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区的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加,高层以及智能建筑的产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需求,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逐渐呈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具体应用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前言
实际展开建筑工程建设中,通常会改变施工现场的岩土应力,而在建筑荷载基础上,严重的变形也会产生于基底下部中。作为深基础技术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桩基础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当中。科学应用桩基础技术能够促使平衡力以及承受力在地基中有效提升,能够对深陷现象进行有效抑制。对桩基础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促使我国各个地区更加高质量的进行建筑工程建设,因此新时期积极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桩基础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个根桩在利用承台这一媒介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一个顶部有效联结的整体,在此基础上这些根桩所形成的深基础可以共同承受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动静荷载,而在土中的桩作为基础构件具有倾斜和竖直两种形态,其针对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具有较强的穿越功能,可以将桩自身所承受的荷载想压缩性小、密实度高的地基特力层上传递,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桩基础即为基桩[1]。现阶段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形式的桩基础技术,如地承重台柱基或单柱形式等,各种桩基础技术中,桩基础都位于地层以下;同时,广泛应用的桩基础技术还有高陈台桩基础,这一形式的桩基础技术在应用中,需要在地下深埋一部分桩柱,另外一部分桩柱位于地表以上。这一桩基础技术在应用中呈现出承重性良好、施工便捷等特点,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桩基础基本施工技术
(一)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常在将压力施加到预制桩上时,需要综合应用桩架以及相关设备装置,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土层中钉入预制桩。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良好的平稳性,同时噪音较低,各个施工环节操作相对简单,能够为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展开质量检测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同其他桩基础技术施工相比,该技术所使用的钢筋水泥等原材料较少,能够加大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成本控制力度[2]。值得注意的是,对静力压桩技术通常仅被应用于黏土层以及沙性土层当中,因此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同时只有保证连续施工才能够确保该技术产生良好的超空隙水压预防效果。
(二)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力是震动沉桩技术的基础,外部施加是振动力的主要来源,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需要将致密化处理应用于土层当中,此时需要对人工电动设备等进行充分应用,在对外压进行施加的过程中需要对震动机械设备进行应用,构建紧密性良好的土层,整个施工环节需要对震动的时间以及频率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沉桩质量[3]。施工时,应对振动器进行合理安置,主要位置为桩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控制振动频率。该技术应用中具有易操作、设备简单等特点,针对土层相对松软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更加良好的施工效果。
(三)人工挖孔桩技术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如果采用预制桩,通常会对静力压桩技术和振动沉桩技术进行应用,而人工挖孔桩技术则主要针对灌注桩。在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以人工打造的方式构建桩基孔,在实现桩体沉入的背景下,能够将对建准工程土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4]。在实际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首先进行建筑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环境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钻孔,并在加固中对钢圈进行充分应用,在实现混凝土回填的基础上进行桩孔开挖,并有效进行混凝土灌注加固,通过逐层加固的方式,能够强化施工效果。通常情况下应对C20强度混凝土进行应用,坍塌度应为100mm。
三、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一)预制桩施工应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采用的预制桩包含两种形式,首先,混凝土桩。其具有坚固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特点,应用相对广泛;其次,钢桩。其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应用较少[5]。在对预制桩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确定桩尖方向,应对打桩的简易程度进行有效把握,而在预制桩浇筑施工中,应坚持由顶部向桩尖浇筑的顺序。同时在对各种沉桩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如静力沉桩、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和射水沉桩等,只有采用相应技术才能够确保沉桩工作到位。
图一:预制桩施工图
(二)灌注桩施工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灌注桩技术形式包含沉管灌注法、开孔灌注法和钻孔灌注法等。各施工技术存在本质差别,施工中注意事项也各有不同,只有深入进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的分析,才能够明确施工条件,为提升桩基础质量奠定基础。现阶段制作灌注桩过程中,沉管灌注施工效果较快,且各个操作环节相对便捷;开孔灌注法施工中通常包含人工开孔和机械开孔两种方式,机械开孔中,能够呈现出较高的精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人工开孔法施工时,应加大施工人员安全保护力度;钻孔灌注法应用中,以人工地面开孔方法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桩柱回填,这一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清洁性以及规则性良好的打孔效果。
图二: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施工是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重要环节,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性等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针对桩基础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准确性,为强化施工效果、不断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方少伟.剖析建筑项目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和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42-43.
[2]何晓钦.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3):36-37.
[3]宋永刚.双向螺旋挤扩桩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47+49.
[4]任国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8):44-45.
[5]张学礼,李志鹏.铁塔基础地基处理和桩基础技术经济对比分析[J].电气应用,2016,34(S2):863-866.
论文作者:陈国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技术论文; 桩基础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这一论文; 土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