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症是临床常见痴呆类疾病之一,即老年痴呆症,可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或缺失、产生暴力倾向等,严重损伤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同时也加重了患者家属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目前该疾病尚无特效治愈方法,但是及早发现病情为患者提供干预措施是延缓病情进展和加重的重要手段,因此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2]。本次择取36例患者开展磁共振MRS检查,旨在探究该种方法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诊断效果,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共36例设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36例设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中包括男22例,女14例,年龄58~81岁,平均(69.6±2.6)岁,对照组中包括男25例,女11例,年龄59~83岁,平均(70.3±2.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研究以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观察组患者行临床检查确诊,两组受检者对研究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同时研究已将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全身慢性疾病以及脑实质病变患者排除。1.2方法两组受检者均行MRS扫描检查,患者呈平卧位,使用超导型核磁共振设备进行头部扫描,注意排除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因素。该设备在临床中的应用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其信号强度更高,检测人体脑组织敏感度十分理想。使用该设备检测患者机体脑部兴奋区域,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分析处理检测获取的数据。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受检者双侧海马体代谢指标,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和肌醇(MI),计算两组受检者双侧MI/Cr、NAA/Cr、Cho/Cr和MI/NAA数据[3]。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值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右双侧海马体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详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双侧海马体代谢指标比较(`x±s) 组别 左侧海马体代谢指标 右侧海马体代谢指标 MI/Cr NAA/Cr Cho/Cr MI/NAA MI/Cr NAA/Cr Cho/Cr MI/NAA 观察组 0.69±0.13 1.34±0.11 0.52±0.05 0.87±0.21 0.66±0.11 1.37±0.21 0.57±0.06 0.82±0.26 对照组 0.51±0.08 1.20±0.06 0.31±0.04 0.51±0.18 0.51±0.07 1.22±0.14 0.33±0.04 0.68±0.22 t 7.075 6.704 19.678 7.809 6.903 3.566 19.969 2.466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是中枢性神经病变性疾病,发病具有隐匿性特点,病情进展缓慢且周期久,难以被及时发现。目前临床研究尚未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患者多伴有新进性记忆障碍、人格变化、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饮食障碍以及其他精神类疾病症状等,不仅对患者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还会加重家属及社会的负担[4]。现阶段临床针对该疾病的进展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病期1~3年期间,患者出现健忘、记忆力下降、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表现;第二阶段为病期2~7年期间,患者出现失忆症状和运动功能障碍扥个表现;第三阶段为病期8~12年期间,患者智能减退、四肢强直等情况。目前针对该疾病尚无特效药物和疗法,只能通过早期干预延缓其病情进展,因此开展早期监测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智力、认知、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和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核磁共振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属于无创伤性检查技术之一,该技术以磁共振现象、化学位移作用为为基础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已研究患者扫描处组织情况,通过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获取其双侧海马体代谢指标数据并进行分析[5]。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均行相同方式的MRS扫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左侧及右侧海马体代谢指标数据均高于健康者,可见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海马体代谢指标有异常改变,可通过该种方法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评估患者病情进展程度。综上,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行核磁共振MRS扫描检查可进一步提升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因此可用于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杨文,郑加平,耿洋,等.不同程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能力和记忆损害特点及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的比较[J].安徽医药,2018,22(07):1315-1320. [2]江源铭,任鸣宇,肖健男,等.磁共振MRS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症诊断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10):1053-1054+1058. [3]林富春,杨期东,何建川,等.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7,34(10):1073-1077. [4]周鹏,朱浩泽,倪红艳,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额顶叶控制系统脑网络异常[J].科学通报,2016,61(32):3490-3497. [5]张佳瑛.磁共振MRS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症诊断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7):938-939.
论文作者:贾金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患者论文; 阿尔论文; 核磁共振论文; 指标论文; 磁共振论文; 两组论文; 疾病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