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证农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发展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模式的提出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即工业化水平越高,农业问题越严重,对农业问题的呼声就越高,措施就越多,多得有些近于“乱”。这似乎在说明工业化在不断增加农业发展的难度,工业化使农业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再由世界经济史看,为什么有些国家工业化进展顺利,农业也受益于工业化;而有些国家工业化进展缓慢,农业非但没有因工业化而发展,反而停滞下来,其结果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差距远远超过了工业化前,主要原因只能来自工业。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各国工业化发动的时间存在早晚,但是否存在着内在的、能使工业同农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规律。农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农业能否左右工业发展过程。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提出了“保证农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这一命题,其核心是站在农业发展这个角度剖析工业应如何发展。换言之,能否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来发展工业,而这个保证农业发展势必也就是保证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工农业互为表里,关系重大。
二、基本概念说明
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三要素非农化和工业发展模式是本文展开的关键性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前提。
1.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实质是农业质态发生改变的过程。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且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最长的产业,沉淀了三个最基本的传统特点:微观功能(经营者功能)自给性、经营手段技术停滞性和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性。农业发展就是对上述传统特性的摒弃。农业发展是工业化的产物,工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性参照物。工业由开始就具有微观功能上的盈利性、经营手段的技术不断进步性和对自然条件依赖的不断淡化。这样,农业发展又可称为吸收和容纳新兴产业——工业特性的过程。对农业也许应该赋予新的内涵,即农业是利用生物的机能在人类为之创造的环境中生产满足人类需求的农产品。农业发展的三个方面反映着农业作为古老的产业因工业化而经历的三次质变:第一次质变,微观功能完全变成盈利性;第二次质变,技术装备水平超过工业;第三次质变,不断地以人工生长条件代替自然生长条件,自然条件不再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工业化开始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发展的核心是微观功能尽快转变。
2.农业生产三要素非农化。发动工业化所需资源既然主要来自国家内部,而工业化之前经济又以农业为主,工业化所需要素只能主要来自农业。这说明了农业对工业化的基础作用,农业不发达,就不会提供可以非农化的要素。非农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引致农业生产三要素即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在非农新产业中重新配置和定位,此过程可定义为农业生产三要素非农化,具体包括农业土地非农化、农业资本非农化和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三要素非农化是农业微观功能转变的基本背景,三要素非农化是一种单向的要素重新配置。
农业发展对三要素非农化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特别是对农地和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要求是对立的。农业发展要求: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的量应尽可能的多,也就是说,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绝对有利于农业发展;农地非农化的量应尽可能的少,反过来讲,过度的非农化既不利于工业也不利于农业;农业资本在农业和非农业进行合理的分割,为此,工业发展对农业资本的依赖程度不应很高,以保证有相当的余额留在农业内部。
3.工业发展模式。既然农业生产三要素非农化是农业微观功能转变的基本背景,那么就必须使三要素非农化能够促进微观功能尽快转变。这关键取决于工业如何发展,因为三要素非农化是由工业发展引起的。因此,必须从生产要素利用与配置的角度来研究工业的发展模式。
工业发展模式是指对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机制和定位方式。要素配置机制包括企业外和企业内两方面。企业外指要素如何配置给企业,企业内指企业产权关系。企业产权关系有两种最基本类型,即个人产权及其复合体(包括合伙制、股份制)和国有产权及其类似物(如我国农村社区产权)。要素定位方式即工业如何进行布局。在粗略意义上,工业布局有两种基本方式,集中和分散。由于工业化开始后相当长时期内,三种生产要素都主要通过农业生产三要素非农化来获得,因此,工业发展模式实质上又反映了三要素非农化如何进行。企业外要素配置机制反映了工业的要素密集程度,进而反映了工业主要发展什么,即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依据对工业发展模式的理解,它由主导产业子模式、企业组织子模式和布局子模式共同构成。每一个子模式都要在各自的两个选择对象中择一。
三、保证农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构成因素
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史的考察可以抽象出保证农业发展要求的工业发展模式(以下简称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个人产权型企业组织和以已有城市为基础的企业布局三个子模式共同构成。这一模式存在于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发达国家和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工业化初期。
1.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现代经济史的考察,可以认为,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包括两层含义:(1)在整个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为50%以上,而且,一般来讲,劳动密集型工业比资本密集型工业应高出10个百分点,即二者的产值比为55:45。由于各自的产品功能不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资本密集型工业必须满足劳动密集型工业对其需求。(2)由现在来看,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各国和地区工业化发动之时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之比一般为75:25。这说明,劳动密集型工业份额下降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份额上升是相当缓慢的,有一个持续演变的过程。
2.以已有城市为基础的企业布局
如果说农业生产力的质在于对自然力的利用,那么布局集中性就是工业生产力的质。工业属于商品化、专业化、内部分工很强的产业。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布局集中带来的众多经济性。集中布局使企业以最小成本、最低交易费用获取外部经济性。工业布局客观上要求高度的集中性,原因在于工业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物质交流,远远大于企业与原料之间以及企业与最初消费市场之间的物质交流。为了节约运费,降低成本,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要求各个企业在空间分布上相互邻近,而不是分散。(注:周文:《美国工业城镇的空间集聚》,载《经济科学》,1994(3)。)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布局高度的集中。工业最终应布局在何处,即工业最初应在何处集中。传统农业高度发达之后,不仅为工业提供了资本和劳动力,而且也创造了适合于现代工业布局的区位。由于农业的进步而使农业剩余产生并逐渐增加,借此出现了商业和工业,产生了最早的城市,这些城市即现代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可见,农业对于工业化除了具有公认的四个方面贡献,即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外,笔者认为还有第五个贡献,即区位贡献。
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化阶段,不论国家大小、人口密度高低,首位城市的急剧扩张是共同的特征。1800-1930年,纽约人口占美国人口的比重由1.22%上升到8.33%;1920-1960年,东京人口占日本人口的比重由10.3%上升到14.5%;1980年汉城人口占韩国人口的22.62%。
当然,以已有城市为基础进行工业企业布局并不意味着:(1)所有的传统农业城市都适合于布局工业;(2)适合于布局工业的城市对工业有相同的吸引力;(3)工业不可以在城市以外的其他地点布局。工业在已有城市布局,有助于加快扩张,提高辐射力,为布局半径的延长创造条件。
3.个人产权型企业组织
非农化使劳动力在心理上发生重大变化。在农业中,劳动力兼有劳动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农业实行家庭经营(而不管土地制度如何),劳动力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必须对农业生产的最终结果负责,而使劳动力有着内在的制约和动力机制。变成工业劳动力以后,劳动力只是作为劳动者而存在,他关心的只能是自己的工资和其他福利,而很难有对整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关心,他的地位使他失去了这种权利。对劳动者既要管理还得监督,企业为了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劳动者努力工作。这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企业组织形式。个人产权制度通过拥有剩余(利润)支配权的所有者(企业主)亲自监督和管理劳动者,可使劳动者行为规范化,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个人产权制度使企业主因天然存在的节俭精神而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在生产要素市场存在和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个人产权型企业组织模式。企业主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必然促使其密集使用劳动力并寻求最佳的企业布局区位。
四、保证农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运行机理
由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以已有城市为基础的企业布局和个人产权型企业组织三个子模式共同构成的工业发展模式能够保证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在于农业生产三要素协调非农化机制和农业微观功能转变机制的耦合运行。二者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当然,由静态上看,三要素协调非农化是农业进入发展状态的前提条件;而由动态上看,三要素协调非农化和农业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农业生产三要素协调非农化机制是在发展模式运行的背景下,三要素非农化运行状态的综合反映,即三要素在各自的非农化方式下,使数量和速度相互保持一定关系,以满足农业进入发展状态对三要素非农化的最基本要求,从而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农业微观功能快速转变。
依据农业发展对三要素非农化的最基本要求,三要素非农化应遵循以下基准:(1)在合理的产业收入差距情况下,农业资本非农化量尽可能多;(2)在农业资本非农化量一定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量应尽可能的多,以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接近社会平均水平;(3)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量一定的条件下,农业资本非农化和农业土地非农化应尽可能少,以保证耕地继续增加,农业劳动力平均收入接近社会平均水平。
依据上述基准,农业生产三要素协调非农化机制应具体由农业劳动力尽可能多非农化、农业土地尽可能少非农化和工业对农业资本依赖程度低的农业资本非农化等三个子机制组成。下面就具体分析三个子机制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需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每一个子机制时,都以其他两个子机制的存在为前提,这也反映了三个子机制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
1.工业对农业资本依赖程度低情况下的农业资本非农化
(1)发展模式下农业剩余的双重意义决定了工业对农业资本的依赖程度必然很低。工业发展所引致的经济非农化,是三种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同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完全的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难以导致工业的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农业资本非农化对经济非农化制约最大。具有传统农业特征的当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是最丰富的生产要素(这里仅就数量而言)。只要农业劳动力有着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冲动,工业发展就容易得到劳动力。农地相对于农业资本,也显得较为充裕,暂时也不会成为对非农化的制约。而农业资本非农化,有一定的规模制约,农业资本总量必须达到足以启动非农产业的规模时,非农化才会发生和可行。我们称之为“农业资本非农化门槛”。要越过这个门槛,必须经历一个农业资本积累期,这就自然得出一个结论:农业资本非农化是经济非农化的基础,而农业剩余又是农业资本非农化的基础。这是农业剩余对工业发展的普遍意义。
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主要生产食物以外的其他基本生活消费品,因而客观上要求农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在农业人口占主体的情况下,没有农村市场,工业就很难大规模扩张,因此,农业剩余还要为工业品提供实际购买力。这必须建立在农业人口基本上满足了以食为主的生活需求基础上,这就要求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这是农业剩余对发展模式下工业发展的特殊意义。经济史表明,工业化成功的国家工业化起步几乎都是建立在传统农业较为发达的基础上。
(2)发展模式对农业资本依赖程度低的可能性。由发展初始看,工业对农业资本需求量相对较小,也即“农业资本非农化门槛”较易越过。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吸收相同的劳动力情况下,对资本需求量少;在已有城市布局减少了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个人产权下要素配置高效率也降低了对资本需求量。
由发展过程看,工业对农业资本的依赖程度在逐渐降低,直到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原因如下:劳动密集型工业与资本密集型工业相比,客观地具有投资回收期短、投资报酬率高,也即自我积累能力强的特点;企业因在城市集中布局,获得了外部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积累能力;个人产权企业主在合理企业规模下对劳动力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使要素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成本中工资份额相对较高,一般要占到50%左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占绝对比重,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工资弹性比较大,从而也能够提高工业自身的积累能力。在此意义上,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实质上使劳动力提供积累发生了产业转移,即由农业转移到工业。
2.农业微观功能转变机制
农业微观功能转变实质上是农业经营者激励内容的改变,以保持农户——不需监督的特殊经营组织效率最大化。在农业比较利益低的背景下,确定合理的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差距是保持农户效率最大化的关键。我们认为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差距的合理范围为:农业劳动力收入相当于非农业劳动力收入的65%~80%。依据在于: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城乡生活水平之比不超过2倍。日本工业化初期(1885-1919年)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比仅为1.3倍,工业化中期(1920-1964年)亦只有1.5倍。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更少,就平均而言,1965-1988年,农村家庭收入相当于城市的90%左右。台湾1966-1983年农户平均每人收入相当于非农户的65%以上。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量尽可能多而农地非农化量尽可能少,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平均经营规模,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产品的商品率。工业对农业资本依赖程度低,使农业资本留在农业内部的比重相对较高,从而提高了农业人口对工业消费品的需求程度。如是,工业品需求、工业原料供给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扩张,三者互相推动,促进了农业宏观功能向二元化转变,即依靠土地生产食物以外的消费品原料,使农业宏观功能形成食物供给和工业原料供给的二元化格局。
农业微观功能转变首先要通过农业宏观功能的二元化来推动。(1)农业宏观功能二元化机制,使生产原料的这部分土地生产物纳入商品化轨道。以土地生产物为原料的非食用消费品因需求收入弹性大,扩张潜力也大,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的商品化程度。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典型——纺织工业为先导开始了工业化。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类在食物的需求得到低水平满足之后,追求的下一个目标首先是具有外在显示性的穿,而工业化的发生恰是满足人类需求层次演进的必然结果。(2)食物农产品商品化机制。随着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对商品性食物需求增加,促进了食物农产品商品化生产。
伴随着大城市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交通运输业,使农产品的运费率与运输途中损失已大大下降,这就有可能从几千里以外,向大城市供应农产品甚至是易腐的鲜活产品。城市对农产品需求特点和农产品自身特点二者共同决定了农业生产以城市为圆心的区域布局特点。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在微观上表现为农户经营专业化,这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由农业商品化所推动的农业微观功能转变基本完成。
3.农业劳动力尽可能多非农化
农业劳动力尽可能多非农化也就是使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速度不会过多落后于产值份额下降速度,从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接近社会平均水平。发展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使农业劳动力尽可能多非农化的最基本条件或者说劳动密集使用的内在动力在于工资上涨缓慢,从而降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这又依赖于食物价格的稳定。
(1)劳动力行为规范情况下的农业劳动密集使用与食物价格稳定。农业微观功能转变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和积极性,也为农业劳动力发挥积极性创造了机会,即提高了农业自身消化劳动力的能力。工业原料作物比食用作物有着更强的劳动密集性,因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需求弹性。工业原料作物的引进必然推进农作制度改革,从而提高了单位耕地面积的劳动力吸收量。农业区域专业化格局的形成也提高了吸纳劳动力能力,其中需求弹性高的农产品生产发挥了主要作用。
农业中劳动密集使用所产生的对资本品投入物替代效应,有助于生产成本的稳定并进而奠定了食物价格稳定的基础。发达国家的史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以美国为例,1800年到本世纪30年代初,农产品价格基本上稳定。
(2)工资缓慢上涨。工业化开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人类生活水平仍以温饱为主,工资中用于人食物消费的比重在50%以上。在农业劳动力占主体的情况下,供需作用的结果使工资趋于稳定。食物价格成为影响工资变动的主要因素,食物价格稳定必然使工资上涨非常缓慢。以英国为例,从工业革命开始直到1820年,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在19世纪前20年,非熟练的成年男工的收入每年仅增长0.2%,以后的50年则以每年1.7%的速度持续增长。(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50页。)
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吸收场所,服务业对农业劳动力尽可能多非农化起到重要作用。
4.农业土地尽可能少非农化
在发展模式运行下,农业土地非农化是由城市化和发展交通运输业引起的。工业在已有城市布局,发展大城市,源于空间集中的需要和建筑业自身的进步而有可能采用垂直扩张为主、平面扩张为辅的发展模式。城市扩张占用的农业土地比形成新城市要少得多。而新城市形成的地方往往又是优等农用地。一般来讲,在工业化初期,非农用地中交通用地比城市用地要多,而前者比后者占用农业土地的比例要少得多。农业商品化自身外在地制约着农地占用,因为地租加大了非农化成本。
五、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转换工业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我国农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农业劳动力收入增长极其缓慢,农产品供给和增长速度基本上不存在问题。(注:详见拙作《农业发展的实质与我国农业问题的核心》,载《农业经济问题》,1997(11)。)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工业发展模式严重偏离了保证农业发展的工业发展模式。我国工业发展模式在发展重点上表现为资本加速增密趋势;在布局上表现为严重分散,城市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经营者和劳动者都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行为极不规范,使效率极低。工业发展模式的严重偏差,导致了农业生产三要素非农化严重失调:农业资本非农化是在工业发展对农业资本依赖性很强的情况下进行的,表现为农业资本外流量增加,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业劳动力过少非农化和农业土地过多非农化,从而使农业劳动力收入增长趋于停滞,农业在失去收入增加功能。
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转换工业发展模式,过分依赖农产品价格提高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建议工业发展模式向以下方向转换:培植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我国不可能跨越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应再持续20年左右;建立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劳动者和经营者关系简单型企业组织;实施内涵型大城市化战略,以优化工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