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论文

蒙古族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论文

蒙古族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

孙正宇** 杨 柳 张 震 王 晨 陈 诺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

摘 要: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子女迁入城市生活的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伴随着的是越来越多随迁老人城市融入困境问题。本文以城市融入为理论视角,通过对蒙古族随迁老人在城市生活受限、邻里交往困难、心理满足程度低等困境分析,发现少数民族随迁老人在城市融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家庭支持不足、迁入地的社区服务和社会政策缺乏、老人自身对当地文化环境的不适应。少数民族随迁老人要想更好地融入城市,就必须要从老人自身、其家庭、社区、政府四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 少数民族;随迁老人;城市融入;蒙古族

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提出要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1],但实际上,大部分进入城市生活的随迁老人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老人们的城市融入大多集中在邻里小区的范围内,对城市的新生活融入度低适应性慢。少数民族的随迁老人更是随迁老人当中的特殊存在,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多重影响在城市融入的进程中较一般老人存在更严重的阻碍,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落差与不适也更严重。

截至目前,接受“星星急救”培训人员达10万余人次,培训单位达200余家,培训对象既有高等院校师生,也有幼儿园小朋友。河南、陕西等毗邻地区医院纷纷就“星星急救”,派职工前来太和医院学习。

一、关于随迁老人与城市融入的概念定义

(一)现有文献中对随迁老人这个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郭少东、魏三珊认为随迁老人是由于子女从农村转到城市定居,而随子女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村老年人[2]。易丹将随迁老人定义为为了照顾子女及孙辈的生活需求远离家乡迁入城市的老人[3]。因此本文将随迁老人定义为农村籍老人因自身照顾需要或子女生活需求等原因从自居地随子女入城长期或短期居住的老年群体。

(二)关于城市融入。张广济认为城市融入是指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为了获得平等的经济、政治、基本公共服务等资源的动态过程,主动或被动的融入主流社会关系网中,融入的过程是将个体同化、社会化的过程[4]。本文在其基础上,将城市融入定义为为了获得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在政治、家庭、社区、文化环境四个方面主动融入城市的主流生活。

二、造成的融入困境与形成原因

(一)家庭支持不足

调整老人们身心状态,提高城市适应能力。要先从自身寻找融入困难的成因,调整消极情绪,积极改变,主动融入城市生活。首先,解放受传统思想文化与地域限制造成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接受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积极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努力实现再次社会化。其次,要热爱城市生活,积极地面对城市生活,学会对自我心理的调节与安慰,以积极主动的方式代替精神情绪的消极落寞融入城市生活中,建立自我的安全感与归属感。[5]

有道是,脸装饰人,眼睛装饰脸,舌头点缀嘴巴,语言点缀思想。此君的三张“变脸术”,望阅读此文的先生女士们,在周围搜寻一番,如有相似者,勿言勿言!

(二)家庭层面

(一)个人层面

(四)少数民族老人的特殊性

(三)社区支持匮乏

社区是随迁老人在迁入新城市后除家庭外所能找到的最重要的支持力量,随迁老人的社区生活融入程度与个人的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息息相关。但作为一个迁入者,他们会与当地居民共同分享公共资源,当地居民对外来者的天然排斥加上少数民族老人在语言上的沟通障碍,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他们社区活动的参与情况,使他们很难与当地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无法重建新的社交网络。

少数民族的随迁老人作为庞大随迁老人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在城市融入的方方面面存在着更多的问题,受传统思想文化与地域限制的影响,民族地区随迁老人们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习惯了传统的牧区生活,他们无法正常与当地的城市老人一同搭行公交、上街购物、使用简单的科技产品。在语言方面由于一些老人不会说当地方言甚至不会说汉语,只会自己的本民族语言(蒙古语)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与家庭之外的人交流,更难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一些长久保持的传统民族文化在当地的饮食、习俗、风土人情的冲突也造成了老人们的不适应。

国家关于随迁老人的异地管理以及政策支持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他们无法享受与迁入地当地老年人相同的社会福利。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由牧区迁往城市或外地的老人受户籍的影响较大。缺失户籍问题导致的无法享受老年年龄补贴,老人缺乏相应单位福利,要承受巨大的医疗花销。这些政府方面的公共服务权力的缺失不仅造成了随迁老人养老困境和其家庭的生存困境,而且加剧了其城市融入的困境。

社区内的相应的医疗设施落后,老年人活动的场地与设施匮乏,社区服务队伍水平过低志愿者数量不足。

三、解决融入困境的措施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考虑,为便于纸箱区域提取,可以将测量系统的背景设计得比较简单,并且与纸箱颜色有较大差别,但由于纸箱上有印字等原因,容易导致纸箱轮廓内部区域出现误分割,并导致边缘提取后部分内部点被误划入轮廓点集,因此在轮廓线段样本点集构造过程中应避免这些错误点的影响。

家庭是作为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场所,在功能上,家庭不但是随迁老人基本生活的主体,同时也向老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慰藉。一般在家庭中,老人得到精神慰藉的最好方式是与家人的沟通交流,然而实际生活中,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在行为选择、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些会造成老人与家人的关系不和谐。老人进城后在家庭中扮演的是照料孙辈及家庭琐事的角色,但老人没有稳定收入尤其是脱离了自给自足的旧环境后,只能通过子女供养才能生活的巨大落差使老人的价值感被需要感减弱。

(二)政策的缺失

The analgesic effects of Tuina wer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pain thresholds.

家庭不仅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活场所,也是一个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作为老人的家人不但要为老人提供物质保障,也要满足老人的精神诉求,让老人有一个健康稳定的精神生活。在遇到家庭中的重大事件时询问老人们的意见,可以提高老人在家务劳动以外的家庭参与程度,让老人仍感受到被需要被尊敬。此外,对于生活方式、行为观念、价值选择不同而引发家庭冲突家人们须尽量避免,调解不和谐的家庭关系,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三)社区层面

社区作为随迁老人在家庭外最多活动的场所,和迁入地再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必须发挥好社区的积极作用保证老人们的健康融入。首先,社区内需要招募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运用专业的技巧和工作方法为老人服务,提高社区服务队伍水平。其次,社区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为老人休闲娱乐增加场地,然后,常组织一些书画展、健康养生讲座等老年活动,增进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增加随迁老人与当地老人的情感联系从而重新建立社交网络。

综上所述,改良直接侧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安全、有效,可同时纠正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失稳并增加椎管容积,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功能,二期后路固定到达360°的稳定,提高远期疗效。

(四)政策层面

秦泗河教授是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并引进Ilizarov技术,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完成本土转化,形成了“应力控制下的外固定肢体重建技术体系”,治愈了近万例骨科疑难杂症、肢体畸形残缺病人。

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随迁老人“身份合理化”,建立健全与居住时间等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让他们享受与当地老人相同的社会福利,全面扩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同时政府应该解决异地医疗异地养老等融入困境,实现社会保障的全覆盖,以此提升随迁老人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幸福感。

[ 参 考 文 献 ]

[1]汤夺先,任嘉威.民族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05):5-11+2.

[2]郭少东,魏三珊.适者生存:广西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现状与困境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5):26-30.

[3]易丹.随迁老人:一个亟需社会关注的群体[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2):46-47.

[4]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66-71.

[5]曹殷杰,赵涛.农村“老漂族”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1673-291X(2019)04-0018-02.

中图分类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4-0034-02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蒙古族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为例(XBMU-BYL19199)。

**作者简介: 孙正宇(1998-),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

标签:;  ;  ;  ;  ;  

蒙古族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