3
后387-90 12.15.7 6.4
2 2
后491-98 20.0
-1.321.3
4 4
改革前4.03
-1.85
5.88 1.5 3
改革后11.52.2 9.3 2.253
升降% 185 218.958 50 0
序号扩张期占比收缩期占比
前2
0.71
0.29
前3
0.67
0.33
前4
0.67
0.33
前5
0.67
0.33
前60.80.2
后10.60.4
后2
0.75
0.25
后30.50.5
后40.50.5
改革前0.70
0.30
改革后0.59
0.41
升降%-15.7
36.7
表5 显示改革前后我国价格总水平波动在状态特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波动的高度。 波动的高度是价格波动周期内波峰年份的GDP平减指数值。改革前6个周期的高度平均为4.03%,改革后平均为11.5%, 波峰的高度在改革后上升到改革前的2.85倍。这表明, 随着我国从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供求关系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抑制型通货膨胀所形成的物价上升压力,在市场化价格改革的进程中得到释放。(2)波动的深度。波动的深度是谷底年份的GDP平减指数值。改革前6个周期的深度平均为-1.3%,改革后平均为2.2%,抬高了218.9 %。改革前后比较,谷底的抬高非常明显。这表明,到目前为止,随着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推进,我国的总体价格水平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这一特征在改革后的前3个周期更为明显。(3)波动的振幅。改革前价格波动的振幅除第2个周期外,波动的幅度均在10%以下,平均振幅为5.88%;改革后价格波动的振幅不断放大,从4个百分点上升到21.3个百分点,平均达9.3%,比改革前上升了58%。可以说,改革以来, 我国价格水平的波动性不断扩大。(4)波动的收缩期长度。 收缩期和扩张期是相对应的,改革前收缩期比较短,平均为1.5年, 改革后的价格收缩期有所延长,平均为2.25年,比改革前上升了50%。而从扩张期来看,改革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均为3年。但扩张期占比改革前为70%, 改革后下降为59%,下降了15.7%;收缩期占比改革前为30%,改革后平均为41%,上升了36.7%。结合前几点,我们可以把改革前价格波动状态的特征概括为:波峰低、谷底浅、振幅小、扩张期长、收缩期短。改革后价格波动状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波峰高、谷底抬升、振幅扩大、收缩期延长、扩张期收缩。
改革前后价格波动状态的特征可以更简洁地表达为:由改革前的“低位—平缓”型转为改革后的“高位—大起大落”型,由改革前的扩张期为主的“慢升快降”型转为改革后的收缩期为主的“陡升慢降”型。
三 价格总水平周期性波动的新阶段
我国价格波动从改革前的“低位—平缓”型“慢升快降”转变为改革后的“高位—大起大落”型“陡升慢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国价格总水平的波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过去单一的通货膨胀转变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不同时点交替出现(注:陈东琪,《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互换位时代的政策操作》,《财贸经济》,1998年11期。)。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周期性出现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学家研究和探索的一组经济现象。英国的生活费用指数18世纪初到1739年表现为紧缩,1740年到1808年表现为膨胀;然后下降,直到1845年;1846年到1868年再次上升,1869年到1984年下降,1895年到1913年再次上升(注:〔法〕莫里斯·阿莱著,《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第11页。)。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周期性出现。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 经济学家纷纷开展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研究。1929年至1932年,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批发价格指数在3 年内下降了大约30%,产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工业生产下降了50%(注:〔法〕莫里斯·阿莱著,《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第35页。)。以此为背景的凯恩斯主义脱颖而出,并在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居于主导地位(注:刘涤源著,《凯恩斯主义研究(上)》,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衰退微不足道,符合潮流的研究应该集中在技术进步和长期发展上。当然,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在长期它们确实起作用。但是,正如凯恩斯所指出的,在长期我们都已经死掉了。短期中的现实世界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一针见血地涉及需求不足。萧条经济学已经回归了。”(注:〔美〕保罗·克鲁格曼著,《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第213页。 )萧条经济学是不是回归了,是不是将成为主流经济学,这需要实践进行验证。但这些分析表明,通货紧缩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一样,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我们国家的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的是单一的通货膨胀压力。单一的通货膨胀,即无论是高潮时期还是低谷时期,都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周期不同阶段只有通货膨胀压力大小之别,不会出现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转换。相应地,经济学界关注的主要是通货膨胀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性增强,通货紧缩有可能周期性地出现,过去那种单一的通货膨胀时代有可能转变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不同时点交替出现的新阶段。之所以作出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价格总水平波动形态的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价格水平长期不变,农产品、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价格普遍低于价值,生产成本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其结果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供给严重短缺,大量商品凭票供应,黑市猖獗。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隐蔽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表现在价格总水平的走势上,虽然波动小,但波谷不断抬高。以至改革初期,随着市场调节价格比重的增加,价格总水平呈现出只升不降,或者说从改革前的慢升转变为陡升,价格总体水平波动的波峰从103.8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上升为110.1,再上升为112.1,直至120点。 这种价格总水平波动形态表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一直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此期间,价格总水平也曾有向下变动的表现,分别是66年,69年,72年,75年,81—82年,86年,89—90年,这些价格总水平的向下的变动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短期下降,跌幅不深,迅速回升,其收缩期改革前为1年半,改革后前3个周期为1.7年。 这种短期下降迅速回升的价格走势显示价格上涨形成的压力远远大于价格下降的压力,我国的价格总水平存在着单一的通货膨胀压力。改革后,价格总水平的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改革前“低位平缓”型“慢升快降”转变为“高位—大起大落”型“陡升慢降”。这种“慢降”表现的是价格总水平收缩期的延长,改革前收缩期平均为1.5年,改革后的价格收缩期有所延长, 平均为2.25年,比改革前上升了50%。这种延长实质上表明,我国的价格总水平已经面临着一定的向下变动的压力。这是因为,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多次提价后,改革之初面对的价格扭曲情况已经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抑制型通货膨胀所形成的物价上升压力,在市场化价格改革的进程中得到释放,“多数工业制造品和食品的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价格的平均水平。”(注:陈东琪,《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互换位时代的政策操作》,《财贸经济》,1998年11期。)在这种背景下,价格总水平就不可能仅仅有上升的压力,而是既有可能向上变动也有可能向下变动。改革后的第四个周期是我们目前正经历的一个价格周期,这个周期虽然没有结束,但其收缩期已经达4年,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现阶段,收缩期不断延长,价格总水平向下运动的压力已经形成,应该说价格总水平膨胀和紧缩的周期性交换是有可能的。
2.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变。表5的数据显示, 我国改革前价格总水平虽然有升有降,但是波动幅度很小。除第1、2两个周期外,其余4 个周期的价格总水平振幅平均只有2.7个百分点,是改革后平均振幅的29 %,是改革后第4个价格周期振幅的12.6%, 价格总水平处于一种超稳定状态。这种超稳定形态并非市场供求力量均衡的结果,而是由于我国当时的价格形成机制是一种严格的高度集中计划价格机制。计划价格机制使得价格水平处于一种趋稳定状态,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在计划者的严格控制之下,价格信号几乎不反映市场供求状态,价格总水平的市场周期性波动特征被计划周期性特征替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从1979年开始了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1979—1984年,在计划价格的框架内进行了以“调”为主的价格改革,初步改善了不合理的计划价格结构。1984—1991年,我国从管理体制和价格结构两方面全面开展了“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初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并存的格局。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励下,我国以“放”为主,加快了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市场调节价的比重急剧上升,在价格形成中发挥主导作用。1995年生产资料价格体系中,市场调节价的比重已达77.9%,农副产品价格体系中市场调节价的比重为78.6%,零售商品的市场调节价比重则上升到88.8%,我国价格形成市场化指数1995年上升到84.5%(注:参见陈宗胜等著,《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19页。)。随着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推进,由“放开市场”造成的“单一”涨价压力大大降低。同时,随着供求关系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出基础性作用,价格水平的波动性增强,价格总水平变动对经济运行的扰动有可能放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周期性出现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形成。
3.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市场条件的转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周期性出现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如果消费者面对是短缺经济背景,卖方统治买方、生产者统治消费者,买方之间的竞争强于卖方之间的竞争,消费者所做的就不是“等待”而是“抢购”,结果是物价上升。因此,通货紧缩的压力通常发生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的低潮期,一般不会发生在短缺经济的调整期,短缺经济始终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只有压力的大小不同,而不会消除压力。我国在计划体制中长期反复起作用的经济现象是资源约束型短缺,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根据科尔内的分析,产生短缺的机制纵向的数量计划调节和由于软预算约束所产生的购买冲动、囤积存货、投资饥渴。这样一种扩张机制使得“我国经济波动的经常性特征是造成总需求过度膨胀的经济过热。防止大起大落波动的重点应放在防止经济过热上”(注:洪银兴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39页。)。在物价水平的调控上也就自然表现为以反通货膨胀为主导。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有效需求不足是宏观经济的常态。我国在1992年底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后的几年,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了“总量过剩”。据中国信息中心的最新调查,中国目前的商品和服务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不存在供不应求现象(注:陈东琪,《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互换位时代的政策操作》,《财贸经济》,1998年11期。)。应该说,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改革后生产能力的增强使得我们国家在总体上告别了短缺,短缺经济背景下单一通货膨胀压力的市场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建立在买方市场基础上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既可能表现为供求失衡引起的通货膨胀波动,也可能因为生产过剩、卖方之间的过度竞争等因素,产生价格总水平向下变动的趋势,甚至爆发通货紧缩。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单一通货膨胀”时代已经过去,价格总水平波动进入了市场性周期波动的新阶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有可能周期性地出现,我们应当对传统的单纯“反通货膨胀政策”进行动态的调整,将反通货膨胀政策和反通货紧缩政策在不同时点上结合起来。
标签:通货紧缩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财贸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振幅论文; gdp平减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