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白马寺镇精神卫生中心 471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渗透下,各行各业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同时对于一些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水平的提升也十分有利。医疗机构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DR图像处理就是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技术之一。以下本文将围绕影响DR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以便于更好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影响因素;DR图像;质量;控制措施
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今天,我国对于DR技术的运用也逐渐的扩大,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医护工作的可行性及预见性,且该技术的运用范围特别广、成本低、操作便利、成像速度快。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DR图像质量极易受到影响,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工作产生些许不利的影响,无法确保治疗工作的时效性,因此,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致力于有效的控制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出现。
一、DR图像质量影响因素
1、DR设备
(1)球管:是产生X射线的部分。它们决定着发射出的X光的能量大小(kV、mA),能谱范围分布,球管热容,以及曝光时间(ms)。
(2)滤线栅:是吸收散射线的部件。X射线通过人体时,因康普顿效应产生散射线,导致图像上的灰雾,降低了对比度。
(3)图像采集系统:是采集传输图像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图像的采集矩阵、像素大小和采集灰阶等,而这些都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2、DR设备参数
(1)拍片剂量:指拍照时给定的X光的剂量条件,包括kV、mAs等。kV增加,射线穿透力增强,同时散射线增加;mAs增加,信号相应增强。它们会影响原始图像(软件处理前的图像)的亮度、灰度、清晰度等。
(2)后处理软件的参数:是后处理软件中各种处理操作的具体数值设置。一般后处理操作包括:傅里叶滤波,对比度均衡,USM锐化,平滑/降噪滤波等。这些算法中的参数调整,会直接影响最终图像效果。
(3)射线防护:指采用铅等高密度材料对无用X射线进行吸收。X射线对电子器件会造成不可修复的影响,会增加影像上的量子噪点,因此合适的射线防护是提高图像质量的有效手段。
3、其他外部因素
(1)主观因素的影响:DR设备的有效操作对于其成像质量的影响非常之大,纵使设备的精准度再高,人为操作不当必然会削弱其图像的质量。目前出现较多的误区有焦距设置不合理、配件的使用不当都会造成上述不利现象的出现,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有计划性的进行培训和引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客观因素的影响;DR设备对于使用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果所使用空间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都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种隐形不仅仅会降低图像的质量,同时对设备自身也十分不利,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予以重视。
二、控制措施
1、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
在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医院自身的信息化也在逐步的落实,因而,需要有计划性的进行医护人员的培训,从而确保各项设备的有效使用。除了不断的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之外,较强的职业素养及服务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针对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医院的管理者可为DR操作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灵活的掌握设备的综合性能过,确保DR图像质量得以控制。
2、摄片技术参数
曝光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后处理技术的调整范围缩小,出现噪声甚至斑点及对比度下降,使图像质量下降。DRX射线曝光量虽然宽容度很大,线性达104,曝光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但绝不能使参数过大或过小,这样图像的质量、清晰度和对比度就会下降,无论使用怎样的图像处理手段,也不会再现这些图像信息了。改进措施:实际工作中,比如对老年患者、气胸、胸水、骨髓炎、骨质疏松等,应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的不同,对摄影条件参数做出适当的增减调整。操作者都知道,量子噪声的产生是在X射线剂量过低的情况下产生的。尤其在婴幼儿胸部摄影时,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X射线剂量,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辐射,保护X射线球管、发生器等设备。
3、X射线机器工作性能
DR系统属高集成度与高技术的精密设备。改进措施:DR系统必须制定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即制定严格操作规则和标准的工作环境;建立设备保养维修记录,熟悉机器使用情况及机器的运行状况;应指定专人负责;避免计算机病毒感染,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与保养;定期给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以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对探测器的维护与保养最为重要,它是设备的核心部件,关系到机器的使用寿命;DR系统每日应关机重启1次,以确保整个计算机处于指定的初始值状态。探测器应在预热至最佳温度状态后工作。
4、图像后处理技术
图像的后处理技术是保证DR图像质量的重要手段。改进措施:图像后处理时,首先要在工作站目光平视、正对显示器,其次图像生成后应按不同的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手段,必要时应将兴趣区用遮避功能独立出来后再进行处理。对曝光不足或过量可以通过改变窗值和放大因子来得到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通过调整一致化、空间滤波器、菱形视图等参数提升图像细节。
5、激光相机
激光相机照片与工作站显示图像的一致性非常重要。激光相机的调试和校正正确的相机参数设定也是获取高质量DR图像的重要环节,其设定应与输出的图像相匹配,力求做到所见即所得,选择合适胶片尺寸、分格打印胶片,才能得到高质量又美观照片。改进措施:定期对相机进行保养,调整好相机背景密度、灰阶响应、图像几何结构等指标,调整好最大密度值,以保证打印机的正常使用。
总结: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有意识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的充实自己,从而在个人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针对DR图像质量的不利因素,需要医院的工作者进行客观的分析,加强操作者的引导及专业知识的巩固,在掌握其操作技巧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做好设备日常的维护及管理,充分的发挥DR设备的整体优势,为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桂朝伟,姜山,唐晓薇,仇建云,崔彦青.试述DR软件系统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0(10)
[2]李晨,叶恺,杨硕慧,张忠,詹松华.DR摄片质量影响因素及优化选择初探[J].临床医学工程.2011(07)
[3]王岑巍,施晓亮.图像质量客观测试[J].现代电视技术.2011(06)
论文作者:宗秋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图像论文; 质量论文; 射线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剂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