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程预结算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工程与企业的效益。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投资问题、项目预结算编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希冀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切实提高施工建设水平。
关键词:工程预结算,工程造价,编制质量,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管理过程,必须科学系统地制定控制标准,才能够确保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的有效完成。工程预算是以图纸设计和会审为编制依据,初步计算施工费用。工程结算则是在施工完成后,充分反映施工价值,经济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调查与变更洽商等难以考核的具体内容,这也是工程造价中的重要体现,是工程造价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要想提高工程预结算编制质量必须做到准确、系统、完整。
一、工程预结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工程预算是结合施工图纸预计与确定的工程费用,而工程结算则是根据施工图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图纸的变更或修改、工程材料的代换或工程量的增减、价格调整后变化产生的工程费用。工程预算也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工程结算是工程预算的具体化内容,工程预结算两者紧密结合,但是工程预结算管理过程中由于所涉因素较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
(一)对定额与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模糊
工程定额指的是建筑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定量,能够反映社会生产力水平,但是在工程预结算编制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编制人员尚未清楚的理解标准定额与相关的政策法规,从而导致定额标准出现偏差。可能会对工程定额过程中涵盖的子项目内容模糊不清,出现重套或乱套现象,难以针对工程材料与工作内容进行细致分析。由于难以有效理解工程定额与政策法规,从而导致材料调查过程中出现执行偏差。在工程定额过程中,子项目的甲乙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性意见,各自定价并且价格设定不合理。
(二)编制人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具有较强的知识性与技术性、专业性,并且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工作,从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与工程量的准确,决定着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效率和质量,也能够侧面反映出预结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但是工程预结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编制人员并未熟悉掌握图纸,也难以有效领会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不愿意艰苦工作,在工作中敷衍了事,粗心大意,不愿意多算或者是重算。由于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和调查,缺乏对施工现场的跟踪化管理,难以及时有效的了解施工情况,只是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盲目的开展预结算工作,导致工作偏离实际。
二、影响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因素分析
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制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预算投资是影响施工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预算投资是在施工过程中花费的项目资金与预期的目标值与工程结算有着较大的差距。施工预算是设计阶段提前编制成的,如果施工图纸内容与设计图纸有较大的差异,则会导致工程预算准确性有所偏差。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类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工程预算在施工图纸上不完善的基础上,便展开预算编制,难以有效控制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准确性。主要原因在于,预算是施工设计中的重要产物,主要产生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必须经过决策与设计、实施阶段,这也就限制了工程预算。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可能会导致工程预算不可预见。如果发生客观条件,施工设计可以根据相应的修改进行有效的调整,但是工程预算却并不具备预见性,工程预算结果会导致工程结算超出预算指标。例如有社会市场经济,确定的机械价格与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等,根据市场的发展而变化,那些都是难以控制,再加之施工工艺,由于受到施工技术的革新与施工环境的变化,方案不断的变化,导致施工难度逐渐增大,所以施工工艺可能会选用新工艺与新方法、新技术等等,也导致了工程预算有所偏差。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与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设计深度、现场签证等多方面因素,有着众多的影响,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地质报告数据存在偏差,难以准确地进行地质勘探,会导致在施工阶段出现设计以外的各类问题,由于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不科学合理,也严重影响着工程量的准确计算。
三、提高工程预决算编制质量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策略
提高工程预决算编制质量,需要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过硬的基本功,能够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工作。
(一)工程预算的编制
首先,编制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能够做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仔细认真的阅读设计说明,了解施工设计意图,在图纸会审前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来让施工设计单位解释清楚。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规范,熟练掌握工程计算规则,进一步确保施工预算的准确性。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计算工程量,防止出现少算或漏单现象,确保预算编制质量,有助于为工程造价提供可靠的保障。将执行同一项定额的工程量合并到一起,科学合理的套用预算定额,防止出现反复现象。
(二)工程结算的编制
在项目施工中,应当有效收集第一手资料,做好工程结算准备。当工程预算编制结束后,编制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与具体方法、施工机械、施工设计方案变更与签证项目等。及时有效的收集基础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图纸与竣工图纸、施工说明与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专项施工方案、经济签证单与变更签证、工程招投标文件等,做好资料收集与分类,保障施工资料的完整性。
在施工阶段应当有效处理好变更设计的相关管理工作,由于工程结算主要是与预算为中心,根据工程中的实际发生情况,进一步完善并补充工程预算内容,从而确定工程结算造价。准确计算,变更工程是工程结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应当进一步加强工程阶段的有效控制,编制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理与业主的有效沟通,切实做好施工图纸变更管理工作,对于设计变更的有效处理,应当根据严格的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审查工作。编制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有效掌握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工程经济理论知识,熟悉工程构造与施工技术规范知识,有效了解施工材料的选购与价格确定、施工方法、法律政策等,有助于提高工程预算的编制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工作也在不断的开展。为了有效维护国家与设计单位的共同效益,应当进一步提高预结算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切实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由于工程预算编制与工程结算编制有着紧密的关系,必须科学合理的有效控制,进行监管,才能够控制工程造价,进一步提高工程投资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姜丽华,孙冬.关于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的探索,[J].投资与创业,2012(06).
[2]宋慧慧,童海江.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2(10).
[3]宋文广,赵晨宇,王晶.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4]万龙,张小倩,林文辉.浅谈工程概预算目标的特性及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2期
[5]谭德精,杜晓玲,吴学红.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第二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严志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工程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图纸论文; 定额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