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小学语文论文,性学论文,探究性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是互相依存的两种学习方法,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引领他们亲历学习实践,亲历知识建构过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接受性学习,就在于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难以解决的问题,作必要的讲解,以提高学习效益。因此,实施语文课程改革,须正确处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坚持互为补充,有机融合。我们知道,探究性学习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相关积累,通过有目的、有层次、既自主又合作的研究活动,实施学习目标。阅读积累的盘活和调动,除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外,还需教师相机引导,适时点拨,适度讲解。因此,在引导探究中合理地进行讲解,促使他们能动地接受;在引导接受中更好地指导,促使他们更好地探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
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越广,其精神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远,语言的解码能力也越强。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例子,安排这些课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内的阅读训练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去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为此,须重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为课文的阅读感悟奠定基础。如,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使学生真切感受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送别场面,感受“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感情,一教师这样引导:
师:(出示句子: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请大家细细读读这一段,想一想,读了这一段,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由这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细读体会、小组交流后指名交流)
生:我好像看到灵车在长安街上慢慢行驶的场面,灵车上躺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人们舍不得总理离去,周总理也一定是不愿意离开他深深爱着的人民。要不然,灵车不会走得这么慢。
生:我好像看到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的情景,人们真想上前拦住灵车,让总理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师:(在“千万人”“许多人”“人们”下面加点)大家联系加点的词,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在这些人中,有你认识的人吗?哪些人呢?请联系学过的课文,读过的书报,看过的影视,想一想,如果有关人物就在送行的队伍里,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细读、想象。)
生:我好像看到《温暖》中的清洁工人就在人群里。他踮着脚,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流。他不断地念叨:总理啊,我怎么也忘不了,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您工作了一夜后看到我在打扫街道,不顾一夜的劳累,跑来跟我握手,连连说我辛苦了。握着您那温暖的手,一股暖流一下传遍了我的全身。总理啊,您是国家的领导,我是普通的清洁工,您这样关心我,我永远也忘不了。然而今天,您为什么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呢?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小杨眉也在人群里,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哭喊着:“周爷爷啊,我忘不了您啊,那次在飞机上,我和您坐在一起,在飞机遇险的时候,您不顾自己的安危,把降落伞让给我。您这样好的爷爷,为什么会离开我们啊?……”
生:营口地震灾区的一位老奶奶也在人群里,她想到了在营口遭受地震灾害的时倏,周总理及时赶到灾区,带去了党中央对人民的亲切关怀,带去了党中央对人民的慰问,要人民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想到这些,再看到总理躺在灵车里,她禁不住哭喊着:“总理啊,您醒醒啊,我代表营口的乡亲们看您来了……”
(其他学生发言略。)
学生之所以能从重点句子中感悟出丰富的形象、直切的情感,是因为教者运用点拨,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累,使其与课文语言材料发生了联系,使学生从语言材料中获取了更加丰富的形象画面,并在形象画面的自然介入中深刻领悟了丰富的情感内涵。试想,如果学生没有一篇篇课文和课外书的阅读,上述丰富的形象就不可能产生。这样,教师再怎么去引导,也不能使学生构成这么丰富的形象画面。当然,如果不是引导唤醒阅读积累,那原有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积累,就不可能在新语言的解码中发挥作用,而且可能因长期沉睡使学生淡忘。可见,我们既要把学生引向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增加语言的积淀,还要巧妙捕捉课文内容与课外阅读的联系,让学生在联系中构筑知识和情感的丰富画面,以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情感的感悟。可见,在语文学习中,一旦“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融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而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讲解的着力点并不一定在于知识的直接传授,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学生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构成通道,使得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的、情感的积累能顺畅地融入到新的阅读活动中去,成为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描述,因而文中诸多画面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根据学习目标,重视生活与阅读的结合,让学生借助生活来感受语言画面,领悟语言内涵,感悟语言情感,那么,生活就成了促进阅读研究的基础,阅读就成了学生认识生活的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虽然阅读教材与学生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课文描写的画面就在学生眼前,可学生就是发现不了这种联系。而仅凭课文语言,他们对语言文字描述的画面怎么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善于发现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和点化,形成阅读与生活的通道,构成生活与阅读的联系,使得学生生活的源头活水自然地融入到语言文字的解读实践中来,成为解读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基础。如,《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而学生阅读中往往总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远远看去地上一片绿色,而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呢?为借助生活积累帮助理解,一教师这样引导探究:
师:读了“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你感到奇怪吗?为什么?
生:为什么绿色的小草在远处能够看到,到近处却看不清楚了呢?
生:如果绿色在远处能看到,到近处看不是更清楚吗?我认为,应该是“草色遥看近更绿”。
师:似乎也有道理。对这些疑问谁有办法帮助解决?
(生摇头。)
师:在你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境吗?
(生一个个进入思考,片刻便有人举手。)
生:那天我去上学,街上逢集,我远远看去,集市上人山人海,没有一点空隙,我真担心,这么多人,要从集市上走过去怎么可以。可是当我走到近处一看,人虽然多,但人与人之间的空隙还有很多,我不费力气就穿过了集市。
生:去年冬天的一天,我去外婆家,正巧外婆所在的镇上在搞水利建设。老远一看,水利工地除了人多外,还有就是旗多,简直就是旗帜的海洋。我想,怎么有这么多的旗帜?但当我走到近处一看,旗帜虽多,但并不像在远处看到的那么多,那么密。
生:由这一句诗,我想起了去年在家和爸爸一块抛秧的情景。在秧田边,我发现田里秧苗稀稀疏疏,零零星星,可当我们远离秧田再回头一看,那秧田里一片绿色,几乎看不见水了。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你们看,这么一联系,对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就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了。可见这首诗的作者一定是在认真观察了早春景色的基础上才写出这首诗的。
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果仅靠诗义的抽象演绎,缺乏必要的形象支撑,学生对诗句意境的感悟怎么也不会真切。学生生活中类似的画面与相近的意境司空见惯,只要去激活去运用,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诗句语言的精神同化点。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独立地盘活生活库存、服务于阅读的能力。正是在学生难以准确领悟诗句意境之时,教师以“在你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境吗”,使学生一个个进入思考,陷入沉思,唤醒了心中沉睡的生活,通过相似联系,由“草色遥看近却无”,想到了“集市的人流”“工地的红旗”“水中的秧苗”……这一切与诗句的意境何等相似,有这一个个生活画面、亲身的经历奠基,诗句的理解就不再是枯燥的意义,而是丰富的形象,诗句的情境就不仅仅是作者的体验,同时也是学生自我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深切领悟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丰富意境,而且具体感受到了这句诗对这一情境描述的准确性。语言是生活的记载,生活是语感的基础,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在相关语言的听读中,就能在心灵与生活的碰撞中,进发出熠熠生辉的言语之光。然而,如果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教师不去激活,言语作品也就不能在学生心中获得新生,学生心中的有关生活也就永远与所学诗句缺乏联系。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要想办法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感受语言奠定基础,还必须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捕捉语言画面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和有效性的点拨,让学生发现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并运用这种联系,进行语言画面的还原,语言情境的构建,语言情感的感悟。这样,就达到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最佳融合。
三、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
情感是语言文字的内核和灵魂,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正是以文章的情感感悟为指向的。这是因为,作者写文章是为了表情达意,文章教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词语的选择,无不服务于情感表达。在探究性学习中;也只有抓住情感这一核心,才能使语言形象的构筑、语言内涵的挖掘、语言技巧的品味有所凭借。随着生活积累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情感积累也不断丰富,这是他们解读语言,感悟情感的重要条件。在探究性学习中,只要把握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引导借助自我的情感积累来感受语言情感,就可促使学生与作者以及文章人物想在一起,使情感的阅读体会与情感的自我感受有机融合。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虽然课文叙述的事情真实,表达的情感真切,但学生就是难以体会和感受的现象,而情感的体会和感悟又必须是能动地、自主的,是教师任何讲解难以达到的。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深切地感悟语言情感呢,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现学生对情感的体会产生障碍,就要毫不犹豫地进行引导、提示、点化,从而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对语言情感获得真切的、深刻的感悟。例如,《月光曲》中哥哥与妹妹的对话,饱含着穷兄妹互相理解、互相体贴的深厚情意,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创作《月光曲》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话是引导学生研究阅读的重要知识点。在此导探究中,学生虽能感悟兄妹俩互相体贴、互相关心的情感,但朗读中情感表达总是言不由衷。教者便这样引导:
师:读了这段话,我不禁想起这样一件事:去年4月的一天,校长递给我一本杂志,向我推荐了上面的两篇语文教学论文,他告诉我,文章是两位青年教师写的,嘱咐我细细看看,并认真地说:“要是这两个教师能到我校工作该有多好!”听他这一说,我不禁脸一热,想想自己到校工作也已经快十年了,可……我忙说:“校长,都怪我们不争气。”校长一听,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不,我是说着玩的。”望着校长,我心头一阵激动,不知说什么好。校长的话像重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我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他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希望,感受到了他对我的理解和宽容。不知怎的,一读到《月光曲》这个片段,这件事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你们生活中可能也有类似的事吧。
(学生陷入深思,片刻有三五人举手,又过了一会,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
生:那次,同桌张翔买了羽绒服,可我身上老是那件棉袄。那天一到家,我便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件羽绒服吧,看人家……”“是啊,是该买。”停了一会儿她说,“可是,一件像样的羽绒服200多块呢!”望着妈妈焦急的样子,再看着她满手的老茧,我不禁后悔起来,忙说:“妈妈,我是说着玩的,其实,我这棉袄不一样御寒吗。”妈妈一下子把我搂在怀里,我一抬头,发现她眼圈红了。(说到这儿,该生声音低了下来,显出难过的样子。)
(其他学生发言略。)
师:不知怎的,读了兄妹俩的对话,想到校长跟我的谈话,我就好像走进了课文所写的事情之中,就好像成了文中的人物,读的时候就特别动情,请听我读给大家听一听。(师朗读,学生不断地点头。然后教师让学生朗读,学生大多读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
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研究,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解读中“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能力,使他们心中形成灵动的“耳目”,能够到语言文字中去窥测形象,倾听声响。由听觉和视觉传递的语音和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依靠听读者心灵的眼和耳来把握。这心灵的眼和耳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教师传授的经验,而是人生的积累和人心的感悟能力。有了这种积累和能力,听读过程中就会心领神会,就能“心有灵犀一点通”。兄妹俩对话情感丰富,姑娘的向往,哥哥的内疚,妹妹的体谅,集中反映了他们的“同生死,共患难”。如果只是这种情感的理性把握,学生并不感到困难。但教师的目的则定在了更高的层面上,要让学生深入感悟情感,并通过朗读准确而又真切地表达,进而受到人物情感的感染。在教学中,对语言中蕴涵的情感,教者没有简单地引导归纳,没有抽象地进行提取,而是以课文情境唤醒生活情境,以生活情境诱发真切情感,让学生凭借类似情境,进入文中,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充当人物,感受其情。在学生真正从课文的情境中延伸开去,想到了生活中的情境的时候,当课文的情感与自我情感发生碰撞的时候,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悟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真切的。可见,在探究性阅读中,对情感丰富且学生难以深切体会的知识点,我们要想办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让学生在自我情感的表露过程中来感受课文的情感。这也就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在这里,情感的体会、感受仅仅靠探究,学生对情感的感悟就缺乏深刻性,如果仅仅靠接受,学生对情感的感悟就缺乏真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