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与“三爱”教育_谭嗣同论文

论语文教学与“三爱”教育_谭嗣同论文

谈语文教学与“三热爱”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树立起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增添他们抵制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使语文学科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园地,这是语文教师光荣而神圣的任务。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三热爱”的思想教育?这就必须贯彻寓教育于教学的原则。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结合具体的语文知识,自然而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材,语文教法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法。语文有它自己学科的鲜明特点。“文以载道,道因文显”许多语文课文都有鲜明的思想政治内容。所以语文教学既不能停留于单纯系统地传授知识,也不能贴思想政治标签,只有把语文知识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受到“三热爱”的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而且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学的能力也获得扎实的提高。

“三热爱”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各个具体过程中。

一、指导阅读:阅读了《茶花赋》学生发表了许多看法。有的说:云南西山华庭寺“那株茶树满树花朵,花大瓣重,灼灼艳艳,一朵花一团火,真是叫人越看越爱看。更好的是大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有的还说:“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象征着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幸福一代,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的面貌。”等等。学生能谈出这些体会确实是很不错的,说明他们对课文内容已有初步理解,但文章的关键并未抓住,思想性挖掘不深。《茶花赋》这篇脍灸人口的抒情散文,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是在于“一连串的联想”,从怀念祖国的深情入手联想起祖国的面貌,从“春深似海”的茶花联想起美化我们生活的育花人,从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联想起新生一代的健康幸福,从一群看花孩子的朝气蓬勃联想起祖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意境不断深化。这四幅的联想构图,在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贯穿下,浑然一体,使人深思,引人神往。教师如能把握时机,把寄遇于文章中的思想政治情思通过生动的讲解转化为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崇高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就会有力地叩击学生的心扉,播种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上。

二、讲读点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革命烈士李少石写的《南京书所见》:‘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诗章。全诗四句二十八个字,字字千钧。那铿锵明快的节奏,有如点燃的一支支火炬,无比明亮,激励人们奋勇前进;饱含豪情的诗句,有如一声声鼓点,动人心弦号召人们起来战争。共产党人的伟大“丹心”,使破碎的河山为之自豪而抬起高昂的头;共产党人的革命“大义”,令黯然的日月为之振奋而射出灿烂的光辉;共产党人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辉煌胜利而赴汤蹈火和英勇献身的伟大革命精神,叫日本侵略者为之丧胆,叫国民党反动派为之心惊而向隅悲泣。共产党人这种铮铮铁骨,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爱民的热忱和“含笑上刑场”的光辉形象,动人心弦,令人敬仰,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每个学生。

在进行指导点拨这种课文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课文深刻的内容,动人的形象,曲折的情节,真实的细节,精巧的结构,锤炼的语言等等,阐发其中的思想性,使学生思想品德得到健康发展。

三、迁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迁移能力就是将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的知识、方法等,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到另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语文教学的内容广泛性和教学途径的多样性为语文学科在迁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中渗透“三热爱”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试例证之:

1、有一道题目是:“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这句话正确的分析是:A,因为中国老年人“常厌事”,所以造成了今天的“老大中国”。B,因为中国老年人思想保守,所以造成了今天的“老大中国”。C,因为中国旧制度极端腐朽,所以造成了今天的“老大中国”。D,因为中国腐朽官的罪过,所以造成了今天的“老大中国”。有个学生选择“D”,她分析说:“A、B不是主要原因,C违背历史,梁启超是搞改良主义,思想保守,根本不主张改变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他拥护光绪搞改良,目的是为了通过改良来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他反对的只是以慈禧为首的腐朽官僚统治集团。”

2、另一道题目是:下面句子里“则”的用法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的“则”用法相同的是哪一句?A、制定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B、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C、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D、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有个学生起来选择A,他分析说:“A里的‘则’解释为‘是’。‘创造未来的少年中国是中国青年的责任’,这是判断句,与例句相同。B、C都是假设句,‘则’作连词用,解释‘就’,表示如果有前面的前提就会产生后面的结果。D是承接句,用一块平板按在活板上面是要等药稍熔,说明后面这件事是继续前面那件事的。”

从以上两个答题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在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过程中,表现出他们认识问题的特点。他们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封建制度的反动腐朽,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改良主义的局限和落后。他们赞赏“创造未来的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的说法,以热爱祖国,建设新中国为己任。

四、作文教学:作文是在融合各种知识,经过能动转化,产生新质的一种高层次的迁移,通过迁移表达出学生自己的丰富思想感情。所谓“以意为主,意在笔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写作文时要求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阐述看法,表现出自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旗帜鲜明地或歌颂或反对,努力把“意”写深写好。

1993年12月福州市举行中学生“平安杯”影评竞赛,全校学生观看了爱国主义系列影片,许多学生参加影评竞赛,不少学生获奖。学生耕耘的获奖影评说:“影片《谭嗣同》独具慧眼地着力塑造中国的普洛美修斯——谭嗣同的形象,奏出了赞美改革者的悲壮雄浑的乐章,摧下泪下,令人击节赞叹”。“戊戌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谭嗣同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佼佼者。影片的开头以中日甲午之战为背景,配以说白与画外音,一组组蒙太奇的镜头呈现观众眼前:清军的溃败、故宫华表的摇晃、宫殿上空寒鸦悲鸣,这一切说明清王朝的腐朽、衰败及中华民族危机的深重,为谭嗣同登上政治舞台,协助光绪帝实行‘霹雾’式改良与革新,作了有力的熏染与铺垫,又以谭嗣同奉诏进京途中所见所闻,那一幅幅满目疮痍、哀鸿遍野、饿殍满地的凄惨画面撩动着谭嗣同救国救民的心弦,促使他痛下决凡,拯民于水火。当谭嗣同抵达黄河边时,镜头上出现波涛汹涌、激浪排空的黄河怒涛与谭嗣同跃马挥鞭,驰骋纵横相呼应,既反映谭嗣同不平静的心绪,更表现谭嗣同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影片既忠于史实又不囿于史实,突出了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的重大作用,而把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处于陪衬地位。谭嗣同第一次被光绪召见,立刻陈述四条建议,尤其是要求光绪独揽朝纲,掌握军队大权,这是谭嗣同高于康有为、梁启超的地方。他作为文武双全的人物看出光绪仅是傀儡,不把军政大权从慈禧太后、荣禄、怀塔布等一伙守旧顽固派手中夺过来,变法维新是不可能成功的。接下来废科举、兴学校、裁冗员、广言路等维新措施的颁布体现了谭嗣同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影片也不掩饰谭嗣同的历史局限性,脱离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最后孤注一掷,请袁世凯起兵‘勤王’,被袁世凯暗中出卖,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失败了。当黑云压城,慈禧后党大肆逮捕维新派时,康、梁仓皇避往日本,谭嗣同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于菜市口,演出了戊戌变法中最悲壮的一幕。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真是掷地作声,硬骨铮铮。刑场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呼喊,牢狱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题诗,如飙风急雨,三春惊雷,永远震憾着神州大地。至此,影片完成了谭嗣同形象的塑造。谭嗣同为拯救中华民族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

这篇影评表达了赞颂先烈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境界,体现作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三热爱”思想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标签:;  ;  

论语文教学与“三爱”教育_谭嗣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