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仇不报非乌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乌鸦论文,不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仇不报非乌鸦
如果看到一群乌鸦,千万别盯着它们看个不停,否则会“惹祸上身”的,因为飞在最后面的乌鸦极可能会记住你,并对你展开报复。
西雅图研究人员的一项实验揭开了谜底。他们在校园周围捕获了7只乌鸦,贴上标签然后放飞。为测试乌鸦是否能辨认出人脸,科学家们都特意戴着吓人的面罩。实验结果证明,乌鸦辨认出了他们的面罩。科学家戴着面具在校园里溜达时,乌鸦会“俯冲轰炸”他们。而且乌鸦非常记仇,不仅7只被抓的乌鸦这么做,甚至未被抓的乌鸦也会“俯冲轰炸”科学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乌鸦将没有盯着它们的人都排除在外了,只是疯狂追逐那个单独盯梢之人,大有非杀了他不可的架势。
为什么从未被捕获过的乌鸦也会攻击蒙面科学家呢?答案很简单:同伙通报了情报。乌鸦通过叫声在交流信息。
乌鸦不仅会认出每个人,而且有办法彼此共享情报,甚至可以跨越好几代。这意味着:只要你曾经与乌鸦结仇,哪怕只有一次,即便发生在几十年以前,乌鸦的后代看到你,仍然会展开报复。
避开是非之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查塔姆市,乌鸦曾经将其用做迁徙途中的中转站,结果一下子飞来几十万只乌鸦。因为查塔姆农业发达,乌鸦毁掉大片庄稼,恼羞成怒的市长向乌鸦宣战。全城一起出动,首先朝着空中大声尖叫希望吓跑乌鸦,作用不大;接着,拿起斧头要捣毁乌鸦的老巢,太费劲;最后他们希望用袋子将破坏他们生计的60万只乌鸦的一半30万只抓捕归案。
不幸的是,查塔姆市要行动的消息很快传遍所有乌鸦。猎人出动一天只打死了一只乌鸦,仅仅一只。在那之后,乌鸦只要飞临查塔姆市总是飞得高高的,以避免遭到猎杀。
使用工具的高手
提到动物会使用工具,你可能会想到黑猩猩使用草叶找白蚁吃,但是多数情况下不会想到乌鸦会用工具。鸟类还真会使用工具:研究人员很早就做过一项关于乌鸦使用工具的智商测试。测试人员用绳子的一头拴片肉,另一头绑在小木棍上。为了吃到这片肉,乌鸦们都站在木棍上,然后抓住绳子往上拽,用爪子踩住绳子,重复多次直到吃到肉才罢手。
对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进行的测试更令人瞠目结舌。测试时,实验人员将食品放在小篮子里,然后将篮子置于管子中,乌鸦“贝蒂”刚好够不到。这只母乌鸦与另外一只叫“阿贝尔”的乌鸦可以使用两根铁丝取管里的篮子。一根铁丝带钩,一根铁丝不带钩。“阿贝尔”叼起带钩的铁丝够到了篮子;而“贝蒂”用不带钩的铁丝,先将铁丝弯成一个钩子,然后将篮子从管子里拉出来。需要声明的是,两只乌鸦都是首次使用铁丝。
后来,乌鸦又通过了难度更大的测试。测试中,一只乌鸦被置于一个带小棍的容器里,里面还有两个小笼子,一个笼子放着一块肉,但是够不着,另外一个笼子有根稍长点的棍子。乌鸦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小棍,用小棍来提取长棍,然后用长棍将肉捞出来。
藏物、吃胡桃皆显智慧
乌鸦是善于投机取巧的杂食动物,常常被当做小偷。这样讲很公平,即使乌鸦也承认这点。这是因为,乌鸦想藏匿食物时总是担心被其他乌鸦发现。如果被另一只乌鸦看到,乌鸦会假装隐藏在窝里,而实际上却是藏在自己胸部的羽毛中。乌鸦已经学会了耍花招!然后飞出去,再藏到另一个谁也发现不了的窝里。现在疯狂的一幕开始上演:盯梢的乌鸦会跟着藏东西的乌鸦,因为它们知道只有这样才会抢到“战利品”并饱餐一顿。
乌鸦会留意人类的聪明才智,并经常学以致用。有人曾经观察到,乌鸦飞到适当高度后吐出的胡桃掉到马路上正好摔开。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乌鸦干脆只是将胡桃扔到汽车的前面,让人类为它们服务,车轮会碾开胡桃。这些乌鸦也会记住交通信号灯的变换模式,这样乌鸦不仅可以把握扔胡桃的精确时刻,而且会确信待红灯亮起看到行人开始横穿斑马线后才去找回碾过的胡桃,以免被车子碾轧出现危险。
乌鸦的确是非常智慧的动物。正因为如此,乌鸦才成为世界上自然分布最广泛的鸟类。
标签:乌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