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中心卫生院 云南 玉溪 653106)
【摘要】 目的:探讨四平四左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肝郁气滞型胃脘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平四左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平四左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胃脘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四平四左汤;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36-02
胃脘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主要由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神经功能症引起的,通常也成为胃痛,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但是,慢性胃脘痛容易被人们所忽视[1]。肝郁气滞型胃脘痛是胃痛的常见类型,主要由于患者的胃气瘀滞,导致气血不畅。患者在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胃痛、胃酸、胀气、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疏肝理气、助脾健胃等药物治疗,只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够达到根治的效果,为了探讨肝郁气滞型胃脘痛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12月对收治的96例肝郁气滞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肝郁气滞型胃脘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2.5±4.8)岁,病程0.5~15个月,平均病程(7.2±1.2)个月,病症类型:浅表性胃炎2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16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观察组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8±4.2)岁,病程0.5~17个月,平均病程(7.5±1.3)个月,病症类型:浅表性胃炎19例、胆汁返流性胃炎18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中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四平四左汤治疗,主要中医处方为[2]:柴胡15g,苍术12g,白芍18g,槟榔15g,枳壳18g,甘草6g,黄连3g,陈皮12g,丹参12g,沉香3g,吴茱萸9g。温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一个疗程为5剂。两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胃痛、反酸、胀气、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部未见充血、水肿以及糜烂现象。有效:患者经过治疗,胃痛、反酸、胀气、呕吐等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偶有轻微症状发生,经胃镜检查,患者胃部未见充血、水肿以及糜烂现象,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现象发生,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胃部现象未发生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治愈率为58.3%,有效15例,有效率为31.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患者治愈19例,治愈率为39.5%,有效14例,有效率为29.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n(%)]
*
3.讨论
肝郁气滞型胃脘痛在临床上属于胃痛的常见症型,发病率较高,患者在患病后,通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反酸、呕吐以及大便异常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胃作为水谷之海,通则用,将则和,不同则痛,将引起肝郁气滞[3]。因此,中医理论强调,治疗胃痛主要的目的在于“宣通”。肝郁气滞型胃脘痛在治疗过程中,首先要疏肝理气,同时在此基础上宣通气机,这样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
肝郁气滞型胃脘痛在发病后,患者通常不予重视,因此病程相对较长,少则一个月,多则三年,长期的拖延将会使患者的多器官受到损伤,因此,在出现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症状时,应该及时的就诊,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规中医治疗方案中主要采用缓解胃痛,胃胀、反酸等对症治疗的方法,通过治疗,虽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在短期内复发。因此,医学上对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治疗主要以中医为主。在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四平四左汤治疗,在四平四左汤的处方中,丹参、柴胡、白芍、枳壳、乌药等药材,能够在短期内使患者疏肝解郁,苍术、厚朴、陈皮、槟榔、沉香能够消除气滞、湿滞以及食滞,黄连、吴茱萸能够调肝胃寒热,芍药、甘草能够柔肝缓急止痛[4]。在现代药理研究中,能够明确的看出柴胡、枳壳、苍术等药材能够让患者的胃动力增强,使胃的收缩更富有节律性,同时能够调节患者的消化运动功能。槟榔、黄连在药理上能够HP菌产生抑制作用,破坏了HP菌的生存环境,从而消灭细菌对胃产生的伤害。芍药、甘草能够快速的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有效的缓解胃部疼痛。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在这种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外来的刺激将会导致人们出现各种焦虑、沮丧以及恐惧心理,当这个复杂的心理反应无法得到释放时,日积月累,将会导致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症状出现,因此,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应该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调适,采用宣泄、疏导以及交流的方法,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在研究中,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28例,治愈率为58.3%,有效15例,有效率为31.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患者治愈19例,治愈率为39.5%,有效14例,有效率为29.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看出,观察组在有效例数和对照组基本相似,但在治愈的例数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采用四平四左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胃脘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波.乌贝四平汤治疗浅表性胃炎126例[J].首都医药,2014,04(11):247-248.
[2]聂绍通.情志调节对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9(12):523-524.
[3]聂绍通,田莉.中西医结合配合情志调适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6例[J].国医论坛,2010,09(20):264-265.
[4]张淑娟.左金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04(20):159-160.
论文作者:徐金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患者论文; 率为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胃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